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進士能享受哪些特殊待遇?至少有四點,是舉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2023-12-29歷史

古代讀書人對科舉考試充滿著無限的向往,將其作為畢生的心願而為之奮鬥。原因無他,因為只要在科場上斬獲功名,就會帶來相應的政治和社會地位。

以清代為例,第一級功名生員(秀才)可以不納稅、不服役,見了官老爺還可以不拜;第二級功名舉人在生員的基礎上,還能透過吏部銓選入仕,基本上算是拿到了做官的資格證。那麽,再高一級的進士又比秀才、舉人多了哪些額外的待遇呢?

其一、進士百分之百可以做官

清代近三百年的歷史,總共出了2萬多個進士,說少不少說多也真不多。如果把這些進士數量分配到全國各省、府、州、縣,數量就相當稀少了,教育不發達的省份,有的縣整個清代都沒有出過一個進士。

正因為進士具有稀缺性的特點,故而在選官上具有優越性。清初時不管是二甲還是三甲進士,授職的起點都很高,順治朝頭兩科進士,起步都是正四品的知府。

康熙中期以後,雖然進士選官的時間較長(平均候補期大致在8年左右),但是只要是進士出身,熬過了候補期便可以實授。如果新科進士想到地方去學官(教授、教諭、訓導一類的)的話,那麽馬上可以實授無需候補。

前面說了考中了舉人就相當於拿到了做官資格證,但能否入仕還有變數,因為清代舉人入仕的途徑有限,清初時舉人入仕相對容易。康熙以後,對舉人入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必須是三科會試落第者,才能參與揀選。

乾隆朝實行的大挑制度每六年舉行一次,也是會試三科不第者才能參與。盡管大挑的數量比較多,錄取比例也高,但大挑不拼文章學問,只看長相氣質。所以對於那些有才華而無外表的舉人而言,恐怕一輩子都難以混上頂戴。

其二、幾乎所有的職務都有任職資格

清代在京、在外的文官系統中,對有些職務設定很高的任職要求。比如禮部、吏部的尚書、侍郎,以及個別司的郎中、員外郎,規定必須是進士出身者才能授予;鄉會試考官、各省學政最低要求也是進士出身,等等。

顯然,有了進士出身這塊金字招牌,在仕途上的選擇性就要寬很多,這一點要比舉人強很多。

然而進士並非是科舉的最高功名,上面還有翰林。與翰林比起來,進士又略遜一籌,個別的崗位只為翰林專設。比如翰林院諸官、詹事府諸官,以及內閣大學士等等。

明清素有 「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之說,禦史大致查了一下,清代的漢大學士中,純進士出身的的確不多,大部份都是翰林。至於舉人拜相者,大概也就是左宗棠一人。

其三、升遷速度較快

京官群體的平均學歷要高於地方官,所以拿京官做對比意義不大。禦史就以各省的知縣為例來說明這一問題。

各省知縣出身復雜,包括進士、舉人、貢、監等正途出身,也有捐納入仕者。按照吏部的程式,被選為知縣者到了地方以後不能馬上上任,總督、巡撫對其有一個考察期。

說是考察,其實就是看學歷。進士出身者很快能實授上崗,而舉人、貢、監生等往往要坐上很長一段時間的冷板凳,甚至幾年、十幾年都無法正式授職。這種情況在清代很常見,官場上學歷歧視是普遍存在的。

即便是進士、舉人同時放了實缺,他們在晉升速度上也有明顯的差距。總的來說進士升遷更快,也更容易得到上司的垂青。有清一代的省級大員中(特指漢臣),進士出身者還是占了大部份。

其四、在籍政治地位高

在籍進士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致仕官僚,二是不願為官一心只想做學問的年輕進士。退休進士自不必說,他們在地方上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州縣官上任首先要拜訪拍馬屁的就是他們,可以這麽說,沒有他們的支持,地方官是很難做出政績的,搞不好還會丟了頂戴。

在經濟方面,進士的待遇也更高。秀才、舉人不納稅、不服役僅限於本人,而在職在籍的進士則是全家免稅。所以很多當地的百姓都願意把自己的土地掛在他們的名下,目的就是為了免除賦稅。

十年寒窗考個進士不容易,考進士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做官。不過也有極少數的進士,他們厭倦官場的險惡和人情的冷漠,他們短暫為官後便辭職回鄉。

這些主動歸隱的進士到了原籍後,主要是從事學術工作,不問地方政務。但也有一些人會被當地官府聘請為高等級的教官,即各省著名書院的山長和教職。

省級書院對山長和教職工的要求很高,必須是進士出身。別看書院是個編外單位,但是山長的薪水要比知縣、知州高多了,這對於那些無心仕途而有意學術的進士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秀才、舉人也可以進入書院,但僅限於州、縣級別的書院,薪金待遇也不高,和進士有著天壤之別。

當然,進士的優越性不僅限於以上幾點,限於篇幅禦史就不多細說了,有興趣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優質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