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這個低調的西北小城,卻藏著中國羊肉的「天花板」

2024-01-01美食

沒有人比鹽池人

更會吃灘羊!

在【舌尖上的中國】的推薦之下,全國吃貨都知曉了 寧夏灘羊 的大名,雖然西北諸省都是「吃羊大戶」,但寧夏仍然是其中耀眼的存在,因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寧夏灘羊品種優越、產量稀少,羊肉品質極佳。

而寧夏灘羊裏,又以寧夏東部的 鹽池縣 品質最優。這幾年,「鹽池灘羊」的名號逐漸享譽全國,鹽池更是成為了「中國灘羊之鄉」。

鹽池灘羊的「一千零一種」開啟方式。 攝影/馮大偉、王家樂牌、吳學文

都說鹽池灘羊美味,但非得來一次鹽池,有過羊肉油脂如鮮奶油般入口即化的體驗,才能懂得當地人「 出了鹽池再不吃羊 」的堅持。在「甘草之鄉」鹽池長大的灘羊,喝的是弱堿性礦泉水,吃的是甘草、苦豆子等170多種牧草,肉質豐腴的同時卻不會讓人感到肥膩,口感上也鮮少有普通羊肉那樣惱人的腥膻味。

如何吃掉一只灘羊? 這個問題可以在鹽池找到數十種答案——餐桌上的 手抓羊肉 細嫩彈牙, 爆炒羊羔肉 外觀油光鮮亮,外焦裏嫩的 烤全羊 迸發濃郁的肉香;除此之外,羊肉還與各色主食「 通力協作 」,在一日三餐中呈現著各種姿態: 羊肝涼皮,羊肉攤饃,羊肉臊子面,羊雜湯.......

毛穗呈波浪狀的鹽池灘羊。

灘羊對鹽池人而言絕不只是飽腹之食,他們變著法子地吃灘羊,也是在珍惜每一份羊肉香味背後更細膩的「 人間煙火 」。

清湯煮,大鍋蒸:

最簡的技法,最極致的鮮

好的食材會在烹飪階段裏省去不少麻煩, 鹽池灘羊 就是最好的例子。這裏的羊羔世代吃苦豆子、甘草、沙蔥、百裏香等中藥材長大,肉裏有 鹽堿水 的味道,也有 藥草味和奶香味。

在鹽池,可能最挑戰大眾認知,卻也最地道的吃法,便是 清水煮灘羊 了。用餐過程中時常可以見到服務員向客人解釋,這裏的涮羊肉不推薦蘸麻醬,最好 空口原味吃 ,嘗過之後便能明白這種選擇的用意,灘羊肉極其細嫩,無論是涮還煮都沒有血沫,入口簡單咀嚼即化,滿嘴都是羊肉的清香卻又沒有膻味,淡淡的鹽味已經足夠提鮮,多余的調料反倒是負累了。

不加調料,才能嘗到灘羊原汁原味的肉香。 攝影/吳學文

要說鹽池人招待客人的選單首選,那必得是 手抓羊肉 。鹽池人素愛「 大塊吃肉,大碗喝酒」 ,性格最是快意江湖,若是有朋自遠方來,必要用最好最壯實的羊肉來招待。手抓羊肉的制法也同樣返璞歸真,經燉煮後端上桌,吃的就是羊肉的絕佳品質。

寧夏人把羊肉的肥叫「 」,第一口要挑塊「 死壯死壯 」的,不用顧著什麽規矩,抓緊趁著第一股熱氣咬下去、讓肥潤豐腆的脂肪裹住牙齒,讓汁水充盈的瘦肉填滿口腔,用鹽池人的話來說,這才「香實著呢!」

手抓羊肉,當地簡稱「手抓」。

跟外面餐館裏吃羊不一樣, 清燉羊肉 的吃法更 家常化 。將切塊的羊肉加蔥姜、幹辣椒、花椒等調味料,用清水煮到爛熟,寒冷的冬天最是暖胃。當然了,鹽池人熱天也吃羊,三伏天裏的一碗 羊湯 ,是以熱制熱的養生法寶,當地人還戲稱道,「鹽池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

