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四川王」刘湘贡献陪都真相解密:阴谋没得逞,却成就了铁血川军

2024-02-03历史

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四川子弟兵都有着特别鲜明的作战风格:上甘岭战役中无数川籍战士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和抗日战争时期滕县保卫战的「手榴弹自爆」,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川军,是民国为数不多配得上「军魂」二字的部队,「川军精神」如一面旗帜,传承不息。

那么,川军精神是如何炼成的呢?

【大后方】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侵略国民政府曾两次迁都。第一次是在1932年一二八抗战之后,蒋介石「决心迁移政府,与倭长期作战」,当时选择的陪都是洛阳。

洛阳地处华北平原边缘,当时日军已经占领了东北,这里依然在机械化部队的兵锋之上,并不是陪都的理想选择。

之所以选洛阳,实在是没得选:当时大西南、大西北、两广都在军阀手里,而武汉又离苏区太近,国民党真正能掌握的枢纽城市不多,洛阳已经是条件最好的了。

在洛阳的10个月时间,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噩梦。因为条件太差,蒋介石本人经常在专列上办公,很多军政大员们只能住寺庙、民居,仅仅熬了3个月,很多人就跑回南京了——他们觉得这是在逃难。

一二八抗战事后被证明是虚惊一场,但是这次经历让蒋介石明白,如果全面抗战真的爆发,没有稳定的大后方是赢不了的。

那么,哪里是他心中的理想大后方?答案是四川。

他颇为倚重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法肯豪森也说:「四川是个富庶而因地理关系特型安全之省份,实为造兵工业最良地方。由重庆经贵阳建筑通昆明之铁路,使能经滇越路得向外国联络,有重要意义。」

但是当时四川还没通铁路,进出都要以月为单位,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而且这个王国内还在军阀混战,大家你来我往,把富庶的天府之国以县为单位拆得七零八落。

这批军阀中和南京政府关系最好的,就是重庆的刘湘。

为了帮助刘湘统一四川,蒋介石赠予大量军火支援,仅在1931年就一次性馈赠步枪5000支、子弹500万发。

这种规模的援助看似规模不大,但是在军工落后的四川,已经属于氪金换神装了。刘湘的21军开始不断膨胀,成为四川军阀中的绝对王牌。

1934年,四川全省军费9000余万元,刘湘的21军就占去了一大半,达到了4861万元——这表明刘湘在四川已经无敌了。

到目前为止,蒋介石与刘湘虽然暗送秋波,但是并无实际往来,毕竟天高皇帝远,南京对四川的掌控力依然约等于无。

这样发展下去,这个设想中的大后方,还是不能为南京所用。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败,红军开始长征,方向是一路向西,似乎是奔着四川而去。

蒋介石一看时机已到,以「追剿」的名义派参谋团入驻重庆,作为安抚,南京给了刘湘大笔经费和枪支弹药。

1935年2月,全新的、在南京国民政府控制下的四川省政府正式成立,刘湘任省主席。

对于这波操作,蒋介石非常得意。1936年1月他在演讲时说:「我亲自督率军队不断追剿,将向来不统一的川滇黔三省统一起来,奠定我们国家生命的根基,以为复兴民族最后之根据地……(日本)从此不但三年亡不了中国,就是三十年也打不了中国。」

时至今日,蒋介石是否故意开口让红军突围 、从而实现「统一西南」,依然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但客观而言,这一步棋,确实对后来持久抗战的局势至关重要。

【危险的博弈】

洛阳的凄惨遭遇,让国民党大员们记忆犹新;而从形势来看,中日全面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仗一打起来,就必须要迁都。

既然早晚要迁,那就提前准备吧。

四川境内,作为陪都的选项有两个,成都或者重庆。

虽说刘湘已经接受改编,但他手握几十万大军,依然是一个军阀头头。四川表面上看似「统一」,实际上顶多算是「联邦自治」,南京必须想方设法加强控制。

1935年7月,中央宪兵第5团和炮兵第2、第3营先后入川,刘湘思来想去,自己搬去了成都,把重庆让给了国民政府经营。

1935年10月,蒋介石在重庆设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统领西南五省军队,重庆正式成为西南军事与政治中心。

但即使是这样,蒋介石依然对迁都重庆心存疑虑。因为四川毕竟是刘湘的地盘,如果刘湘本人心怀不轨,那迁都就等于送羊入虎口。

那么,刘湘这人到底可靠吗?

