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李德生追悼會:李訥與丈夫同行,解放軍擡棺徐行,老鄉盼將軍歸根

2024-05-08歷史

1952年10月26日,北韓,上甘嶺戰役決戰之際,誌願軍3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在司令部見了李德生之後,對兵團副政委杜義德說道:「他上去了,我就能睡個好覺了。」

1972年1月10日,李德生同誌主持了陳毅元帥的追悼會。會後,在他的幫助下,我軍175位老將軍的復出工作得以落實。

2011年5月14日,李德生上將的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首都各界群眾和將軍老家的鄉親都紛紛前往吊唁。

毛主席的小女兒李訥同誌也不顧自己的七旬高齡和病體,與愛人王景清同誌一起來到現場,並敬獻了花圈。

在追悼會結束後,一隊解放軍戰士輕輕擡起李德生同誌的棺槨緩步走出禮堂。送行的老家鄉親們哽咽道:「希望老將軍的骨灰可以落葉歸根。」

那麽,李德生同誌的身後事為何會如此備極哀榮呢?

失去的黨籍

李德生將軍是河南新縣人,生於1916年。老娘在他9歲時就過世了,老爹一個人就靠自己開的一小片荒地含辛茹苦地照顧他,但是再苦,還供他讀了半年私塾。

老將軍在12歲的時候就開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1928年,他的家鄉柴山堡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轉年,13歲的李德生就當上了兒童團的團長。

他回憶當時自己和小夥伴雖然年紀小,但是組織得很正規,每人還有一根1米來長的木棍當武器。木棍一頭紅,一頭黑,象征著「紅黑不認人」,誰敢違反蘇維埃法律,就要嚴懲。

雖然當了孩子王,李德生更羨慕赤衛隊的隊員,因為大夥每人都有紅纓槍,還能跟著紅軍沖鋒陷陣。不過,沒多久,他就如了心願,跳過赤衛隊,直接參加了紅軍。

當時,紅軍的一位營長到當地招兵,因為李德生表現好,所以蘇維埃主席就推薦他了。但是,營長一看他是兒童團團長,年紀太小,有點猶豫。李德生不依不饒,好一通軟磨硬泡,營長沒辦法,就出了個主意:讓他和自己的通訊員賽跑,贏了就要他。

結果怎麽著?

別看李德生年紀小,但是他對當地的地形熟悉,而且通訊員背著一身的裝備,雖然年輕力壯,反而沒他跑得快。營長一看這14歲的小家夥如此機靈,於是就破例招入麾下。

老爹知道兒子要當紅軍了,雖然舍不得,但還是選擇了支持。臨走前,爺倆抱頭痛哭。

紅軍撤走後,國民黨反動派把他老爹抓進監獄關了好幾年。出來以後,李德生父親的身體已經被折磨得大不如前,只能乞討為生,不到50歲就過世了。1947年,李德生再次回到家鄉時才得知這個噩耗。沒能給爹媽盡孝,這成為老將軍心裏一生的痛。但是,沒辦法,幹革命只能舍小家,為大家。

當了紅軍,李德生發現實際情況跟他想的不一樣,槍是需要自己去搶。他也沒當回事,每次打仗,他就拿著紅纓槍跟著大夥拼命沖鋒,兩仗下來,還真弄了一支。

不過,槍太長,班長就幫他把槍管截短了一半,於是,他就扛著這支「殘廢」槍,出生入死,居然把槍法練得還不錯。因為他過去在兒童團就當通訊員,身體靈活,膽子還大,跑得飛快,而且「命還硬」,所以,上級又把他分配到了通訊班。

這回他總算有了桿順手的家夥~蘇式短馬槍。有一次,徐向前同誌視察他們團,看見他這小孩扛著的槍準星都打沒了,就好奇地問他:「你這槍怎麽打得準呀?」

李德生胸脯一挺答道:「我拿標尺的缺口對著槍口的中間,上下估摸估摸就能打準了!」徐向前同誌接過槍也試了試,發現這法還挺好使,於是就鼓勵了他一番。

1932年,16歲的李德生成為了光榮的共產黨員。不過,3年後,他就被開除黨籍了。

這是怎麽回事呢?

沒有黨籍的勇將

李德生性子直,不說假話。長征時,他是在紅四方面軍,因為在1935年5月立場堅定地反對張國燾的錯誤路線而被開除了黨籍。老將軍後來回憶說這是他參加革命5年來的最大挫折。而且他當時沒想到自己恢復黨籍要足足等上10年!

