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如何看待 5 月 21 日的 vivo X 系列影像溝通會,把手機做成相機的意義在哪裏?

2024-05-21推薦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分兩步來看,vivo X系列影像溝通的內容細節相對主流受眾還是偏硬核了一點,我們先暫放一旁,先來說說離自己更近的「把手機做成相機的意義在哪裏?」這件事。

(閱讀提醒,本文某些段落的內容可能會引起公憤)

先說結論: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把手機做得像相機」這件事就是在系統能力升級驅動下,在綜合體驗躍升的主路線上順帶一做的事情。(沒有任何不尊敬移動影像的意思,但如果你足夠理智和冷靜就會發現這一點)

流動終端近年來所面對的最直觀影響就是SoC效能、功能的突破與散熱方案的「不得不突破」,無論是與網頁瀏覽、資訊解壓、文件處理息息相關的CPU單核多核效能、與遊戲、影像處理速度與品質強繫結的ISP與GPU能力還是對AI人工智能助手這個體驗新賽道有益的NPU算力、甚至與未來MR顯示相聯系的相關各種綜合器件的釋放能力都隨著架構與制程的前進演化日益強大。這造成了幾件事情:首先旗艦與準旗艦級芯片的體驗門檻(售價)逐漸降低(尤其是聯發科的各種天璣9000系列以及高通相對應的8S系列SoC大量進入各品牌的采購名單),與體驗相伴一起水漲船高的散熱方案及安卓生態最近流行開來的直屏方案(以四邊等深微曲直屏領銜),說個「暴論」,所有這些硬拉著厚度、重量與其一起膨脹的事情最終讓「前進演化的影像能力成為系統能力提升的附屬品」。

可能有的朋友覺得這不是離譜嗎?如果影像是附屬品,品牌何必在鏡頭、自研芯片以及傳感器(CMOS)的研發、采購、布局甚至宣發上大費周章?

我舉個附屬品的例子,一台有著超快速讀出速度、像素與處理速度都超高傳感器的旗艦相機,憑借其無與倫比的規格讓使用者獲得了全方面的超凡體驗(比如每秒60張不掉色深、無損壓縮RAW的連拍規格、12bit 8K60p超采、6K120p超采、4K240p超采的影片錄制規格)如果「XX罪大惡極,百姓怨聲載道」的品牌對這台相機的定價是19.8萬元,很多人覺得門檻太高,要是砍掉影片規格(比如降到6K60p、4K120p),出個價格便宜一半的機型,自己可能會沖一把。而事實是......砍影片規格幾乎不會降低產品成本,因為一旦傳感器與處理器的規格到了,在強大IO基礎上的影片規格就是附帶的事情。認為砍影片規格就能降價的想法就像把買手機附贈的超小充電寶、鏡子、化妝包退掉,然後讓線下店再給手機降幾百元價格一樣。

記住,沒有一家平台設計、芯片代工廠是本著讓使用者體驗更好影像的初衷來研制新架構、切割新晶元的。道理很簡單,目前幾乎99%的影像體驗矛盾都會在暴力的通訊算力洪流沖擊下消失於無形。但現在我們所處的畢竟不是綠洲福地,征途中還有太多事情是舍不得的單選題。外觀設計、器件布局、體感適配、效能排程、體驗差異都是相互掣肘,需要睿智洞察引領的平衡。各家展示出了自己的選擇,雖然大家目前的方向趨向一致:旗艦堆影像,這是最容易被消費者感知、最容易做出差異化的地方。但其中各家又因不同的管理機制、審美傾向讓自己的旗艦來到不同的階段。

接下來我們就討論已經在很多方面引領業界的vivo旗艦X100 Ultra的方案與思路,這也是今天vivo X系列影像溝通會的內容(務虛的內容我們就跳過,幹貨才是大家想看的),在闡述過程中為了方便理解,N大也會揉進自己的實戰感受、想法甚至反思。

低調、吃透、不爭先、利己利人

在索尼半導體(下文簡稱索半)釋出「LYTIA光喻」這個新品牌時,很多LYT系列傳感器看似與傳統IMX系列差異不大,但大多都預埋了之前沒有的新特性(甚至新制程),某些品牌的旗艦采用了新舊混采的方案(為了控制成本,壓縮適配時間搶正選、需要重點宣傳的主攝用旗艦LYT-900、其他一筆帶過的副攝用舊制IMX系列,如1/2.51"的IMX858)這麽做導致的直接問題就是影片錄制規格的此起彼伏,主攝可以開觀感驚艷的杜比視界,當需要用副攝拍攝沿途美麗的日落山脈、沙灘、公路時全部啞火。

