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從哲學角度來解讀儒釋道,就會發現它們都有不可替代的原因

2024-01-02國風

儒、釋、道三學的核心觀點有哪些?它們之間有什麽異同?各自都有哪些作用?本文將以最簡短的文字將這些內容展現出來。

如果說起中國的傳統文化,想必儒、釋、道三家學說都會占據一席之地。

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儒家就一直占據著「正統」的主導地位,直至封建統治結束歷史舞台。佛、道雖然一直遊離在「經世為政」之外,但總能在社會的各個領域發揮作用,與儒學相得益彰,交相輝映,甚至能與儒學並駕齊驅,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其實儒、釋、道三家學說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早已相互融合、取長補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已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烙印在中華民族的基因中,構成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份。

如果說儒學說的是「人與社會」的關系,那麽道學蘊含「人與自然」的關系,而佛學則展現了「人與本心」的關系,雖然三者的側重點不同,但其中都有一個「人」字,「以人為本」,正是三家學說之所以能長存於世的根源吧。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任何解讀都不是完整的、全面的。從哲學角度來解讀儒釋道,沒有「厚此薄彼」的褒貶,不論是非、不論優劣,僅僅是從某一角度來談談學習感悟而已。

任何哲學都會談到世界的存在與發展、人對世界的認知以及認識、改造世界的實踐行為(方法論)三部份內容,即:本體論(存在觀與發展觀)、認識論、方法論。

本體論:存在觀

本體,即:世界的本源是什麽?一切事物存在的本質是什麽?是物質第一性或精神第一性?事物是怎麽發展變化的?

01儒學的存在觀:

儒學最初就是在探討社會實踐的相關規則,作為人應該怎樣才能「正名」,怎麽做才能做出符合自己身份的應有貢獻。因此,早期的儒學並沒有關於本體論的探討,這個時期儒學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直到宋、明時期,在與佛、道的競爭中才促使儒家完善了整個理論體系,因為當時的新道家與禪宗都有完整的理論體系了。但對於世界本源,新儒學的意見並不統一,於是出現了「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之所以這麽分,就是因為它們的本體論不一樣。

「程朱理學」主張「性即理」,認為「理」或「天理」是世界的本源。「理」指的是某種客觀存在的原理,是先於物質世界並獨立於物質之外而存在的本體,而物質世界則不過是這些客觀原理的外化而已。

比如:打雷閃電的原理就是一種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這個原理是存在於世界之中的,閃電這種現象就是原理的現實套用而已,先有原理後有現象。

「陸王心學」主張「心即理」,把人的主觀認知作為世界中一切事物產生和存在的根源,把外部世界看作是自我主觀意識的顯現,認為外部世界都由自我的主觀意識決定。

比如:這朵花存不存在,是什麽顏色,只有當人看見它的時候才能確定下來。也就是說如果這朵花沒有出現在人的面前,對於人來說,這朵花是不存在的。

不管是「性即理」或「心即理」都把原理、認知放在第一位,否定存在的第一性,所以都是「唯心的」。只不過「性即理」以「客觀原理」為第一,所以也稱之為「客觀唯心主義」;而「心即理」把人的主觀認知作為第一性,則稱之為「主觀唯心主義」。

當然,唯心也好唯物也好,都是西方哲學的稱謂,這裏只是為了區分,安個名字而已。在中國傳統哲學中並沒有這些說法。

02佛家的存在觀:

佛學的本體論,即:「緣起論」。

萬物並不是憑空而有,不能「無緣無故」的存在、也不能獨立自性的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的支撐才能存在,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此存在也將消散,但不會斷滅而是轉換為其他形式的存在。

從「緣起論」的觀點來看,一切現象或事物的存在都不是由人的意誌決定的,都是客觀存在的「因緣」和合的產物,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

【中阿含經】中所言就是對「緣起論」的定義:

「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

萬物都是相互關聯的一個整體。任何一物既是「前因之果」,又是「後果之因」,總是有兩重身份。這也說明兩點:任何存在都是基於一定條件的,任何存在都是有意義的。

也可以說一切存在都是「不自主的、被動的」,都是若幹條件促成下的產物,佛學稱之為「無自性」。相反,而「自性」就是「自我」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條件的存在。比如:神話中的天神或上帝。

任何「存在」不可能憑空出現,任何「存在」也不可能毫無意義。這展現了佛學「唯物」的一面,萬物無自性,世界沒有造物主,沒有至高無上的主宰。所以,佛學的本體論是唯物的。

03道家的存在觀:

