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底,劉伯承找毛主席要徐向前給他當政委,毛主席沒答應,卻派了另外一個人。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在解放戰爭過程中,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對傳奇搭檔,他們的默契合作,起始於八路軍129師政委的空缺。
當時劉伯承一個人要兼顧軍事指揮和政治宣傳,深感力不從心、分身乏術,趕緊找毛主席要人。
毛主席給他派了人,卻不是他想要的徐向前,而是鄧小平。
正是抗戰的緊張時期,毛主席為何沒滿足劉伯承的要求?派鄧小平當劉伯承的政委,又有什麽樣的深意呢?
1937年底,是時任八路軍129師師長的劉伯承元帥最忙碌的一段時間。過去開展土地革命,與國民黨反動派周旋,援救西路軍,他都從未像現在這樣疲憊。
整個師部工作的全部重擔,都得由他一人扛起。
在沒有作戰計劃時,他要跟進監督將士們的日常訓練工作,有時還要針對戰略戰術的開展問題向大家授課。
好不容易得來空閑,他的時間又被政工工作填滿。文工團的慰問活動,全民抗日和革命思想的宣傳活動,戰前動員大會,這些工作也得由他拍板決定。
他的職位雖然是師長,但他實際上卻身兼兩職,把政委的工作一並做了。
他忙得腳不沾地,有好些時日,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擠不出來。再這樣下去,他或許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無法再正常展開。
之所以如此繁忙,那是因為,他的搭檔,前任129師政委張浩的身體狀態,已經完全無法支撐他繼續工作,只得去延安調養。
1897年,張浩出生在湖北黃岡。25歲那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隨即便開始領導工人運動。
工廠、學校、田間地頭、大街小巷,隨處都有他奔走的身影。 他親自編寫宣傳手冊,印發傳單,帶動一批先進分子真正走上革命道路。
在政治工作領域,他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 然而在1930年,前往撫順巡視工作的張浩慘遭背叛,不幸落入國民黨反動派手中。
敵人知道他的身份,也知道他手中掌握著中國共產黨政治工作的機密資訊。所以他們不想把他殺掉,想從他口中榨出更多的價值。
只是不管敵人怎麽折磨他,他都緊咬牙關,只字不漏。 對黨的忠誠,對人民軍隊的信仰,對前路堅定的追求,已經深深刻入了他的骨血當中。
反動派用鐵棍猛敲他的頭顱,鋪天蓋地而來的疼痛,讓他恨不得就此死去。可即使在意識最模糊的時候,他都沒有片刻動搖。
在經歷了漫長的折磨後,1932年,黨組織終於將他成功營救。可他的身體也就此落下了病根,那些病痛終生都會折磨他,消耗他。
劉伯承元帥對他的經歷一清二楚,對這位鐵骨真正的漢子也十分敬佩。所以兩人成為搭檔後,師長對政委敬重有加,相處也十分和諧。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一向對自己抱有莫大信心的劉伯承也不得不承認,與張浩相比,在開展部隊政治工作這一方面,他難以望其項背。
平時協調統籌部隊工作時,他對對方也多有依賴。 在計劃建立以太行山為核心的抗日根據地時,二人在戰術問題上產生了些許分歧。
劉伯承認為,傳統的遊擊戰術完全可以用來對付日本人。 這一點,張浩也認同。不過,他希望根據太行山及其周邊的地形條件,創造山地遊擊戰戰術。
師長認為這樣做有些浪費時間,政委卻堅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終,後者說服了前者,兩個人在山地遊擊戰問題上達成一致,並積極組織戰士們操練。
