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9年主席赴苏拜寿:2万斤白菜大葱萝卜梨,从苏联换来三大工程

2024-07-26历史

1949年中国建国之初,我国在工业领域的成就近乎为零,而能够让中国腾飞的唯一路径就是快速发展工业。

为此,毛主席决定前往苏联亲自同斯大林进行交谈,希望能够获得苏联的技术支持。

但是,带什么礼物去苏联成了当时让所有人发愁的一个难题。

毛主席思索半天,终于还是决定带着山东生产的各类蔬菜,包括大葱,萝卜等等,共两万斤作为送给斯大林的贺寿礼物。

一来,中国当时并没有财力同其他国家抗衡,劳民伤财也并非毛主席的本意。二来,这个巨型的礼物虽然并不值钱,但却体现着中国的淳朴,更能够表现出中国同苏联的友好关系,不失为一桩美谈。

前往苏联

当年的中国,外有英美这些强敌环伺,内有国民党虎视眈眈,势单力孤。在解决完国内遗留的一些国民党奸细,部署了土地革命的相关事宜之后,工业改造便提上了日程。

若是中国能够获得自保的力量,工业发展尤其是钢铁业的发展都是必须要克服的一个难题。

因为钢铁的产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的武器制造,汽车轮船制造和老百姓的房屋建造等等行业的进程。

甚至可以夸张地说,冶炼钢铁的能力直接同一个国家的实力挂钩。回溯一战二战的战争史,那些战胜的强国,诸如苏联,美国等,往往都有着不俗的钢铁生产能力。

但当时中国钢铁的生产的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不容乐观,在产量上,我国钢铁的产量仅为15.8万吨,占世界钢铁产量不足百分之一。

在质量上,我国生产出地钢铁纯度不高,无法将它们使用在高精尖的设备之上。

而我国唯一能够生产钢铁的就是鞍山钢厂,这是日本侵华时期由日本人建造的钢厂。

在建设该钢厂之时依托着美国的先进技术,但由于日本人并没有完全掌握炼钢技术,因而鞍山钢厂的产量并不出彩。

随着战争的频繁,各国均眼红着日本占领的鞍山铁矿,鞍山成为了烫手的山芋,三天两头就被各国的轰炸机投下炸弹,因而导致了鞍山钢厂在这一阶段遭受了重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1945年苏联军队击溃了驻守在东北的日本军队,日本被迫撤离中国东北,鞍山转移到了苏联的手中。

但苏联红军并非是什么慈善家,并不会无缘无故做好事,他们将鞍山钢厂的制造钢铁设备悉数作为战利品带走。自此,鞍山钢厂彻底停止运转。

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政府接替苏联红军之后,鞍山钢厂的剩余资产全部都被变卖,作为内战和国民党军官奢侈生活的资金。

鞍山钢厂的修复彻底成为了一纸空文,甚至钢厂周边的一些零件也被周围的村民偷偷拿去卖钱。

原本浩浩荡荡的中国第一钢铁生产基地变得杂草丛生,无人问津。

中国建国之后,鞍钢也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渐渐复工,来自中国民间的工人们逐渐聚集到鞍山,他们凭借着中国传统的钢铁冶炼技术开始制造钢铁。

虽然中国的工人们艰苦卓绝,吃苦耐劳,但是限于技术和设备的落后,我们国家生产的钢铁纯度大多达不到要求。

为了能够获得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中国不得不求助于当时最大的共产主义国家——苏联。

借着为斯大林庆祝生日的机会,我国的外交使团带着两万斤的蔬菜浩浩荡荡出发,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火车。

刚刚抵达莫斯科,毛主席一行人就受到了斯大林热情的接待。他们神交已久,但却是第一次真正的见面。

一路上,斯大林和毛主席就马克思主义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思想同频的两人相谈甚欢,即使语言不通,也无法阻挡两人交流的热情。据记载,当时两人交谈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四个小时。

两国谈判

毛主席没有忘记,自己千里迢迢来到莫斯科,不仅仅是要见一见这位共产主义的革命先辈,同时也带着党和国家安排的任务。

最表层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给斯大林庆祝七十大寿。

他们带着从山东运来的两万斤蔬菜瓜果,这份礼物虽然简单朴实,但却代表着中国人民对苏联交好的诚心,也代表着中国同苏联的亲近感情。

同时,毛主席也带来了代表中国传统文艺顶峰的景德镇陶瓷和苏绣纺织品等等,这些工艺品都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先进艺术的凝结。

这些礼物并非是以毛主席私人的名义送出的,而是以中国政府的名义送给他的贺礼,代表着整个中国人民对苏联的友好态度。

斯大林在看到这整整两万斤的蔬菜也是十分惊愕,但很快便理解了毛主席的深层意思,乐呵呵地将中国带来的礼物收了下来。

事实证明,中国人种菜的本领举世闻名,能够作为国际礼物的山东蔬菜更是首屈一指,这些蔬菜在莫斯科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因为莫斯科气候寒冷,并不适宜种植蔬菜水果,他们进口蔬菜很是昂贵,中国的这一行为恰好符合了苏联人的心思。