不過,即使是這樣,李德生對革命事業的信念仍然堅定,他繼續堅持聽黨話,跟黨走,三過雪山草地。在抵達陜北後的一次戰鬥中,一顆子彈穿透了他的左肺,差點打中心臟。雖然他扛了過來,但是左手還是落下了終身殘疾。

抗戰爆發後,李德生被編入129師,繼續幹老本行,擔任通訊排排長。不過,是金子早晚會發光的。在殘酷的戰鬥中,李德生逐步成長為八路軍的優秀指揮員。在百團大戰中,已經擔任769團1營長的李德生在遼縣石閘鎮不但率部全殲了日軍2個中隊,還抓了12個俘虜!

當時,那幫老鬼子在被抓住前基本都自殺,李德生這一次創了769團抗日以來一次戰鬥逮住日本鬼子的紀錄。

不過,在歷次大戰中,老將軍覺得最過癮的要數1945年3月的馬坊之戰,因為在這次大戰中,他終於逮住機會親自操刀砍鬼子。

百團大戰之後,日本鬼子對晉中根據地展開了瘋狂的報復,在戰略重地遼縣馬坊鎮的一座小山上修了一個超大號的炮樓,然後以此為據點在周圍實作「三光」,惡行令人發指。

針對這根「毒刺」,八路軍在1943年進行過一次強攻,但是以失利告終。李德生接任太行第2軍分區30團團長後,決定一雪前恥。

不過,他不是那種一味猛沖猛打的指揮員,上任以後,他先仔細研究了上次戰鬥失利的原因,發現是準備工作不足所致。

那再次攻打,準備工作該怎麽做呢?

李德生親自化妝到馬坊炮樓周圍偵查,發現日本鬼子每天都要逼著周圍的村民給他們送菜,這是個能進去偵查的好機會。

不過,他沒有輕舉妄動,為什麽呢?

因為八路軍長期戴軍帽,額頭都有一個大印兒,而且他和偵查員說話的口音也不對,手上的老繭也不夠厚。

於是,為了這次偵查任務,李德生帶著幾名偵查員半年沒戴軍帽,在此期間沒事就和農民一塊勞動,不但手上的繭子越來越厚,而且口音也學得差不多。

經過半年的準備,李德生終於帶著幾名偵查員,穿著從老鄉那借來的破棉襖,擔著菜籃子大搖大擺地進了鬼子炮樓,而且還是進進出出好幾次,把裏面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

1945年3月5日淩晨,炮樓內的中國共產黨地下工作者開啟了東門,李德生率領82名戰士一擁而入,和各個房間的日本鬼子展開激烈的戰鬥,很快就搶占了電台室和四個角的地堡。

眼見戰鬥順利進行,李德生親自拿著一把大砍刀一邊指揮,一邊鎮守東門,防止敵人逃跑。此時,炮樓內的槍聲和爆炸聲早已響成一片,忽然,一個又高又胖的鬼子舉著武士刀,怪叫著沖向李德生。

李德生一閃身,順勢就是一刀劈下,胖鬼子還算靈活,居然躲開了。不過,李德生這一刀勢大力沈,直接劈在一塊大石頭上,火花四濺,刀身都彎了,把鬼子嚇了一大跳。

不等鬼子反應過來,李德生一腳就把他踹趴下,幾名戰士三下五除二就給他捆成了粽子。後來得知這個鬼子就是炮樓領頭的鈴木小隊長。此戰,我軍一鼓作氣全殲日本守軍30余人,抓住了8個俘虜,一舉鏟除了太行根據地的心腹大患。【解放日報】專門報道此戰為「典型的殲滅戰」,同時,毛主席也大加贊譽,並記住了李德生的名字。

1946年3月,晉冀魯豫解放區3縱黨委撤銷了李德生在1935年所受的處分,恢復了他的黨籍,而且黨齡仍然從他在1932年入黨之日算起。

解放戰爭中,李德生在劉鄧二位首長麾下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此後,他在北韓戰場更是打出了國威軍威。

1952年10月14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向北韓中部上甘嶺附近的誌願軍2個高地發動了猛攻,1天之內,誌願軍陣地上就落下了30多萬發炮彈。