1937年下半年,劉伯承格外擔心自家搭檔的身體狀況。他發現,只要用腦過度,對方臉上一定會出現痛苦的神色,可見頭疼給他的折磨不輕。
聽張浩身邊的警衛員說,他整宿整宿地睡不著覺。 每次失眠,他就會披衣坐起,強行把精力集中到工作當中。
挑燈夜戰,這是常有的事情。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鐵打的身子也得倒下。更何況,張浩已經快變成「玻璃人」了。
劉帥勸他離開一線,給自己一點喘息的機會,回延安好好調養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恢復健康,他才能為革命做出更多貢獻。
張浩對自己的情況也心知肚明,他知道再待下去,自己非但不能給隊伍提供助力,反而還會成為大家的拖累。
所以即使萬分不舍,他還是向中央打了報告。領導人了解他的情況,因此爽快地同意了他的申請。
幸運的是,回到延安之後,張浩的身體有了一定起色。 他又繼續投身革命工作,一刻也不曾忘記自己的初心。
1942年張浩離世時,毛主席親自為他寫下了「忠心為國,雖死猶榮」的挽聯。這八個字,代表了主席對他的高度肯定,也是他一生價值的體現。
129師沒了政委,上層架構失衡。 師長劉伯承不得不所有工作一肩挑,累到近乎崩潰。
他向毛主席打報告要人,自己快要拖不動129師這輛大車了,他真得很急。與此同時,毛主席也很急。
我軍雖然總體部署於敵後戰場之上,但我們承受的壓力絲毫不比正面戰場少。我們需要抵抗日本侵略者,還需要繼續堅持統戰工作。
軍中棟梁已經有各自的重要工作,主席很難抽調人員。或許是意識到毛主席的為難之處,劉帥提了個建議。
與張浩搭檔這麽久,他對政治工作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認知。不如由他擔任129師政委,把徐向前調回來擔任師長。
徐帥本就是129師副師長,他的晉升合情合理。而且129師的前身紅四方面軍,還是他一手帶出來的隊伍。
當時為了促成國共合作抗日,我當做出了最大的讓步,把紅軍改制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八路軍。
八路軍下轄3個師,分別由紅一、紅二和紅四方面軍改編而來。
前二者的最高指揮官林彪和賀龍,分別擔任兩個師的師長。至於徐帥,因為西路軍出征等復雜的問題,他與129師一群戰士的磨合程度不如劉帥那麽高。
所以劉帥擔任師長,這是眾望所歸,他也心悅誠服。
從這段淵源來看,129師一直是徐帥的「老家」。由他晉升師長,這是最合適的辦法。 徐帥和劉帥二人強強聯手,也定能完成克敵攻堅的重大任務。
劉伯承的這個建議,考慮到了將兵磨合問題,考慮到了將帥合作問題,看似十分周全。
可他獨獨沒有考慮到當下的革命現實,因此這一想法也被毛主席否決。
當時,徐帥有著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中國共產黨需要與山西軍閥閻錫山達成合作,毛主席把統戰宣傳交給了他。
1937年9月,他就回到自己的老家山西,利用同鄉情分接近閻錫山,也接近晉綏軍中的戰士們。
他告訴閻錫山,目前所有中國人的共同責任,都是趕走日本侵略者。不管我們有著怎樣的內部份歧,在解決家務事之前,我們得先一致對外。
這一觀點,閻錫山基本認同。他是山西的土皇帝,習慣了說一不二的狀態,不希望任何人插手他的大業。共產黨和國民黨不行,日本人就更不行。
他們在作戰方式上卻有不同的想法,徐向前也在試圖說服他。
他所堅持的正面對抗計劃,完全是在以卵擊石。訓練有素的日本精銳部隊, 絕對不會因晉綏軍的行動而自亂陣腳。戰士們在前線拼殺,只能是白白送命。
堅持敵後作戰的方式,貫徹執行遊擊戰術,這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徐帥也保證,我軍絕不會藏私,一定會大方坦誠的分享遊擊戰秘訣。
