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如何看待 5 月 21 日的 vivo X 系列影像溝通會,把手機做成相機的意義在哪裏?

2024-05-21推薦

在以前,我跟很多專業的攝影師一樣,認為把手機的影像和相機的拍攝能力對比,是一件很不專業的,且沒有任何意義,且只是嘩眾取寵的事情。但是現在,由於手機影像能力的飛速進步,當把我們定語限定在普通使用者或者入門影像這個幾乎占據 90%的人群的時候,就會發現,對於他們來說,手機就是他們的相機。

把手機做成相機,是一件很有必要,也必須去做的事情。

另外剩下的 10%的『可能專業』的使用者,據我觀察,也走上了『質疑,理解,真香』的道路。

捕獲工具的前進演化之路

自從攝影術發明以來,不論是相機還是現在手機,其實目標只有一個——

『更快更好地記錄影像』。

一直以來,成像素質的進步主要靠兩條路線,鏡頭光學設計的精進與感光元件材質及結構的演變。

這兩條並列不悖的路徑,共同塑造了攝影藝術與科學的歷程。

鏡頭光學。

以德國蔡司公司為例,其發展歷程堪稱一部鏡頭的發展史。從經典的Tessar(Tessar)鏡頭開始,其簡潔高效的結構不僅確立了現代鏡頭設計的基礎,還以其卓越的清晰度和銳利度聞名於世。隨後,普拉納(Planar)結構的問世,透過改良雙高斯對稱設計,實作了前所未有的像差校正。而索納(Sonnar)鏡頭,則憑,借其獨特的反遠距設計,在保持緊湊體積的同時,提供了出色的背景虛化效果。每一次新結構的推出,不僅是技術的一次飛躍,更是對光影藝術表達能力的深度拓展。

感光元件。

從早期攝影術的濕版攝影,到20世紀占據主導地位的菲林(菲林),每一次材質與工藝的進步,都極大提升了影像的細膩度與色彩還原能力。再從大家熟悉的 CCD 到 CMOS,你會發現這條賽道一直很卷,勝利一方的技術甚至會淘汰掉另一方。

時代的玩法不一樣了

進入數碼時代後,尤其是人類的算力大幅提升之後,『計算』的過程也介入到影像生產中來。

而現在的計算攝影不再局限於簡單的影像處理,它透過演算法對光線、色彩、紋理等進行智能化分析與最佳化,實作了從前期拍攝到後期編輯的全鏈條『最佳化』,計算攝影的特點在於其靈活性與創造性,它使攝影不再單純依賴物理硬件的局限,而是開啟了一個由軟件與演算法驅動的無限可能空間。

廠商的宣傳策略也好,KOL 們的引導也好,網友的討論或者撕逼也好,使得很多人包括很多專業使用者產生了這樣一個刻板觀念:

相機靠硬件;

手機靠演算法。

但是在 vivo X100 Ultra 上,你會明顯地感受到這個固有的觀念在一次次的快門間被打破。

不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一起前行

從所有人都開始重視手機影像直到今天,你會發現一件事情,哪怕是釋出會影像的篇幅占到了一大半,鏡頭這塊總是一筆帶過(幾 P 鏡頭),有的甚至壓根不提。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對 vivo 的『好感』最早來自 X60,早在三年前,vivo 就開始考慮如何做好鏡頭這件事情。

當然光學這個事情,不是你堆人堆研發投入就能快速出來的。vivo 選擇的夥伴,我們也很熟悉,那就是蔡司,今年已經是 vivo 和蔡司合作的第五個年頭,幾乎在 X60 之後的每一代,你都能看到 vivo 手機在光學進步上的表現。

現在,你在 vivo X100 Ultra 上看到的所有關於光學的部份,就是當下行業內的最好的(之一),需要補充的是,這個行業不只是手機,更是整體影像行業。

T*鍍膜

在多數人來看,有可能這些只是『詞匯堆砌』,但這是釋出會上我感覺最為『離譜』的一頁 PPT。

由於之前做過鍍膜工藝的相關研究,我太了解這些字母縮寫背後代表著什麽,又意味著什麽。

GLC(類石墨碳膜),旨在提高表面硬度和抗反射效能,但是這玩意它也有力不能及的地方,那就是隨著光線入射角的增大,它的效果也會隨之下降;

SWC(亞波長結構鍍膜),最早是佳能搞出來的,原理是透過在鍍膜表面形成微細的、形狀和間距經過精確設計的結構,這些結構的尺寸小於可見光波長,從而可以散射或吸收不同波長的入射光,減少反射並增加透光率。即使光線入射角大,其防反射的能力依然出色,尤其是適合一些對於鏡頭曲率有要求的設計;

ALC(帶納米結構的亞波長鍍膜),簡單來說,就是在 SWC 上更進一步;

超硬 AR 鍍膜,顧名思義,提供更強的抗刮擦能力;

IRCF色素旋塗(紅外截止濾光片色素旋塗技術),其實它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過濾掉不需要的紅外光線。

那麽如何將這麽多層的鍍膜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制作過程中不會相互幹擾呢?

