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周子昆电告毛泽东:粟裕在刘英部工作

2024-01-26历史

粟裕是我军备受赞誉的常胜将军,但战场变化无常,即使是常胜将军也可能陷入危险。在一次战斗中,中央失去了粟裕的消息,直到周子昆到达新四军军部后才发现粟裕仍在安全之中,立刻向毛主席报告了这一消息。

在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纠集了100万军队,对各个革命根据地发起了第五次「围剿」。然而,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误导下,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遭受了重大的挫败,面临着极为艰难的困境。

1933年底,中央苏区的范围缩小到了三百多里,与之前的近千里相比,显得更为严峻。为了继续宣传抗日并推动抗日活动的开展,以期对国民党部队进行调动和牵制,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我党从红七军团中抽调出一部分队伍,组成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计划前往闽、浙、赣、皖四省。

抗日先遣队内部保持军团体制,由寻淮洲担任军团长、乐少华担任政委、曾洪易担任随军中央代表,组成红七军团军事委员会。

粟裕和刘英共同率领先遣队突围,于1935年2月初组建红军挺进师,分别担任师长和政委,深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创建苏维埃根据地,积极牵制和打击敌人,保卫闽浙赣根据地和周边地区,配合红军主力的行动。

同年8月,蒋介石调集主力部队进行「围剿」。

国民党纠集七万兵力及四十个地主武装团,对我党浙西南根据地实施「围剿」。粟裕、刘英下令留驻第二和第五纵队于当地坚持斗争,主力迅速突围。

随后,长达八个月的浙西南血洗行动开始,挺进师第二和第五纵队,以及地方游击队,与敌展开浴血奋战。主力部队在粟裕、刘英率领下,成功突破敌人封锁线,进入浙闽边境活动。

在无法调动敌人的不利情况下,粟裕带领队伍立即转战浙南,成功开辟并建立了新的游击根据地。然而,1936年6月,年底时,敌人集中了40多个团的兵力,对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围剿」。

在这次围剿中,挺进师仅有的一部电台在通过封锁线时被敌人伏击,导致电台损坏,从此与上级组织和党中央彻底失去了联系。

在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中,他们独立奋战,毛泽东主席对此深感忧虑,一直担心失去与粟裕的联系。然而,周子昆在新四军中发现了粟裕,立即向毛泽东发出了电报,告诉他粟裕仍然活着并安全无恙。

1934年7月6日,红军的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进入长征阶段后,毛主席和粟裕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在长征初期,粟裕带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偶尔还会传来一些消息。

当时,毛主席得知北上先遣队失败,只有粟裕率领的百余人成功突围。

在中央的命令下,粟裕带领五百人组成的红军挺进师,挺进浙南地区,然而此后,直到1935年,关于粟裕的消息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战乱时期,失去联系或许本就是司空见惯之事,许多人或许就此再无相见之日。然而,对于军队而言,孤岛般的失联则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

终于,在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艰苦卓绝的长征活动也宣告胜利结束。随着红军抵达陕北,各地根据地已可以与中央恢复联系,我党的联络渠道亦已逐渐重建起来。

粟裕在浙南杳无音信,挺进师的消息也无从得知。作为毛泽东倚重的青年将领,主席时刻牵挂着他的安危。更为棘手的是,与刘英原本在一起的粟裕也失去了联系。

自1936年秋天起,粟裕和刘英分别带领各自的队伍在更广阔的地域展开游击战争,保护根据地的安全。两人分头行动,各自奋战。

粟裕率领游击队主力广泛开展游击战,誓死保卫根据地的核心区域。然而,在粟裕全身心投入革命工作的同时,刘英却心急如焚。

由于无法联系到粟裕,刘英对他的情况一无所知,作为闽浙边临时省委的书记和挺进师的政委,刘英派出了多位省委同志前往寻找,但始终无果。

刘英因此误以为粟裕已英勇牺牲,将这一消息如实向上级报告。

1937年5月,在陕北地区召开的苏区代表会议上,张闻天首先对为中国革命献身的英勇共产主义战士、党最忠诚的同志、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进行了悼念。

接着,他宣读了多年以来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名单,名单中位列第一的是他。

「虽然我们不知道他是生是死,但我是坚信他还活着的。」

尽管粟裕下落不明,毛主席仍坚持不懈地派人寻找他的踪迹,并强调一定要设法打探他的消息。在烈士名单中,粟裕的名字也被列入其中,但他此时仍不知情。

1937年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粟裕正在门阵为中心的遂宣汤游击根据地领导部队。由于消息闭塞,粟裕并不知道国共两党已经实现了合作。

