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這桌在墓中擺了千年的酒席,是留給誰的?

2024-08-07國風

本 文 約 4200 字

閱 讀 需 要 13 分 鐘

1993年3月的一天,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下八裏村的村民在澆地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地塊。這個地塊就像個無底洞,再怎麽灌水都似乎灌不滿。看來,這其中一定有蹊蹺……

一次澆地,牽出十座千年古墓

這裏的村民可不簡單,他們頗有一些考古方面的知識素養,因為二十多年前,當地就曾經挖掘出來過幾座大墓,據考古學家考證,其中一座是遼代末年監察禦史張世卿的墓。據史料記載,當時張家是遼代末年歸化州的大戶人家,因此專家們推測,附近還應該有張家的墓葬,只是當時限於條件,沒有進一步開展考古挖掘。這一次,村民們感到很可能這塊地下面有古墓,於是他們就趕緊把這個情況匯報了上去。河北省的考古工作者聞訊而動,很快來到現場,開始進行挖掘。

這一挖,還真是挖出來「大寶貝」了:考古工作者在這裏居然發現了10座古墓,而且讓他們非常高興的是,其中有一些古墓沒有被盜掘過,所以裏面的遺存資料有一定的完整性,尤其是這些墓中有著大量非常精美、清晰的壁畫,價值極高。考古學家根據挖掘的資料判斷,這正是之前他們推測的張氏大家族墓群,時間在十一世紀初期。這個家族墓群埋葬了五代人,跨越了從遼到金兩個朝代,距今千年左右,非常難得。這對於我們深入了解遼、金墓葬以及當時的社會生活與文化有著極大的價值。例如,據史料記載,遼金交替之際,北方曾經出現大饑荒,佛教在北方也越來越興盛,這些都可以在該墓群所挖掘到的資料中得到佐證。這個被稱為「河北宣化下八裏遼代壁畫墓群」的考古發現入選了1993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1996年這裏又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墓裏,擺了一桌酒席

在河北宣化下八裏遼代壁畫墓群的考古工作中,最令考古工作者感到意外的,是他們居然在M7號墓中發現了一桌酒席!註意,這酒席不是壁畫,不是磚雕,而是「新鮮」的酒席!

M7號墓修建於1093年,主人是張文藻夫婦,這位張文藻是張世卿爺爺輩的人,根據張文藻的墓誌銘記載,他年輕的時候,是一個標準的北方漢子,牛高馬大,體格強健,和兩三個人對打沒有一點問題。不過他一度嗜酒如命,酒量驚人,常常是喝得酩酊大醉,酒醒再接著喝。到了三十歲以後,逐漸省悟,遠離杯中之物,在妻子賈氏的協助下,勤儉持家,勠力於田畝之中,家庭狀況有了起色,後來為子孫留下一大份產業,讓子孫獲益不少,其中就包括那位張世卿。張文藻皈依佛教,經常向寺院布施。四十六歲那年,他因病逝世。

這桌擺了上千年的酒席,就放在張文藻夫婦棺槨之前的一張大桌子上。這張大桌子上杯盤羅列,有各種黃釉、白釉的碗、盤子、瓶子等瓷器,還有漆筷、雁足燈等物。酒席上的各種菜式,非常豐盛,營養也很全面,其中有各種面食品、幹鮮水果,如栗子、檳榔、梨、葡萄等等。由於時代過於久遠,一些菜肴是什麽已經無法判斷,而那些幹鮮水果則讓人一望而知。考古工作者尤其感興趣的是那一碗栗子,雖然歷經千年,但是栗子的表面仍然富有光澤,看起來很像當今的糖炒栗子。此外葡萄的發現也很讓人驚喜,以往關於中國北方種植葡萄的資料非常少,這裏的發現則說明,至少在11世紀初期,宣化地區的葡萄種植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並且葡萄已經出現在大戶人家的餐桌上了。當時,墓室中還有一個綠釉雞腿瓶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註意,他們發現這個瓶子裏面有紅色的液體,這液體還有淡淡的香氣,後來經有關機構檢測是紅葡萄酒。千年之後,這葡萄酒依然飄香。

