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讀黃越的中國畫:從對西方現代性的追逐到自我風格的呈現

2024-03-28文化

黃越是中國畫世家出身,其父黃原即著名山水畫家、四川美術學院教授、詩書畫三絕的畫家,在四川地區繪畫界、書法界享有崇高的聲望。曾在四川美術學院工作多年的本人,和黃原先生算忘年之交。由於本人研究傳統中國畫和現代中國畫藝術,和在中國畫藝術方面有很深造詣的黃原先生在學術上共通的東西非常多,有著很多一拍即合的共識,對老先生在中國畫傳統繼承和發揚方面的熱情有著很深的印象。有意思的是,黃原先生的兒子黃越,也是中國畫山水畫家,現在也是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教授。有那麽優秀的父親,有言傳身教的家學淵源,黃越本人的山水畫又會是怎樣的面貌呢?

黃越【紅巖風骨】220x180cm宣紙水墨2021年

幾十年來,黃越也畫了一大批中國畫,我早就說要給他的中國畫也寫一寫,因為事情特別多,一拖也好幾年了。這一次,黃越把他近30來年的代表性作品按時間順序分階段發給我,在讀這些作品的時候,我產生了一個鮮明的印象:從20世紀90年代到今天的30余年中,黃越的中國畫創作一直在變,緊貼著時代在變,走了一個從現代性追求到自我呈現的漫長迂回的過程。

黃越 【傲骨】 紙本墨筆 136cm×68cm 2017年

20世紀90年代初期,黃越的中國畫創作有一種明顯的追逐西方現代性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還在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當學生的黃越,本來就經歷了以西方現代藝術為標誌的追逐西方現代性的過程。由吳冠中掀起的內容與形式的討論,抽象藝術的討論,如火如荼的「85美術新潮」,對西方現代藝術的推崇和模仿,更把對西方式現代性的追逐推到一個高潮。在20世紀80年代的青年畫家們看來,中國藝術的現代化,就是一個以西方現代藝術為楷模為標準的運動。對國畫家來說,「85美術新潮」中那種徹底推翻中國傳統繪畫的流行說法,其歸宿就是中國畫的現代化。從20世紀90年代初黃越的中國畫創作來看,他也毫無懸念地采用了當時流行的畫法。在20世紀90年代,這位傳統繪畫世家出身的青年畫家,也喜歡以現代藝術流行的構成關系來結構自己的畫面。黃越的畫面往往以直線切割的方式構成方形、矩形或其他硬邊的塊狀圖形畫面,並且在這種塊狀構成中分章布白。他把房屋樹木、山石河湖、土地農田作塊狀切割分布,構成山水畫形態符號。而在這種塊面分布的構成形式中,自然形態的山水元素已不再構成中國畫山水的既有圖式,而變成各種帶有抽象性質的硬邊圖形的形式構成。有時候,這種硬邊結構之外以抽象的留白的方式去處理,有時候充斥著山水元素的圖形中反而以留白的方式和周圍網紋狀的深色水紋或深色的天空所環繞,構成分明的標以山水名目的抽象符號化的結構構成圖式。當然,大多數時候這種塊面構成的圖式,因其中山水符號的呈現,可以看成一種帶有抽象意趣和塊面構成關系的新型山水畫。例如1996年的【東風夜放花千樹】、1999年的【梨花瑞雪】。而在另一些作品中,這種抽象意趣得以集中性地出現,使這種塊面構成的作品,幾乎完全脫離山水畫的範式而朝抽象藝術發展,例如1996年的【山水】、1998年的【交響】。一般來說,黃越這種借鑒西方現代藝術的構成性、符號性和抽象性借鑒的傾向,在大多數情況下並沒有脫離山水畫的基本元素,尤其是在【東風夜放花千樹】這類作品中,畫家是以現實形態的梨花、房屋和水波,自然地構成這種塊狀構成關系,構成因素在這種山水元素的形態中自然形成,並未刻意以直線硬邊的塊面去分割。這種帶有抽象意味和符號性的構成關系,的確給黃越的山水畫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風格,在20世紀90年代追求創新的文化環境中,也使自己的作品呈現出某種被時尚認定的現代感。值得指出的是,這位來自國畫世家的青年畫家的早期山水畫即使全身心在追逐現代性,但國畫的筆墨還是頗為講究的,細讀其畫,不論是用筆中提按頓挫的若幹講究,運墨中潑破積漬各種墨法,仍然呈現出這位家學深厚的畫家獨特的素養。進入21世紀之後,黃越山水畫又有了新的發展,但是他在20世紀90年代的山水畫中對現代性的探索,也給今後自己山水畫藝術的表現留下了構成的、抽象的痕跡。