答案就是Multi-ALD(原子層沈積多層鍍膜)

與我們熟悉的化學氣相沈積(CVD)或物理氣相沈積(PVD)等工藝不同,這是一種利用原子層級別的控制能力在基材表面逐層沈積材料。這一過程通常涉及化學反應,每一步都在分子層面進行,從而達到極高的精度和均勻性。

如果你恰好也是鏡頭玩家,你會發現很多國產頭的光學設計並不差,鏡頭的很多指標表現都十分優秀,但是在色散和炫光這塊都會敗下陣來,短板就是在鍍膜。

一個你可能不相信的事實是,手機影像的瘋狂內卷,真的在國內的產業鏈下做出了不少優秀的鍍膜技術,隨後這些技術也慢慢出現在了相機鏡頭領域。

一個現象就是,國產鏡頭其實也做了很多年,但是這兩年你才感覺到了明顯的崛起,很多國產鏡頭明顯地崛起,尤其是部份鏡頭廠商也在 2024 年推出了自有品牌的 UV 鏡,你說這背後有沒有 vivo 和蔡司的功勞?

補充一個冷知識,T*是蔡司對自己鍍膜技術的總稱,不同鏡頭的T*鍍膜也有很大區別,T*與 T*之間是不同的。

但是毫無疑問,目前 X100Ultra 上的 T* 鍍膜,就算是放在蔡司的產品線上,也可以稱之為『旗艦』。

但是做到無鬼影,無炫光幾乎也就 vivo 這麽一號,而且多數手機的『最好的配置』都給了廣角主攝, vivo X100 Ultra 的長焦表現依舊優秀。

蔡司 APO 色差控制標準

之前提到過,APO 復消色差技術,其實有三個關鍵:

  1. 經過精心計算透鏡組合,順便提一句,老鏡頭的畫質不佳,其實並不是工程師不夠聰明,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時代算力的不足造成的;
  2. 浮動鏡片系統,內部的部份鏡片組可以根據對焦距離移動,以最佳化不同距離下的色差校正;
  3. 光學效能更加優異的透鏡,在多數手機鏡片還在用樹脂的時候,vivo 的選擇是螢石級玻璃鏡片 FCD100。

這就使得目前 X100 Ultra 的長焦光學表現,來到了一個令人恐怖的級別。

長焦的意義,在於發現不同的視角,如果你曾經看到過『攝影眼』這個主題的貼文,就會明白一件事情,所有的攝影眼的精髓其實就是在超長焦。

相機套頭存世量最大,但是『出片率』不高的原因也在於此,廣角或者是長焦的焦段,對於攝影師的觀察和元素控制的要求太高了。

哪怕是新手,你給它一只 70-200mm 隨便拍,大概率也能拍到幾張很好看的照片,這就是長焦的魅力,可以快速地建立起對於自己攝影技術的信心,從而更加愛上攝影。

在以前,長焦的別稱是『大炮』,是不菲的價格,而現在,一切變得這麽簡單,即使是在暗夜環境下,不需要三腳架之類的器材,也能記錄下令你註意不到的細節。

其實在當下,長焦的另一個意義在於,熱鬧的旅途中是否能夠較好地記錄下自己,畢竟國內的景區可是以『人從眾』出名的。

另外就是演唱會表演這個場景了,在 20 倍等效 460mm 的焦距下,哪怕離得很遠,也能看到演員或者歌手的表情動態了。

而浮動鏡組的設計,也使得長焦微距成為可能。

長焦微距,目測微距倍率大概有 3:1。在這之前,買一個 1:1 的微距鏡頭,也要大幾千。

LYT900,另一個例項

毫無疑問,索尼就是目前影像傳感器領域的老大哥。

索尼傳感器獲得技術和市場上的領先優勢,其實最應該感謝手機,同樣作為手機傳感器的主要供應商,手機每年幾億甚至 十幾 億的出貨量,無論是對於技術叠代還是方案驗證,都有莫大的裨益。

