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老红军隐居乡下,毛主席再三下令寻找,他:我就只是一个老马夫啊

2024-01-29历史

1954年某天,一位从外地归来的年轻人风尘仆仆赶回家乡河南省林县,刚从车上下来,却被不远处的大阵仗吓了一跳。县城路口的地方集聚着大批百姓,个个伸长脖子好奇张望,七嘴八舌地在讨论什么,这场面像极了在迎接什么大人物出场。

图|林县老照片

一打听才知道,前段时间上面来了领导说要找什么红军团长,各个村子里的乡亲都在帮忙。今天听说有结果了,乡亲们都好奇极了,全部过来看看,毕竟也是出过力的。

年轻人摸不着头脑,心想难道是林县什么时候出了个他不知道的老红军,刚想凑上去问个清楚时,人群却瞬间安静下来。他回头一看,一辆黑色轿车从县里出来,村民们看见车子都快速撤开。

轿车却没有立马离开,几个政府官员下车了,其中还夹杂了一个穿粗布补丁衣服的老农。政府同志见到人民群众非常和蔼,连忙道:「感谢大家这些日子倾力相助,我们找到那位老红军团长啦!」

说完男人退后一步,让老红军给大家说几句话,那名老农上前一步。其模样引起了一阵骚动,许多认识他的乡亲们都觉得不可置信:找了这么久的红军团长竟是村子里的马医!

老农像是不太习惯这样的场景,深吸一口气,心情平静下来才说话:「真是不好意思,让大家伙费心思找我,等我回来一定继续为林县努力做贡献!」

路口围着的群众不知不觉又变多了,现场掌声雷动。大家伙虽然纳闷,但听了这话都热情回应,等车子开走,所有人都憋不住了,都在打听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刚刚离开的老红军就定居在原康镇下园村,自称给首长牵过马的马夫,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乡亲们见他医治病马的确有一套,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身份,可谁知他就是主席亲自下令寻找的老红军呢!

这位老红军团长到底是谁?为何来到林县多年隐瞒身份又自称马夫?当年他又做了什么,让毛主席再三坚持一定要找到他?

这个老农名为顾贵山,1902年出生于安徽六安一个贫苦山村。父母很疼爱他,但由于家庭情况艰苦,顾贵山从小就得学习做工,在村子周边的财主家干一整天活,才能换取一口吃的。

童年艰难求生的经历让他比较早熟,在封建地主横行的年代,无论如何努力干活,顾贵山都无法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满足温饱的生活。因此他对生活的期望一直压得很低,觉得只要能满足温饱就足够了。

但在那时,贫困农户想要温饱都是个奢求,顾贵山不满现状,一心想要帮助家人和周围同等情况的乡亲改变生活。是以在革命思想传到家乡时,顾贵山一马当先,加入到革命事业中。

1928年,共产党的头上笼罩着一片阴影,蒋介石为了阻拦革命运动,下令在全国各地抓捕共产党员。一时间,人人自危,都不敢与共产党走得太近,我党的革命宣传工作也受到重创。

而就在这时,顾贵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组织的怀抱中。他先是在家乡进行革命运动,不顾国民党白色恐怖的警告,积极参加革命一线工作,还动员家里的乡亲们同心协力为革命做贡献。在这特殊时期,顾贵山不畏生死的表现打动了组织,很快批准他加入共产党。

如此行为让国民党士兵恨得牙痒痒,却抓不到他只能作罢。很快,顾贵山吃苦耐劳和不畏艰险的精神多次受到嘉奖,曾有一位老干部问过他:「你这样反抗国民党不害怕被报复吗?」

顾贵山摇摇头,答道:「不害怕,比起这个,我更害怕家人吃不饱穿不暖,害怕老百姓们明明辛勤干活,却永远都无法过上好日子。」

老干部没想到顾贵山思想觉悟如此之高,加上他之前在六安县的表现非常活跃,想了想便推荐他参加工农红军。革命宣传工作需要一定的知识,顾贵山家里穷、没有读过书,但有一身胆气,参加红军与敌人作战反而更适合他。

正是这位老干部的建议,让顾贵山换了另一条路线加入红军,才有了未来战功赫赫的红军团长。由于加入共产党和红军时间较早,顾贵山经历了非常多战斗,从红军早期的土地革命,一路打到建国后,他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斗少说也有四百场,其中负伤就不计其数了。