同食過一鍋羊肉湯,就都是自己人了。

關於如何燉好一鍋羊肉,配菜的選擇也至關重要。在湯裏加一些 白蘿蔔 ,蘿蔔的鮮甜滲入灘羊肉的筋膜;能讓肉香減去幾分油膩; 黃花菜 也是灘羊的好搭檔,鹽池盛產黃花菜,趁著晨露未起就到田裏摘的黃花菜最為香甜。盛夏陽光滋潤過的黃花菜,俯倒在羊肉的油脂和柔潤有嚼勁的 雜糧 當中,層層香疊的口感,能讓每個喝著黃花菜湯、咬著羊排的人,都感受到大漠裏的「 天與地 」。

黃花菜雜糧燉羊排,是鹽池人招待貴客的招牌菜。

灘羊不僅是鹽池人的味蕾體驗,也是 生活的縫合線 ,當地人記憶中最香的那口灘羊美味,大都源自一個特有的環境「 打平夥 」。不用勞作的日子,鄰居們合夥湊錢買一頭羊,把殺好的羊扛回來後,煮一大鍋開水,鍋裏扔些花椒、大蔥、辣椒、鹽等調味料。

然後喊聲此起彼伏:有要吃前腿的,有要吃肋排的,有要吃脖子的,每個人說好了哪一塊,都先記下,然後就把羊肉丟進鍋中。幾十分鐘不到,羊肉的香氣一縷一縷地往外竄,一裏地開外也嗅得到。

鹽池灘羊肉,大塊吃,才盡興。 攝影/吳學文

哪怕過了幾天,大家都會記得打平夥時,羊肉放在鍋裏煮上半個小時後的氣味—— 香,抓心撓肺的香 。鹽池的羊肉不膻,但和燒酒一樣後勁足得很,打過平夥的人自此就不再生分了,都在一個鍋裏「 攪過食 ’,關系也就更親近。

很多年後,從這片土地走出去的人各奔東西,那份打平夥時感受過的香氣,卻能輕而易舉喚回所有人的共同記憶。時間長河裏,同樣的羊肉香氣不會出現兩次。而共同喝過一鍋羊肉湯的鹽池人,是被命運奇妙相連的「 自己人 」。

爆炒、炭烤、醬香

各有滋味!

鹽池飲食之風奔放,對食材的要求卻是 精細至極 。當地餐桌上最受歡迎的,一向是是 羊羔肉 ——灘羊成年之後,肌肉反而會容易累積脂肪和膻味物質,所以最好的灘羊在長到6個月以前就會被選去制成羊羔肉了。吃羊羔的行家選羊會看牙齒,兩排牙齒還沒長出來的羊羔叫做「 羋子(咩) 」,這種羊羔出生2個月左右,脂肪含量少,肉質最為細嫩可口。

爆炒羊羔肉 是鹽池一帶的特色做法,要到 惠安堡 才能吃到最地道的風味。這個緊鄰甘肅環縣、坐擁鹽地、煤礦、石礦資源的小鎮,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大片的鹽湖和溫泉造就了極其利於灘羊生長的地理風貌,也成就了餐桌上爆炒羊羔肉的細嫩噴香。

紅彤彤的爆炒羊羔肉,挑逗每個食客的味蕾。

40天左右的羊羔肉,剁塊後要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待柴火燒旺,起鍋燒油,先下一把 青嫩尖椒 炸出香味,再把細細整整方塊狀的羊羔肉一口氣倒入滾開的油中。鍋鏟來回翻動,大火持續爆炒,湯汁與旺火「 拉鋸 」之間,所有香氣滲於羊肉紋理之中。再灑上一把蔥姜蒜末,澆入秘制花椒水,配上蒜苗、蔥段,就可以出鍋了。

