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做對這9點,泡腳才養生

2024-06-08養生

很多人覺得晚上睡前泡個腳,活血、放松、又助眠。

不過,專家表示,泡腳要講究方法,如果方法不對反而會給身體造成傷害,特別是以下9點容易做錯,大家尤其應註意。

01

未必睡前泡腳最好。並不是所有人睡前泡腳都能改善睡眠。比如,有些人氣虛嚴重、陽氣不足,泡腳後陽氣更不容易內斂,導致夜晚興奮,反而不易入睡。

02

時間別超30分鐘。一般泡腳時間在15~30分鐘為宜。有動脈硬化閉塞癥或糖尿病足的患者,尤其還存在肢體供血不佳者,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以內。

因為泡腳時人體肢端血管擴張,在血供不佳的情況下,會導致肢體缺血癥狀加重。

03

泡到微微出汗為宜。有些人喜歡用燙水泡腳,覺得全身出汗很舒服,但出汗後,人的毛孔會張開,容易著涼。泡腳水溫不宜過高,38℃~40℃為宜,以全身感到發熱、似出又未出汗最好。特別提醒,糖尿病足患者對溫度不敏感,應嚴格控制水溫,可用溫度計量好,避免燙傷。

04

泡腳水沒過腳踝。洗腳水剛沒過腳踝還是再高一點,並沒有嚴格要求,但如果洗腳水太淺,水很快就涼了,需持續加溫熱水。

05

避免空腹或剛吃完飯就泡腳。空腹時和飯後都不要泡腳。因為泡腳會加快血流動力,加速新陳代謝,空腹泡腳可能出現困乏、頭暈、低血糖等情況。

而剛用完餐,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統,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這時泡腳會讓血液流向下肢,造成胃腸動力不足,出現腹脹、腹痛等不適,因此飯後至少1個小時再泡腳。

06

泡腳別在洗澡前。泡完腳,全身毛孔會開啟,如果這時脫換衣服洗澡,很容易著涼;而且洗澡的水溫通常比洗腳的水涼,濕寒之氣可能從腳部進入身體。

07

泡腳後應立即擦幹。如果泡完腳不及時擦幹水分,濕寒容易從腳部進入體內,特別是秋冬季,腳底更易受涼。泡完腳應馬上用幹毛巾擦幹水分,必要時塗抹潤膚膏,體弱或生病者最好再穿雙襪子。

08

有些病不宜泡腳。如果疾病由寒涼所致,比如風寒感冒或因寒瘀血導致的痛經,泡腳是有益的;如果經期沒有不適,泡腳可能會增加出血量;如果心功能不好,泡腳可能增加心臟負荷。特別提醒,有腿部靜脈血管病變、腿腳水腫的人,不建議泡腳,以免因血管擴張加重癥狀。

09

草藥泡腳要遵醫囑。每個人的體質有差別,不同中藥的藥理作用也不一樣,比如體寒者可加些乾薑、紅花、肉桂,失眠者可選擇柏子仁、首烏藤、合歡皮等,體弱血瘀者可選擇赤芍、當歸、川芎等。最好在醫師的個體化指導下使用,切忌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