土地革命时期是顾贵山最年轻的时候,那时虽然战斗经验不多,顾贵山却鲜少退却,无论局势好与不好,他都是勇猛直冲的那一个。这种莽撞的打法很容易受伤,部队不鼓励,但顾贵山一场战斗下来却很少负伤,领导见他一个新兵却有如此本事,便好奇询问他原因。

原来,顾贵山自参军后就没有闲下来,经常在休息时与几个同乡战士互相模拟对战、锻炼反应能力,在部队训练时常常向一些老兵请教对敌策略,因此总结出了很多经验。他说:「在两军对战时,除了士兵人数外,个体战士的气势也非常重要。若是你展现出不畏生死的猛烈气势,对方很容易动摇,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掌握了先机。」

顾贵山这番话可不只是老兵们告诉他的,还是他上战场亲身试验观察出来的。师长觉得他有潜力,是个天生的将领,可以培养,便把他带到身边学习,很快顾贵山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随着革命事业的进步,顾贵山带队打仗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面对国民党的围剿,他骁勇善战,连连击退敌军的包围圈,战功也越积越多。直到红军被迫转移,开启万里长征之时,顾贵山已经晋升为团长了。

红军长征横跨了不少少数民族的地界,尽管党中央一直下令执行民族政策,尊重全中国所有民族,但国民党仍不依不饶挑拨少数民族与红军的关系。

当长征队伍来到藏族地区金沙江畔时,国民党士兵竟与当地大土豪仇万里勾结,使出各种无耻手段阻拦红军渡江。当时仇万里派手下打扮成红军的样子,当着藏族人的面绑架土司桑格的独女珠玛,临走前还不忘说些挑拨是非的话,这种行为严重恶化了藏族与红军的关系。

红军慢一步得到消息,此时他们已经被藏族误会。可为了坚持民族政策,修复关系,打通渡江的通道,不少战士们主动请求救出珠玛。

当时执行计划的正是顾贵山,他带着队伍来到边区,深入敌营。在路上制定好方案,观察到敌人打算对珠玛下手时,立即带队与敌人厮杀。场面一片混乱,唯恐流弹伤到珠玛,顾贵山下令让战士们不要用枪,赤手空拳上就行,最后顺利救回珠玛。

营救成功后,顾贵山担心耽误时间,又马不停蹄返回红军驻地复命。可他们低估了仇万里的无耻程度,得知珠玛被红军救走,仇万里借着对地势的熟悉,先一步来到藏区散播谣言,谎称亲眼看见珠玛已经被红军杀害。

听见爱女殒命,土司勃然大怒,仇万里趁机将国民党提供的武器送给藏民,帮助他们报仇。此等无稽之谈,红军自然是不可能承认,更别说已经救回了土司的女儿。司令员当即下令让指挥员金明带一个班的士兵护送珠玛回家,势必要粉碎敌人的谣言。

但此时的土司已被仇万里蒙蔽,将提前过来藏区送信的红军杀害,护送珠玛的队伍受到拦截。指挥员金明冒死独自上山阐明真相,土司半信半疑派人下山打探真假。

仇万里没想到红军真动摇了土司,随即便让人埋伏杀害下山的藏民,到时候再推到红军身上。可他不知道的是,顾贵山早就猜到敌人不会死心,在路上安排了不少战士守候,下山的藏民刚被暗算,就有红军赶来将人救下。

这一次仇万里的诡计没有生效,藏民与红军说明实情后,便与珠玛一道再次返回藏区,为了应对仇万里的埋伏,随行的红军又增加一倍。等红军到来时,仇万里正哄骗土司杀死金明。珠玛在远处急忙呼喊父亲,听到爱女的声音,土司连忙上前,发现珠玛竟毫发无伤。

仇万里发现计划失败后,转身就逃,对留在藏区的一众弟兄不管不顾,红军和藏民立刻追赶。对于仇万里,上面下了死命令,一定不能让他逃脱,仇万里被红军追击了一路,逃到金沙江畔时被子弹打中,坠入江中死亡。

