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融到F輪的400億獨角獸,申請破產

2024-03-30推薦

終於,柔宇科技的資金鏈問題徹底爆發。

3月29日訊息,柔宇科技及其兩家子公司被申請破產審查。柔宇科技法定代表人為創始人和董事長劉自鴻,註冊資本3.6億人民幣。從股權來看,劉自鴻直接持有公司38.61%的股份,第二大股東中信資本持股6.05%。訊息一出,有媒體聯系到劉自鴻,這位創始人回應稱,一切以官方訊息為準。

一切早已不受他的控制。

先是計劃透過IPO募集144億元資金的計劃落空。2020年11月,柔宇科技完成了上市輔導工作,並在同年的最後一天在上交所披露招股書,沖刺科創板。如果順利上市,按照發行方案中「擬發行新股占比不超過25%」計算,柔宇科技估值將達到577億元人民幣。但不到半年後,柔宇科技和保薦人中信證券主動送出了撤回科創板IPO的申請,IPO之路戛然而止。

一度有過轉機。2021年11月,柔宇科技宣布簽署了一筆總計6億元人民幣的大額訂單合約,為公司帶來了一線希望。但下個月,柔宇便被傳出面臨大規模欠薪問題,資金鏈緊張的情況進一步加劇。某天,劉自鴻在社交媒體上引述【馬斯克追憶破產邊緣:每天醒來,在夢中哭了一夜】表示:在人生至暗時刻,也不要指望雪中送炭,唯一能做的是,堅持到底,永不言棄。

劉自鴻或許有遺憾。但對公眾而言,這個百億估值獨角獸的倒掉並不令人意外。啟信寶顯示,柔宇科技至今已有20余條被執行人資訊,被執行總金額超30億元。去年底有媒體報道,柔宇科技涉嫌拖欠員工薪資達一年之久,涉及金額高達4千多萬。

昔日的資本寵兒,如今已是負面纏身。

三年虧損32億

風光有時。柔宇科技成立於2012年,致力於柔性電子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創始人劉自鴻,曾是江西省撫州市理科高考狀元,擁有清華電子工程學士學位和史丹佛電子工程博士學位,還在IBM擔任過顧問級工程師及研究科學家。無論是他的學術背景還是技術經驗,都為柔宇科技後續的融資增添了說服力。

柔宇科技的技術創新主要集中在柔性顯示和傳感技術領域。2014年,柔宇科技釋出了全球最薄的彩色AMOLED柔性顯視器,厚度僅為0.01公釐,卷曲半徑可達1公釐,這一技術突破開始吸引投資者的關註。2018年,首條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柔性顯示器大規模量產線投產。此外,柔宇科技還推出了全球首款可折疊柔性屏手機FlexPai(柔派)和柔性智慧手寫本RoWrite等產品。

作為行業先行者,柔宇科技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一度引人註目。從2012年至2019年,公司共獲得了多輪融資,投資方名單星光熠熠。到2020年,柔宇科技的估值已達到60億美元(420億元),成為妥妥的百億估值獨角獸。

柔宇科技融資歷程。來源:CVSource投中數據

但盡管融資頻繁,公司的財務狀況卻始終未能實作自我「造血」,持續虧損導致現金流緊張。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65億元、1.09億元、2.27億元和1.16億元。同期,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59億元、-8.02億元、-10.73億元和-9.61億元。也就是說,三年半累計虧損31.95億元。

柔宇主營業務包括兩部份,一個是面向B端的全柔性顯示器或全柔性傳感器的解決方案類產品,另一個是面向C端的消費者產品,如柔派手機、柔記智慧手寫本等。在三年半報告期內,柔宇招股書前五大客戶並沒有一家持續合作的企業。

低收入,高虧損,現金流緊張,這是上市前柔宇科技招股書揭示的真相。

柔宇的教訓

「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包括:技術路線的不確定性、市場接受度、資金短缺以及激烈的行業競爭等。」招股書如此描繪柔宇科技的風險因素。

事實上,產品市場接受度低,一直是外界對這個明星科技獨角獸最大的質疑。

柔宇向來不吝惜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6億元、4.9億元、5.9億元和5.8億元。研發費用率分別高達247.87%、447.88%、258.25%和502.01%,表明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非常巨大。

盡管在技術上取得了突破,但其產品並未在市場上獲得廣泛認可。公司的核心科技ULT-NSSP超低溫非矽制程整合技術,雖然在理論上具有優勢,但在實際套用中卻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產銷率最能揭示這個問題,柔宇全柔性顯示器2019年度實際產量為31.4萬片,但銷量僅為5.27萬片。

消費者同樣沒有為柔宇的C端產品買單。折疊屏手機等產品雖然在技術上具有創新性,但大多數人對這一新技術的實用性、可靠性、成本效益等,還是持觀望態度。原本做供應鏈,後來去並不擅長的領域做消費電子產品,反而加速了柔宇科技的資金消耗。

與此同時,柔宇花了大量資金擴廠買裝置,用於擴大固定資產。凡此種種,導致它雖然融了大筆資金,錢仍然不夠用。

柔宇科技曾寄希望於透過IPO來解決資金問題,但其上市計劃屢遭挫折。對於主動撤銷申請的原因,柔宇官方的說法是,公司股東結構存在直接層面的‘三類股東’等適格性的情況,尚待進一步論證。

但問題恐怕不止於此,柔宇科技的財務透明度也在公布招股書後屢遭輿論質疑。比如,網易清流工作室曾調查指出,柔宇的多個大客戶背景蹊蹺,交易真實性存疑。有客戶疑似「一人分飾兩角」,既是柔宇的大客戶,其關聯公司又向柔宇美國公司供應產品。還有大客戶疑似曾因售賣「原始股」、操作區塊鏈計畫被人指控為「騙子」。

當監管收緊,IPO審查越發嚴格,柔宇科技的內部管理問題也一下子暴露了出來。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內部管理未能跟上,導致公司營運效率低下,經營亂象叢生,進一步加劇了財務壓力。

類似的故事總在不斷上演。柔宇科技的敗局,是對創業公司和資本市場的又一次警示。技術創新固然重要,但如何將技術轉化為市場接受的產品,如何有效管理資金和企業營運,實作長期永續發展,是同樣關鍵的問題。柔宇一度趕上了那個為夢想買單的時代,但隨著生存環境越發嚴苛,它並未及時調轉船頭適應更為激烈的浪潮。一艘大船即將傾覆,但贊助出海的貴族們依將尋找新的船長。(作者/劉燕秋 來源/投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