由於時代久遠,這桌子上的一些瓶子、罐子已經倒了,所以,這裏就像是一場剛剛結束的酒局,人們似乎可以想象在一場酣暢淋漓的酒席之後,賓主盡歡而散,大家帶著酒意,踉踉蹌蹌地散場,各回各家去了。另外,考古人員發現,這桌酒席的菜肴,大都是素菜,這也契合了墓主人信奉佛教的特點。

千年酒席,擺給誰吃

人們看到這樣一幅畫面,立刻就會思考一個問題:這桌酒席是擺給誰吃的?關於這個問題,有多種說法,其中不乏一些非常抓眼球,但是仔細一考證,卻非常不靠譜的說法。比如有一種說法言之鑿鑿地說,這桌子酒席,是墓主人給未來的「光顧者」,即盜墓賊準備的。其依據之一是在張文藻的棺槨上有這樣一句話「墓有重開之日,人無再少之顏」。依據之二,是在當時的發掘現場,人們居然從墓門右上角的門簪上找到了一把生了銹的鑰匙,然後順利地開啟了墓門。有人從這句話和這把鑰匙出發,再結合張文藻生前篤信佛教的特點,認為他心胸廣大,非常通達,知道自己的墓早晚會被人開啟,所以就附會出一個結論:為人曠達通透的張文藻不僅為後來者留了鑰匙,還為他們留了一桌酒席。這是一場充滿禪意的、跨越時空的對話。然而,事實上這句「墓有重開之日,人無再少之顏」並沒有出現在張文藻墓中,而是出現在山西高平湯王頭村金代墓葬的墻壁上。 張文藻的棺槨上確實有文字,但那些文字是用墨書寫的漢文與梵文的佛經,其中根本沒有這句話。至於門上為什麽會留一把鑰匙,現在還沒有一個結論,但據此判斷張文藻等著後來者開啟他的墓門未免有些武斷。而且根據張文藻的墓誌銘記載,他得病之後,病情發展得很快,不久就撒手人寰,病重中的張文藻考慮這些問題的可能性也並不大。

那麽這一桌子神奇的酒席是給誰準備的呢?根據中國古代的葬俗,我們可以推測,這桌酒席大概率是祭祀品。中國古代一直有一種「事死如生」的習俗,即對死者的待遇,應當與對生者的一樣。荀子說:「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孔子、孟子也有過類似的表述。根據這種思想,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麽中國古代總是比較推崇厚葬。東漢光武帝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曾經下過一個【薄葬詔】,提到「世以厚葬為德,薄終為鄙」。時至今日,這些風俗在許多地區仍然有遺存。在河南省北部的一些地區,老人過世之後,後輩人守靈之時都會設定一個食品罐,每當大家吃飯之時,都要在這個食品罐中放入一些食物,也是這種風俗留存的例子之一。那麽,想讓自己的先人吃上一頓與其生前沒有兩樣的大餐也就可以解釋得通了。

中國古代墓葬之中,還曾盛行一種「開芳宴」壁畫,其主要表現形式是夫妻二人對坐,兩人中間有一張桌子,桌子上面就擺放著各種杯盤碗筷,珍饈瓊漿,二人則充分地享用這些美食佳肴。除了在壁畫之中有所反映之外,墓室中的隨葬品之中也有不少都是食器,且這些食器中有時就裝有食物,比如在元代鞏昌汪世顯家族墓葬中有不少的食器內都有殘留的食物。