历经曲折,红军与藏族之间结下了深厚友谊。土司桑格非常感谢红军对他女儿的营救和保护,并为自己遭受蒙骗时对红军的伤害道歉,对渡江北上的请求自是一万个答应。

这次藏区行动,不仅为长征北上打通了路线,更打破了反动派精心策划的阴谋,狠狠挫伤了蒋介石的士气,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未来中国政府与藏族维持良好关系奠定了基础。

这次行动成功的关键,离不开顾贵山快速营救珠玛的行为,组织大为嘉奖这个英勇的将士,强烈认可了他的能力。若他没有此前丰富的战斗经验,很可能无法营救珠玛,更别说期间还保证珠玛没有受伤。

对于部队领导的表扬,顾贵山极为不好意思,他认为军队中有很多将领比他厉害,只是这次行动刚好是他带领而已。顾贵山没有在夸奖声中迷失自己,依旧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工作。

顾贵山一生参战太多,身上的伤疤却不曾阻拦他为国家前进的步伐,他本以为能一直打到战死,却不想前线工作折戟在抗日时期的一场战役。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顾贵山被调往灵丘参战,这场战役正是名扬中外的平型关大捷。而在此次抗战中,战斗虽胜利了,顾贵山的生命却陷入垂危状态,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惨烈的一战。

这场战斗中,局势一开始就很明朗,顾贵山凭借经验丰富,带领队伍将敌军打得节节败退。可就在战斗临近尾声时,日军发现对方将领能力出色,便开始组织释放毒气弹。

要知道日军打仗最喜使用高杀伤力武器,对待我国俘虏,甚至会用活人做实验,极为残忍。这些毒气一经流出,极快侵蚀着最前方战士们的双眼,顾贵山也在其列,他强忍痛苦高喊:「撤退!都立即撤退!」

正是因为顾贵山的命令,让大部分士兵在毒气蔓延过来前撤离,保住了生命和健康。而冲在最前面的将士们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他们回到营地立即被送进战地医院急救。

抢救结束后,顾贵山脱离生命危险,但身体伤了根骨,需要调养。最重要的是,顾贵山的眼睛被毒气损伤,视力大幅度下降,视物难免受到影响,这样的身体状态已无法继续在前线参战。就这样,顾贵山不得不卸下团长一职,离开自己最擅长的领域。

1938年,顾贵山身体好些了,经组织讨论,他被安排到115师卫生所任所长。之后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又在太行解放区的合作社任经理。虽已退居二线,顾贵山却没有松懈,依旧像在军队打仗一般,打起十二分精神,踏踏实实在部队后方做贡献。

由于旧伤太多,顾贵山这些年来身体越来越差,但他迟迟不愿离开部队。直到1948年,战争即将落下胜利的帷幕,顾贵山才申请去往后方工作。

举办开国大典那天,顾贵山虽没有参加,却将那天的报纸收藏了起来,让现在就职农业部的年轻同志念给他听。最大的梦想已经实现,他想着自己这把老骨头也派不上用场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还是将位置留给有能力做建设的人。

想通后,顾贵山与妻子商量,两人一合计便请辞回乡,这个乡是妻子的家乡。顾贵山的家人早就离开了人世,他没有亲人了,但妻子对故土一直很想念,一家人便来到了河南省林县。

顾贵山选择来到乡下,就是打算做个普通农民,要是说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少不了乡里乡亲把他当大人物,政府也难免给些特殊待遇。所以,他和妻子表示不要跟别人提自己在部队的事,如果有人问起,就说他是一介马夫。

顾贵山来到林县后,定居在下园村。刚来村子里时,因为没有空余的房子,乡亲们很是热情,合力帮他们一家人搭了一间木屋子。过后有人问他是从哪儿来的,顾贵山便说:「我是给红军养马的,现在不打仗了,就陪媳妇回家过日子咯!」

一听他曾经参加过红军,乡亲们更加热情,连忙向他打听:「那你见没见过我们主席?前线打仗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别的经历?」顾贵山笑着摇头,答道:「我就是一马夫,哪里知道这些东西,要说唯一特别的经历就是能给主席牵马吧。」

图|毛主席

听顾贵山说自己是养马的,乡亲们本来不信,但后来有几户人家马生病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请他过去,顾贵山还真给他们医好了。从此乡亲们便对他的身份深信不疑。

