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新春走基層|巧手捏花饃 臨沂花饃「蒸」出幸福味兒

2024-02-09美食

編者按:

年年走基層,歲歲有新事。時值新春佳節,大眾網臨沂「新春走基層」欄目再度與您相約。這個春節,大眾網記者將奔赴全市各地,深入基層一線、深入群眾生產生活,聚焦城市新變化、假日消費市場、春節煙火氣、新春開工等話題,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那些最真實、最動人的瞬間。讓我們透過這些報道,感受基層的脈動,見證時代的變遷,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

大眾網記者 王艷彩 時暢 臨沂報道

「這是專門為龍年制作的‘金龍迎春’,寓意風調雨順;這是‘醒獅龍頭’,寓意龍年大吉,事事順意;這是錦鯉,寓意錦繡前程,年年有余;這是葫蘆,寓意福祿……」2月7日,在臨沂市蘭山區饃婆婆宋慶芳的面食店裏,各種精美的花饃形態逼真,令人眼前一亮。

隨著春節的臨近,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年俗之一,蒸花饃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寓意,成為春節期間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從小年開始,宋慶芳的花饃每天銷量一兩百單,因為都是純手工制作,出量也慢,她經常要加班到淩晨兩三點,前一天晚上更是加班到淩晨4點多。

大眾網記者在店裏看到,宋慶芳制作的花饃形狀各異,有福袋、蛋糕、花、鳥、龍、魚等各種造型。「我們的花饃加的牛奶、雞蛋和花生油,蒸好的花饃不僅口感鮮美,而且形狀美觀,讓人賞心悅目。」宋慶芳說。

今年是龍年,宋慶芳特意推出的「金龍迎春」和「醒獅龍頭」這兩款花饃十分受歡迎。據她介紹,相較於其他作品,生肖和魚的制作工藝是最為復雜的。一條龍制作過程大約20分鐘,再加上醒發、蒸制,整個過程得兩個小時。用宋慶芳的話說,每一個作品都要付出自己的心血。最初做錦鯉的時候,她總覺得不夠靈動,為此經常到賣魚的地方,蹲在那觀察魚的嘴巴、尾巴和表情,經過多次改良、多次制作,才有了現如今靈動逼真的錦鯉。

花饃的制作過程繁瑣而精細,需要經過和面、發酵、揉面、塑形和蒸制等多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和技藝。一雙筷子、一把剪刀、一個勺子、一把刀,便是宋慶芳用到的制作工具。「制作過程中,面的軟硬度、造型時的手法都很關鍵,最重要的是醒發,醒發不好,做出來的造型就不好看。」宋慶芳向大眾網記者道出了制作花饃成功的秘訣。

宋慶芳從小就喜歡花饃,經常自己琢磨著做一些簡單的造型,長大後,她發現花饃的樣式越來越多,甚至花饃和面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結合的,於是她找面塑老師虛心學習,還專程去膠東找一些非遺傳承的老師傅進修。

花饃,又稱「面花」,是一種用面粉制作並經過發酵蒸制而成的傳統食品。它起源於古代的祭祀活動,後來逐漸演變成春節期間的傳統習俗。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傳統習俗逐漸被人們淡忘,但宋慶芳認為,只要用心去傳承和發揚,這些習俗就能煥發出新的生機。「以前的花饃都是白面的,造型也比較單一,為了制作出更具創意和時尚感的花饃作品,我將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在花饃的樣式還有顏色上研發創新,創作出生肖、花、鳥、魚等各種造型逼真的作品,吸引了更多年輕人的關註和喜愛。」宋慶芳說。

在春節期間,蒸花饃不僅僅是一種食品,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表達,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這個春節,不妨動手體驗一下蒸花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