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即将三伏天,老祖宗说入伏要「一忌,二怕,三吃」,分别指啥?

2024-07-15文化

「伏」是全年中最热的节令,而「九」则是最冷的节令。它们补充并发展了二十四节气,在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安排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数伏」和「数九」早在秦代就已经存在,并传承了两千多年。

夏至一过,小暑随之而来,气温逐日升高,不久之后我们将迎来炎热的伏天。

「伏天」指的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尤其是大暑前后的盛夏阶段。因此,古人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根据干支记年法确定,每年的具体日期会有所不同。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标志着「初伏」的开始,第四个庚日标志着「中伏」的开始,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标志着「末伏」的开始。

「初伏」和「末伏」每年都是固定的十天,而「中伏」则有可能是十天或二十天,其中二十天的年份远多于十天。因此,通常「伏天」持续四十天。像二十四节气一样,「数伏」也在指导生产和安排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华北地区流传着「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的农谚。除了这些农业谚语,还有许多相关的生活谚语。

「一忌」坐木

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冬天不坐石头是因为石头寒冷,而夏天不坐木头则是因为夏季多雨炎热,木头会吸收雨水变得潮湿。即使经过阳光暴晒,木头表面干燥,内部却仍然湿润。长时间坐在这样的木头上,潮气会上升,对健康不利。因此,老祖宗特别强调夏季尤其是雨后不要久坐在木头上。

「二怕」无雨和不热

民间谚语「伏天没雨,谷里没米」象征着三伏天降雨对农作物的重要性,缺乏雨水意味着谷物将面临减产危机。还有「伏里无汗,收成减半」的说法,象征着如果三伏天出现反常的气候导致不热的话,田地的收成也会明显减少。

为什么会流传这样的说法呢?伏天没有雨或不热,为什么都会引起农田的减产?

三伏天象征着农作物的黄金生长期,这时它们需要充足的养分和光照。如果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农作物会减产。如果缺水,干旱会阻碍农作物从土壤中获取养分,也会导致减产。因此,以农耕为主的祖先们特别担心三伏天的少雨和不热。

「三吃」饺子、面与羊

民间有句古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此外,有的地区还有:「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的说法。

自三国时期起,三伏天吃面的习俗便已存在。【魏氏春秋】记载,何晏在伏日吃热汤面,用巾擦汗,面色红润。虽然在炎热天气吃热汤面似乎不合常理,但古人相信这有助于排毒辟秽。

当然,主要原因是伏天正值小麦收割后,用新磨的面粉做成热汤面,营养丰富且美味。吃完热汤面后,身体出汗,通过发汗可以驱邪排毒。伏天吃面不仅营养更加均衡,还能缓解伏天常见的不适,帮助我们顺利度过酷暑。

由于我国地广人多,不同朝代和地区的风俗各具特色。例如,北宋时期,人们在夏天的节日里吃「伏日绿荷包子」,「绿荷」指的是荷叶,用它包裹包子可以清暑。在浙江台州,老年人往往在三伏天会有吃鸡粥的习惯,称之为「补阳」。总体来说,我国三伏天的饮食习俗起源可能源于汉代的「伏腊节」,最初是为了庆祝农作物丰收。这体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图文夏日征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