黃越 【山蔭雪霽圖】 紙本墨筆 140cm×69cm 2013年

從2000年開始,黃越的水墨作品進入第二個階段。在這個階段裏,黃越似乎想從抽象的角度再深入地進入現代性創作。如果說在第一個10年這種抽象僅僅是他的創作中的某種因素的話,那麽,在第二個10年的前半段,黃越似乎想強化水墨與抽象的特質。這其實是當時一種水墨傾向,或者叫現代水墨或者叫抽象水墨的傾向。2000年的時候,黃越畫了兩幅白描作品,一幅叫【叢林交響】,另一幅叫【生機】,這兩幅很有意思。一幅是想從叢林的樹幹中提煉出一些抽象元素,但還能大致看出是叢林與樹幹;而另一幅則從叢林樹幹抽象成幾乎完全的抽象裝飾藝術。這仍然是一種前述那種現代性思維:即抽象是走向現代性的一個必要途徑,這也是前述抽象水墨何以又叫現代水墨的原因。把這種白描的、抽象的叢林轉化成抽象水墨,是2005年的【筆舞】與【曲折又一春】。從2000年到2005年,是黃越的抽象水墨階段。這個時段他畫的水墨作品,大多是從山水中提煉出點線面,然後重構成一幅在「似與不似」中偏重不似與抽象的抽象水墨作品,盡管在作品的名稱上還保留著明確的山水畫的題目,如【雲起幽壑】【空山新雨】【斑駁陽光萬點花】等。的確,與當時流行的現代水墨抽象水墨用排筆揮灑塗抹不一樣,黃越的這些抽象的水墨山水的確是用山水畫的筆墨在處理,這裏不僅有勾皴染點,還有濃淡潑破,從題目到技法,從圖式到意味,這位有著傳統繪畫素養的畫家還是沒能割舍與水墨山水的聯系。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內在的割舍不了的聯系,從2006年開始,黃越開始逐漸擺脫對西方現代性的追逐,朝中國山水畫回歸成為他繪畫人生的轉折。

黃越【巴山蒼茫】137x69cm水墨宣紙2023年

2006年黃越用具有宿墨效果的墨膏畫他的水墨效果的【漓江煙雨】,開始了向水墨寫意山水畫的回歸。水墨意味中的潑墨和破墨如濃淡互破之墨韻已在如【一枕清涼煙雨夢】中成為畫中的亮點。這期間作品的轉折意義在於,黃越已不再追逐西方意義上的現代性,而是向傳統繪畫的意象精神回歸,向筆墨思維回歸。在2008年創作的一系列作品例如【柔風】【深黛圖】中,黃越開始形成後來山水畫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畫面中大多有塊狀重墨濃墨在作品總體「色階」中厚重的奠基作用;勁直強悍排列性的側鋒用筆如傳統皴法在畫中的塑形作用;畫中大量的留白對筆墨的對比襯托凸顯作用,直線在山水中大量出現呈現的力量感和強悍意味,當然,還有富於詩意的自然山水的形態又在作品中重新出現。黃越經過近20余年的探索,在2009年,他的畫風漸趨成熟。他在2009年創作的【萬裏晴天】,上述特征充分地呈現,濃墨在畫中的墊底,勁直的短筆在山水中的塑形,筆墨間大量的留白,而宋人大山大水的山水意象,使中國山水畫意味更趨濃烈。在2009年創作的【雪域山魂】中,這種濃墨上留白的強烈對比,勁直強悍的側鋒短筆排列,直線運用與直角的轉折在山勢中的出現已經比較嫻熟了。或許,2009年創作的【蜀山綠衣】應該更有意思一些。如果【雪域山魂】的黑白對比近乎於焦墨,那麽,【蜀山綠衣】不僅保留了上述特征,而且因為是水墨,那些重墨的墨塊與水墨揉在一起,加上水墨之間的互破互滲,及水墨之濃淡幹濕形成的豐富墨象及水墨層次,畫面總體強悍的意味中又揉進了一些中庸的文化意蘊。比之年輕氣盛之時,那種簡單地把抽象、構成當成現代性,黃越此時畫面的處理顯然更為老練成熟、遊刃有余。盡管我們在今天的筆墨處理中,仍然能看到黃越當年現代性探索的某種轉換和延續。