若是僅靠著相機那每年幾百萬的銷量,也許今天的專業攝影師們還在用著十年前擠牙膏的傳感器。

甚至有很多技術,都是在手機上先驗證,才匯入到相機上去,比如我們熟悉的背照式。最初正是在手機上得到廣泛套用並驗證其優越性後,才逐漸被引入到相機領域。這一趨勢不僅縮短了新技術從實驗室到消費者手中的時間,還促進了相機與手機攝影技術的深度融合與相互啟發。

從這個程度上來說,相機使用者都應該感謝手機開始重視影像這件事情。

聯合到自研,三條腿的 vivo『藍圖影像』

很多數碼愛好者,對於『vivo 也有技術』這件事情產生顯著認知的一個事件是——

vivo 成功地將 MTK 系列處理器的影像效能調校至與高通頂級芯片比肩的程度。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業界普遍持有的觀念是聯發科(MTK)處理器在影像處理方面存在明顯短板。

一個很難的事情,最終的表現就是,做成了之後可以打破大部份人甚至所有人的認知。

另一個可以證明這件事很難的論證是,直到今天,也沒有其它廠商實作類似的能力。

直到今天,vivo 釋出的『藍圖影像』,我們才能一窺 vivo 的實作路徑。

影像演算法自研:

影響演算法自研這件事情有多重要,你看看一些有『車廠』背景的手機,其實設計或者硬件都不算差,但是它的影像能力就是肉眼可見的落後幾個世代。原因就是他們的影像演算法都是直接買來的『公版設計』,所有的一切其實只能說靠運氣了。

以 VCS 仿生光譜技術舉例,其實目前的彩色攝影的基礎原來還是拜耳濾鏡,也出現各種排布:RGGB,RYYB , RGBW,不論是那種,都存在自己的優點和局限。

vivo 的思路是,與其取舍,倒不如從本質出發,人類是透過人眼感知顏色的,這也是 VCS 所做的,還原人眼細胞對於光線的『處理邏輯』。

在手機上的表現就是,即使是切換鏡頭,甚至 CMOS 都是來自於不同的廠家,vivo 的表現準確穩定而且一致。

即使是在『人像模式』這樣『重演算法』的模式下,你依舊能夠發現 VCS 的優勢所在。

軟硬一體

四個字,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上很難。

比如原生 3x 等效 70mm 的長焦,靠數碼的方式就可以實作到 20x,等效 600mm 的超遠變焦。

毫無疑問,演算法的重點是『超分』。

超分這件事情,我其實在電腦上實作過,即使使用的是高端顯卡,也無法做到如此高的效率,況且,vivo 100 Ultra 的演算法實作的不只是超分。

這對算力以及效率的需求是極其恐怖的,僅靠 SoC 或者 ISP 是不足以完成的,這也就是 vivo 藍圖影像 V 系列芯片的意義。

最顯著的表現之一是原本需要等待的過程幾乎不存在了,在 X100s 的評測中我也提到了,暗光環境下的人像模式,甚至都可以連拍了。

另一個方面,他可以提供更多的更有趣的玩法,比如四季人像,新款的 X100s 其實亦能實作此能力。

堆到極致,只為不感受到限制

堆料的藝術

我們以這顆長焦鏡頭舉例。

假如你現在不知道 100Ultra 的具體參數,把這些名詞擺到你面前:

  • 螢石級玻璃鏡片 FCD100
  • 蔡司 APO 認證標準長焦
  • 2 億像素
  • CIPA4.5
  • 你的腦海中會出現一個什麽東西?

    FCD100,我想到的是索尼 GM,尼康 S-line,適馬ART,再加上 APO,腦海中就出現一個不低於五位數,重量不低於一公斤,出門必須得一個攝影包的東西。

    而現在,這東西可以直接揣進褲兜。

    而且當 CIPA 出現的時候,你就會更加認定這是一台專業的相機了。在我印象中,這是 CIPA 第一次出現在移動影像的測試中。而且 CIPA 是一個相當嚴苛的標準,有著明確的操作和評價標準,不是什麽交錢就能第一的野榜。

    那麽這個 4.5 級到底是什麽概念?

