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傅崇碧将军被毛主席任命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从此,傅崇碧的肩上便开始担负起了保卫北京城的重任。
这一时期,傅崇碧经常出入于毛主席的身边,向毛主席汇报工作……
傅崇碧将军,是一位带领过铁军的铁血将军,曾经在朝鲜战场上,杀得敌人胆寒。同时,他也是唯一一个两次担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的将军。
毛主席:傅崇碧在什么地方
1974年的秋天,比往常要暖一些,北京依然可以穿一件单衣。周恩来总理处理完日常工作,便前往湖南长沙,向毛主席汇报工作。
在长沙,毛主席见到周恩来总理后,两位老人相互寒暄了一番。随后,周恩来总理把国家的一些情况,向毛主席做了汇报。
毛主席和傅崇碧在一起
汇报完后,毛主席想起了那个心性耿直的傅崇碧,便问周恩来总理:「傅崇碧在哪儿?」接着,周恩来就傅崇碧的一些情况,向毛主席作了汇报。
后来,毛主席回到北京。在中央政治局开会时,毛主席再次提到傅崇碧,问:「傅崇碧在什么地方?你们说他在北京。在北京,我要见他。」
不久后,傅崇碧便回到了北京。周恩来总理知道后,心里惦记着傅崇碧,便把他接到了305医院,亲自看一眼这位战友。
傅崇碧听说周总理要见他,非常感动。他心想:「周总理的身体不太好,在医院里住着,还关心着我,也真是为难他老人家了……」
心里想着,傅崇碧的眼睛逐渐模糊,多年不见了,总理还是那样,心里只装着他人,只会关心别人,却让自己受着累。这次,终于要见到周总理了,傅崇碧十分期待,他特意洗了脸,精心打理了一番,等待周总理派来的人,带他一起去见周总理。
在医院里,周恩来见到傅崇碧后,紧紧地握着他的手,使劲地摇动着,说:「见到你,我太高兴了!太高兴了!」
周总理
看到周总理憔悴的面容,听着周总理熟悉的声音,傅崇碧的心都碎了,铁血的汉子,再也抑制不住眼里的泪水。此刻他哭了,泪水夺眶而出,说话的声音也有些哽咽……
在那些炮火连天的岁月里,在那些硝烟弥漫的日子里,傅崇碧都没有哭过。他的心是那样的坚定,因为他知道,为了信仰,他只有不断地前进,不断地前进……在朝鲜战场上,为了保家卫国,他带着64军的英雄们,战斗在异国他乡,也是这样的想法。
那是在1950年11月底,刚刚从郑维山手中接任军长的傅崇碧,带着63军的将士们,从陕西移驻到山东省邹县、曲阜地区,进行整训。到1951年2月,63军被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入朝参战,是志愿军第二批入朝参战的部队。
彭德怀:你们是真正的铁军
第五次战役开始后,傅崇碧带领着63军的将士们,按照志愿军司令部的命令参加作战。4月,在突破临津江后,攻占了江南要地绀岳山,歼灭了英军第29旅一部。
彭德怀在朝鲜
随着战役的深入,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越来越长,部队后勤补给的劣势也是越来越明显。5月21日,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果断命令,参加五次战役的志愿军各部全线后撤。
就在志愿军各部撤退之时,李奇微指挥着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开始全面反攻。
这时候,在志愿军司令部里,彭德怀盯着地图。与此同时,在「联合国军」司令部里,李奇微也盯着地图。两个人的目光都停在了同一个地方,铁原。
位于朝鲜的中北部的铁原,与金化、平康呈三角态势,是汉城通往平壤铁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一些重要公路的交汇之地,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以说,一旦被美军占领铁原,那么他们的机械化优势,就会十分明显,必将给志愿军带来极大的麻烦。
对此,李奇微的心里也十分清楚,他派出精锐部队,向铁原开进。
李奇微
5月28日,彭德怀电令傅崇碧,率领63军并指挥65军的一个师,在涟川、铁原之间,东起古南山、西至临津江一带,迅速组织防御。在电令中,彭德怀命令:
「不惜代价,坚守阵地,阻止敌人进攻,无上级命令,不准撤退。」
接到命令后,傅崇碧深知这次防御作战的重要性,指挥连续作战、尚未休整的63军两万四千多名疲劳之师,立即前往预定战场,组织对「联合国军」的防御。
对于这次关乎着整个志愿军将士命运的防御作战,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绝对不能让「联合国军」的一兵一卒从铁原通过,哪怕是美军的一只老鼠,也要摁死在阵地前。
根据傅崇碧的回忆:
「接到彭总的指示后,我立即对部队作了部署。各师接到命令后,于5月30日全部冒雨进入阵地,积极抢修工事。因为铁原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彭总每天都要亲自给我打电话,询问情况。」
彭德怀在朝鲜
战斗紧急,傅崇碧立即派出部队干部,前往下面的各师、团,传达了彭德怀的指示,并要求各63军的部队「坚决完成任务,为全军争光,为中国人民争光」!
