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在成都吃了一顿年糕,开始理解江浙小孩

2024-02-26美食

这家店我们一共去了三次,才正儿八经吃到。

第一次是23年最后一天,结束打工后去,没开门;第二次是早上去,想趁早饭把嵌糕吃了,结果机器坏了;第三次,在第二次的失败后加了老板的微信,提前预留了两个嵌糕,并完美错开午间快餐档,终于,我们吃到了台州味道。

然而吃完了这顿饭,我也正式理解江浙小孩为什么害怕过年。

林记嵌糕,开在三镇民生甜食馆对面,是地方小吃进军南门的一枚新秀。

放在以前可能我不会感兴趣:糯食,吃过可能消化不良,且清淡,对嗜辣的湖北人来说不太有诱惑,但家属偏好清淡口,尝试一下没有问题,却无奈错过了它的营业时间,只好下次再来。

而第二次,怀揣着对它大众点评的全盘浏览的了解,我选在周二起了个大早,迎着早高峰从西门出发,和上班族们在天府大道较量高下,换来的是「 打年糕机坏掉,今日无糕 」。同事们说,我多少沾了点大毛毛的体质。

今天,一荤一素的嵌糕早早为我预留,而我的享用时间,只需要和天府二街的打工人背道而驰。

中午一点过,以绿地之窗为原点的上班族们早已在各个快餐店内吃过午饭,然后零散地在楼宇间散步消食,或和聊得来的同事们坐在咖啡店门口摆会儿龙门阵。

林记嵌糕店里还剩几桌,在餐台前打好饭再埋头不吭声 地吃掉。 正午时分是吃不到年糕这类食物的 ,用老板的话来讲就是,仅有的两口灶台被大锅菜占了去,很难有空再开小灶炒一锅年糕,或者烩一碗汤年糕。

而我们掌握着自己的幸运,在空隙间点了一碗炒年糕和一份汤年糕, 价格不贵,不管是对二街还是市中心来说,都是平价好物,尤其在菜品上桌后让人更笃定

也有像我们一样先预定嵌糕当天晚些时候再来吃的朋友,向老板报上名来,一荤一素的嵌糕已经被制作好,放在泡沫箱内保温。

制作过程其实很简单,@土豆 曾在自己的秘密基地里向大家介绍过嵌糕的做法: 揪一坨大米做成的粘团,擀成稍薄的米饼,以此加入各种素菜和肉,再像捏饺子一样把边缘按实即可

@土豆儿 的秘密基地版嵌糕

鼓鼓的嵌糕里有乾坤,像我们拿到手时还请老板帮忙切成两半,更好看见食材构成。 鸡蛋皮、胡萝卜丝、豆干、青椒、卤肉、洋葱丝等等,预先烹熟和调味完,裹上米皮就是一个清甜、扎实的嵌糕 ,很有家的味道。

哪怕是小份的家常肉丝炒年糕也够我们俩吃了,蒜薹肉丝、豆芽、洋葱、荷兰豆、胡萝卜丝,看起来像炒了一盘菜,年糕只是配角。

材料给得足,佐料也给得足,切成有一定厚度的年糕条也裹上了味 ,吃起来不像自己在家匆忙用热水化开的冷冻年糕,这一盘更富嚼劲,分量也完全抵得上随便一个宵夜摊子上的大份炒粉炒面了。

贪心的我们差点想点一盘工作餐来吃吃,因为看起来很好吃,菜色也丰富,幸好问了一嘴老板,但他也对两个成年人的饭量有错误的预判。

当我们一人吃过半个嵌糕之后就差不多饱了,再加上一碗足量的海鲜汤年糕,呵呵,此刻开始已经同情江浙小孩了。

都是一个碗,汤年糕的分量可以是是两碗三两面有余 。首先是用料丰富,海鲜三鲜汤年糕,如果把名字当成配料表一样来看的话,年糕放在最后就说明它的分量是最少的,这不像一碗主食,更像在家没吃完的剩菜被我妈煮成汤饭,饭只是氛围组。

还是熟悉的配菜,蒜薹肉丝,荷兰豆、豆芽、胡萝卜丝,更多加入了大虾和各类干货鱼,很有海味。

有汤的年糕就像鱼有了水,它们是真的可以在汤里繁殖的啊! 粘稠的汤水加上丰富的配菜,让这一碗达到前所未有的保温效果,哪怕饭间已歇过三轮,再搅拌一番仍是烫口。

很可惜,最后所有菜看起来仿佛没有动过筷子一样就落了幕,在餐厅进入午休时段时,我们选择将所有菜打包回家,继续它们的第二顿、第三顿,以及更多顿。

午休前的嬢嬢们陆续从后厨走出来,在保温餐台上还剩下的菜里挑自己爱吃的菜,一人一个大碗,吃完中午的仗就算杀割。

整间店里除了我们两名食客,剩下的员工、老板们分别讲着难辨其源的普通话、东北话、四川话。大家都在吃饭时,老板就在某张饭桌上扎帐,不疾不徐按着计算器,顺便刷刷抖音。

忙碌的上午档也将在十几分钟后进入休息,再开门就是下午4点到晚上8点的晚高峰期,比一部分上班族要上班早点,比另一部分上班族要下班晚点。

老板很实诚地对我们说, 刚从台州来成都时候只做嵌糕和年糕这个品类,但没想到差点把生意做垮了,紧急增加了午间快餐这个品类 ,嵌糕的制作也缩减到每周二早上供应,这样可以不用每天打年糕,节约一大部分精力。

大众点评上来吃过的朋友也几乎都是好评,对成年人巴掌大的嵌糕好评,对咸香软糯好评,对正宗台州味好评,糯唧唧星人一定试试,暂时为了减肥而去掉精制碳水的糯唧唧星人,可以下次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