其次,毛主席亲自出访,是因为当初同中国签订【中苏友好互助条约】的政府是如今已经龟缩到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并非共产党政府。

同时,当年蒋介石为了获得苏联方的帮助,签订的协议中存在着一些有损中国主权的条约,这是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断然无法容忍的行为。但苏联对中国助益颇多,并不好直接撕毁协议。

因而,毛主席希望通过这次的访问,将先前签订的协议废止,重新签订新的站在两国平等基础上的新协议。

但斯大林对此确实语焉不详,几次毛主席巧妙提出都被他避重就轻地遮掩了过去,甚至在几次之后拒绝接见毛主席一行人。

他的态度让毛主席心中很是恼火,但又无可奈何。

当初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会陷入被动境地,很大的原因便是在于苏联和国际共产的错误指挥。

他们忽视了中国的现状,强硬地套用马克思主义地理论,让中国红军地力量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中损失惨重,致使中国共产党不得不开始了战略转移。

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斯大林同样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想要将中国的领导权交给国民党。

虽然这些都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得到化解,但是两国之间确实因此存在了些许隔阂。

但在抗日战争中,苏联对于中国的帮助和支援同样不可忽视,不仅给予了武器支持,还有人力帮助,为中国战胜日本侵略者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同样是苏联第一个承认了中国地主体地位,雪中送炭的情谊尤为可贵。

终于,在双方僵持了几日之后,斯大林顶不住来自国际方面的压力,同意了中国重新签订【中苏友好互助条约】。

这个条约经过双方代表几个日夜的唇枪舌剑,最终达成了一致,为中苏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

除了这件事关国家主权的事情,中国如今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工业发展因为技术的限制无法起步,急切地需要苏联这个世界强国地支持。

鞍钢地一些技术是当下的中国没有能力复原的,只有通过苏联的帮助,才有可能让中国的钢铁事业重新焕发活力。

经过毛主席的说服和谈判,苏联方在1950年就鞍钢工厂修复同中国签订了第一个技术援助协议。

鞍钢修复

鞍钢的修复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因而苏联对中国的技术援助也被称为「三大工程」。其范围涵盖了钢铁的冶炼,生产和加工三个板块。

当时,中国和苏联关系在毛主席的维持下很是友好,苏联方对中国的技术和人才支持更是不遗余力,将国内最先进的技术都传送来了中国。

不仅如此,还送来了一大批的苏联工程师,帮助鞍钢企业的修复。

这些世界顶尖的钢铁冶炼成产技术,让原本只能种高粱的鞍钢工厂重新成为了中国工业希望的种子。

苏联来到中国的技术人员同样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这些技术人员看着中国人民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和饱满的精神面貌,不觉被他们所感染,对鞍钢工厂的修复投入了百分之二百的热情。

就是在这样高涨的革命热情之中,鞍钢工厂的修复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鞍钢企业的修复,自然离不开苏联方面的鼎力支持。但是,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坚定助力鞍钢修复的行动和精神动力同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鞍钢地修复需要耗费一笔不小地资金,其中最缺乏的,还是修复鞍钢设备所需要的钢铁零件。当年战乱之中,鞍钢工厂被废弃,鞍钢中的钢铁零件被周围的村镇居民拾取。

如今,若是能够将这些零散的零件收回重新利用,说不定能够减少一大笔资金的投入。因此,在一批先进人物的带领之下,鞍山市展开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归还零件的行动。

这次行动比预想中能够收集的钢铁零件好了太多,鞍钢的居民都踊跃地将自己家中地铁制品都拿了出来。

最终,在清点零件地过程中,工人发现,有很多零件并非是当初鞍钢工厂地器械,而是居民自己地生活用品。

除了鞍山当地地居民,全国人民都在密切地关注这一次钢铁事业的复苏。很多青年那女在国家的号召之下走向鞍钢,为鞍钢的修复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支持。

不仅如此,鞍钢缺什么,全国人民便你凑一些,我凑一些地将东西凑齐,送给鞍钢工厂。

当时全国上下几百个工厂,几十个省市都要钱出钱要人出人,对于鞍钢所欠缺地东西不打折扣地替它找到。

大家的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都在跟随着毛主席所部署的计划,希望能够在1953年之前能够完成预计需要制造的钢铁产量。

在鞍钢的修复工作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不怕苦不怕累的先进分子。

孟泰便是其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将收集来的钢铁配件都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为后来的修复工作减少了很大的阻力,加速了鞍钢工厂的修复时间。

不仅如此,在苏联和中国关系冷淡,苏联的技术支持撤离中国之时,带领工人们没日没夜地研究,攻克了很多的技术难关,为中国钢铁事业的进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鞍钢的修复不仅仅是工业修复,更是中国人民上下一心,齐心协力的重要见证。

终于,在1953年的冬天,在鞍钢制造出的钢铁成功通过了苏联技术人员的检验。这也意味着,鞍钢的三大修复工程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