vivo的旗艦理念是頂格且均衡,付出的代價就是慢工出細活,主攝1/0.98" VCS版LYT-900、副攝1/2" LYT-600、長焦1/1.4" VCS版HP9全能錄制杜比視界,且難能可貴的是三攝間的色標定近乎一致(這個點在釋出會和今天的技術溝通上並沒提及,我是在實戰中發現的),且不說杜比視界規格下多攝標定統一這件事厲不厲害,即使退一步,看看目前安卓生態能達到全焦段杜比視界錄制的旗艦多不多,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這個滅霸達到了安卓生態品牌之前從未達到的體驗品質,而關於色彩標定vivo有兩次向外宣布的機會(釋出會、溝通會),卻未提及,我只能說要麽「過於低調」、要麽就是品牌覺得「理應做到」。

能錄制4K120p升格影片這件事並非vivo首創,某國產品牌在更早期就有了能錄制該規格的廣角主攝(LYT-900傳感器非VCS版、22-23mm左右全幅等效視角),強大嗎?強大,但如果你進一步細挖會發現似乎有些不對:體驗上的實用性單一了些,這主要來自單一廣角鏡頭的局限:需貼近主體才能拍出更大的畫面占比、主體與背景的關系單一。這兩點在你想拍女友手持冷煙花這類場景時就能發現了。手臂刷動與煙花光亮映出的笑容不允許我們過於接近女友,需要用到中長焦、第二,如果位於沙灘,又需要廣角鏡頭的環境交代。既要柔和的表情特寫又要手臂軌跡與環境記錄,4K120p同規格下的焦段切換能力此時就顯得尤為重要。我覺得這個例子可能會引起一些朋友的共鳴,他們會想到:對啊~拍鳥類降落水面、小熊貓在樹上打鬧嬉戲,吹起蒲公英種子的慢動作也不是一個廣角鏡頭就能輕易做到的事情。

為了更配得上旗艦的稱號的體驗,我們現在讓特寫鏡頭也有升格能力,如何?

我想某品牌的產品經理不可能沒想過這件事(畢竟是當時的頂級旗艦)。但現實是能跟上這個思路的硬件需要怎樣的規制?4K120p意味著一旦進入這個規格,快門速度就必須等於或高於1/120s,這件事情的挑戰在於如果長焦鏡頭的光圈孔徑與適配傳感器采光效率沒有突破,整件事情就沒有落地的意義。OK,我們來看看vivo是怎麽啃骨頭並引發連鎖反應的:

吆喝前先檢查一下是否踏實梳理好眼前的結論。(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但對喜歡搶一步先機就是巨大商機和流量的品牌來說,出發前的再三自省無異於壓著多動癥患者在椅子上看書一般難受)來看簡單化後的邏輯鏈:

客製能觸及空間布局上限的高規格傳感器(需要同時滿足與主攝同樣的杜比視界錄制規格)

如果規格上限受空間制約,如何進一步提升采光效率?(妙了,這不是把自家與索半合作已經成熟的VCS技術引入三星客製的契機嗎?)

如何讓鏡頭最高效地利用有限空間?(巧了,老夥伴蔡司有很多話要說)

如何讓鏡頭更透光的同時擁有更純凈的色彩?(對了,HOYA在成都就有廠生產超低色散玻璃)

既然這些都有了,要不要逼出客製長焦傳感器輸出像素的極限?

那我們再加把油,讓這個極限的適用範圍變得更廣些!(針對性最佳化OIS,試試能不能過CIPA高評級)

這一切表面上看起來都是為了更好的畫質與產出,但一旦梳通後就會一開全開,各種更高清晰度、更純凈色彩、更強暗光畫質、更高規制的拍攝與影片體驗、可以為自己所用了。

這就是不爭先、慢工細活的好處,在別人處理在意的表象事情,搶節奏時,自己安心把更多時間用於梳理表象以下的事情,一旦把脈絡上的結一個個踏踏實實解開理順、打通摸透了,很多暫時還沒顯露的「隱患」也就消失了。

隱患?你說的是什麽意思?

隱患在這裏指的是低階別的裝配品質在小底傳感器方案采用時,暫時不會顯露出劣勢,到較大底方案時就會浮出水面被使用者察覺了。

B站有個在影像技術圈內很有名的UP主,他買的某品牌旗艦主攝出現了歪軸現象(標板畫面測試左右側成像不僅不一樣且中心到周邊區域的衰竭很厲害),成像完全不符合旗艦身份。為了確定是否是個例時在群裏征求更多樣本,我寄了自己的手機給他(線上下店正選買的),當他開始第二次測試時發現除了我的那個劣化輕微,其他的全部歪軸......