黃越【靈泉詩音】137x70cm水墨宣紙2013年

第三個10年開始後,黃越的水墨山水畫創作越發得心應手。在2013年創作的【靈泉詩音】中,淋漓舒展的大寫意筆法構成的淡墨山體上,那幾棵標誌性的重墨樹木存在於畫面顯著的位置,與山頂上重墨的樹木相呼應,預示著黃越水墨大寫意山水風格愈發成熟。也是2013年創作的【峭壁育勁松】中,那些濃重的墨塊在畫中依然存在,但已經自然地嵌合在山體形態的有機構成之中而無突兀之感,勁健的直線已開始變為勾勒山石樹木重拙有力的墨骨,側鋒橫掃的用筆在畫中也變為黃越獨特的山巖皴法而別具一格,畫中閃爍的留白除了襯托出剛勁的墨塊墨骨外,已形成黃越自然灑脫山水風格的語言要素。並未刻意追逐風格形成的黃越,在體驗自然山川細節上也格外的細膩和用心。在2014年創作的【翠雲滿山】中,除了上述已經成熟的技法之外,這幅畫值得一提的是畫樹木。黃越用了十幾種傳統的和非傳統的,許多是他自己獨創的樹木畫法,在山水的前景畫了一大片樹木,以和後邊山崗上遠遠的樹叢相呼應,圓滿地完成「翠雲滿山」的主題。2014年的【極目雲天】中,那種勁直有力的直線、醒目深重的濃墨,以雲霧流蕩而生的留白,奇峰陡起方硬挺直的山峰……黃越的這種技法和風格呈現得非常的完善與自足。在最近這10年中,黃越已經逐漸地完善了自己的技法,形成了自己相對成熟的風格。應該特別指出的是,黃越的水墨山水不是工筆山水,也不是兼工帶寫或小寫意山水,而是真正大寫意的水墨山水。這種大寫意山水一個主要特點就是筆墨要奔放灑脫,要能筆飛墨舞,筆墨運用不能有半點猶豫掛礙,故能筆法跌宕、墨意淋漓。筆墨如此豪放,山水又要能大能小、能收能縮,既要大氣磅礴,又要細節豐富。多年來,黃越總是在名山勝水的寫生之中,結構他的山水,故其山水總是富於生動的細節而筆墨變化也極為豐富。而要同時照顧筆墨情境,對大寫意水墨山水來講是十分困難的。清人布顏圖【畫學心法問答】中說:「山水不出筆墨情景者。情景者,境界也。古雲:境能奪人,又雲:筆能奪境。終不如筆境兼奪為上。」讓人高興的是,在近幾年的水墨山水創作中,黃越似乎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創作於2017年的【高山雲影】、2017年的【貢嘎秘境】、2019年的【烏江畫廊百裏春】、2019年的【雲山深處】、2021年的【奇峰翠雲裁】等近年的一系列作品中,黃越更在濃濃淡淡、虛虛實實之中隨意點定,畫面中幹濕燥潤、破潑積漬、提按頓挫、疏密黑白,諸般筆墨章法要素信手拈來而靈動自如。而那些源自大山大水乃至雪域高原的山水意象,又成為黃越山水情景意趣靈變不乏之源。經過30多年的修煉,黃越的確已形成他自己水墨山水畫獨特的筆墨語言和別致成熟的風格。

從20世紀90年代山水畫中對西方現代性的追逐,到30年後鮮明的自我風格的呈現,黃越大寫意水墨山水畫之路,既是這幾十年社會變動時代影響之反映,又是民族藝術生生不息之必然。黃越這種絕非因襲西方和古人的自我風格,無疑是更真實、更親切,又更自我的今日中國山水畫時代感之象征。

(文/林木,四川大學教授、國家近現代美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理論專業委員會研究員)

(來源:中國美術報)

畫家簡介

黃越, 重慶人。曾任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現為重慶市政府參事室參事、四川美術學院教授(二級)、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市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重慶書畫院副院長、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四川美術學院墨華藝術研究會會長、黃原書畫獎學金總負責人。

長期從事中國畫與書法的教學與創作,高校教齡38年。擅長水墨山水畫。作品以奇崛豐茂的巴蜀山水為主要描繪物件,以大寫意為基本特征,意境超邁宏闊,格調率真灑脫,筆墨酣暢淋漓,融中西藝術思想為一爐,表現出雄渾、剛勁的獨特個性風格,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代表作品有【紅巖風骨】【黃山松濤】【靈泉詩音】等。

著有【山水畫藝術探要】【筆翰別裁】【看山歸來】等著作10余部。作品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美術】等報刊媒體刊載。連續主持10屆【黃原書畫獎學金】展評活動。作為第一負責人的教學成果【賡續·復興·再生——高校書法教學理論與實踐】曾獲得重慶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