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中醫「在骨守骨」理論治療膝骨關節炎有哪些好處?治療效果如何?

2023-12-09養生

膝骨關節炎屬於西醫學譯名,中國現存文獻中並未記載此類病名,但根據主要的臨床癥狀表現,古代文獻論述頗多,可以被歸屬為「痹癥」的範圍。

如早於【素問·骨空論】就有「膝痛不可屈伸」描述。 唐·孫思邀【備急千金要方】在針灸部份列有「膝病」,曰:「兩膝攣痛,引肋拘急……膝不得屈伸,不可以行。」宋·王執中【針灸資生經】列有「膝腫」「腳膝痛」。

明清醫家對膝痹的研究更加深入,論述亦更為詳細。如明·朱楠【普濟方】在針灸部份也論有「膝腫痛」「膝腫」等論述。 現代婁多峰最早提出膝痹之名,婁玉鈴在【中國風濕病學】首次透過定義、病因病機、辨證論治等角度來完善「膝痹」理法。

中醫學認為,膝骨關節炎是指由於「虛」、「邪」或「癖」而致的膝部一側或兩側疼痛為主癥的一類病癥。 清·林佩琴【類證治裁·痹癥】稱久痹:「必有濕痰敗血,癖滯經絡。」這些均說明痹久入絡可形成痰癖,證明痰癖是在膝痹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影響因素。

故曰痹證日久,則痰癖必生。總結膝痹的發病過程,患者自身的氣虛亦可致氣滯血癖、臟腑虛損,使痰癖等病理產物形成,痰癖交結阻滯經脈傷及氣血陰陽,終發為痹病。 久站久行、外傷勞損造成膝骨慢性損傷、負擔過重,出現氣滯血癖痰濁癖血癖滯於膝骨,發為膝痹。

外邪久滯筋骨,癖邪不去,膝部經脈閉阻,誘發膝痹。主要原因為氣血肝腎虧虛、外邪侵犯、外力勞損等,其基本病機為膝骨筋脈骨肉失養、外邪癖滯。 關節變形、疼痛、腫脹等癥狀較為常見,痰癖交雜,導致筋脈癖阻,氣血虧虛,故臨床中多見痰癖阻絡型膝骨關節炎。

治療理論依據

「在骨守骨」最早於【黃帝內經】中被提及,首次見於【靈樞·終始篇】:「在骨守骨,在筋守筋」,提示根據疾病的定位不同選擇不同針刺深度,若病位在骨需要針刺至骨及骨緣。 西晉時期皇甫謐【針灸甲乙經·針道始終篇】在此基礎上亦提出「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亦指出治病首先區分病位在筋在骨,說明治療的深度應該根據疾病的部位有所側重,針對疾病的不同部位進行精準的定位治療 ,而痰癖阻絡型KOA從中醫角度上分析,病位上屬「骨痹」範疇,因此針刺至骨面上,恢復骨骼之間最佳的應力姿態來發揮最佳治療效果。

「在骨守骨」,何為「骨」,要認識「骨病」,需要對前人的論述有所了解。【靈樞·經脈】:「骨為幹」,指出骨為人體支柱,發揮支點、支撐與實施動作的作用。 「在骨守骨」不僅僅是現代解剖名詞骨骼的含義,骨骼、骨骼表面覆蓋的骨膜及骨膜中包含的血管、神經均包括於「骨」中。

骨面、骨緣、骨突等解剖結構上多附著肌肉、肌鍵、韌帶等軟組織的起止點及支撐點,成骨器官上覆蓋纖維和血管膜組成的骨膜組織 ,透過膠原纖維結合在一起,因此骨面上軟組織附著點及骨膜上結合點成為損傷多發、易發的部位。

而病在「骨」癥狀可表現為關節疼痛、變形、屈伸不利、腫脹等,其治應當守「骨」。 【素問·針解】曰二「一針皮、二針肉、三針脈、四針筋、五針骨」。【素問·調經論】曰:「病在骨,調之骨」。

人體具有多個組織層次,根據不同的病變及位置,選擇適合的針刺程度,病變部位在骨骼上,應針刺至骨。 【靈樞·官針】:「短刺者,刺骨痹,稍搖而深之,致骨所」,「輸刺者,深內之至骨,以取骨痹」。