這件事讓我想到了保時捷廣告的那句「制動力永遠比動力重要」。

紙面參數重要,但支撐這些參數的點滴鉆研和那些看不見的參數其實更重要。(比如滴膠規格不合格導致高負載工況下受熱膨脹過度,頂開了部件連線,導致大量使用者Wifi斷聯。粗糙的品控與設計讓不起眼的滴膠成了決定體驗品質的關鍵,是不是很可笑?但它又確實無法用紙面參數體現)

搶正選、搶節奏,同時管理機制又無法與精益生產相調和,導致的後果就是因沒吃透留下了隱患。如何規避隱患?

只有吃透因果並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即使這些努力與沈澱無法在紙面參數上體現也不要輕易用虛榮的心態對待。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沒錯,懂行的朋友知道我接下來要說AOA / LISA的重要性了,這是釋出會和溝通會都沒有提及的但卻極為關鍵的技術。

設計、制造、組裝、成品這四個環節在本質上就是不斷削弱效能上限的流程,沒有完美的遞進關系,即使有天才光學師與極佳的物料供應商輔佐,所有理想峰值依然會在進入下個流程時被損耗些許,而在這其中對最終結果影響最大的就是組裝,你可以理解用完美品質的積木搭建立柱,孩童與成人能搭建的極限高度是完全不同的。在無塵環境下光學鏡頭組裝中影響最惡劣的工差是偏心,多組鏡片的圓心無法精準對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歪軸),歪軸的影響有多大呢?如果你用過早期的索尼G Master鏡頭(該品牌定位最高的級別)且用的足夠多時會發現同一規格的變焦鏡頭表現參差不齊,某些成像就很對得起一萬多的售價,即使畫面邊緣也有如同廣告描述的那樣清晰銳利,而有些則是一言難盡如三四千元的級別,這種中心相差不大,邊緣表現個體間相差明顯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歪軸,它的存在有概率性,可一旦遇上,就能把使用者對理想值的所有期待打得支離破碎。

你覺得這是很嚴重的事情了?

其實還好,對於可換鏡頭這種可以用長度換效能的方案,不太會有因空間嚴重制約而不得不使用復雜高階非球面鏡片的情況,大多數的片形都是比較柔和的,但到手機這裏就明顯不同了,各種形狀怪異的非曲面鏡片因光路長度限制而被采用,一旦光軸歪了,那後果就嚴重得多了。

(如果對此沒有概念的話你可以想象兩個碗沒有對齊的情況以及......兩片樂事大波浪薯片沒有對齊的情況,對於後者......是不是想想就發毛?)

所以比以往更嚴謹更精準的光軸對齊對擁有大底與復雜片形的旗艦手機來說是件極為重要但事實上並沒被引起重視的環節。據我所知vivo是目前唯一一個在產品影像環節表示了自己使用LISA / AOA工藝的品牌(雖然沒給哪怕一句描述,但好歹出現在了PPT菲林上)。也正是有了中心對齊與更多矯正組裝精度的流程支援,讓邊緣區域成像更為紮實的「精度躍遷」才成了可能。(沒有對精益管理的敬畏,只會把「台上老師講課、台下學生吵鬧」的結果上下蔓延)

多個流程繁瑣嗎?會降低成品率嗎?

顯然會,但也正是因為這個藏在台面下,無法被紙面參數列達的細節讓我清楚看到了即使同樣有德國大廠的貼標認證,但不同品牌「旗艦」間的差距卻不小。

現在回過頭來看,我覺得很可能有蔡司的工程師給出了提議與經驗(在X100 Pro的一英寸主攝上我們就看到過這個工藝,而X100 Ultra則是覆蓋了主攝與長焦),所以「vivo蔡司合作就是指導指導色彩、套個濾鏡、給個標」的說法現在可以完結了,兩者合作的深度已經開始從單純的影像記錄逐漸下潛到視覺健康感知的領域了。對於vivo來說蔡司這個藍廠是有著無窮光學經驗的寶藏,而對蔡司這個光學巨擘來說,vivo這藍廠是個做事風格又與自己氣質理念契合的搭檔,而且基數龐大的使用者又可以加速品牌推廣認知的行程。兩家的合作時間已是業界最長,但在這兩家理性、踏實的品牌眼中現在的所有只是將來的起點,我相信也希望這種「真正的契合」會一直持續下去,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意想不到、可以深挖的驚喜。

我是N大,感謝你閱讀到這裏,喜歡的話歡迎點贊收藏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