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毛澤東青年時期讀的是師範學校,畢業後很長一段時間裏,他熱衷於辦雜誌和寫文章,曾在1921年1月16日,談到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對友人坦言:
「我可願做的工作:一教書,一新聞記者,將來多半要賴這兩項工作的月薪來生活。現覺專用腦力的工作很苦,想學一宗用體力的工作,如打襪子,制麪包之類,這種工作學好了,向世界任何地方跑,均可得食。」
28歲的時候,毛主席給自己規劃了兩條道路,一個是當老師,一個是當記者,都是腦力勞動者,但誰又能料到,後來他成了一名傑出的軍事統帥,這是匪夷所思的,因為他一生沒有讀過軍校,直到34歲才半路出家開始搞武裝,走上了軍事生涯。
因此這裏有個問題是,一個「半路出家」,沒有上過一天軍校的文人毛澤東,究竟具有何種魅力,讓那麽多馳騁疆場的高級將領,心甘情願跟著毛主席走呢?其中究竟有何奧秘?
下面就以朱德、陳毅和賀龍為例,說一說這其中的「秘訣」。
▲毛主席
朱德:沒有毛主席,也就沒有我
朱德總司令1886年出生於四川儀隴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25歲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26歲就當上了講武堂的軍事教官,早年一直在滇軍發展,打仗勇猛,是著名的「雲南王」,那麽他是如何與毛主席走到一起的呢?
據美國著名作家史沫特萊的記載,那是在1927年7月18日,南昌起義前夕,朱德在參加黨的一個秘密會議時,見到一個瘦高個子的湖南人,他就是毛主席。
從這次會面之後不久,第二年4月,就有了著名的井岡山會師,史稱「朱毛會師」,就像是命中註定一樣,他們從此一直工作和生活在一起,密不可分,成了讓國民黨軍隊聞風喪膽的「朱毛」。
當時他們的關系好到什麽地步呢,據說不了解內情的人,一直以為「朱毛」是同一個人。
▲1931年11月7日,毛澤東(右二)和朱德(左三)在江西
對於早年與毛澤東的交往,朱德曾在晚年對女兒朱敏坦言,「南昌起義雖然向國民黨打響了第一槍,但是南下廣東是錯誤的,險些全軍覆沒。如果三萬多人的起義隊伍,像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那樣發動農民,在農村站住腳,建立根據地,中國革命的局面會好很多。」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他對毛主席的農民思想是非常佩服和擁護的,正是基於此背景,他才選擇了毛澤東,與他成為了一生摯友。
據朱德的女兒朱敏回憶,1940年她從四川老家到延安的時候,「遠遠看見山崖上站著一個身材高大的人,從那清晰的輪廓上,朱敏和表妹一下子就認出來那個人是毛澤東,‘毛澤東,毛澤東!’兩個人高興地跳起來喊。」
▲1936年12月,朱德和毛主席在陜北保安會合
當時朱德正在前線帶兵打仗,無法親自迎接女兒,於是毛主席便親自代勞,據說後來朱琦和父親講述這件事的時候,朱德卻厲聲教育了朱敏,「不許叫毛主席的名字,要叫毛伯伯。」
朱敏當時很奇怪,因為按照年齡,朱打比毛主席要大7歲,要叫也是叫毛叔叔,為什麽要叫毛伯伯呢?