隋代楊上善【太素·五刺】「依於輸穴,深內至骨以去骨痹,故曰輸刺也。」短刺與輸刺屬於逐漸深入針刺直至骨面,用於治療骨痹具有較佳效果。 明·【針灸問對·三才法】:「刺至筋骨之間,號曰地才」,表明骨與骨面上附著的骨膜、神經、血管在三才中歸屬於地。

透過文獻記載發現對於古代醫家對於病位較深的骨痹多使用深刺法 ,針刺層次多抵達骨面,進針後以「上下摩骨」「至骨」「悴針藥熨」「刺骨髓」等不同形式進行骨膜刺激來達到治療的效果。

觀察總結觸骨針法,經過臨床驗證得出至骨針法,針對治療骨病,透過直刺、斜刺、飛針等手法將針尖或者針身觸及骨面 ,以痛為錨點,透過針尖刺激骨面或者針身磨骨的方式,松解病竈點粘連、卡壓,治療急慢性疼痛、運動功能障礙等病癥可起到較好的療效。

認為針刺骨膜主要是為了穿透骨面結節,糾正病變部位的失衡狀態,起到治療效果。 至骨有抵達、觸碰、接觸的意思,主要指標尖或者針身觸碰骨膜。

基於「在骨守骨」理論針刺至骨則是透過這種深刺到達骨面的手法來起到治療病變部位的目的,對輸刺、短刺的總結與歸納,治療手法為針尖或針身貼骨 ,刺激骨骼表面的突起或凹陷松解骨面上的結點,對肌肉牽拉力進行糾正、提高膝關節的穩定性、起到解痙止痛的作用。

與現代的的骨膜刺激療法、骨減壓術有相似之處, 兩者的作用機理為透過刺激骨膜上的神經與血管產生活性物質及釋放骨內壓來建立側支迴圈來起到降低骨內高壓的作用,最終目的均為減緩痛感。

基於「在骨守骨」理論針刺至骨主要是將針尖或者針身抵達骨面刺激骨膜發揮作用。 骨膜是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覆著於關節面以外的骨質表面,同時延伸纖維束至骨質內,並且周邊肌鍵、韌帶的附著點亦與骨膜相兼。

刺激骨膜促進成骨細胞、破骨細胞的分化,形成新的骨質和破壞修復已存在骨質,對骨質的修復起到重大作用。 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的分化能力減退,因此骨的修復能力也減弱,故透過針刺骨膜進一步加快骨膜迴圈,促進細胞分化達到修復效果。

骨膜上密布毛細血管,針刺骨膜可刺破血管改善血流動力學調整局部微迴圈起到鎮痛效果。 慢性疼痛症候群主要是由皮膚、肌肉或神經血管中的微血管功能障礙引起的異常,易引起免疫復合物和結晶體的沈積、抗凝溶栓及擴張微小經脈。

針刺骨膜可以改善微迴圈,起到迴圈灌註的效果,促進肌纖維和神經纖維的再生,促使微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恢復,清除炎癥介質。 現代研究還發現骨膜組織屬於壓力感受器,透過針刺刺激形成骨膜區壓力,產生壓力波生成沖擊電效應。

當沖擊波進入骨骼組織,會產生拉應力與壓應力,拉應力起到松解組織、促進微迴圈作用;壓應力造成細胞變形發揮增加細胞攝氧的功效。 低能量的沖擊可以刺激骨質生成,對骨質起到撞擊效應,釋放高溫與高壓造成微射流產生空化效應,有利於疏通阻滯的微細血管。

針刺骨膜可以使針感更加強烈,發揮收縮平滑肌的作用,誘發機體神經反射及神經應激反應,達到鎮痛的效果。 針刺骨面神經解除神經的緊張狀態,減少神經炎癥水腫,降低神經張力,透過神經纖維將興奮傳遞至大腦,最後達到恢復神經功能的效果。

骨膜針刺刺激還可在中樞神經系統重構的基礎上, 促使刺激訊號持續存在一段時間,進一步加強鎮痛的效果。

針刺至骨面可以刺激骨膜及深層筋膜,骨膜上包括有多種感受器,針刺骨膜傳導訊號至神經軸突中有髓鞘的神經纖維,透過脊髓背根神經節上行至丘腦的特異性感覺核群 ,投射到大腦灰質中央後回處,啟用傷害感受器。