这么一个双方都非常重视的战略要地,进攻和防守注定是非常激烈的。在铁原防御战的一开始,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便将战争推进到白热化的程度,不断地向志愿军63军的阵地开炮,阵地上一片火海。
在战斗中,战士们躲在提前修筑好的战壕里,等敌人的坦克冲过战壕后,就用苏制反坦克手雷投向坦克的后面。就这样击毁了敌人的100多辆坦克。
在白天,美军利用空中优势,攻占了志愿军的阵地;但是在晚上的时候,志愿军又组织力量,重新夺回来。在敌人强大的炮火轰炸下,铁原南面山地上的森林被烧成了灰烬,变得光秃秃的,只留下几根焦黑的树枝在风中摇摆,显示着它们曾经存在过。
在战斗过程中,战士们坚守在阵地上,依靠着罐头、牛奶充饥,实在累得站不起来,就趴在工事里睡一会儿,在敌人冲过来的时候,继续和敌人战斗。
志愿军战士在战斗
在战斗到最后,很多阵地上只剩下了一两个人。在顽强的战斗意志下,这两个人继续和敌人战斗,拼尽最后一点力气。
在其中的一个阵地上,仅存的8名战士,在子弹全部打光的情况下,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在激战中,他们打死了100多名美军。最后,当敌人冲上阵地时,8名勇士一起跳下了悬崖。
其中3名战士在被树枝挂住后,存活了下来。当晚,这3名活下来的战士,穿过敌人的封锁,回到了自己的部队。
在63军将士们坚守铁原的13天里,敌人虽然不断地发起冲击,但是未能突破铁原的防御。
胜利完成防御任务后,63军转入伊川地区休整,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特意赶来,向63军的全体指战员表示慰问。
彭德怀来到63军驻地,看着这些最可爱的人,和这些在战火中浴血过的勇士们一一握手。随后,彭德怀站到一个子弹箱子上,向指战员们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大声说:
「同志们!你们打得好,打得很好!你们63军血战铁原13天,掩护了东线部队的转移,掩护了我军全线转入防御,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你们是一支真正的铁军,我要向毛主席汇报你们的英雄业绩。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为有你们这样的英雄铁军而自豪……」
这一战,63军军长傅崇碧受了重伤,在医院里进行紧急救治。当彭德怀得知傅崇碧醒过来后,第一时间前往探望。
见到彭德怀后,傅崇碧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要兵!」
傅崇碧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泪流不已。对于傅崇碧的要求,彭德怀坚定地说:「给你兵!我给你补两万。」仅仅在1个星期后,彭德怀便给63军补充了两万名新兵。
据统计,在铁原一战,在傅崇碧的指挥下,63军顽强抗击了美军4个师的轮番进攻,击毙击伤美军一万五千余人,粉碎了美军快速占领铁原、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的企图。
此战,傅崇碧后来回忆说:
「涟川、铁原地区防御作战,是第63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激烈、最残酷的一场战斗。」
后来,63军在朝鲜先后参加了开城地区防御作战和西海岸反登陆作战,等重大战役。在战斗中,共击毙击伤敌人31156人,俘虏了敌人 1003名,击伤击落了175架敌机,击沉击伤3艘敌船,缴获和击毁击伤162辆坦克、116辆汽车,缴获85门各种火炮,以及1266支各种枪械。
被志愿军俘虏的美军士兵
在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涌现出了12013名功臣和英雄模范583个功臣单位。
傅崇碧:革命让我的日子过得充实
1953年9月,63军凯旋回国,进驻到石家庄、邢台、邯郸和辛集地区,并恢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的番号。
1955年,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傅崇碧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6年,在毛主席的批准下,傅崇碧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北京卫戍区的责任重大,肩负着保卫首都的重大责任,可见毛主席对傅崇碧的信任之重。
在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的任上,傅崇碧经常出入中南海,直接向毛主席请示和汇报工作。
傅崇碧和战友们在一起
1968年3月,傅崇碧被调往沈阳军区,担任第一副司令。1974年秋,傅崇碧被调回北京。周恩来总理、聂帅和叶帅当即找傅崇碧谈了话。
不久后,傅崇碧被任命为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协助司令员陈锡联工作。在这段时间,陈锡联主要在中央军委,北京军区的日常工作,由纪登奎、秦基伟和傅崇碧3个人主持。
1977年9月,中央军委再一次任命傅崇碧为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这也是时隔11年后,傅崇碧第二次被任命为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成为了我军历史上唯一一个两次担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的将军。
1985年6月,傅崇碧已经69岁了。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提出退出领导岗位,把职位让给年富力强的同志来担任。经过慎重考虑,中央军委批准了傅崇碧的请求。
退休后,傅崇碧仍然十分关心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以及军队的建设事业。就新时期的军队建设,傅崇碧和在任的相关同志交流了看法,提出了个人的宝贵意见,其中有不少好建议被中央采纳。