羊羔肉泛著香辣鮮亮的油光,外表辛辣焦香,一口咬下去軟嫩多汁。一份爆炒羊肉端上桌來,所有人都能吃光三兩米飯,消卻了疲累,再心滿意足地踏上歸途。

爆炒羊羔肉,還得是惠安堡的更「香實」。

烤全羊 也是西北大地上繞不過的一道美味,每個吃過鹽池烤全羊的人,必定會被那種色澤金黃、焦香四溢的體驗迷倒,地道的鹽池烤全羊一般以二十多斤的 成年羯羊 為宜,這個標準下烤出的羊肉口感脆嫩,不會過於「縮水」;而另一重風味密碼則藏在醬料的配比上。

鹽池人對醬料的選擇相當考究,要選用寧夏本地自然成熟的秋季椒,配上線椒、幹辣椒、燈籠椒等研制成末,再連同花生末、孜然、芝麻、香菜、蔥蒜、剁椒炒制成醬。除此之外,烤全羊還會以各種 中草藥 提味,雖說它們身價不低,但用來搭配如此美味,同樣是物盡其用了。

來寧夏不吃烤全羊,等於白來一趟。 攝影/嬌嬌泡飯

老鹽池人吃羊吃得出神人化,一只羊的不同部位都能在廚房裏各得其所, 肋條和脖子肉 可以做手抓, 羊背 能拿去炭烤,而 羊蹄、羊頭 ,則能做成醬鹵的美味。 醬香鹵羊蹄 是寧夏夜生活的點睛之筆,經秘制鹵汁浸泡過的羊蹄,汁水豐盈可口,蹄筋軟爛入口即化,再蘸點醋汁提鮮,那滋味比酒精更醉人。

膠質滿滿的醬香鹵羊蹄。

羊頭,是鹽池人對灘羊美味的另外一種執念, 鹵上一天的羊頭鹹香入味,厚重的香料將每塊肉都調教出獨特的風味。羊頭難啃,但鹽池人有自己「 庖丁解羊 」的專屬技法,先從頭皮正中劃開一道口,將頭肉扒向兩邊,再從鼻骨處往上一掀即取下,將羊眼睛挑出,再將顱骨掰開,取出羊腦。接下來,從羊頭肉上切下兩耳和口腔上膛的軟骨,最後貼著羊舌頭,兩側各一下,將聘骨切斷,便能完整地拆下兩塊。

會吃羊頭的人,才是真正懂灘羊的。

羊頭肉還可以直接剝離出來,切片,加入蔥姜蒜、香菜、生抽、老抽、幹辣椒粉爆炒,或是加蔥絲、姜絲、香菜段、味精、料酒、鹽、白胡椒、香油等涼拌。如果覺得還不過癮,還可以 大白菜炒羊頭肉、豆腐燜羊頭肉 等等,總之,隨你怎麽做,因著肉質絕美,鹽池羊頭肉都好吃。

在鹽池,擼串同樣是夜宵場的必備專案。這裏的羊肉串調料也用得少,只有在烤至金黃外表已經有脆殼時,再撒上一小撮鹽或者孜然提味。 紅柳枝羊羔肉串 散發著剛炸好的油香,酥而不焦、嫩而不膩,裹著燙面油香送入嘴裏,鮮香的汁水在舌尖打轉兒。

紅柳枝羊肉串,又嫩又香。 圖/圖蟲·創意

涼皮,攤饃,面條......

羊肉和主食的多彩碰撞

鹽池把守著 寧夏的東大門 ,草原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在這裏深度交匯, 羊肉和面食 ,也在這裏完成了相當極致的碰撞。

灘羊的鮮美來之不易,因此鹽池人也更加珍惜每一頭羊,並努力做到物盡其用。好的部位多用來爆炒、紅燒和炭烤,剩下的部位,可能很多外地人不大懂得處理,而鹽池當地人仍舊視作珍寶,比如 羊肝 ,煮好之後再經過油炸的羊肝酥而香,拌上涼皮,就變成了鹽池街頭隨處可見、不容錯過的絕味—— 羊肝涼皮。

羊肝涼皮,天再冷也戒不掉的美味。

羊肝涼皮,是全國涼皮界裏少有的「 葷涼皮 」,薄而寬的鹽池涼皮蓋上一層黑褐色羊肝,一方帶著爆裂香氣,一方帶著素冷冰清,羊肝夾雜著蒜汁的香氣,透過晶瑩的涼皮撲鼻而來,筷子一挑,便讓味蕾瞬間淪陷。