由感受器向神經傳遞正向動作電位,降低傷害感受器的興奮性 ,降低外周痛覺訊號向中樞的傳遞,透過抑制疼痛神經元而產生持續性鎮痛的效果。

骨面針刺可以在骨上形成減壓孔,孔上生成新的血管促進靜脈回流 ,增加了骨內外的血流通道,破壞了骨內高壓,促使骨質達到「動態平衡」,可以自我調節並適應自身力學改變。

基於「在骨守骨」理論針刺至骨主要治療原理是修復減壓、活血止痛,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貫穿對骨膜表面的刺激。 針刺效果與針刺深度息息相關,針刺訊號可以透過淺層皮膚、皮下組織、深層肌肉直至骨膜,起到擴大刺激面、增加刺激量效果。

眾多研究發現針刺深淺刺激會影響針刺的效應, 深刺療效優於淺刺,在此基礎上,考慮進一步加深刺激至骨面上,療效是否更佳。

基於「在骨守骨」理論針刺至骨的現代研究

運用骨膜刺法針刺頭皮可以有效的治療原發性失眠。運用印堂骨膜針刺結合「老十針」對於慢性失眠療效頗佳。 認為改良火針刺骨合刺血拔罐運動療法可有效緩解氣滯血癖型慢性創傷性膝關節滑膜炎患者臨床癥狀,抑制機體炎性反應,減輕膝關節疼痛,提高膝關節功能。

刺骨術聯合小針刀對膝關節骨質增生獲得較好效果,針刀聯合刺骨術治療膝骨關節炎可以顯著改善患者膝關節評分,改善生活質素。 運用資料探勘技術發現針灸治療KOA效果顯著,術式與取穴關系分析表明,針刺至骨的治愈率最高。

內膝眼、犢鼻: 為膝關節最常見的壓痛點,亦是膝氣血匯聚之處,是膝痹使用率最高的選穴。【備急千金要方】曰:「膝眼穴在膝頭骨下兩旁陷者。」

位於骸韌帶兩側凹陷中,周圍分布隱神經骸下支、股外側皮神經分支、胖總神經分支, 二穴可以有效的發揮近治作用,透過針刺關節囊、刺激神經,改善膝關節的炎癥反應及供血,最終起到鎮痛效果。

血海、梁丘、足三裏: 脾胃主氣血,為後天之本,可有效的滋潤筋骨。 血海處於股四頭肌內側,為脾經生化之血匯聚之處,起到補血活血的效果。梁丘處於股外側肌與股直肌之間,屬胃經都穴,除了通經活絡,還能發揮陽經都穴多治痛的作用。

足三裏是胃經合穴,發揮補益正氣的作用腑陰陽配合。 梁丘處於股外側肌與股直肌鍵之間三穴合作,臟血海處於股內側肌隆起處,同時刺激可以刺激肌肉收縮蛋白,協調膝關節周圍主動肌與拮抗劑的平衡提高膝關節穩定性,進一步加強肌力提高膝關節生理活動功能。

陰陵泉、公孫、豐隆: 陰陵泉為脾經合穴,具有健脾利水、通利三焦的作用,脾濕則水濕內停生痰濁,痰濁阻滯,氣血不暢而血癖,故陰陵泉是治療痰濕病理產物的要穴 。明·樓英【醫學綱目】曰:「風痰頭痛,豐隆五分,」指出豐隆為治痰要穴。

豐隆為足陽明經絡穴,別走足太陰經。 針刺豐隆調動脾胃氣機、中土得運,故濕痰自化。公孫為八脈交會穴,調動脾臟功能,輸送氣血於全身,通利氣血起到通氣活血解癖效果,同時通於沖脈,配合豐隆健脾化痰治痰滯效果最佳。

痰癖阻絡型膝骨關節炎病位在膝,病機為正氣不足、痰癖入裏癖滯經絡輸穴除了近治作用 ,還應啟用人體脾胃正氣,同時發揮去癖化痰的的作用,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在臨床中,「在骨守骨」是對針灸臨床醫師操作的指導,是一種直接深達骨層治療骨痹的操作手法。 然而,是不是在針刺過程中每個穴位都要達到骨層,針刺在骨後患者疼痛感較強問題怎麽解決,與其他針刺相對應的動針手法是否有所區別。

故認為在今後有關「在骨守骨」的研究中應考慮各個方面的相關因素,從每個層面著手考慮影響「在骨守骨」的操作方法。對比臨床試驗更為客觀,在人類醫學研究中起到基石的作用,可以在今後的臨床研究中增加基礎研究分量,從而進一步推動針灸手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