我們再回到張文藻墓來看一看。這位張文藻,在生前迷途知返,幡然醒悟,從一名酒徒搖身一變,成為了一位勤儉持家,一心向佛,且創下不小家業的鄉紳,在當地有著很好的聲譽。他的子女們在張文藻夫婦合葬完成之時,在他們的棺槨前擺上一桌豐盛的酒席,以寄托自己的哀思,供奉辭世的先人,在當時的背景之下,也是可以理解的。類似的情況在張文藻墓附近的張匡正(張文藻的父親)墓中也有,只是不像張文藻的子孫這樣,把各種時鮮的菜品都放到了墓中。

比酒席更為重要的,是那些畫

盡管那一桌子酒席的確非常抓人眼球,但在張文藻墓中,也包括其他張氏家族成員的墓葬中,重要的絕不僅僅是那桌千年美食,還有那些精美的壁畫。這些壁畫,保存完整,題材廣泛,更加具有觀賞和研究的價值。

首先,這些壁畫非常傳神,色彩艷麗,造型生動,是了解遼金時期社會生活不可多得的資料。在一幅被命名為「童嬉圖」的圖畫中,圖右邊有四個人,四個人中間有一個茶碾,一個茶盤,一個茶爐。四個人中有三個是孩子,其中兩個是男孩,留著髡發發型,另外一個是穿著紅色衣服的女孩,紅衣女孩踩在一個契丹男孩的肩膀上,要去拿一個吊起來的籃子中的桃子,另一個男孩則用衣服兜著一些桃子。邊上的一個女子看起來像在責備這些孩子太過淘氣,不去碾茶、煮茶,而是組團偷桃子吃。在畫面的左側,還有四個孩子躲在一個箱子邊,目不轉睛地觀察著這一切,似乎隨時有可能加入到「偷桃團隊」的行列之中。這幅畫非常傳神地表現出了當時大戶人家的一個生活化的場景,也體現出當時飲茶風氣的盛行。

其次,壁畫明顯地反映出多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這些壁畫中人物的服裝發飾,既有漢族服裝的特點又有契丹等民族的色彩,就像前面所提到的髡發發型,就是一種契丹人常留的發型。張文藻墓中有許多畫像中的人都留著這種發型,但是服裝卻是漢人的式樣。在一幅樂舞圖之中有七個樂伎在進行表演,他們所拿的樂器也有明顯的胡漢結合的特點。

第三,這裏的壁畫突出地顯示著多種文化的融合與創生。比如其中有一幅被稱為「三老對弈圖」的畫像中,下棋的三人正襟危坐,他們分別穿著儒者、僧侶和道士的服裝,作者顯然在表達一種「三教合一」的思想。

張世卿的墓中還有一幅融合度更高的圖畫:在墓室的穹頂,有一幅融合了中國傳統二十八星宿和西方黃道十二宮星象的中西合璧天文圖。這幅圖在全世界範圍內十分少見,它證明著文明互鑒的生命力與悠久的歷史。

正如一位考古學者曾經表示的那樣,考古最大的樂趣就在於探索未知。確實,對他們來說,一鏟洛陽鏟下去,誰也不知道會發現什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那桌子酒席是留給誰的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參考資料:

[1]喬今同.甘肅漳縣元代汪世顯家族墓葬——簡報之一[J].文物,1982,(02):1-12+97.

[2]鄭紹宗.河北宣化遼張文藻壁畫墓發掘簡報[J].文物,1996,(09):14-48+99.

[3]劉巖,程勇,安建峰,等.山西高平湯王頭村金代墓葬[J].華夏考古,2020,(06):37-44.

[4]孫俊峰.試析遼代墓葬壁畫中表現的中文化與契丹化並列現象[D].內蒙古大學,2016.

[5]袁勝文.宋元墓葬中的供祀——以壁飾和隨葬品為中心[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2):153-160.

[6]李婷.淺析宣化下八裏遼代墓誌壁畫藝術特點[D].遼寧師範大學,2022.

[7]王音.試論遼代墓內祭奠與影像配置新特征的形成[J].中原文物,2023,(02):67-75.

來源丨國家人文歷史(文/昕曜)

編輯丨甘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