羊肝辣椒醬 羊肝薯仔泥 也是當地人毫不陌生的美食,寧夏涼冷幹燥,疏松的沙質土最適合薯仔生長,這裏的薯仔澱粉含量高,吃起來面面的,薯仔泥和剛出爐的炒羊肝拌在一起,再澆上一勺辣椒油, 動物性 植物性 的兩種綿密口感產生奇妙的呼應,絲毫不膻。

萬能的羊肝辣椒醬,拌面,拌米飯,夾饅頭皆可。

「半碗面,半碗米 」,是寧夏人飲食習慣的形象概括,當地大多數本地人都是中午米飯、晚上面條式的搭配。曾經有種說法,寧夏的面因一首歌而受捧,就是布衣樂隊創作並演唱的【 羊肉面 】,「 你回家吧,困難的時候,回家媽媽給你做最喜歡的羊肉面……

鹽池的羊肉面,有 羊肉搓面、臊子面、賀菇面、羊排小揪面 等不同流派,其中又以 臊子面 名氣最大。灘羊豐盈鮮美的後腿肉被切得細碎均勻,嗆好的臊子紅湯色濃而味淡,配上潔白柔韌的細絲長面,登時讓人食欲大增,吃起來酸辣可口、相當過癮。

一碗羊肉饸烙面,慰勞在外遊子的鄉愁。

能和灘羊緊密連在一起的糧食,還有 蕎麥 。蕎麥在鹽池的主食領土獨霸一方: 蕎面饸烙、蕎面攪團、貓耳朵 等,再配上老鹹菜和羊肉臊子,是每只灘羊完整消化於餐桌的最終出路。

羊肉攤饃, 讓人與羊的距離更近了——在蕎麥面粉中打個雞蛋做成面糊,攤饃時先往鍋裏刷一層灘羊尾巴油,再倒面糊,文火烙兩三分鐘後,饃就可以挑起來吃了。這饃初看有點像灰不溜秋的抹布,但把攤饃泡進 羊湯 裏翻來覆去幾回,充分吸收了湯汁過後再一口咬下去,松軟的攤饃讓湯汁在牙齒之間碰撞,兩種食材仿佛在嘴裏跳舞一般,香味順著食道直沖五臟六腑。

一位鹽池的當地詩人說,世間贊頌羊肉和蕎麥者眾多,但是少有人了解攤饃。「 家家戶戶都有浸著饃吃的那碗羊肉湯汁,那都是詩外的功夫 。」

攤饃,羊湯的最佳搭檔。 攝影/王家樂牌

有珍稀品種,有獨特風味,有歷史底蘊 .......種種條件成就了鹽池灘羊俘獲食客,暢銷千年的傳奇。如今的鹽池,大部份人的生活仍然與灘羊有關,灘羊養殖的收入更是占當地居民收入的60%以上,鹽池灘羊產業的發展,充實了當地百姓們的「錢袋子」。

2023 年,鹽池灘羊飼養量已經達到 324萬只 ,年出欄量近 194萬只 ,經過多年的精心培育、品質把控和品牌建設,鹽池灘羊的銷售量進入指數級增長,品質優異的灘羊肉走上外地餐飲業的餐桌,也登陸各大電商平台、開啟健康精致派食客的味蕾。2016 年,「鹽池灘羊」已獲批成為 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此後在G20峰會等會議上,鹽池灘羊更是多次登上國宴,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價值。

鹽池縣巨大的灘羊雕像。 攝影/薛月華

鹽池灘羊不僅撫慰著一代代鹽池人的味蕾,也走出寧夏,成為了在世界舞台上也極為矚目的至上美味。

文字編輯 | 阿智

圖片編輯 | 王家樂牌

封圖 | 馮大偉、王家樂牌、吳學文

首圖 | 吳學文

未署名圖片來源 | 馮大偉

*本文部份內容來源於【風物中國誌·鹽池】,原作者斯小樂。

參考資料

【中國·鹽池灘羊文化大觀】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