老子在【道德經】中這樣描繪「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道可道非常道」,即使這個「道」說不清楚是什麽,但老子很清楚的說了「有物混成」,物質是第一性的。只不過,道家的物質第一性與佛家的物質第一性也有所區別。

「道」是「可以為天地母」的一個物質本體,就好比物理學界所說的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異點」,這都是在探討世界真正的本源。

因為必須解決「第一」存在的問題,道家說「道」是「自生」的,因為不是自生就不是第一,就還得找出一個所謂的「第一」來回答本源問題,這樣就陷入了無解的迴圈,所以道家的「道」是無需要前提的,以自己為根。

因此,不管「道」是什麽,就像至今也不知道宇宙「奇異點」是什麽一樣,正如老子給出了一個世界本源的樣子,雖然現在都還是一個迷,但不影響它的存在,是為了邏輯的閉合。

而佛家的「緣起論」表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基於一定條件」,自己「既是某些前提條件的結果,也同時是某些結果的前提條件」。這就意味「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所以佛學才說「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沒有開始、沒有結束,世界的存在是一個封閉的環。

但這樣好像回避了「第一」存在的問題,但同時出現了一個無法解釋的悖論:

「緣起論」說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前提,那麽一直追問下去總會問到有一個最初的存在,那個存在就是第一,否則就沒有第二個存在。

但如果有一個被稱之為第一的存在,那麽就否定了「一切存在都有前提」的「緣起論」,因為既然它是「第一」,它前面就應該沒有任何前提條件了。

如果前面沒有前提條件了,這個「第一」也就成了「無因之果」,就是「無緣無故」的存在,這就不合「緣起論」中「任何事物的存在必有前提條件」的原理了。

道家與佛家都是主張世界本源是唯物的,但道家假設了「道」為初始狀態,佛家只說了存在與發展的唯物性,但回避了「源頭」的問題。只能說是「回避」,因為不能說「沒有源頭」,因為如果沒有源頭,「緣起論」又經不起推敲了。

本體論:發展觀

儒釋道三家都認為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唯有變化是不變的真理。但對於發展的動力、變化的方向各家的觀點又不一樣。

01儒家的發展觀:

正如前面所說,儒家一直以來都是「社會實踐」並沒有自己的哲學體系。【易經】是所有中國傳統哲學的根,因為孔子為【易經】作傳,儒家的發展觀完全來自於【易經】。

【易經】作為儒學的「六經」之首,其中就蘊含儒家的發展觀:

「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之謂易」

事物變化無窮無盡,生生不息,變化是永恒的真理,變化的動力來自於陰陽的對立與轉化。

【易經】中談到的發展觀表明了兩層意思:一是變化是永恒的主題;二是變化的動力來自於事物內部的此消彼長。

02佛家的發展觀:

佛家的發展觀已經在「緣起論」中展露無遺:

「一切事物的存在基於一定的條件」,如果條件變化則當前的存在就會變化,發展變化的原因和動力就來自於當前的所有條件或狀態。

佛學把即時變化稱之為「無常」,「世事無常」即:沒有不變化的事物。

因為「緣起」,所以「世事無常」,這種無常變化的特性,佛學稱之為「空性」,以「空」來指代不可量化、不可確定的變化。

因為變化無常,所以「空」並不是沒有,而是沒有「確定性」,也可以說正因為沒有「確定性」,所以才一切皆有可能,「空」也就是「萬有」。

但要註意,「不確定」並不等於變化是「隨機」的、是沒有規律可循的。正因為「緣起」,所以佛學的變化是可循的,是只有唯一結果的「果隨因變」。

「一切皆空,因果不空」:前者在說變化無常,後半句則是在說變化是根據前提條件「註定」的。不要把「註定」理解為宿命論、定命論,「註定」是有原因的註定,而不是無緣無故的註定。

03道家的發展觀:

道學的發展觀來自於【道德經】中老子的辯證法。

事物內部總是存在若幹對統一對立的矛盾體,彼此相輔相成。互為矛盾的兩面相互鬥爭,造成事物周而復始的迴圈變化,無窮無盡。

【道德經】中這樣說: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這句話正是在說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總是朝著當前狀態的對立面變化,變化的動力來自於對立統一的矛盾元素的當前狀態。

「反者道之動」有兩層意思:

一是變化的方向是朝當前狀態的對立面,變化並不是「物極必反」的突變,而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化,這個變化是「潛移默化」的。