在国共合作的消息传来时,很多人对共产党是否被国民党收编存在疑虑。然而,粟裕等同志冷静分析后,认为国共合作的可能性更大。

于是,他们派出代表前往调查,结果证实了这一点。在此基础上,粟裕指派谢文清和刘清扬为代表,与国民党遂昌县当局代表进行国共合作抗日和平谈判。

10月14日,我们代表我党我军在谈判中坚持了立场,最终成功达成了协议,结束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于7月8日再次敦促蒋介石和刘建绪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且经过艰苦的谈判,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达成了共同抗日和平协议。

随后,粟裕率领部队离开遂昌县门阵,前往平阳与刘英会合。

在国共合作抗日的背景下,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周子昆被任命为副参谋长,前往南昌协助叶挺和项英组建新四军。

在周子昆出发之前,毛主席和他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谈话,详细解释了新四军的使命和任务。在此期间,陕北地区的人民也在不断努力打探周子昆的消息,期待他的归来。

在交谈中,他与周子昆讨论了如何在南方的水网地区顺利开展游击战争,并强调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提醒要处理好与国民党军队的关系,保持内部团结,避免破坏合作关系。

会谈结束后,毛主席起身在室内踱步,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最后,他走到周子昆面前,交给他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可能很简单,也可能很困难。」

周子昆听到主席的要求后,心中不禁沉甸甸的。他站起来对主席保证,一定不辱使命,完成好这项重要任务。主席则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放松,回到座位上坐下。

主席语重心长地告诉周子昆,希望他能去寻找一位名叫粟裕的人,他可能是他的熟人,也可能是听说过他的名字。主席简单介绍了粟裕的情况,他是在1935年春天带领挺进师进入浙南、闽北地区打游击的,但是此后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生死未卜已经三年了。

对于粟裕的挂念,周子昆表示一定会完成任务,无论生死都会尽快给出结果。当周子昆到达南昌时,他急切地询问了闽浙边临时省委的人关于粟裕的消息,对方告诉他粟裕还在,这让他十分欣慰。

据他说,粟裕在1937年9月回到了省委,目前正与刘英一起进行部队训练和干部培训,随时准备接受新任务。周子昆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终于松了口气,他立刻赶往电台,给远在陕北的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电报上只有四个大字:「粟裕平安。」

陕北的毛主席收到电报后,看到这个消息,欣喜无比,如释重负,笑着说:「粟裕啊,我终于找到你了!我从心底相信你一定平安无恙!」

粟裕在江西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反「围剿」中,就以其卓越的战功,赢得了毛主席的重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赢得了许多重大胜利,深受毛主席的信任和赞誉。

毛主席曾高度评价说:「谁不知道华东的粟裕呢!」在一个军队中,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毛主席的心目中,粟裕就是我党、我军难得、难求的良将。

在战争年代,粟裕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充分展示了他高超的战略才华。

他曾三次冒着巨大风险,向毛主席大胆地提出不同寻常的战略意见,每一次,毛主席都以其伟大的战略眼光和广阔的胸襟采纳了他的建议,从而改变了决策。

这种罕见的党内、军内情况,可见毛主席对粟裕的高度重视和信任。在渡江战役取得胜利后,紧接着需要解决的就是解放台湾的问题,考虑到各方情况,毛主席最终决定由粟裕来负责这个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这个计划最终被迫搁置。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充分发挥粟裕的军事才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和周恩来共同商议,决定将粟裕调任到解放军总参谋部,先后担任副总参谋长和总参谋长的职务。

然而,粟裕曾多次向毛主席请求,希望能够承担一项具体的工作,他认为自己在统帅部可能会表现不佳,难以胜任。

然而,尽管粟裕的请求,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并未同意,并且毛主席还特地找粟裕谈话,告诉他:「你可以胜任的。」

粟裕在总参谋部任职后,对军队的革命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以身作则,夜以继日地工作,亲自到基层部队进行调研,并向毛泽东提交了一系列重要的报告和建议。

毛主席对粟裕的才华非常赞赏,甚至在得知粟裕可能已经牺牲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寻找他。这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对人才的珍视和爱护。

粟裕两次「死而复生」的非凡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