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建文帝下落之謎被解開?後世爭議數百余年,其實朱棣心中早有答案

2024-05-19歷史

建文帝下落之謎被解開?後世爭議數百余年,其實朱棣心中早有答案

前言

「傻孩子,你為什麽要這樣做啊!」公元1042年6月13日,燕王朱棣正對著一具,已經被大火燒的面目全非的屍體痛哭流涕。許多人說,被燒死的正是建文皇帝朱允炆。

建文帝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太子朱標的兒子、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太孫、也是燕王朱棣的侄子。

但朱棣的淚水,絕不會是為侄子喪命而感到傷心流下的,因為正是他一手炮製了「靖難之變」,成功奪取了皇位,是為明成祖。

關於建文帝的最終歸宿,史學界至今也沒有蓋棺定論,有自焚說、逃跑出家說、還有移民說等等,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不過,在朱棣的心中,應該早就有了答案。

愛子去世,皇孫繼位

作為大明王朝建立者的朱元璋,在挑選接班人的時候,一定也是十分謹慎和認真。

朱標是朱元璋與摯愛馬皇後的第一個兒子,按照嫡長子繼承制,朱標自然而然成為了太子的第一人選。

他的出生讓當時正在前線打仗的朱元璋欣喜若狂,不僅當場刻石紀念,還決心要好好培養兒子,朱標因此很早就成為了大儒宋濂的學生。

幾年後,學有所成的朱標在洪武元年,明朝剛建立的時候,就被立為了太子,朱元璋專門從功勛人物中挑選了幾位,讓他們為朱標解惑答疑,傳授政治經驗,李善長和徐達都在其中。

從小就接受到良好教育的朱標,在性格和思想上,都呈現出了和父親相反的一面。朱元璋殺伐果決,手段強硬,朱標則因為受到儒家影響影響,認為不宜過多苛責嚴酷,要多行仁政。

老師宋濂在胡惟庸案中受到了牽連,正是有朱標的擔保與勸諫,才得以保住性命。

從洪武四年開始,22歲的朱標就以儲君的身份監國理政了,即使與自己的理念多有不同,朱元璋還是依舊十分喜愛這個才能出眾的兒子,對他抱有了非常大的期望。

可惜的是,天不遂人願,當了20多年太子的朱標 沒能等到自己真正君臨天下的日子。公元1392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朱標不幸病逝。

風燭殘年的朱元璋痛心不已的同時,另擇儲君的難題也擺在了他的面前,是讓其它兒子繼位?還是讓太子的兒子,也就是自己的皇孫繼位呢?

最終,朱元璋選擇了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至於為什麽是次子,原因就是朱標的長子朱雄也早早的離開了人世。

朱允炆和父親十分相像,同樣的寬仁厚愛,並且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朱元璋雖然也很喜歡這位細心孝順的孫子,但是當把朱允炆立為太子後,他的心中總是有點擔心。

事實證明,朱元璋的顧慮是對的。

新君上位,下落成謎

1399年,朱元璋去世後,21歲的朱允炆順利地繼承了大統,是為建文帝。

朱允炆從小生活在宮闈中,身邊也常有儒生相伴,這使他的心中充滿著對「仁政」的向往,但是,溫和的性格與過於理想化的追求,讓本就缺乏政治經驗的他犯下了難以挽回的錯誤。

建文帝繼位後,沒有繼續信任爺爺的老臣,反而重用了他的三位儒學師傅。

這三人侃侃而談,講學釋經自然是得心應手,可終究只懂得讀死書的呆子罷了,在處理國家大事上,他們並不比年輕的建文帝成熟多少。

就這樣,一位理想化的帝王,領著一批同樣盲目熱血激情的大臣,開始了絲毫不考慮實際情況的重大改革。

首先就是削藩。朱允炆雖然當了皇帝,卻每一天都吃不好,睡不穩,感覺如芒在刺、如鯁在喉。

造成這一切的,不是別人,正是建文帝那些被分封在各地的叔叔們,他們從一開始就對自己皇位虎視眈眈。

朱元璋在生前也考慮到了這一點,他為了避免發生變故,讓權力交接平穩執行,特意下了一道遺詔,吩咐在外的諸王不必返回南京吊唁。

可是單純這一份遺囑的力量未免有些單薄,燕王朱棣就沒把父親的話放在眼裏,他在接到朱元璋駕崩的訊息後,徑直前往南京。

建文帝見狀,趕緊下詔要求朱棣返回,兩個人拉拉扯扯幾個回合後,朱棣才不情願地返回了北平(今北京),心中也由此記了建文帝一筆。

朱棣是眾皇子中軍事和智謀都非常出眾的一位,當時朱元璋不是沒想過立他為太子,所以建文帝繼位後,請求削弱燕王實力的呼聲逐漸多了起來。

於是建文帝聽從黃子澄的建議,先對另外五位實力較小,並且犯有錯誤的藩王下手,燕王見事態不對,就稱病在家觀察事態發展。

隨著周王、齊王等被廢黜,剩余的藩王們也都開始變得人心惶惶,而作為其中實力最為強大的朱棣,家裏的門檻都快被踩破了,大家都想讓他成為藩王首領,反抗朝廷。

朱棣在得知自己被監視之後,也明白了他與侄子之間的矛盾已經無法調和了,所以他一邊裝瘋賣傻,一邊暗地裏調兵遣將,終於在1399年7月正式起兵。

雖然場面上中央軍的數量和實力要強於朱棣的手下,但是朱棣憑借著自己的指揮,反而是連連得勝。

這與朱元璋清除功臣也脫不開幹系,建文帝面對大兵壓境,竟然發現無人可用。在戰鬥的後半程,甚至不得不重新起用年近七十的老將耿炳文。

但是枯木難支,朱棣的大軍終究還是到了南京城外,守城的李景隆見大勢已去,索性直接開啟城門迎接燕軍。

朱棣進城後不久,皇宮便燃起了大火,他趕緊派人尋找侄子,結果卻一無所獲,建文帝的下落也由此成為了千古之謎。

尾聲

古人篡權,不管假不假,總要美化一下自己,朱棣想要找到建文帝,也是想逼迫他禪位給自己,好讓自己的皇位在明面上顯得名正言順。

但是如今人不在了,朱棣就硬指著馬皇後的屍體說那是建文帝,一邊上前握住她的手,還一邊哭著說:「傻小子,何苦如此。」一副正面人物的形象。

因為這次起兵反抗,朱棣喊的口號就是:「清君側,靖國難」,朱元璋為帝時,曾經下過一道祖訓,意思是如果朝廷中有奸臣,各藩王要承擔起誅滅惡人的責任。

朱棣就借用這條規定,把建文帝重用的那三位大儒認定為奸臣,發兵前來解救危難(既「靖難」)。

進入南京沒幾天,朱棣就以天子之禮為建文帝辦了一場下葬儀式,但是其真正的下落,依舊是眾說紛紜。

有的說建文帝並沒有在那場大火中喪生,而是從暗道逃出,看破紅塵,出家做了僧人;有的說他乘船出逃去了國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就是尋找建文帝的蹤跡……

但這些傳說的盛行,離不開明清時期通俗小說快速發展的幫助,民間對那位命運曲折的年輕天子十分懷念和憐惜,所以不由得產生了許多美好與傳奇的幻想。

但是,無論建文帝當時是否存活下來,在朱棣的眼中,他都已經不在人世,朱棣無論如何也會堅持這個立場,為了他的皇位,為了他的天下,為了他的名正言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