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陜西推出漢代廉政文化特展 文物裏的廉政故事

2023-12-22歷史

獬豸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能辨是非曲直,可識善惡忠奸。漢代司法官員頭戴獬豸冠。

戴冠文吏俑,其身旁是一枚書刀和一方簡牘。文吏俑身著深衣,下巴微微收起,雙手合於腹前,身姿恭謹,再現了漢代官員嚴謹恭謙的形象。 張藝瑤 攝

規矩鏡。其鏡面布設規矩紋,意在提醒人們每日持鏡時要檢視自身,涵養規矩意識。

西安市北郊的渭水之畔,漢代帝陵在此錯落分布,隆冬時節更顯厚重古樸,站在這方土地上,雖遠隔千年,依然能聽到來自時光深處的啟示。

近日,由陜西省文物局舉辦,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承辦,陜西歷史博物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碑林博物館、鹹陽博物院、安康博物館等11家文博單位共同推出的「漢風廉韻——漢代廉政文化特展」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依托來自西安、鹹陽、安康等地多家文博單位的文物資源,展出反映漢代廉潔思想、代表漢代廉政制度的主題文物,勾勒出漢代廉政文化的歷史風貌。

出土磚瓦銘文體現出民本思想

展覽中展出了上面帶有銘文的瓦當和地磚,大部份出土自陽陵、茂陵等漢代帝王陵墓。其銘文帶有祈禱色彩和紀念意義,具有鮮明的特征,引人註目。

秦漢時代的統一,結束了長期戰亂,四海一統、天下歸心。展覽中有一塊「海內皆臣」鋪地磚。「海內皆臣」正是這一時代背景的精煉概括。

「海內皆臣」磚為西漢時期的宮殿用磚,上書銘文「海內皆臣,歲登成孰,道毋饑人,踐此萬歲」。經過秦末的戰亂,漢初推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把農業作為休養生息、恢復生產、社會安定、國家自立的基礎。對於以農業經濟為特征的漢代社會來說,磚紋「歲登成孰」正是這一觀念的具體體現,表達了一個新生王朝對農業的重視和佑民溫飽的樸素願望。

「道毋饑人」則突出了對民生的重視。【漢書·文帝紀】載文帝詔:「天生民,為之置君以養治之。」剛剛經歷戰亂的漢朝,思索著如何養育百姓,保障民生,使其免受饑寒困苦之憂、流離失所之困,這正是執政者對蕓蕓眾生、黎民大眾之正道所在。相似的銘文還見於展出的各種瓦當,包括「天地相方,與民世世,中正永安」十二字瓦當、「百萬石倉」四字瓦當等,表示治國理政要像自然界中的天與地一樣和諧適宜,讓百姓世代安康,這樣才能天下大同。這些銘文磚集中體現了漢代歸農著本、以民為本的民本思想,且形制上方圓並用,布局構思奇妙,篆文古拙樸厚,是兩漢時期重要的文字磚。

民本思想是中國古代倡導的重要政治理念,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尚書】中便出現了節用、愛民等民本思想的先聲。漢代重民本,西漢初年采取「順民之情,與之休息」的政策,順應民心所向所求,以德化民,以農為先,減少徭役賦稅,提倡君臣並耕而食,反對厲民以自營。從劉邦入關封秦府庫約法三章,到漢文帝三次下詔減免田租,再到漢景帝延續三十稅一,均體現了漢代以民為本的基本政治觀念。

展覽還展出了漢陽陵陪葬墓園等出土的農具和其他展示農事活動場景的文物,包括陶房型倉、陶豬圈、帶蓋陶倉等,有的陶倉外壁甚至還寫有「大豆」「麻」字樣,以示分類儲存。漢代陵墓有「事死如事生」的傳統,漢景帝不僅重視農業發展,還曾下詔要求帝後親耕親織,作為天下表率。隨著漢初對農業發展的高度重視、生產工具的革新,戶口既息,倉儲豐盈,展出的舂米畫像磚、桑園畫像磚、農作畫像磚等,再現了漢代勸民務農、耕作繁忙、物產豐饒的圖景。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漢初為了與民休息,特別註重節儉,註重培育整個社會的崇儉尚廉之風。漢文帝在位23年,「宮室苑囿車騎服禦無所增益」,自己常常穿皂綈衣,內宮的衣裙皆有尺寸,不得穿拖地的長裙,帷帳上不得繡花,以儉樸寒素為天下先。漢景帝曾下詔「雕文刻鏤,傷農事者也;錦繡纂組,害女紅者也」,體恤民情,反對奢侈鋪張,自己帶頭勸課農桑,勤於政事,厲行節儉。

漢代誕生了第一部地方性成文監察法規

短暫的秦帝國在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的時候,尚未完全在遼闊土地上建立各項完善且成熟的制度。在繼承先秦相關法律制度的基礎上,有漢一代立足現實需要,進一步創新制度、完善法制,不斷規範官吏行為。

展覽中展出了一組刻有規、矩圖案的「規矩鏡」。中國有著悠久的用鏡歷史,使用銅鏡的起點,最早可追溯到距今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到了漢代,銅鏡使用已較為普遍,其制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規、矩本是中國古代的建築繪圖工具,圓曰規,方曰矩。「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外有約束、內有尺度才能秩序井然。規矩鏡背面布設規矩紋,將「規」「矩」圖樣設在鏡中,意在提醒人們每日持鏡時要檢視自身,涵養規矩意識,做任何事都要按照規矩程式,秉公處事。