就好像月亮並不是突然就由缺變圓的,而是「時時刻刻」都在變。

二是變化的動力取決於當前的狀態。就好比物理課中「勢能與動能」轉換的「U形槽」模型,勢能與動能的大小取決於鋼球所在的位置。

鋼球的位置越高,速度越小,但此時下滑的動力卻最大。鋼球位置越低,速度越快,但此時變化的動力最小。

假如說一個人就是:人生低谷時,上進的動力就最大;而在功成名就時,上進心幾乎為零。所以,低谷之後必然上升;頂峰之後,必然下滑。這不正是「反者道之動」嗎?不僅僅表明了方向,還能區分變化的動力。

總的來看:

道學和儒學的發展觀都有共同的來源:【易經】的【復】卦。

【復卦·彖辭】:「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天地之心」就是陰陽消長贏虛,迴圈無端,涵蓋萬物的發展與變換。而且給出了變化的方向:總是與當前狀態相反。

儒釋道在發展變化思想上還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變化的動力來自於「當前狀態」。

佛學的緣起,當下條件決定存在,當然變化的動力就來自於當下狀態。佛道的變化來自於當前內部對立統一矛盾的狀態。

唯一不同的是儒學分支「陸王心學」,忽略客觀存在,以自我認知決定變化的動力。

比如:「虛心使人進步」

這其實就是「陸王心學」的變化動力,來自於「心識」,把「心」的作用放在第一位。而佛學和道學則以現實為基礎,變化的動力不是「想怎麽樣就怎樣」。

在佛、道看來「虛心使人進步」只是一種可以推崇的態度,並不是決定變化的關鍵因素。因為進步也是有極限的,這是客觀存在帶來的必然限制。比如:

常人能舉起150斤的重物,按「陸王心學」的理論,只要有「人定勝天」的想法,意誌力堅定、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就可以舉起2000斤。這就違背了人體生理結構的客觀條件。

所以變化由兩者共同決定:內在意誌和外在客觀條件。

佛、道承認,堅定信念、勤加練習是可以適當提高舉起的重量的,但不能超出人體客觀生理條件的限制。變化基於現實客觀,這是與「心學」的根本區別,「心學」過於看重人心的作用,而忽視客觀條件。

「別人能成功,只要我努力也一定能行」,別忘了很多時候起跑線上就已經輸得徹底了。

認識論

認識論,即:人類認識的本質及人類認識世界的可能性。

01儒家的認識論:

儒家「理學」派認為世界是絕對可以認知的,可以「窮理盡性」,向外在不斷探尋,在無限的時空中來說,世界是可以被完全認知的。所以,「格物致知」是理學派的座右銘。

「理學」派的認識論接近現代科學,明知「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要投入到無盡的未知世界探尋中去,這種精神正是人類文明的源泉。

而心學派則認為人的認知就是本源,「心即理」,心中有什麽,世界就是什麽,所以王陽明是這樣說的:

「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02佛家的認識論:

佛學認為,對於人而言,有兩種世界存在著:

一是客觀世界,獨立於人之外的真實存在;二是「主觀世界」,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或者說是客觀世界在人心中的投影、映像。這是在說:

「人不與客觀世界發生相互聯系,就無法對外在世界取得認知;但是,如果與外在世界發生互動,得到就不再是外在世界本身,而是被認知主體「汙染」後的「主觀世界」了。」

而且人類的認知能力越強,對外在世界的認知幹擾就越大。讓人根本無法分清楚自己的認知中,哪些來自認識客體(真的),哪些來自認識主體(假的)。

因此,人類與客觀世界的這種「互動」方式,註定了人的認知永遠無法是真相的全部,只能是相對的正確(真相的一部份),所以客觀世界總是「不可完全被認知」的。所以,【金剛經】中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只要人介入客觀世界,就無法得到客觀世界的真相;但是,人要認識世界就必須與外界接觸而發生互動,這就必然只能得到「相」而非真相了。

03道家的認識論: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道可道非常道」

已經明確表示,「道」是超經驗的存在,事物的真相是人類不可認知的。因此,老子不重視「學識」,所以提出「絕聖棄智」。

人的一切問題就來自於「想得太多,看得太少」,因為根據老子的辯證法「此消彼長」,精神與物質就像「魚與熊掌」的關系。精神與物質雙向發展,指的是「和諧狀態」而非絕對狀態。

老子甚至說: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這已經與儒學「決裂」了。

綜合來看:

佛學與道學都承認世界的客觀存在與人的認知的沖突,認為世界不可被完全認識的根源就在於人「心」的阻擋。

而儒家的「陸王心學」也承認「心」在認知中的重要作用,認為人的認知就是本源,認識自己就能認識世界。

儒家的理學派認為客觀世界是可以完全被認知的。

方法論:

01儒家的方法論:

