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健康科普】冬病冬治——內分泌科膏方

2023-12-29養生

膏方是什麽

膏者,滋也,即滋補之意。平常所說的膏方是指內服膏滋,是依據中醫理論,為個人量身客製的一種兼顧補養與治療、經特殊加工制成比較稠厚的內服膏狀中藥,是一種純綠色保健養生制劑。膏方與湯劑相比,主要優點在於服用方便,膏方制成後,每天開水沖飲或直接吞服即可,減少了湯劑每天煎煮的麻煩,同時膏方含適量糖分,口感較好,老少皆宜,無湯劑味苦難服之憂。另外,膏方是煎煮濃縮而成,集中了藥物中的精華,量少而純,不含纖維素及雜質,服用起來不損傷胃氣,便於消化吸收,藥效溫和持久,對於平素胃腸功能不佳、體弱多病者尤為適宜。

膏方起源及發展

起於漢唐,在【皇帝內經】 中就有關於膏劑的記載。明清,套用廣泛和成熟,但始終只是達官貴人和大戶人家才能享受的佳品。近現代,特別是在江浙滬一帶,膏方發展的更為普及。

膏方適用人群

一是「亞健康」人群。現代都市人由於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不規律、飲酒、抽煙等原因,出現疲勞、失眠、感冒等「亞健康」狀態,可以透過冬令進補服用膏方增強體質,提高生活質素,恢復健康狀態。

二是慢性病患者及體質虛弱者。慢性病患者全身機能低下, 體質虛弱,抵抗力差,服用膏方,不僅可以補充能量,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還能治療所患疾病,改善體質。

三是部份特殊人群。如女性畏寒肢冷、面色差、更年期症候群等,透過膏方進補,可以恢復臟腑氣血陰陽平衡,還能起到駐容養顏、抗衰老的作用,特別適合女性人群。

內分泌科膏方種類

①消結膏:具有理氣活血、化痰散結的作用。主要用於甲狀腺結節、甲狀腺腫大、亞甲炎等頸部不適,咽部異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等癥。

藥物組成:

當歸30g、白芍30g、柴胡30g、茯苓45g、白朮30g、 半夏20、厚樸20g、桔梗15、連翹15g、半枝蓮20g、乾薑15g、荔枝核30、橘核30g、莪術10、甘草10g、 皂角刺15g、桂枝10g、浙貝母30g、威靈仙15g、 雞內金15g

②除濕膏:具有健脾祛濕利水的作用。主要用於脾虛濕阻型的肥胖患者。

藥物組成:柴胡20、黃芩10g、黃連10g、竹茹20g、半夏10g、 茯苓15g、陳皮15g、枳實20g、蒼朮15g、薏苡仁20g、 白朮30g、藿香20g、佩蘭15g、太子參15g、厚樸20g

③延更膏:具有補肝益腎,陰陽雙補的作用。主要用於卵巢早衰,月經量少,脫發,失眠等癥。

藥物組成:黨參20g、白朮15g、茯苓30g、炙甘草6g、當歸20g、 熟地黃20g、川芎10g、赤芍10g、黃芪20g、鹿角膠15g、烊化女貞子10g、墨旱蓮10g、土茯苓20g、土鱉蟲5g、川牛膝20g、鹽杜仲30g、木香10g、菟絲子30g通草5g、路路通10g、知母10g、大棗10g、柴胡15g、郁金15g、枳殼20g、白芍15g

④玉液膏:具有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主要用於糖尿病病人口幹、口渴,血糖控制不平穩等。

藥物組成:黃芪60g、生地30g、蒼朮20g、玄參30g、天花粉45g、 葛根30g、石斛30g、丹參20g、五倍子30g、荔枝核30g、柴胡15g 、牛膝15g、黃連10g、肉桂10g、茯苓30g、太子參15g

(以上藥用配方僅供參考,如需服用請謹遵醫囑)


服用膏方應註意的問題

①禁忌癥:慢性病患者在急性發作階段不宜服用膏方。外感急性疾病時不宜服用膏方。傳染病患者在急性期和活動期均不宜服用膏方。處於經期的女性,以及妊娠者(前三個月之內)不宜服用膏方。

服用前的個體狀態調整:心理調節:安定情誌,遇事不怒,避免因怒與思慮而損傷肝脾。如遇肝膽失衡,須調治脾腎,配合調泄肝膽,通利水濕。生理調節:預防感冒。凡遇外感風寒之邪,侵襲人體之後, 應先予疏風散寒,調和脾胃。飲食得當,避免暴飲暴食而大傷脾胃。凡遇有傷食中寒,出現腹脹、腹痛、泄瀉等癥狀,應以散寒消滯、和中化濕之法調整。

②服用時間:

常規情況下膏方宜在餐前服用,每日1~2次。宜在餐後30~90min內服用。在進服膏方期間,可適度運動,但要防止勞倦過度,應避免煙酒過度。

③「忌口」要求:

服用膏方的常規「忌口」要求是避免進食辛辣、肥膩、生冷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服用滋補性膏方不宜飲茶、咖啡、可樂等;人參膏忌服蘿蔔;首烏膏忌豬、羊血及鐵劑。陰虛體質者,需忌食辛熱食品,如狗肉、牛肉、姜、蒜、蔥、甜食等,同時也需忌食海鮮之類發物,如黃魚、帶魚等。陽虛體質者,需忌食寒性食品,如蟹、柿子、黃瓜等,並忌用或避免過用厚味膩滯之品。溫補腎陽之品切忌濫用,食服鹿鞭、牛鞭、羊肉等要註意觀察有無虛火表象,以防助火動血、產生變證。

供稿:內分泌科 門診部

編輯:宣傳統戰處 鄭訪江

抖音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