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無疾而終的「小孩共和國」

2024-01-26歷史
文|王渺
如果說戰爭意味著妻離子散和家破人亡,那麽,二戰帶給世間的重大災難之一,便是留下了大量遺孤——這些遺孤來自於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他們或者失去父母,或者與親人失去聯系,或者因戰爭致殘,或者被驅逐出自己的家園……他們都是深受傷害的懦弱無助的存在,而如何安置這些舉目無親、無家可歸的遺孤,讓他們得到關愛、受到教育並接受人道主義的救助,則成為戰爭期間和戰爭結束後,國際社會所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
【小孩共和國:二戰遺孤的社會實驗】
[法]薩米埃爾·布雄 馬蒂亞斯·加爾代 馬蒂娜·呂沙 著
馬雅 陳秋含 譯
萬有重力|廣東人民出版社
【小孩共和國】一書即是一部關於二戰遺孤的著作。本書作者首先關註的是二戰結束後的194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瑞士特羅根舉辦的一場重要會議,這次會議會集了當時歐美各國的教育界和慈善界精英,會議的中心議題是戰後受傷害兒童的身心重建。本書即圍繞特羅根會議,按照時間順序展開敘述,分別講述了特羅根會議之前對受傷害兒童的救助情況,特羅根會議期間重新定義新教育模式所引發的爭議,以及特羅根會議所引起的影響,從而全面概括了當時的教育救助機構的多元化與多樣性。為了寫作本書,三位作者翻閱了大量包括會議記錄和觀察報告在內的檔案資料,走訪了許多尚且在世的當事人,收集了諸多相關照片、電報和其他檔,可謂完整再現了二戰前後國際社會對受傷害兒童進行救助的過程。
在這場全球沖突所造成的極度混亂中,對受傷害兒童的救助者既來自很多國家,背景也各有不同,其中有神父、牧師和醫生,也包括不少心理學家、教師和開明的教育家。他們均秉持著一個共同的理念,即有責任去彌補戰爭對無辜的孩子們所造成的傷害,對孩子們的救助應該超越地緣政治的劃分,超越戰勝國和戰敗國之間的界限——而與各種物質救助同樣重要的是,不僅要使這些受傷害的孩子受到應有的教育,更要把他們培養成和平世界未來的公民。在過去的大多數時間裏,所謂「救助」,很可能象征著在以成人為主導的政治專案上披上一層兒童的外衣,孩子們的話語是被深度建構的,只是作為集體的話語呈現,孩子自身並沒有屬於自己的話語空間。特羅根會議的主旨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即以人道主義和新的教育模式構成救助的驅動力,盡量給予孩子們充分的自主權,讓孩子們自己管理自己,發展自己的個性和社會意識,發揮個人能動性和團隊合作意識,這是建立「小孩共和國」的理念與初衷。
事實上,對受傷害孩子的救助起始於戰時的西班牙,法國、英國等國家也多有參與,但當時的救助工作主要由誌願者發起,救助範圍集中在物質領域和衛生領域,並未過多地考慮教育問題。隨著戰爭的規模日漸擴大,這些救助機構或者被迫關閉,或者難以為繼,直到戰爭後期乃至戰爭結束之後,國際社會已經充分認識到對受傷害兒童進行救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才有更多的國家積極參與進來,進而才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特羅根會議,號召世界各國拋開地緣政治的成見,進行一場有意義的社會實驗:將二戰中數以百萬計的孤兒組織起來,形成屬於他們的自治「共和國」,讓他們肩負起各種社會職責,學習互愛和理解,「學會尊重其他文化的特別之處,感受人類文化的豐富多彩」,以過上正常的生活,重新融入主流社會。
當然,因為時代政治等各種眾所周知的原因,國際社會對於「小孩共和國」的實驗,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已經難以為繼——戰爭結束之日,即是冷戰開場之時,誠如1950年在裏昂舉行的國際兒童團體聯合會會議主持人傑維茨基所說的那樣:「‘兒童村’、兒童營、不同國籍兒童的聚集場所,不是透過話語建立的,而是兒童透過自己的活動和工作,將全世界兒童的團結變為具有生命力的現實。只要給孩子們提供見面的機會,他們就會知道,讓各國分裂、進入對立陣營的,其實是我們這些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