傅崇碧在视察
在闲暇的时候,傅崇碧说:「过去啊,我们一直在战斗、在工作,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读书。现在,退下来以后,时间充裕了,要坚持多读几本书,多学习学习。」
傅崇碧不光自己这样做,还经常告诫年轻人要多读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汲取历史的成功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保持党的光荣传统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把个人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之中去,融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傅崇碧表示,年轻人不仅要多读书,还要多长本事,以后要好好建设我们的国家,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富强起来,再也不要受外国人的欺负。
在平时的生活中,傅崇碧从来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他不喜欢吃大鱼大肉,但对土豆和地瓜十分喜欢,总是觉得吃不够。
傅欣在作画
傅崇碧把省下来的工资,全部积攒起来。在2001年「七一」前夕,傅崇碧委托儿子傅欣,来到成都,把自己的20万元积蓄,全部捐献给四川省的「希望工程」,在他的家乡、革命老区通江县,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表达了他对家乡人民和家乡教育事业的支持。
后来,在回忆起那次捐献时,傅欣说:
「本来,父亲想亲自将这笔钱送到家乡人民的手中,但因年事已高,加之身体状况欠佳,医生坚决反对才未成行,这让父亲十分遗憾……他一再叮嘱要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千万不要搞什么树碑立传。」
对于家乡,傅崇碧也像所有离开家乡的人一样,十分思念。革命胜利后,他本来有机会回到家乡看看。
那一次,傅崇碧想到要见到熟悉的家乡了,十分高兴。但是,就在回乡之前,傅崇碧听说,在家乡有许多的孤寡老人在等着他回来,向他打听一起参军的那些人的下落时,傅崇碧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傅崇碧一家旧照
想到和自己一起出来参加革命的那些战友们,都永远离开了他们的亲人,傅崇碧犹豫了,他再也迈不开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多少优秀儿女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告别父母,离别家乡,从此一去不还,永远地长眠他乡,而带他们上火线的我却活下来了。我该如何面对成千上万死者的亲属父老?」
就这样,这次的回乡之行,未能如愿。
傅崇碧的晚年,过得十分平淡,散散步,看看报纸,看看新闻,便是一天。另外,他还喜欢钓鱼,参加了好几次北京市老年协会组织的钓鱼大赛,多次获得了一等奖。
对于平民化的生活,傅崇碧十分享受,他说:
「扪心自问,我的一生无愧无悔,更无他求。现在,尽管时有病痛,但我的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精神愉快。应该说这是革命生涯对我个人生命的馈赠。」
在傅崇碧生病的那些日子里,小他六岁的老伴黎虹,一直在身边陪伴照顾,让人十分羡慕。对于老伴黎虹,傅崇碧笑着说:
「我们是经组织介绍认识的,那时候不会谈恋爱,也没时间谈感情上的事,各自忙自己的工作。当时,‘抗大’总校分开,我要分到二分校,如果不结婚,黎虹就不能到前方去。」
在傅崇碧临走之前,组织安排了他们的结婚事宜,和革命时期的大多数夫妻一样。在晋东南的一个农村,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只请几位领导吃了个便饭,喝了杯喜酒,就算结婚了。
在近60年的相处中,傅崇碧和黎虹十分恩爱。他们的一儿三女也都在各自的努力下,事业有成。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弘扬了父辈的革命精神,默默地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傅崇碧将军的女儿黎燕,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
傅崇碧的全家福
在热爱的医学事业上,黎燕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不懈努力下,她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一致好评,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三项奖项。
后来,黎燕还被评为「中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担任了研究员。
对于孩子们做出的成绩,傅崇碧看在眼里,美在心里。在独处的时候,他总是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这一生,能遇到毛主席,参加革命,并在毛主席的教育下为人民服务,是我一生最大的幸运!」
2003年1月17日,傅崇碧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傅崇碧晚年
傅崇碧将军去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张爱萍、杨成武、洪学智、吕正操和钱学森等人,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傅崇碧将军的逝世,表示了深切哀悼。
傅崇碧将军的光辉事迹和高尚品格,让人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