中國共產黨深知群眾路線的重要性,所以徐帥還需要深入晉綏軍及各大民間救國團體, 宣傳共產黨的思想和主張,並且帶領大家聯合開展進步活動,增加共產主義思想的傳播力度。
他深入社會各大階層,為中國共產黨發展了相當強大的有生力量。除這一重要委托之外,主席還有另一層考慮。
主席認為,目前中國共產黨的敵後根據地集中在西部地區,地理分布明顯失衡。未來,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重心需要向東部地區轉移。
接下來涉及到的開拓新根據地的工作,需要經驗豐富、能力突出、有勇有謀的將領承擔。這些軍事指揮官,必須具備指揮大兵團作戰、部署多層次戰術的能力。
他向劉帥解釋說:
「你和徐向前,你們都具有軍事指揮上獨當一面的能力。如果把你們放在一支隊伍裏,那太浪費了。」
毛主席非常重視129師,他要找到一個具備綜合能力的人,才堪當129師的政委。
換言之,主席認為,劉帥和徐帥在能力上有所重疊。他們都是技術型和專長型將軍,沒有任何一個人適合做政委。
在中央負責總政工作的任弼時,倒是很適合。可是他是毛主席最信任的後背,主席舍不得放他走,他自己也無法在短時間內舍下手頭的工作。
而且任弼時身體也不是太好,無法承擔兩份壓力。幾經考量,129師政委的工作落到了鄧小平手中。
此時的他,是毛主席準備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事業培養的綜合管理類後備力量。他需要站在上層建築之上,縱觀全域。目前這一工作,也是對他的鍛煉。
從百色起義開始,毛主席就非常欣賞他。他雖然個子小小,但能量大大,目光長遠,考慮問題格外周到,也很擅長統籌分配工作。
只有這樣的人,才適合深耕政工戰線。走一步,看十步,毛主席的任何一個安排,看似不經意,實則意義深遠。
果然,毛主席為中國革命組建了一對黃金搭檔,「劉鄧」二人的美名,也永遠留在歷史長河之中。
1940年百團大戰打響之時,劉師長與鄧政委一同鉆研作戰地圖的場景,給他們麾下的幹將張香山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
有一天,他接到師部電話,緊急趕往會議室,與首長們商討下一步作戰計劃。 走到門口,他掀起簾子,本打算馬上進去;看到裏面的場景,他卻硬生生定住了腳步。
只見師長和政委二人站在巨大的地形圖前,一點點隨著燭光檢視細節。劉伯承的眼睛受過傷,所以視物不清,只能挨著墻壁站立,臉幾乎快要貼上去。
鄧小平站在他的身邊,手中舉著燭台。劉帥的眼睛看到哪裏,鄧公的燭光就跟到哪裏。
有時候地圖上的字太小,劉伯承瞇著眼睛也看不清楚,鄧小平就不厭其煩地幫他念出來。一個地點可能會重復念上五六次,政委從不抱怨。
當時戰鬥局勢十分緊張,誰也不敢打包票,百團大戰一定能贏。 畢竟日軍已經初步具備機械化作戰的能力,我軍在這一點上與他們還有所差距。
可是看到這一幕,看到兩位首長如此忘我地投入戰鬥準備過程,張香山的心突然就安定了下來。
他相信,129師一定能在此二人的帶領下,成為一把鋼刀,插入敵人的心臟。
在艱苦卓絕的戰鬥中,兩位首長身先士卒,帶領全體戰士發起一次又一次反攻。原本不用上戰場的政委,也和師長一起堅守在最前線。
在全體將士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取得了百團大戰的勝利。 這是一場提氣的勝利,更是八路軍對敵人囂張氣焰的徹底打擊。
日寇對共產黨軍隊的態度,也從不屑一顧到不得不重視。 從八路軍129師到解放軍第二野戰軍,部隊的名號在變,劉鄧二人的默契卻從來未曾變過。
他們共同建設根據地,你出軍事奇招,我想武裝結構。兩人常常聯名發送電文,他們的主張與思想可以完美互補和融合。
毛主席口中的評價,「劉鄧不可分」,也成為了對這段佳話最好的總結。
對此,您有什麽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