當時朱德沒有解釋原因,後來朱敏才明白,這是父親對毛主席的一種尊重,即使他年長7歲,但在他心裏,毛主席就是最偉大的人。
當時在延安楊家嶺,毛主席和朱德的窯洞是相鄰的,據朱敏回憶,「父親常常提醒我,要悄悄的,不要吵鬧,不要跑來跑去,不要打擾了毛主席的睡眠,我到底還是個孩子,有時高興起來就忘了。只要我聲音一大,父親就批評我,說毛伯伯在領導者全中國人民打日本鬼子,每天工作到天亮, 你怎麽能影響毛伯伯的休息呢?父親對毛主席多麽關心啊。」
▲1937年春,毛主席和朱德、周恩來、博古在延安
朱德常說「朱毛不可分」,這不只是行動上,思想上同樣如此,從延安時期,到抗日戰爭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到新中國成立後,朱德始終是毛澤東的忠誠守護者。
甚至是在最艱難的文化大革命時期,朱德同樣沒有後退。
「文革」時期,朱德多次受到沖擊,他的妻子康克清曾擔心出現意外,朱德則安慰康克清說:「只要有毛主席在,就什麽都不怕!」事實證明,朱德的判斷是沒有錯的。
▲1949年3月,毛主席與朱德在七屆二中全會上
1973年12月21日,毛主席會見參加中央軍委會議的人員,朱德也應邀在列,當朱德一走進房間的時候,毛主席即刻就想站起來迎接,還沒等他起身,朱德趕緊走到身邊,毛主席動情地說:「紅司令,紅司令你可好嗎?」朱德則操著濃重的四川口音,回答說:「我很好。」兩位老戰友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之後,毛主席一邊抽煙,一邊對朱德說:「過去國民黨要‘殺朱拔毛’,現在有人說你是黑司令,我不高興,我說是紅司令,紅司令......沒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如果司令都黑了,我這個當政委的還紅得了嗎?」
朱德聽到這些話,早已紅了眼眶,他相信「朱毛不可分」,他更信任毛主席和兩人幾十年的戰友情誼,這種信任,一方面是源於毛主席的才華和思想,另一方面更是源於毛主席的為人和品質。
▲1956年6月,毛主席和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在中南海懷仁堂
陳毅:跟毛主席走,就能勝利
陳毅1901年8月出生於四川樂至復興場張安井村,他第一次知道毛澤東的名字,是在法國留學期間,而他們第一次見面,則是在1928年4月28日。從1928年4月到1972年1月,兩人擁有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親密交往。
▲1929年6月19日,毛澤東(右2)、陳毅(右1)、譚政(左2)、朱良才(左1)在福建龍巖的合影。
據悉在第一次見面後的同年5月6日,毛主席曾給陳毅寫了一封信,熱情洋溢地評價了兩人的初次見面,他說:「相見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三個「相」字,說明毛主席對陳毅的初印象是非常好的。
與此同時,陳毅也正是因為從此跟著毛主席幹革命,才有了後面輝煌的一生,對此,【陳毅傳】的編寫組曾給出這樣的評價:
「如果陳毅沒有遇到毛澤東,那他在紅軍初創時期的多種選擇中,可能會有更多的仿徨和失誤;如果沒有毛澤東,他對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覺悟,不會如此明確......毛澤東影響了他,改變了他,可以對他人生道路的選擇起決定作用、支配作用。」
事實證明,這種評價是非常客觀公允的。從後來的許多事件可以看出,毛主席對陳毅曾給予了決定性作用的指導。
▲毛主席和陳毅在天安門城樓上
比如在上世紀40年代初,陳毅與饒漱石曾發生過矛盾,饒漱石甚至直接告狀到了毛主席這裏,意指陳毅「反毛」,陳毅對此是既氣憤又惴惴不安,當時毛主席是怎麽處理的呢?
毛主席收信後,完全忽視了所謂「反毛」的指控,而是把這件事淡化了,他把它當成是陳毅和饒漱石之間的口角,這是個非常巧妙的做法,陳毅對此既感激又佩服。
1944年4月9日,毛主席給陳毅寫信,親自開導他:「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點,增益其所不能,照顧大局,只要不妨礙大的原則,多多原諒人家。忍耐最難,但作為一個政治家,必須練習忍耐......」這使得陳毅受益良多。
▲1958年,毛主席和陳毅親密合影
新中國成立後,陳毅授命擔任上海市長,很長一段時間裏,只要他一去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到中南海向毛主席報道。
據陳毅身邊一個工作人員回憶,「陳毅同誌每次去見毛主席必定衣帽整潔。有一次,他正在 國務院辦公,聽說主席找他,就馬上趕回家裏。我們都知道他見主席是一刻也不耽擱的,就 趕緊追上說:‘主席請您呢。’他一面朝屋裏疾走,一面說:‘我知道了,得換換衣服。’他很快換好衣服,扣好風紀扣,オ急忙去見主席。」
陳毅對毛主席的尊重和愛戴,是體現在生活中每一個細節的,他們是詩友,是同事,更是如親人一般的戰友、同誌和知己。
▲1956年,毛主席(中)和陳毅(右一)在南京
1971年12月,陳毅因癌癥做了一個大手術,躺在病床上,他極度衰弱,全身劇痛,身上能輸液的血管幾乎都紮遍了,幾乎一動也不能動。
但盡管如此,12月26日,毛主席78歲生日的那天,陳毅依然記得比誰清楚,他一大清早就對護士說:「今天是主席的壽辰,我要吃長壽面。」然而當時他幾乎已經是彌留之際,根本無法自主進食,但即便如此,工作人員還是給他送來了長壽面。