這兩處陣地深入敵軍戰線12公裏,三面受敵,壓力巨大。如果有失,聯合國軍將居高臨下威脅平康平原,誌願軍將陷入極其被動的局面。

10月26日,正在率部休整的12軍副軍長李德生接到命令前往3兵團司令部。

此時,一向穩重的副司令員王近山都略顯焦急,他告訴李德生15軍已經全部頂上去了,但敵人的攻勢不減。他命令李德生率領12軍作為預備隊支援15軍,同時任命他擔任一線指揮員,統一指揮12軍和15軍的所有部隊。

在李德生領命走後,王近山向兵團副政委杜義德說道:「他上去了,我就能睡個好覺了。」

重任在肩的李德生再次發揮了他智勇雙全的特長。在向15軍軍長秦基偉了解完戰況之後,他冒著生命危險,帶著參謀乘車直接穿過敵軍火炮和飛機組成的火力封鎖線抵達最前沿進行摸底。

在了解到一線戰士的困難後,他立即作出了4項非常有針對性的部署。

第一點,解決彈藥問題。當時前沿陣地離臨時彈藥庫有5公裏遠,有的戰士為了搬運彈藥都累吐了血。李德生了解到這個情況後,立刻安排補給線沿途每隔50米就挖一個貓耳洞用於分段儲存彈藥。如此,戰士們在搬運時大大節省了體力,減少了傷亡,而且有效保證了一線的彈藥消耗。

第二點,解決吃的問題。李德生要求在主陣地741高地的反斜面下方的一個大山洞裏建立了臨時廚房,24小時不間斷地蒸饅頭和包子,由50人負責運送到一線戰地。戰鬥激烈時,包子和饅頭裝在小袋子裏拋給戰士。沒有水,就往上送蘋果給大夥解渴。

第三點,修工事。當時主陣地被敵軍炮火轟得只剩下松土,一腳踩下去能陷到膝蓋。李德生命令運來了1000多條麻袋用來搭建臨時工事。隨後,他又命令預備隊上陣地負責挖掘戰壕和藏兵洞,以節約一線戰士的體力。很快,大量工事修建完成。

第四點,重火力。李德生在我軍陣地前布置了大量炮兵觀察哨,同時把敵人進攻路線網格化,做到了一線陣地在防禦時可以隨時呼叫炮火掩護。

經過了李德生的精心部署,誌願軍在防禦中取得了優異戰果。僅在11月2日的一次敵人大規模進攻中,誌願軍91團的一個班就取得了殲敵400余人,自身僅負傷3人的優異戰績。

戰至11月底,聯合國軍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上甘嶺戰役以誌願軍勝利告終。

熟悉這段戰史的人都知道「是李德生釘選了上甘嶺戰役最後的勝局。」

1955年,李德生被授予少將軍銜。

1969年4月,毛主席親自點名李德生成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軍委委員。

1970年4月,他開始擔任總政治部主任,並於1971年兼任北京軍區司令員。

雖然威高權重,但李德生一如既往地保持著革命軍人的作風,並對很多老首長和老戰友提供了幫助。

老戰友

1972年1月10日,李德生主持了陳毅元帥的追悼會,毛主席不顧病體,親自出席,在向這位老戰友作最後告別的同時,對他的功績也給予了高度評價。

隨後,毛主席、周總理、葉劍英元帥將很多有困難的老將軍的來信轉給了李德生,請他代為協調和處理。

李德生在接到任務後,在汪東興同誌的配合下,陸續為這些老首長和老戰友安排了到京就醫和復出工作。

最終,一共有175位將軍得到了良好的安置。

1988年,李德生在我軍第二次授銜中,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老將軍不但為中國共產黨、我軍的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而且他還一直關心著自己的家鄉。

1970年代,老將軍就自掏腰包,並經過多方籌款為家鄉添置了自動碾米機。他老將軍的心裏,自己浴血奮戰的目標就是為了讓下一代過上好日子,所以在離休後,他老人家為家鄉積極奔走集資,在1993年終於辦起了李家窪小學,解決了當地孩子的失學問題。

2011年5月8日,李老將軍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正是因為老將軍一生光明磊落,無怨無悔地為黨、為國家、為軍隊、為家鄉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他的身後備極哀榮,連毛主席的女兒李訥同誌都不顧七旬高齡和病體和丈夫一起前去吊唁。將軍家鄉的鄉親也紛紛趕去,並在起靈的時候哽咽道:「鄉親們都盼著您落葉歸根呢!」

老將軍的遺物中沒什麽值錢的東西,連銀行的戶頭都沒有,只有很多書。

毛主席當初要求他多看書,所以老將軍在後半輩子一直都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