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 成語典故 】顏回拾塵——象征著品德高尚之人也會遭遇誤解與猜疑

2024-09-21文化

歡迎您點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評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送人玫瑰,留有余香

顏回,字子淵,春秋末年魯國的名人,德行高潔,家境雖貧卻從不憂慮,對學問的追求孜孜不倦,深得孔子喜愛。孔子曾贊譽:「賢哉,回也!粗茶淡飯,身處陋巷,他人難以忍受之苦,回卻自得其樂,真是賢良啊!」

有次,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不幸在陳蔡之間被亂軍圍困,一連七天斷了糧。這時,子貢機智地攜財物突圍,從附近農家購得一石米解困。眾人聞訊欣喜,孔子即刻吩咐顏回與仲由在簡陋的土屋下烹煮。飯將熟時,不料房梁上落下一撮煙灰,顏回急中生智,連忙將被汙染的飯粒挑出,但又覺扔掉可惜,給別人吃又不妥,便自己默默吃下了那團飯。

這一幕,恰被子貢在井邊瞧見,誤以為顏回偷吃,心中大為不悅。他快步走到孔子面前,問道:「老師,仁義之人,在困境中是否會改變氣節?」孔子沈吟片刻,答:「困境中若改氣節,何以言仁義?」

子貢便將所見一五一十告訴了孔子。孔子聽後,緩緩道:「我對顏回的了解,非一日之功。此事或許另有隱情,你且勿聲張,待我問問顏回。」隨即,孔子派人喚來顏回,顏回一五一十說明了原委。孔子聽後,點頭道:「換作我,也會如此。」接著,他轉向其他弟子,感慨萬千:「我對顏回的信任,由來已久啊!」

此後,「顏回拾塵」便成了典故,象征著品德高尚之人有時也會遭遇誤解與猜疑。

試想,若當時子貢能心平氣和,直接找顏回問個明白,彼此間多一份坦誠,或許誤會便能煙消雲散。

鑒於平台規則,只有您點了「關註」,與我互動才會成為鐵粉。可以享受第一時間收到文章的推播。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