儒家理學派采取「格物致知」的方法,致力於外界的探尋與研究,以此來認識世界。他們相信,只要人類一代一代前赴後繼,隨著時間的拉長,探尋未知的技術能力增強,世界是終會被完全認知的。

儒學理學派是真正在「認知世界、改造世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具有主動性、開拓性。但同時也要承認認知的相對性,認識到「格物致知」是需要與時俱進、是一種無止境的實踐行為。

但即使是相對的真理,也是對人類文明發展有價值的。

儒家心學派,致力於「致良知」,在日常實踐行為中去凈化心靈,讓心恢復到本來應該的狀態。

在應對任何事物時,每個心智健全的人都知道什麽是該做的,什麽是不該做的。「該不該做」就是從人性上來說,也就是「良知」,而不是知道「怎麽做」,那是技術和方法。

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把心學從唯心拉回了現實。「良知」不是存在於思維中、知識中、前人的典籍中、制定的行為規範中,而是與當下的行為合一。

做不到就是不知道。「良知」不再是口頭中的說教,而是與行為一體。把最初儒家道德修養轉化為社會實踐。但仍然在說「修身齊家」的個人修養,自始至終也沒有探討關於「物理」的任何問題。

02佛家的方法論: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既然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必然會因為「自我認知」而蒙蔽了雙眼,那就放棄自我,「破我執」,破除自我存在的執著、破除自我意識的執著,「無我、無心、無住」的看世界,才能洞見世界真相。

沒有「我」後的世界是什麽面貌?就是當下呈現在眼前的現象,真相就是這樣,當下即是。

其實佛家認識到的世界僅僅是「內心清凈」而已,對外在沒有絲毫的改變。所以說,佛學是解決「人與本心」問題的方法。

03道家的方法論:

「無為而無不為」

遵循規律,不妄做,保持謙遜。以自然之道推至人之道,效法自然就是最好的作為,幾乎不涉及人的修養和成長問題,主要是對人類行為的探討。

但這裏有一個問題要註意:無為的前提是有為。

要按規律辦事,前提是要知道規律;「順勢而為」,前提是要知道「勢」。而規律和勢是什麽呢?又怎麽得來?還是要回到「格物致知」上來的。

自然之道並非人之道,以自然之道作為人的行為準則實際上就是「有為」。因此,人之道的探尋是做到「無為」的前提。人之道並不是從心中可以領悟的,也不僅僅靠觀察自然就可以學到,必須靠對世界探索的實踐行為。

對自然世界的觀察可以作為人類行為的一種參考,但不是絕對。人類社會、改造世界的行為準則和方法技術,還得靠無休止的實踐逐步積累形成。

如果僅僅是「談無為」,最後還是會淪為空談的。「無為」更多的是在說「道」就在「事」中,不是人的妄想。

道家的方法論也可以說是「效法自然」,但是自然是什麽樣子的呢?看到的、聽到的、感知到的、總結的、歸納的......不管是怎麽得來的,都是人與外在世界相互作用後的結果,最終還是要走上科學實踐的路子。

其實,人之所以成為人,就已經是「道」的真實體現了,為什麽要讓人類效法自然?人類社會本來就是有別於原始生態的,如果一定要「回歸」,那不正是妄作的「有為」嗎?

寫在最後:

孔孟儒學與心學是「人與社會」的哲學,自始至終都在談以個人修養,以此來立足於社會、服務於社會。

道學是「人與自然」的哲學,其內核與儒學的理學派並無二致。遵循規律的前提是探尋規律,在探尋與套用中不斷摸索、相互印證,讓世界的真相逐漸清晰起來。

佛學則是「人與本心」的哲學,放下自我,使內心的清靜無為,以獲得更好的人生體驗。

儒學讓人與社會和諧、道學讓人與自然和諧、佛學讓人與自己和解。因此,儒釋道三學各有所長,都有其立身的根本所在;也各有所短,都有其局限性。這正是儒釋道三學長期共存的原因所在。

總的來說,哲學都是以「認識世界為起點,服務人類為終點」,儒釋道的實踐意義就在於:內聖外王,「塑人」與「建功」實際是人的一體兩面。

儒家重內聖,而缺少外王的手段與技術支持;道家重外王,而忽視內在心性的作用。

前者是「無」,內在的修養;後者是「有」,外在的創造能力,以塑造德才兼備的社會精英,這才是儒與道兼顧的意義。

如果你覺得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建功立業,那儒道兼顧對你有所幫助。

至於佛家,既不重個人修養,也不在乎能力與學問,但重在內心的清凈無為。如果你覺得人生就是來體驗的,那佛學能讓你心安理得。

衷心的感謝您的閱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