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刘邓大军邯郸血战孙连仲,邓小平二十年后回忆:这一仗打得很困难

2023-12-24历史

1945年8月,日本刚刚宣布无条件投降,养精蓄锐已久的蒋介石就打算发动内战,建立国民党独裁专政政府。蒋介石一方面通过外交大肆渲染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是,另一方面却暗中调兵遣将,将国民党军源源不断地向北方运输。

鉴于当时国内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一时间东北和华北成为国共角逐的主要战场,华北战场的处境尤其艰难,因为一部分武装被抽调到东北抢占先机,同时也要承担起「向南防御」的重任。

压力最大的就是刘伯承与邓小平领导下的晋冀鲁豫军区,蒋介石电令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收复山西,第十一战区司令孙连仲接收河北、天津、北京等地。随即阎锡山的晋绥军开进晋冀鲁豫解放区的腹地上党地区,企图把尖刀插在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心脏上。

孙连仲部沿着平汉铁路向北进犯,直取邯郸,企图打通平汉路,使得国民党军队能够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北方战场,彻底破坏中共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规划。

在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的刘伯承气得直拍桌子:「这仗不打也得打了!」

敌人两面来袭,究竟该怎么打是一个问题,为避免两线作战,刘伯承决定打一个时间差,不管敌人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以优势兵力率先歼灭距离较近的阎锡山部,然后再迅速对孙连仲部进行阻击。

上党战役中,晋冀鲁豫部队在短时间内歼灭阎锡山部三万精锐部队,使得阎锡山不敢再轻易出兵与我军硬碰硬。

相对于阎锡山来说,孙连仲是一块更难啃的骨头,孙连仲在西北军时期就是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在抗日战争期间,因武汉会战台儿庄战役而一战成名,有血战台儿庄这样的战绩,孙连仲给人的印象就是能打硬仗。

抗战结束后,经过陈诚保举担任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兼任河北省政府主席,负责接收河北、平津等地。

然而在北京受降时,孙连仲显然有点因功而骄,待在北京后方每天过着舒服的小日子,不愿意到战场指挥。这就导致孙连仲北上部队指挥出现了问题,本来国民党国防部要求孙连仲部迅速北上,以达到配合阎锡山部共同夹击我晋冀鲁豫解放区的目的。

但是由于孙连仲没有在战场上,无法有效协同,使得该军迟迟未能动身,直到国防部再三催促,孙连仲才下令所部迅速北上。孙连仲的秘书长徐惟烈,在到达北平后给还没看清形势的孙连仲一个警告:统帅离开战场之后,最大的毛病,是功则归人,过仍须由自己负担。

可孙连仲仍未立即动身,他还是坚持认为,日军都打跑了,土八路那点破枪破炮根本不足为惧。

这也似乎印证了骄兵必败的道理,邯郸之战爆发后,虽然跟晋冀鲁豫部队血战的是孙连仲部,但是孙连仲在初期并未到达战场,等到他飞抵战场的时候,仗都差不多打完了。

孙连仲部北上的是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马法五辖第三十军、第四十军,高树勋辖新八军,合计三个军4.8万人。他们的计划是,在孙连仲的催促下,五天打下邯郸,十天推到石家庄,与早已经在那里的胡宗南部会和,然后直达北平和天津,打通平汉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等到孙连仲部开始北上后就发现之前太过于狂妄了。

中共中央要求晋冀鲁豫部队「必须以一切办法,阻碍孙连仲部在两个月以内不能进入平津」。比较尴尬的是,此时的晋冀鲁豫主力全部用在上党作战中,虽然已经收尾,但是还未能及时赶回平汉路进行集结,只得命令当地部队先行作战。

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指挥地方部队,开始进攻平汉路上的重镇邢台,负责主攻的向守志率领十团勇猛作战,攻克了邢台。

在这场攻坚当中,负责炸城楼的时候第一次使用了大威力的TNT炸药,由于未能估算好炸药的威力,在爆炸后,整个班的12名战士全部牺牲,邢台也被攻克,随即又攻占了邯郸。

太行军区为还没有赶到战场的主力部队争取了时间和物资,之后第一时间赶到邯郸战场的是一纵,刘伯承和邓小平要求一纵务必阻击敌人,并且诱敌深入,给其他主力到达反包围争取一点时间。

在孙连仲部看来,自己装备如此精良,总数接近五万人,而负责阻击的一纵不足两万人,又是刚刚经过长途跋涉,怎么可能是国民党军的对手?

