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宋朝為什麽實行守內虛外政策?淺談其國策轉變深意與影響

2024-09-08歷史

引言:

作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宋朝一直以來因其貿易繁榮、經濟發達、文化昌盛、科技先進著稱。

海陸絲綢之路的開通延伸,為宋朝的經濟註入強大動力;四大發明的先後出現,令宋朝的社會生產力躍居世界前列;宋詞更是古代中國文化體系中的一顆明珠,下筆成章的文人墨客比比皆是。

然而,在如此之多的光環之下,宋朝卻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短板,那就是在軍事方面的能力。兩宋三百余年間,中央與夏、遼、金等邊疆少數民族政權之間一直打打停停,總體戰績也是敗多勝少,更背負了諸如「澶淵之盟」這樣的奇恥大辱。

正因如此,宋朝長期以來一直以「文強武弱」為後世所詬病。而導致這一局面的罪魁禍首,則是北宋朝廷推行的「守內虛外」國策。

一、「守內虛外」國策的主要內容

北宋年間內憂外患,對外有遼和西夏兩大強鄰窺伺,對內還要處理各種劍拔弩張的社會矛盾。但是朝廷的精力畢竟有限,究竟該以處理哪一種矛盾為優先,十分考驗統治者的智慧。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在【中國史綱要】中首次提出觀點,認為宋廷最終采取了「守內虛外」的國策,得到國內主流歷史學界的廣泛認可。

早在公元961年,也就是北宋剛剛建國的第二年,宋太祖趙匡胤吸取自己陳橋兵變的教訓,提出了「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對地方軍鎮上的武將實行奪權、制糧、收兵三大方針,以防備歷史重演,地方上擁兵自重占山為王。

四年後又下令,每年從邊疆選調精壯猛士進京,加入皇宮禁衛軍,名義上是加強京師防衛,實際上則是進一步削弱地方兵力。

這就是從宋太祖率先開始的「守內」國策。二十年後,到了宋太祖一代,宋軍兩度北上伐遼均以失敗告終,軍心浮動兵威大挫,此後在沒有大臣進言伐遼之事,中央對遼的策略也由討伐轉入守勢。

天子詔文武百官商議邊防守備事宜,大臣田錫上奏說:攘外必先安內。外憂不過邊疆之事尚可預防,可一旦爆發內亂,則會直接威脅朝廷的統治根基,這才是最可怕的。

太祖深以為然,從此堅定履行重內患而輕外憂的基本國策,將防禦重心放在防止內亂上。這就是宋朝「守內虛外」國策的由來。

簡而言之,所謂「守內虛外」政策,主要是指朝廷將主要兵力用來駐防內地,以預防或鎮壓各地的人民起義。

而在南北邊疆地區,則只有少量兵力駐紮,一般采取堅守不戰、消極防禦的策略。

從北宋開始,歷朝統治者幾乎都嚴格遵照這一基本國策。朝廷軍馬中有近一半都縮緊在京師附近,邊關上的軍隊則少得可憐。

以北宋初年為例,全國上下兵力加在一塊約38萬人,其中駐防國都的就有20萬。北宋末年軍隊規模達到頂峰,一度超過116萬人,其中近百萬都屯駐在京城周邊,用來戍邊的連零頭都不到。

二、宋朝統治者推行「守內虛外」國策的原因:歷史教訓、權力鬥爭、階級矛盾、戰敗主義

(一)接受歷史教訓

宋朝之所以執守「守內虛外」國策,並不能將過錯完全算在趙匡胤一人頭上,而是建國之初的社會背景導致的必然結果。

北宋王朝建立之前,中原大地剛剛經歷了雞飛狗跳的百年動亂,從唐末的藩鎮割據,到五代十國天下四分五裂,短短五十四年內,竟然換了八姓十三位君王,這些都令宋初的統治者歷歷在目心有余悸。

所以他們吸取歷史教訓,將武將軍權大幅削弱,註重強化中央集權。出發點是好的,但存在矯枉過正之嫌。

(二)權力鬥爭激烈

太祖透過黃袍加身,雖然登上了帝位,但天下不可能在一天之內由亂入定,統治階級內部暗藏不少心懷大誌之人,暗中覬覦皇帝的寶座。前有後周宰相範質以周室後人自詡,後有山西李筠、淮南李重進密謀起兵反宋,雖然這些變亂很快就遭到鎮壓,但卻給統治者提了個醒。

連大智大勇的宋太祖都不能做到將帥同心,誰又能保證後面不會有新的篡權者跳出來?要從根本上杜絕這個隱患,最好的法子就是收奪將帥的統兵之權。

(三)階級矛盾尖銳

縱觀整個封建社會的歷史,地主與農民兩大階級之間的矛盾對立貫穿始終,如果統治者不能在二者之間做好平衡,就會釀成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直接威脅國家的統治根基,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秦、隋這兩個短命王朝。

宋初統治者為了一統江山,南征北伐不斷,對老百姓實行了較重的徭役政策,導致民心不穩怨言漸起,階級矛盾逐漸激化。

不知從何時開始,朝廷開始陸續接到各地農民起義的報告,而且範圍遍及大江南北,此起彼伏接連不斷。

以宋太宗淳化年間為例,僅歷史記載的大規模起義就不下十次,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場由四川王小波、李順領頭,集團鼎盛時達幾十萬人,還豎起了一面「大蜀」的旗幟,在川地盤踞了長達兩年之久,朝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最終將其平定。

