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雙堆集功勞之爭:中野、華野誰的貢獻大?粟裕說了句公道話

2024-07-27歷史

1948 年 11 月末,中野與華野兩大野戰軍協同作戰,歷經阻擊、包圍與殲滅等三個階段,至 12 月 15 日,順利將國軍嫡系精銳黃維兵團予以殲滅,此役即為聞名的雙堆集戰役。

然而,關於雙堆集戰役中誰的功績最為卓著這一問題,長期以來眾說紛紜。即便在當時,華野一方有人覺得是華野的功績大,而裝備欠佳、缺少重武器的中野,其功績相較華野則要小些。

然而針對此問題,華野副司令粟裕持有相異的見解。

一、參與圍殲雙堆集之人員有哪些

雙堆集戰役究竟自何時起正式展開呢?

從狹義角度來講,似應從我軍發起總攻之時起算,即1948 年 12 月 5 日,劉、陳、鄧頒布【對黃維作戰總攻擊命令】後,此命令的頒布,昭示著圍殲黃維兵團的總攻即將開啟。

然而,如此考量顯然有失公平且缺乏客觀性。之所以選擇在這天展開總攻,緣由在於黃維已在雙堆集陷入絕境,進退維谷。而對其實施增援的國軍部隊,像邱清泉、孫元良兵團,以及李延年、劉汝明兵團,皆被我軍堅決地阻擋於外圍,難以推進。

換個說法,我軍在清除阻礙、消除幹擾後,當發起總攻的條件已然成熟,方下達了總攻命令。

故而,若將發起總攻的時間視為雙堆集戰役正式開啟的標誌,那麽便相當於對達成此條件之前所開展的工作予以忽視。常言道,不能在吃了三個饅頭後感到飽腹,就將全部功績歸屬於第三個饅頭,而對前兩個饅頭所奠定的基礎置若罔聞。

此理明晰易見,故而,嚴格而論,雙堆集戰役實際開啟的時間,起碼應自南坪集戰鬥起始之日計,也就是 1948 年 11 月 23 日。

為何以此刻作為起始呢?緣由頗為明晰,恰是自此之後,黃維逐漸踏入我軍為其布下的「陷阱」,最終於雙堆集受困。

在此過程中,中野與華野各自有哪些部隊參與其中?

首先論及中野,當時中野近乎全面進擊,七個縱隊皆投身於誘殲黃維的作戰當中,就連南坪集戰鬥,中野的這七個縱隊也均參與其中。

誠然,南坪集戰鬥的主力為中野四縱(司令員陳賡),其余幾個縱隊分別據守在周邊各異的方位,諸如一縱於五溝集、二縱於白沙集等,如此安排,旨在於澮河南岸對黃維實施阻擊。

誠然,蔣介石下達迅速馳援碾莊的指令後,黃維自蒙城向東行進,意欲打通前往宿縣的通道,然而中野已然嚴陣以待,在此靜候其至。

其後,南坪集戰役展開,中野四縱在陳賡指揮下予以頑強抵禦,縱然對手為國民黨軍精銳之18軍,然陳賡仍將其緊緊牽制,戰鬥至激烈之時,18軍軍長楊伯濤親率坦克部隊出戰,而中野方面在重武器匱乏的狀況下,彰顯出不懼犧牲的精神,堅決未讓敵軍有絲毫推進。

最終,依循戰略需求,第四縱隊自南坪集撤離,並同兄弟部隊跨越澮河,旨在吸引黃維過河,達成切斷其與國民黨軍其他部隊的聯絡,以及誘使他主動陷入「口袋」的戰略意圖。

在完成前述部署後,黃維受困於澮河南岸臨近之處的雙堆集。

由此過程可知,為達成誘殲黃維的戰略目標,中野全面出擊。並且,為達成圍困黃維的最終目標,中野各縱隊付出諸多努力。就此而言,中野在雙堆集戰役中的貢獻著實重大。

誠然,不可將所有功績皆歸予中野,華野在黃維被困於雙堆集之前亦有積極作為。例如,在南坪集戰役即將展開之時,華野調遣六縱,命其急速行軍南下,用以阻攔李延年兵團,以此接替中野九縱的秦基偉,使九縱能夠參與對黃維的圍擊。

有人言,華野僅遣一個縱隊予以支援,是否略顯吝嗇,實則此看法有誤,陳、粟並非小氣,當時正值碾莊戰役關鍵時期,華野自顧不暇,就連線替秦繼偉的華野六縱,亦是自碾莊前線徑直撤出,未經休整便匆忙南下急行。