为了能够顺利阻击敌人,诱敌深入,一纵采取逐次抵抗,层层防御的方式,以空间换时间,以拖延时间,等待大部队到来。

一纵一直退守到崔曲一线,所幸这一带村庄稠密,到处是杨树、枣树和桃树等隐蔽物,能够帮助一纵挡一挡敌军,可是这里距离邯郸仅十几里,再往后退,一纵已经没有多少空间。

担任主攻的国民党军第四十军第106师却打得正来劲,看到节节败退打一纵,106师于10月25日在该师师长李振清的指挥发动猛烈攻击,李振清外号「李铁头」,这个外号绝对不是打起仗来不要命,冲锋在最前面,而是在打仗的时候让人随着他拿两挺机关枪督战,但凡有战场撤退,直接开枪扫射。

经过持续了将近一整天的进攻,一纵的主阵地崔曲村失守,随即整体阵地都将要被攻破。就在这关键时刻,晋冀鲁豫主力部队相继赶到,并且对国民党军发动反攻,先前嚣张的国民党军随即采取防御态势,而晋冀鲁豫部队直接将国民党的三个军反包围。

其实早在主力部队赶到之前,刘伯承就认为应该在这一带消灭国民党军,如今赶到战场正合时机。

10月28日,刘伯承准备对国民党军展开反攻,由第一、第二纵队和冀南、冀鲁豫军区等部队重点攻击国民党第四十军,尤其要针对的就是之前痛打一纵的第106师,晋冀鲁豫军区没有挨欺负不找回场子的道理。

比较有意思的负责主攻106师的就是之前的一纵,主攻地点还是之前一纵丢失的阵地崔曲村,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只不过这一次一纵不是孤军奋战了。

第三纵队和十七师等部队由陈锡联指挥,钳制国民党军第三十军,而对高树勋部则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

原来孙连仲派来的这三个军,内部十分矛盾,虽然之前都属于西北军派系,但是冯玉祥倒台之后,西北军内部倾轧也很严重。孙连仲最早选择投靠蒋介石,由于在台儿庄战役中表现良好,成为蒋介石嫡系,其嫡系部队就是第三十军,里面还有一部分是中央军,基本实现了半美械化装备,战斗力不容小窥。

而第四十军原来是庞炳勋余部,抗战时期也是硬茬子,只不过中条山战役后,庞炳勋部队受到严重打击,庞炳勋也在1943年日军扫荡中被俘投降,马法五将残部收拢后改编为第四十军。

高树勋部也是西北军的底子,在抗战中也很活跃,据说大汉奸石友三就是被高树勋给活埋了。

但是国民党军最注重嫡系和非嫡系,在第十一战区,高树勋备受排挤,只不过有着西北军的底子,蒋介石就将其交给孙连仲来指挥,目的就是利用孙连仲的威望来压制高树勋等原西北军将领。

孙连仲也不喜欢高树勋,要不是当时孙连仲的心态有点飘了,没有功夫调理高树勋,恐怕高树勋的日子是相当不好过。

高树勋自然对蒋介石和孙连仲很不满意,也不愿意打内战,在抗战时期就与八路军有过联系,因此在没有到达邯郸战场之前,高树勋就已经与共产党方面取得联系,表明了态度。所以,刘伯承对高树勋是围而不打,但是也不得不围,万一有变,后果也不堪设想,在此期间,敌后人员也在加紧时间策反高树勋。

在刘伯承下达总攻命令后,之前与第106师有「血仇」的一纵对第106师展开猛攻,尽管在一纵进攻之前,第106师已经构筑好了阵地,但还是被一纵的攻坚气势所吓倒。一纵负责攻坚的两百多名士兵身上挂满手榴弹,趁着夜幕冲向敌军的阵地,然后一齐投掷手榴弹,106师阵地被密集的手榴弹打得哑火了一阵。

