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5年,毛主席和蔣介石談好了國家統一的條件,包括蔣的職務

2023-12-21歷史

1949年,經過二十八載艱苦卓絕的抗爭,新中國猶如一輪朝日,冉冉升起,而蔣家王朝卻如同落日,逐漸黯淡。蔣校長在敗局已定之際,遠遁台省,望著大陸,遙想往昔。

開國大典

自那以後,毛偉人與蔣校長,這兩位中國現代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便再也未曾謀面。雖然海峽隔閡,但他們都希望避免混亂,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為了兩岸統一,雙方進行過多次接觸,然而,台省為何遲遲未能回歸呢?

蔣介石

1949年5月,解放軍靠近蔣校長的老家浙江奉化時,毛偉人起草了一份電文,並要求部隊在占領奉化時不要破壞蔣的住宅、祠堂及其建築物。

周公生前多次要求有關部門照顧好蔣氏在奉化的親屬,保護好溪口的山水和蔣家的遺跡。解放軍進駐奉化溪口時,對此指示堅決執行,充分展示他們對蔣家的關心和尊重。

解放軍行進溪口鎮

然而,正因為蔣校長已經退居台灣,兩岸通訊幾乎中斷,一些香港報紙趁機散布謠言,聲稱「蔣的故居和家裏的祖墳被毀」。

蔣校長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而且他曾在日記中寫道:「幾乎每晚都無法忘卻」。可以想象,當他得知祖墳被毀的虛假訊息後,心裏有多麽難受。

蔣氏故居

因此,當蔣校長獲知真相之後,非常感激。這也是後來蔣校長對於兩岸統一態度轉變的一個重要原因。

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結束,國際關系逐漸進入「破冰期」,國內建設事業飛速發展,走向復興,對台政策也由武力變為和平解決。

然而,中國台省在美國的幹涉下,面臨著選總統的問題。在大陸看來,與其讓美國扶持新的傀儡,還不如讓蔣當選更加穩定,畢竟蔣有著自己的意願和能力。

因此,大陸決定透過國際支持蔣的方式,來換取與他進行和談的機會,進而商討台省的和平解放。

甚至連周公都傳話給蔣校長,表示如果蔣校長能夠改變立場,那將是一項偉大功績,中國人民會對他表示感謝。

中共的態度讓原本緊張的兩黨關系得到緩和,曾經參與過北平談判的章士釗深知機會來之不易,主動扮演了說客的角色,與國民黨舊部聯系,進行談判。

章士釗作為老國民黨人,在黨內有很多朋友,同時他也為國共合作做出過重要貢獻,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好朋友,他擔任這個溝通橋梁的角色再適合不過。於是大陸便希望透過在國際上支持蔣來換取與他和談的機會,繼而商討台省的和平解放。

就連周公也傳話蔣校長,如果蔣校長願意改變想法,那麽他就是大功一件,中國人民會感謝他的。

中共的態度讓一度緊張的兩黨關系出現了緩和,曾經參與過北平談判的章士釗深知機會來之不易,便主動當起了說客,同國民黨舊部聯系談判。

周公和毛偉人居然批準了他的申請,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還特意寫了一封信,托他帶給蔣。時間定在了1956年春,作為任務的承擔者,章士釗登上了船前往香港。在抵達香港後,他找到了當時負責【香港時報】的徐孝炎。章士釗向徐孝炎透露了他的來意。徐孝炎立刻準備前往台省,親自將信遞交給蔣。

章士釗

在與蔣校長見面後,徐孝炎詳細告訴蔣校長他與章士釗的對話。蔣校長聽完徐孝炎的陳述後,才開啟信封。但是,蔣校長反復閱讀這封信,沈默了很久。徐孝炎等不到蔣校長的回答,只得無奈離開。

後來,蔣介石經過多方考慮,同意進行和談。然而,蔣校長還是提出了六個條件:

第一,蔣校長希望他攜帶舊部回到大陸,並可以在任意省份定居,他仍是國民黨總裁;

第二,蔣校長要求他的兒子繼續擔任台省省長;

第三,一旦台灣斷絕接受美方援助,中央必須為台灣提供經濟援助;

第四,大陸必須接管台灣的空軍和海軍部隊,同時縮減陸軍編制;

第五,廈門和金門必須合並,其領導人由中央和台省共同選定;

第六,必須保證台灣民眾的生活條件和水平不會下降。

看到這些條件後,毛偉人立即同意,並表示:「只要能和平解決台省問題,什麽條件都可以再談。」

毛偉人的態度出乎意料,這對於和平解決台省問題來說是一個重大突破,是一次成功的「破冰行動」,也是國共兩黨關系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

得知國共雙方的六項協定後,美國突然感到緊張不安。他們擔心蔣校長和台省可能會脫離美國的控制。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美國開始采取強硬手段對台省施壓,並明確表示,沒有美國的支持,台軍將一無是處。

蔣校長本來就是一個極度多疑的人,他對於中共的"陰謀論"非常信奉,並在之前的幾次和談中因此而中途放棄交流。

從1950年開始,歷經三次國共和談的失敗,盡管曹聚仁一直為國共關系奔走呼籲,但他在1972年因病去世,台省回歸祖國的計劃再次停滯。

直到1975年,蔣校長委托國民黨的陳立夫向毛偉人轉達了和談意向,鄧公應邀前往台省進行存取。

這次存取象征著兩黨關系的重要轉折,因為蔣校長的年紀已經很大,他希望在離世之前能夠回到故鄉。

因此,如果一切順利,國共兩黨可能會在這次存取之後達成第三次合作的協定。

然而,命運卻作弄人。隨著4月5日蔣校長的突然去世,台省的回歸再次被擱淺。

1992年,98歲的陳立夫在接見大陸首批訪台記者時,他說「只要兩岸人民需要我,我就會去大陸,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國家強盛,人民安樂。」

時至今日,像陳立夫這樣渴望和平統一的人依然在努力著。我們相信,這一天的到來不會太遠。

在1992年,當時98歲的陳立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表示:「我的最大心願就是國家強盛,人民安樂。」

時至今日,仍然有像陳立夫這樣渴望和平統一的人士在為實作這一目標而努力。我們堅信,這一天很快就能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