此外,碾莊戰役完結後,軍委即刻釋出命令,責令華野摒棄「打一仗、歇一歇」的觀念,即刻投身於圍殲黃維的戰鬥之中。盡管知曉部隊急需休整,陳、粟二人仍舊克服諸多難題,分別調出二、七、十一、十三這四個縱隊。

其中,二縱與十三縱,連同此前的六縱,承擔對劉汝明和李延年的阻擊任務,而七縱與十一縱,前往宿縣,投入圍殲黃維的作戰,另外,華野將十縱設定為預備隊,用以應對突發情形。

如此,華野部隊於碾莊戰役結束後未經休整,即刻攜滿身硝煙投身新的戰鬥。故而,在圍殲黃維的行程中,華野亦作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正是其有力阻擊,確保了圍殲黃維的整個過程未受幹擾。

二、黃維之誤

1948 年 11 月 24 日,黃維兵團跨越澮河,向宿縣方位行進,而前方正是中野為其布下的「陷阱」。彼時,並非無人察覺異常,例如 18 軍軍長楊伯濤,便發覺了不妥之處。

楊伯濤在成功渡過澮河後,派遣便衣前往前方進行偵察。據便衣偵察結果,宿縣公路上有解放軍的活動跡象。與此同時,先頭部隊也呈報了相似情況。種種跡象顯示,前方存在大量解放軍,雖不清楚其具體行動,但對黃維兵團而言,此非良好征兆。

其後,85 軍軍長吳紹周前來稟報,言稱蒙城已為解放軍所占據,此意味著黃維兵團的退路遭截斷。

至此,黃維本人亦察覺到事態嚴峻,遂於當晚舉行緊急會議,對下一步的應對之策展開探討。黃維再次強調了打過宿縣、與杜聿明會合的任務,而楊伯濤即刻指出,依當前狀況繼續朝宿縣行進,顯然是徑直踏入解放軍的陷阱。

故而,楊伯濤提議,勿作他想,趁當下東南方向固鎮一帶解放軍兵力單薄,速速撤離。

事實上,楊伯濤的此建議著實頗具合理性,固鎮距當時黃維所處之地僅八十裏,倘若部隊連夜疾速行軍,定然能夠在解放軍完成合圍之前抵達,且一旦抵達該地,便可與李延年相互配合,如此一來,困境便可得以化解。

然而,問題所在是,黃維對於該建議躊躇不定,其顧慮若不經請示就自行變更大軍行進路線,事後定然會被追究責任,故而,他始終難以做出決定。

直至當晚後半夜,黃維方才勉強應允急行軍前往固鎮的決策。

雖說命令下達得稍顯滯後,但若即刻行動仍存契機。然而,當楊伯濤已做好準備,只待黃維下達轉移指令之時,黃維卻遲遲未作指示。這使楊伯濤深感困惑。當他滿心焦慮地找到黃維,詢問緣何不發令時,黃維給出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

為何黃維遲遲未下達命令?據軍史所述,彼時,黃維身旁一參謀攜其命令欲向吳紹周的八十五軍傳達,然行至半途,該參謀為中野二縱所俘,故而此參謀無法向黃維回稟。

然而黃維頗為固執,既然參謀已然失蹤,可想而知大概率是為解放軍所俘,即刻另派一人即可,起碼莫要延誤大軍啟程。但他在久等參謀不歸後,便派人找尋,大有尋不到便不出發之態,正因如此,著實令楊伯濤惱怒不已。

最終,黃維空等了一整日,全副武裝的12兵團停滯不前,既未前行也未後撤。而中野方面因俘獲那名參謀,精準掌握了黃維的轉移規劃,故而加快行程,各縱隊以最快速度向黃維進擊。

即便至此,事實上黃維仍存一線脫身之機,倘若其在 25 日夜間能加速行軍,那麽至少大部兵力或可得以保全。然而,25 日夜間,因地形欠佳,致使汽車、火炮等輜重行進受阻,最終黃維下令,就地宿營一宿,待天明再作計議。