1936年6月,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在广州发表抗日通电,打着抗日的旗帜准备反蒋,蒋介石赶紧让刘湘表态支持自己,结果刘湘含糊其辞,最终还是站在了广州这边。

这令蒋介石冷汗直冒,就在这一年,他赶紧制定了将湖南株洲作为陪都的备选方案。

1936年双十二事变,刘湘眼见蒋介石有性命危险,顾不上重病在身、赶紧召集亲信开会,议题竟然是包围重庆行营、铲除南京伸到四川的触手。

一位美国外交官说,刘湘曾劝说张学良毫不犹豫地把蒋介石杀掉。

种种迹象表明,作为一个如假包换的军阀头领,在刘湘心中「抗日」只不过是对抗南京政府、维护自身利益的策略而已。

刘湘曾向冯玉祥请教如何保住四川,冯玉祥给他的建议是:通过抗日联络一切反蒋力量,走上全国政治舞台,从而实现更大的野心。

他的小算盘,蒋介石越看越清楚。

这是一场危险的博弈。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南京也变得岌岌可危,刘湘立刻站出来高调表态,催促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他高举抗日大旗,提出「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并坚定认为「抗日最后胜利,必属于中国」。

为坚定南京政府抗战决心,8月26日,刘湘发表【为民族救亡抗战告川康军民书】,声称「誓站在国家民族立场,在中央领导之下,为民族救亡抗战而效命。」

在全面抗战爆发时,刘湘成了那个口号喊得最响、干货掏得最多的地方军阀,当然不能排除家国大义、民族情怀因素,但更重要的驱动力,还是他看到了飞黄腾达的机会。

冯玉祥曾这样评价刘湘,「一切军阀心理皆以自己的厉害为第一,即谈革命也不过是打官话、说空话。」

当然,冯玉祥的判断准不准确,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因为国民政府虽然搬到了重庆,但是刘湘却没有机会再施展抱负——他当时已经重病缠身,并在国府西移之后的两个月,病逝在武汉。

他留下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话意味深长。

今天大多数人在谈及刘湘抗日这一段历史时,还是抱着肯定的立场,毕竟他在那样的敏感时刻站出来坚决抗日,是真正的有大功于民族。

【川军精神之源】

在刘湘的大力倡导下,川军的抗战热情空前高涨。

整个抗战期间,350万川军将士徒步出川,参加了20余次会战,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1/5,伤亡达到64万,产生了「无川不成军」的说法。

然而在抗战爆发前,川军是公认的战斗力最低、装备最差的部队,被老百姓戏称为「双枪兵」——军官公然在军队里贩卖鸦片,连烟枪都成了行军必备品。

七七事变之后,邓锡侯率第22集团军前去参加山西保卫战,千里迢迢来到目的地,却被阎锡山拒于门外,他认为川军是「抗日不足,扰民有余的土匪军。」

后来22集团军又前往第一战区,再次被战区司令程潜嫌弃:「阎老西都不要你们要送给我?我不要这种烂部队。」

那么,川军的实战表现如何呢?

在淞沪会战中,川军26师14个营长伤亡13个,全师战损率超过70%,是参战70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

在台儿庄战役前,川军122师死守滕县,血战36小时毙伤日军四千多人,300多士兵与敌同归于尽,自师长王铭章至伙夫全员阵亡,为台儿庄大捷奠定基础;

在南京保卫战的外围作战中,川军用血肉之躯硬扛日军坦克,145师师长饶国华亲自率领部队反攻,最终被包围自杀殉国……

川军参战后,仅用三个月时间就扭转了国军将领的偏见。

他们的武器装备是最差的,军容也不堪入目,但是几场战斗下来,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川军就打出了自己独有的风格,那就是:军官带头冲锋,士兵争相赴死。

在滕县,300多名川军伤员不愿投降,全体绑上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这样的战术几乎成了川军的标志。

川军似乎总结出了一套以弱击强的凌厉战法, 这套战法不靠装备、不靠后勤,却非常要命——要求每个士兵都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表现川军抗战题材的电影不多,但大家可以回想下抗美援朝,四川子弟兵扛起的铁原阻击战和上甘岭战役,正是这种作战风格的延续。

铁原阻击战的「天女散花」战术,每个小队独自面对百倍敌军,战斗打响就是必死;上甘岭就更不用说,同归于尽已经成了常规战术。

那么问题来了:川军是如何快速完成如此巨大的蜕变的?

以往,我们往往将原因归结于四川人的性格:讲义气、有担当、富于家国情怀,这些当然是必备前提。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刘湘病重后,四川再没有产生一个能服众的军阀头头,旧军阀那一套占山头、玩博弈、保存实力的顽疾在川军中荡然无存。

在这种情况下,士兵的个人牺牲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为国捐躯」,再加上国民政府已经搬到了重庆,更加激发了四川人保家卫国的使命感与荣誉感。

川军作为一支自成体系的军事力量,是抗战时期最早摆脱军阀做派的旧军队。

这一点,甚至连同时期的中央军都没能做到,毕竟中央军还要考虑那个最大的军阀——蒋介石的利益诉求。

对于这种变化,川军中层军官感受最为明显。

比如,在滕县殉国的王铭章将军曾这样鼓励士兵:「我们身为军人,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牺牲一切以完成任务……不如此,则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20年川军内战的罪愆了!」

刘湘怎么也没想到,他的死竟然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好处。所谓「一鲸落万物生」,说的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