漢承秦制,在吸收和借鑒秦代監察立法的基礎上,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頒行了一部專門性監察法規——【監禦史九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地方性成文監察法規,用來約束近畿的「三輔」地區官吏。

【監禦史九條】的監督要點包括:「詞訟、盜賊、鑄偽錢、獄不直、徭役不平、吏不廉、吏苛刻、逾侈及弩力十石以上,作非所當服,凡九條。」這九條事項涵蓋了訴訟、治安、行政、財經、吏治等基本方面,雖然規定事項偏於概括籠統,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執行效果,但仍不失為漢初加強對官吏的監督管理、改進監察法制的一次有益嘗試。

隨著國力強盛,漢武帝為整頓吏治,采用了更多方法加強監察,其中最重要的是創立了新的監察系統。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為加強對地方官員的管理、監督,沿用了以前禦史巡行考察的方式,創立了刺史制度。即把全國分為冀、幽、並、兗等十三州,每州設刺史一人,各察郡、國六七個,以「六條問事」對地方官吏進行考察監督。刺史品秩雖僅六百石,但其任務卻是專糾郡守、國相等二千石高官及地方豪強。

「六條問事」即【刺史六條】,在內容上更加細化,對於高官和豪強可能存在的不法行為針對性也更強。如第六條,「二千石違公下比,阿附豪強,通行貨賂,割損政令」。表示郡守、相國等兩千石官吏如果不能秉公處理公務,就可能導致政令不通,有法不依、有令不行。

【刺史六條】是西漢監察立法的重要實踐,其內容及法律設計之範式對後來的監察立法產生了很大影響。【刺史六條】實施後,對地方官吏和豪強取得了較明顯的約束效果,也使監察制度在西漢中後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對澄清吏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漢代還重視對人才的選拔、官吏的遴選。察舉是漢代選官最重要的一種途徑。察舉科目眾多,其中我們最為熟知的當屬孝、廉,孝即孝道,廉指廉德,從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影響。「廉」作為一種倫理道德,由此更多地與政治行為聯系起來,成為官吏應具備的一種職業道德。

展廳中有一尊戴冠文吏俑,其身著深衣,下巴微微收起,雙手合於腹前,身姿恭謹。在其身旁還展出了一枚書刀和一方簡牘,書刀用於修改竹簡、木牘上所寫文字,遇到有錯漏時以刀削之,重新書寫。一尊文吏俑、一枚書刀,再現了漢代官員嚴謹恭謙的形象。東漢張衡有詩:「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漢代置吏有規,除任有律,察廉舉正,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形成了「吏治蒸蒸,不至於奸,黎民艾安」的太平景象。

辭賦歌謠裏的廉政心聲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漢代民間歌謠內容豐富,情感質樸,朗朗上口,具有「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特性。在大一統的盛世背景下,漢代歌謠、辭賦、政論散文、奏議等各類文學藝術體裁蓬勃發展,其中代表百姓心聲的歌謠、表達文人士大夫情懷的辭賦奏議,因其源於民間、發於士人,更多地表現出人民自發呼喚廉潔的心聲,傳遞出古人對廉政的思考和訴求。

「潁水清,灌氏寧;潁水濁,灌氏族。」灌夫是西漢時期的大臣,建有軍功,與他交往的人盡是些能力出眾卻不守法度的豪強。漸漸地,灌夫家產累積達數千萬之巨,每天的食客常有數十人或上百人之多。為了壟斷水利田園,灌夫家族及賓客爭權奪利,在潁川一帶橫行霸道。潁川的小孩子們在兒歌中唱道:「潁水清清,灌家安寧;潁水濁濁,灌家滅族。」

對廉政的向往也融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展覽展出了一組「撲滿」,其實就是漢代的存錢罐。【西京雜記】載:「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撲滿早期只有入口而無出口,且入口多為一條狹窄的縫隙,想要取出錢幣只能先把它打碎。這也意味著「士有聚斂而不能散者,將有撲滿之敗」。只是一味地聚斂財物,而不能惠及眾生,最終將會像裝滿錢的撲滿一樣被打碎。「滿則撲之」,「撲滿」警示我們要守規矩,思正道,莫入歧途,要保持儉樸之生活、清廉之操守,否則必遭「碎身」之禍。

展廳還展出了一組清白鏡和昭明鏡。不同於瓦當的官方銘文,清白鏡和昭明鏡上面的銘文皆為我們耳熟能詳的辭賦,如「潔清白而事君」「內清質以昭明,光輝象夫日月」,表達了古人對廉潔的不倦追求。士人誌意清潔、行為無汙,內修高潔清廉之品性,隨時為國家而奉獻,像日月一樣光耀四方、溫暖百姓。

兩千多年過去了,漢代的盛世景象仍然刻在中國人的記憶深處。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院長李舉綱告訴記者,特展以文物、文獻、人物相結合的方式,解讀漢代廉政文化,兼具政治性、文化性和藝術性,給人以深刻思考和有益啟發,是一次具有現實意義的較高質素文物展覽。下一步,博物院將透過多種形式,以更靈活更長遠的方式,努力開辟廉潔文化教育體驗新空間,助力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