    攝影中,有一個安全快門的概念,也就是快門速度至少要是焦距的倒數才不會導致明顯的『糊片』。

    舉個例子,一個 100mm 的鏡頭,安全快門是 1/100s,那麽:

    一檔防抖就是,1/50s 不會糊片;

    兩檔就是,1/25s 不會糊片;

    ……

    四擋就是,1/6s 不會糊片;

    四點五檔就是,一個 100mm 的長焦鏡頭,大概手持 1/4 秒,依舊可以獲得一個清晰的影像。

    要知道,這個 4.5 級是在 2 億像素下實作。

    註意,這只是單幀的能力,而手機的殺手鐧在於多幀合成,在於對齊演算法,這意味著,你甚至可以用手機實作長達好幾秒的曝光。

    省下的不只是三腳架的投入,還有減光鏡。

    無需權衡

    分享過很多次的手機攝影技巧,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

    了解你手機成像的最佳焦段。

    為什麽如此?

    當前智能電話的影像系統,通常由幾顆定焦鏡頭組成,它們共同協作,覆蓋從超廣角到長焦的連續焦段範圍。然而,除了每個鏡頭的原生焦段,其他焦段的實作往往依賴於影像的裁切和復雜的融合演算法。

    以某款Pro Max的影像系統為例,其超廣角、廣角鏡頭以及5倍光學長焦鏡頭在成像上表現優異。然而,在2.5倍到4.9倍的焦段區間內,由於影像的裁切和演算法融合的挑戰,成像效果可能會顯著下降,甚至出現畫質崩潰的情況。

    對於參數了解的數碼愛好者可能知道這背後的邏輯,盡量采用一個合適的焦段去拍照,但是對於不了解背後原理的消費者來說,體驗絕對是災難。

    X10U 的廣角和長焦分別有 LYT900 和 HP9 組成,再加上 vivo 自研的演算法,你其實是很難感知到不同焦段之間的成像差異。

    在以前使用手機拍攝的時候,我更多的考慮是用什麽樣的距離下,使用什麽焦段,才能達到更好的一個畫質, 而使用 X100U 的體驗,就像你使用光學變焦鏡頭那樣,不需要刻意地去留意這個問題,只要構圖合適,按下快門就是了。

    影片,不只是規格的提升

    4K120,這其實是一個用過之後十分香的焦段。

    雖然 X100U 也具備 8K 的拍攝能力,但是幀率帶來觀感上的提升要比分辨率更有意義,尤其是在等下,其實 4k 的顯視器都沒有能很好地普及。

    不過我想說的並不是什麽 4K120 還是 8K,而是 X100 Ultra 的穩定性。

  • 長時間錄制的穩定性
  • 對焦的穩定性
  • 以及真正意義的防抖穩定性。
  • X100U,都可以用很強來形容。

    影片的能力,其實很難以圖文的方式展現,但是我強烈地建議你,可以到線下的 vivo 店,試一下,你就會發現,原來安卓的影片能力,也可以做到很好。

    手感,拍攝的手感!

    除去畫質,其實相機和手機最大的區別在於操控,在於手感。

    尤其是感,這個東西,真的是太過於玄學了。

    本來我對 100 Ultra 的『人文街拍模式』是不感冒的,但是你懂得,要拍樣片,我必須得切換到這個模式,就這麽拍了幾分鐘,竟然越拍越爽。

    我很難說清楚這種爽感來自於雙手持機,還是來自於快捷的參數調節,亦或是風格化的色彩。

    但是它就是有一種魔力,讓你決心去使用它。

    拍了三天之後,我算是弄明白了一點,我喜歡這個模式的原因之一在於:

    我骨子裏還是個定焦黨,對於經典焦段所能呈現的畫面,可太熟悉了。

    而且在人文街拍模式下,你會發現,光圈是可調節的,雖然這是模擬實作的,但是你幾乎找不到任何瑕疵。

    和人像模式一樣,你可以自由地調整虛化的強度,毫無疑問,X100U 實際上是記錄了整個深度的資訊。

    總結

    回到正題,我們現在糾結於手機或者相機的稱呼,100Ultra 稱之為可以打電話的相機也好,還是具有拍攝能力更好的手機,其實更多的是對於『定義』的執念。

    但是定義是在不斷更新的,而我們所謂的執念,都將被歷史碾壓過去,正如同現在的小孩不知道為什麽『電話要掛』,『車窗要搖』一樣。

    也許,多年之後,也有小孩會問,為什麽這個可以記錄照片的東西,會叫做相機。

    若真的多年以後,有一個相機發展史的主題展覽,記錄這一切,一定有個展台,會留給 vivo X100Ul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