短短十天後,1972年1月6日晚上11點55分,陳毅去世了。
據統計,毛主席一生只參加過4次追悼會,第一次是林育英,第二次是張思德,第三次是王若飛等,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追悼會,就是為了悼念陳毅。
1972年1月10日,在陳毅追悼會上,毛主席手臂上戴著黑紗,握住陳毅妻子張茜的手說:「我也來悼念陳毅同誌,陳毅同誌是一個好同誌!」這番話為他們44年的戰友情誼,劃下了圓滿的句號。
▲1972年1月10日,毛主席抱病參加陳毅追悼會,與陳毅妻子張茜親切交談
賀龍:跟著毛主席就是勝利
賀龍1896年出生於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一戶貧苦農民家庭,和朱德一樣,也是個一輩子帶兵打仗,馳騁疆場的將領。
他與毛主席的第一見面,其實是在長征後期,此前雖然神交已久,但從未見過面。
當時,張國燾正在黨內搞分裂,一向與張國燾相識甚密的賀龍,一時之間處於尷尬的境地,他如何選擇的呢?義氣面前,他選擇了真理。
他對張國燾說:「我過去當過軍閥,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共產黨,找到了毛主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你是個老黨員,現在卻要反對毛主席,去走軍閥的老路,你走得通嗎?」
不僅如此,他甚至半開玩笑半發脾氣地「威脅」張國燾說:「國燾啊,只講團結,莫講分裂,不然,小心老子打你的黑槍!」
▲1938年,毛主席與賀龍、朱德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主席台上交談。
賀龍為什麽如此支持毛主席呢?究其原因,身為農民的他,打心底裏認為毛主席的理論是對的,北上抗日是有利於中國革命的,因此在張國燾和毛主席面前,他選擇了追隨毛主席,並將這種追隨,一直堅持到了最後。
1947年春,黨中央撤離延安的時候,因為擔心毛主席的安全,一向惜馬如命的賀龍,主動將自己騎了多年的戰馬,送給了毛主席,並說:「這是兩匹有功之馬,曾載著我闖過多次難關,一次過湘江,正碰上河水暴漲,河面有五六裏寬,要不是憑著戰馬,也想我早就完了。現在就讓這兩匹戰馬為主席分勞代步吧!」
毛主席聽說後很感動,他對賀龍說:「好馬留給部隊打仗用吧!賀老總南征北戰,需要千裏駒,我是可以安步當車的。」毛主席的這番話,讓賀龍內心對他更加崇敬。
▲1955年,毛主席授予賀龍元帥軍銜
新中國成立後,賀龍結束了自己幾十年的疆場生涯,1952年他被任命為中央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對此,他曾十分詫異,特意問:「主席的意見呢?」
當聽說毛主席也同意後,他才高興地說,「中央要我幹,我就幹!」
後來在賀龍的領導下,全國掀起了體育運動的高潮,做操練拳,打球跑步,遊泳競賽,蔚然成風,對此,有人曾誇獎賀龍搞得好,賀龍則擺手笑著說:「我當體委主任,是周總理和毛澤東同誌點的將,是毛主席下的令,毛主席要我幹,黨中央要我幹,我就幹!」這句話一度成為他的口頭禪。
▲毛主席與賀龍
據賀龍的孩子們回憶,他們家裏長期擺放著一張照片,就是毛主席站在窯洞前給部隊講話的照片,賀龍常常盯著這張照片看,專註地看著毛主席的笑容。
「我只要看見毛主席,在主席身邊一站,就是一句話不講,我也就覺得滿身都有力量了!」賀龍晚年對自己的孩子說。
他對毛主席的感情,是發自內心的,是無比真切的,因此他常說:「毛主席要我幹,黨中央要我幹,我就幹!」這句口頭禪便是他對毛主席一生追隨的最有力見證。
▲1959年5月,毛澤東、賀龍等與優秀運動員、教練員合影
除了以上三人,其他還有許多人,比如聶榮臻、羅榮桓、粟裕、彭德懷等戰功彪炳的軍事統帥,對毛主席都是一生信任和追隨。
要說他們為什麽如此追隨這樣一個沒上過一天軍校,「半路出家」的軍事統帥呢?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大多都出身貧困,自幼遭受過殘酷的壓迫和苦難生活,他們向往美好的生活,更追求國家和民族的獨立,因此當理解了毛主席的戰略和思想後,他們是打心底裏認同和肯定的。而身為軍人,他們又將這種信任和追隨,一直堅持到了最後時刻。
▲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岡山
幸運的是,事實證明他們跟對了人,選對了路,毛主席後來也沒有辜負他們的追隨和信任。
後來,毛主席帶著他們一起建立了新中國,一起解放了人民,不僅如此,也在1955年授予了他們元帥、大將等榮譽,以實際行動肯定他們為革命作出的貢獻和犧牲。
不過令人詫異的是,同樣戎馬半生的毛主席當時卻什麽榮譽也沒拿,為什麽?他曾對工作人員說:「我這個大元帥就不要了,讓我穿上大元帥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眾中去講話、活動,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呀,現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評軍銜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