后面的攻坚部队就开始前仆后继的冲击,经过三个小时的冲锋,一纵才攻进崔曲村,与106师在崔曲村进行了整整一夜激烈的白刃战,双方伤亡都很惨重。

但是一纵的气势还在,不久打到了106师师部,号称「李铁头」的师长李振清头也不铁了,领着亲兵就开始窜逃,李振清也是该战役逃脱的唯一高级将领。

就在此时,国军第四十军三十九师赶到加入战场,对一纵造成重大的压力,一纵派遣三旅二十团进行阻击,以一个团的兵力去阻击一个师,想想都是一场恶仗。为了能够夺下崔曲阵地,二十团的战士与三十九师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最终团长王大顺与参谋长慕斌相继牺牲,一纵的战斗力已经达到极限。

在邯郸战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关键时刻,新八军军长高树勋通电率部起义,使得平汉线上的国共力量发生根本性扭转。10月30日,高树勋部率领新八军,及河北民军将士万余人在马头镇宣布起义,向全国发出【停止内战团结建国的起义宣言】的通电,声明脱离国民党阵营。

高树勋率部起义,一下子让国民党军第三十、第四十军成了惊弓之鸟,为避免被全歼,开始向南突围逃跑。晋冀鲁豫解放区岂是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

刘邓当即调整作战部署,要把两部全部消灭,不能让其成功突围,在第三十、第四十军撤退的时候,一纵和三纵实施从侧翼包围,而二纵和冀南军区部队从后面追击,另有太行军区与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漳河以北进行拦截。

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马法五率领的两万余人被分散包围在几个村子里,更让马法五头疼的是,漫山遍野涌来的民兵时常对这支惊慌失措的正规军进行袭扰,想要睡个安稳觉都不可能。

对马法五来说此仗是相当难以接受的,在抗战时期自己也是受老百姓支持的队伍,可是现在,自己却成了老百姓唾弃的对象。到这个时候的马法五,看到一个村民就以为是共军,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战局已经如此,马法五却还要负隅顽抗,对侥幸突围抱有幻想。

按照刘伯承、邓小平之前的部署,一二三纵集中力量进攻驻扎在前旗杆樟村的马法五部第四十军,与东、西玉槽村的第三十军。

第三十军作为孙连仲的基本部队,在退到东、西玉槽村的时候,构筑了坚固的阵地,并且在民房内部相互挖通,形成火力网,对前来的三纵进行射击。担任主攻的三纵八旅发起猛烈攻击,与受敌展开殊死搏斗,以极大的牺牲拿下阵地,俘虏第三十军三十师师长王震、六十七师师长李学政。

此时,对四十军的进攻成为关键,马法五部第四十军106师已经被打残,只剩下马法五部,活捉马法五成为一纵雪耻的关键。

一纵三旅冲到马法五所在的前旗杆樟村,进行了激烈对抗,双方已经杀红了眼,最后马法五龟缩在一个已经构筑了防御工事的小庙里,并且布置了较强的火力网,尽管一纵七团三营组建了敢死队,却始终无法突破第四十军的工事,敢死队的成员也死伤大半,这时第十团赶到,顺利突破小庙,然而却不见了马法五。

各部立即开展对马法五的搜寻,最终将其抓获,邯郸战役才正式结束。

在这场战役中,由于晋冀鲁豫军区的主力刚刚参加完上党战役,未能及时投入作战,给了孙连仲部可乘之机,但是随着我主力部队回援,对孙连仲部造成极大的压力,高树勋部的起义,更是压垮了来犯国民党军军队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不得不承认,此战当中,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也受到重创,依靠血战到底的精神,最后取得了胜利。

邓小平在二十年后回忆这场战役时说:「我们打平汉战役比打上党战役还困难。打了上党战役,虽然弹药有点补充,装备有点改善,但还是一个游击队的集合体。在疲惫不堪的情况下,又打平汉战役。」

但是为什么我们依然能够以弱势兵力,在长途奔波的情况下取得胜利,除了高树勋战场起义外,那就是我们的军队极为擅长打运动战,尽管之前都是分散的游击队,但是整体起来却起到了1+1大于2的效果,战斗力是相当惊人。

此战不但从战略上实现了阻击国民党军无法沿平汉路北上,更验证了我军坚定不移要走运动战消灭敌人的战争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