此次宿營,致使其徹底失去了所有逃脫的契機,待他意欲再度奔逃時,已然無法脫身。

最終,歷經兩日鏖戰,中野將黃維兵團圍困於雙堆集一處東西長約 15 公裏、南北寬約 5 公裏的狹窄區域,至此,黃維窮途末路。

三、粟裕道出了公正之言

盡管黃維於雙堆集受困,然而我軍後續的戰鬥並非易事。一則,國軍的裝備具有優勢;二則,黃維如絕境之獸般拼死反抗。故而,圍殲的過程進行得極為艱難。

在此之中,裝備相對滯後的中野承受了重大的人員傷亡。雙堆集戰役完結後,鄧公向毛主席進行匯報時指出,僅在總攻階段,中野的傷亡人員數量在兩萬人之上。

並且,鄧公亦表明,中野鑒於傷亡頗為慘重,且裝備受到限制,戰至最後已然「體力難支」。

在總攻階段之前,為使黃維陷入包圍圈,中野付出了一定的傷亡代價。以一縱為例,至戰役終結時,因其傷亡過重,基本上已無持續作戰之力。

由鄧公之言,我們不但可體會到雙堆集戰役之殘酷,亦能明晰,彼時之中野於戰力方面確需提升,倘若僅由中野獨自對黃維實施圍殲,恐怕最終未必可獲取期望之成效。

故而,不得不欽佩毛主席的遠見卓識。在碾莊戰役完結之時,毛主席便指示華野「持續消滅敵人」。另外,在攻堅時期,毛主席屢次致電華野火速前往支援,以確保殲滅黃維之役取得成功。

毛主席豈會不知華野方歷經大戰,身心俱疲?他自然明晰,然而他更明白戰機稍縱即逝,唯有緊緊把握並獲取更大勝利,方為對官兵的至善之舉。

誠然,此前文中曾述及,中野受裝備受限等因素影響,於攻堅階段作戰頗為艱難。恰在中野勉力支撐之時,華野的增援兵力適時抵達。

如此一來,中野與華野兩大野戰軍相互協作,黃維兵團遭到更進一步的壓縮。在此過程中,依據毛主席的安排,達成了「吃一個,夾一個,看一個」的態勢,在將黃維殲滅之時,又對杜聿明形成包圍,同時還阻攔了李延年。截至1948年12月13日,黃維兵團的可活動範圍,僅余東西方向不足1.5公裏之地。

鑒於中野已達極限狀態,且為加速戰鬥行程,軍委決定由華野參謀長陳士榘帶隊予以增援,此決定為徹底殲滅黃維增添了關鍵籌碼。

最終,12 月 15 日,黃維兵團遭殲滅,黃維本人亦被俘虜,雙堆集戰役至此落幕。

戰後,鑒於華野於總攻期間著實貢獻頗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戰役獲勝,遂有部份華野官兵表示,雙堆集之勝利,華野功勞居首。

然而,作為華野的核心人物,粟裕對該問題持有別樣見解,其在淮海戰役總結中特意談及此問題。

部份同誌覺得中野打黃維許久未攻克,是靠華野才取勝的,此觀點有誤。需銘記,中野率先承擔了外線出擊的艱巨任務,且應考慮到中野的人員及裝備狀況,中野一個縱隊僅一兩萬人,每門炮僅能打出寥寥數顆炮彈,而我方一個縱隊至少有兩萬人,且近乎以炮火強攻,一個村子便耗費數千顆炮彈。

粟裕之言意旨明晰,即將中野與華野加以對比,示眾人中野於極度艱難之境仍獲卓著戰績,令眾人勿生居功自傲之念,且其言亦透露出他對中野的某種肯定。

此外,粟裕表示:

「敵人的18軍並不遜於74師,而中野憑借自身裝備能夠殲滅最為強大的敵人,此事實屬不易,我們需虛心向其借鑒」

這番言辭,使華野全員對中野產生全新認知,此前那種認定華野功績居首的觀念亦不復存在。而粟裕所言,絕非其刻意逢迎之語,畢竟以其性格,斷不會如此行事,故而,此乃其全然真實的見解與思緒。

粟裕在擁有輝煌戰績並作出諸多貢獻的情況下,依然展現出高風亮節與謙遜低調的品質。

粟裕之謙遜,乃其崇高品格之體現,而中野方面亦予以友好回應。鄧公於戰後匯報時言,中野在總攻階段,已然達至「體力不支」之境,幸得華野兩個縱隊之增援,方使戰鬥得以完結。

雖言辭簡練,然表意明晰,中野未將全部功績據為己有,而是確切表明了華野所發揮的關鍵效用,言明是借華野之助力方獲勝利。

此處一方謙遜內斂,另一方勇於正視缺陷,促使兩大野戰軍實作有力聯合,此乃我軍贏得最終勝利的要因。無論是華野、中野,還是其他隊伍,皆為毛主席統率的人民解放軍,眾人毫無分別。唯有眾人同心協力,方能擊敗強勁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