1954年,北京即将举办「纪念红军长征20周年」的活动,党中央计划邀请曾经参加过红军长征的将士来北京观礼,认为这样更具有纪念意义。让他们见证祖国的繁荣昌盛,这也是给长征共患难的红军们一个交代。

部门起初邀请观礼的将士都是当时还在任的同志,毛主席对此次活动十分重视,拟定的名单事后他还要检查。这一检查就出了问题,主席皱眉问他们:「上面怎么没有长征时期的红一团团长顾贵山,去查查顾贵山现在过得怎么样?」

顾贵山是谁?为此次纪念活动拟定代表名单的同志年龄较轻,对顾贵山这号人物没有听说过,不过既然毛主席提到这个人,那就证明对方肯定做过大贡献,必须邀请到场。

一个电话打到中央军委,调出过去的档案才发现顾贵山的确战功累累,但此人早已请辞归乡。资料里只写了与妻子去往林县,在联系林县政府后,却没听说顾贵山这个人。

得到消息后,负责的同志立刻请示主席,主席听说后态度很坚决:「一定要邀请他参加这个活动!顾贵山为党中央立下不少功劳,如今可不能忘了他!」

由于主席的坚持,组织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前往林县,期望找到曾经的红军老团长。林县县委书记接待了他们,纳闷地问:「我们林县虽然参过军的同志不少,但里面并没有叫顾贵山的,更没有曾任职团长的。」

前来搜寻的同志却很肯定顾贵山在林县。他们调查了顾贵山的经历,曾有人见过他前往河南的火车,加上林县是他妻子的家乡,这位老红军绝对来了林县。

只是林县下面有几百个村子,要凭借一个名字找人,他们得找到猴年马月。那位书记灵光一闪:「要不,我们走群众路线,通知各个村子的干部组织村民寻找,这样比我们几人快。」

就这样,轰轰烈烈寻找老红军活动在林县展开,这也是顾贵山离开林县去北京时,会有那么多村民前来围观的原因,大家伙都是真情实意寻找过他的。

但这次寻找活动声势虽然浩大,关于红军老团长的踪迹却没有找到,倒是下园村有个同名同姓的顾贵山被报了上来。书记听到名字便问:「这就是老团长吗?」

下园村村长不太相信,摇头道,「这个顾贵山是曾经在红军部队养马的马夫。」「只是个马夫啊!」书记失望地叹气,北京来的同志却不愿意放弃机会,说:「你带我去见见他,就算不是,如果能打听到些消息也好。」

这日,顾贵山在田间忙活,一人突然叫住他喊:「老团长!」他愣了一愣,并不认识此人,随即装作不明白地问他:「你在喊谁啊?我就只是一个老马夫啊!」同志见他反应不自然,当即把毛主席的原话传达给他,说:「老同志,毛主席可是一直在找顾老团长啊!」

顾贵山听见主席的话,眼眶不自觉湿润,喃喃自语:「毛主席居然还记得我。」此话一出,他们终于知道寻找多日的老红军就是这个老农没错,同志忍不住将这些日子的经历告诉他,奇怪地问:「老团长你为何要隐瞒身份呢?我们找你找得好苦啊!」

顾贵山不知道自己给同志添了这么多麻烦,十分不好意思,说:「我退休了就是个普通农民,担心别人听见这名头给些不必要的好处。」

听见顾贵山的理由,在场所有同志都很感怀,对于之前的辛苦也顿时没了怨气,只觉得不愧是毛主席看中的同志,品行竟如此高洁。

到达北京时,顾贵山还没来得及换身衣服,就看见毛主席在门口等他。两人时隔多年重逢,心里都非常感动,毛主席拉着他的手,再次提起长征时救下藏族姑娘珠玛的英勇战斗。

顾贵山听见主席一如多年前的嘉奖,觉得不好意思的同时,也很感动,原来主席从来没有忘记他们这些人。

观礼结束后,顾贵山就回了林县。他拒绝了战友们让他留在北京工作的邀请,重新回到基层,在有生之年尽心尽力为老百姓服务。

1986年,顾贵山离开人世,家人依照遗嘱没有声张,安静处理了后事。他一生中最鲜活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在晚年时却从没有居功自傲,甘于平凡。

默默成长、默默贡献、再默默离开,顾贵山这一生将谦虚、低调的品质发挥到极致。虽百年后顾贵山这个名字可能无人知晓,但他的精神将永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