(四)戰敗主義擡頭

公元979和986年,北宋兩度集結大軍,雄心萬丈一路北上,打算一鼓作氣擊垮遼國這個大隱患,可最終均以失敗告終。

據【資治通鑒】記載,戰後宋太宗憂心忡忡,他把心腹大臣王顯、張齊賢等人召到身邊對他們說,對遼戰爭難以取勝,兩次伐遼已經鑄下大錯,以後絕不能一誤再誤。

皇帝的消極避戰思想,得到主和派的紛紛附和,主戰的武將們由於沒有話語權,也只能集體噤聲。

力主「守內虛外」政策的趙普直接在上書中言道:陛下該吃吃該喝喝,安心享樂,何必與蠻荒不化的「戎人」計較勝負。群臣齊聲附和,給宋太宗聽得逐漸迷失,索性立下與遼國通好罷戰的規矩,此後再不言出兵伐遼之事,轉而集中兵力對付國內的起義勢力。

三、「守內虛外」國策的影響

在北宋的北方邊境上,先後存在著契丹、黨項、女真等多個少數民族聚居地,對應的政權分別是遼、西夏和金。它們與北宋彼此接壤摩擦不斷,幾百年來的戰亂紛爭從未消停過。

更要緊的是,宋遼之間是一片廣袤無垠的大平原,根本無險關可以依托,只要遼軍做足了準備,隨時隨地都可以南下進犯中原,當地的邊民們每天都在刀光劍影裏提心吊膽地過日子。

宋太祖自建國伊始,進行過數次統一天下的嘗試,本想借攻打遼國立威的,沒想到一連兩次都是折戟沈沙的結局,反倒還招惹來了遼人更加肆無忌憚地挑釁襲擾。

無奈之下,太祖下令在邊關添兵駐防、挖渠種樹、廣築寨墻,深溝高壘以禦強敵。

據【宋史】記載,當時宋軍中有一條軍令,即不得對遼軍主動出兵。即便是迫不得已出兵,也只得背靠城墻排兵布陣,不許臨陣短兵相接。

由此可見,經歷前兩次敗仗,宋廷已經對遼軍產生畏敵情緒,失去了主動接戰的膽識,從此徹底淪入被動挨打的境地。

北宋初年,黨項族是北方諸雄中實力最強勁的一支,後與遼國結盟,雙方商定互成犄角之勢,把宋朝當做共同的敵人。

公元1006年,宋與黨項訂立合約,宋廷以為從此可以高枕無憂,從此疏於對黨項的防範。

然而,黨項人卻抓住了停戰的喘息之機,大力進行內部整頓,招兵買馬擴充軍備。至元昊上位建立西夏,雙方關系正式破裂,今非昔比的黨項軍把宋軍打得落花流水。

給予北宋滅頂一擊的則是女真族。當年完顏阿骨打與宋廷密謀聯手滅遼,宋朝統治者竊喜地答應下來,殊不知遼國還未滅亡,阿骨打就已經在盤算下一步如何收拾宋朝了。

北宋皇帝昏庸短見,對此絲毫沒有察覺,滅遼後竟做出了撤除邊防的天真決定,最終直接導致國門大開金兵南下,為北宋的覆滅敲響了喪鐘。

探討「守內虛外」國策對後世的影響,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宋廷將大量兵力部署在國內,大幅削弱了農民起義的力量,不思解決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反倒采取強硬的武力鎮壓,進一步激化了人民對統治階級的不滿。

直到北宋滅亡,雖然國內一直沒有出現全國性的大規模起義,但小範圍的起義隨處可見,範圍之廣史無前例。

其次,由於邊疆守軍的嚴重不足,宋朝在應對夏遼金等外部強敵時更加吃虧。盡管北宋對外宣稱手握百萬大軍,但實際上絕大多數都在腹地紮堆,用來守邊的兵力十分空虛。

這是北宋外戰連戰連敗的直接原因,導致北宋末期只能被迫簽訂一連串屈辱求和的條約。

最典型的就是公元1105年的澶淵之盟,宋朝每年向遼國進奉十萬兩白銀和二十萬匹絹,加速了國庫的虧空和國力的衰落。

最後一點,「守內虛外」國策還間接導致了北宋王朝的覆滅。自太祖一朝開始,「重文抑武」思想深深植根於每一位統治者心中,他們對自家百姓的恐懼,甚至超過了對於外敵的忌憚。

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死死守住趙家王朝的統治權,不僅罔顧國力損耗,還對日益壯大的外敵視而不見任其坐大。

公元1125年,金人趁虛而入之際,宋廷還在畏首畏尾遷延不決,甚至主動遣散了抗金的人馬,最終豈能不將大好江山拱手送人。

結語:

毋庸置疑,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輝煌富庶的王朝,其繁榮發達的經濟、文化、科技水平,都有很多值得稱道的東西。

但是這些輝煌只是暫時的,而「守內虛外」國策帶給北宋的傷痛和恥辱,卻是不可逆轉的,值得後世引以為戒。

參考:

1、【宋史】

2、【資治通鑒】

3、【中國史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