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双堆集功劳之争:中野、华野谁的贡献大?粟裕说了句公道话

2024-07-27历史

1948 年 11 月末,中野与华野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历经阻击、包围与歼灭等三个阶段,至 12 月 15 日,顺利将国军嫡系精锐黄维兵团予以歼灭,此役即为闻名的双堆集战役。

然而,关于双堆集战役中谁的功绩最为卓著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即便在当时,华野一方有人觉得是华野的功绩大,而装备欠佳、缺少重武器的中野,其功绩相较华野则要小些。

然而针对此问题,华野副司令粟裕持有相异的见解。

一、参与围歼双堆集之人员有哪些

双堆集战役究竟自何时起正式展开呢?

从狭义角度来讲,似应从我军发起总攻之时起算,即1948 年 12 月 5 日,刘、陈、邓颁布【对黄维作战总攻击命令】后,此命令的颁布,昭示着围歼黄维兵团的总攻即将开启。

然而,如此考量显然有失公平且缺乏客观性。之所以选择在这天展开总攻,缘由在于黄维已在双堆集陷入绝境,进退维谷。而对其实施增援的国军部队,像邱清泉、孙元良兵团,以及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皆被我军坚决地阻挡于外围,难以推进。

换个说法,我军在清除阻碍、消除干扰后,当发起总攻的条件已然成熟,方下达了总攻命令。

故而,若将发起总攻的时间视为双堆集战役正式开启的标志,那么便相当于对达成此条件之前所开展的工作予以忽视。常言道,不能在吃了三个馒头后感到饱腹,就将全部功绩归属于第三个馒头,而对前两个馒头所奠定的基础置若罔闻。

此理明晰易见,故而,严格而论,双堆集战役实际开启的时间,起码应自南坪集战斗起始之日计,也就是 1948 年 11 月 23 日。

为何以此刻作为起始呢?缘由颇为明晰,恰是自此之后,黄维逐渐踏入我军为其布下的「陷阱」,最终于双堆集受困。

在此过程中,中野与华野各自有哪些部队参与其中?

首先论及中野,当时中野近乎全面进击,七个纵队皆投身于诱歼黄维的作战当中,就连南坪集战斗,中野的这七个纵队也均参与其中。

诚然,南坪集战斗的主力为中野四纵(司令员陈赓),其余几个纵队分别据守在周边各异的方位,诸如一纵于五沟集、二纵于白沙集等,如此安排,旨在于浍河南岸对黄维实施阻击。

诚然,蒋介石下达迅速驰援碾庄的指令后,黄维自蒙城向东行进,意欲打通前往宿县的通道,然而中野已然严阵以待,在此静候其至。

其后,南坪集战役展开,中野四纵在陈赓指挥下予以顽强抵御,纵然对手为国民党军精锐之18军,然陈赓仍将其紧紧牵制,战斗至激烈之时,18军军长杨伯涛亲率坦克部队出战,而中野方面在重武器匮乏的状况下,彰显出不惧牺牲的精神,坚决未让敌军有丝毫推进。

最终,依循战略需求,第四纵队自南坪集撤离,并同兄弟部队跨越浍河,旨在吸引黄维过河,达成切断其与国民党军其他部队的联络,以及诱使他主动陷入「口袋」的战略意图。

在完成前述部署后,黄维受困于浍河南岸临近之处的双堆集。

由此过程可知,为达成诱歼黄维的战略目标,中野全面出击。并且,为达成围困黄维的最终目标,中野各纵队付出诸多努力。就此而言,中野在双堆集战役中的贡献着实重大。

诚然,不可将所有功绩皆归予中野,华野在黄维被困于双堆集之前亦有积极作为。例如,在南坪集战役即将展开之时,华野调遣六纵,命其急速行军南下,用以阻拦李延年兵团,以此接替中野九纵的秦基伟,使九纵能够参与对黄维的围击。

有人言,华野仅遣一个纵队予以支援,是否略显吝啬,实则此看法有误,陈、粟并非小气,当时正值碾庄战役关键时期,华野自顾不暇,就连接替秦继伟的华野六纵,亦是自碾庄前线径直撤出,未经休整便匆忙南下急行。

此外,碾庄战役完结后,军委即刻发布命令,责令华野摒弃「打一仗、歇一歇」的观念,即刻投身于围歼黄维的战斗之中。尽管知晓部队急需休整,陈、粟二人仍旧克服诸多难题,分别调出二、七、十一、十三这四个纵队。

其中,二纵与十三纵,连同此前的六纵,承担对刘汝明和李延年的阻击任务,而七纵与十一纵,前往宿县,投入围歼黄维的作战,另外,华野将十纵设定为预备队,用以应对突发情形。

如此,华野部队于碾庄战役结束后未经休整,即刻携满身硝烟投身新的战斗。故而,在围歼黄维的进程中,华野亦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正是其有力阻击,确保了围歼黄维的整个过程未受干扰。

二、黄维之误

1948 年 11 月 24 日,黄维兵团跨越浍河,向宿县方位行进,而前方正是中野为其布下的「陷阱」。彼时,并非无人察觉异常,例如 18 军军长杨伯涛,便发觉了不妥之处。

杨伯涛在成功渡过浍河后,派遣便衣前往前方进行侦察。据便衣侦察结果,宿县公路上有解放军的活动迹象。与此同时,先头部队也呈报了相似情况。种种迹象显示,前方存在大量解放军,虽不清楚其具体行动,但对黄维兵团而言,此非良好征兆。

其后,85 军军长吴绍周前来禀报,言称蒙城已为解放军所占据,此意味着黄维兵团的退路遭截断。

至此,黄维本人亦察觉到事态严峻,遂于当晚举行紧急会议,对下一步的应对之策展开探讨。黄维再次强调了打过宿县、与杜聿明会合的任务,而杨伯涛即刻指出,依当前状况继续朝宿县行进,显然是径直踏入解放军的陷阱。

故而,杨伯涛提议,勿作他想,趁当下东南方向固镇一带解放军兵力单薄,速速撤离。

事实上,杨伯涛的此建议着实颇具合理性,固镇距当时黄维所处之地仅八十里,倘若部队连夜疾速行军,定然能够在解放军完成合围之前抵达,且一旦抵达该地,便可与李延年相互配合,如此一来,困境便可得以化解。

然而,问题所在是,黄维对于该建议踌躇不定,其顾虑若不经请示就自行变更大军行进路线,事后定然会被追究责任,故而,他始终难以做出决定。

直至当晚后半夜,黄维方才勉强应允急行军前往固镇的决策。

虽说命令下达得稍显滞后,但若即刻行动仍存契机。然而,当杨伯涛已做好准备,只待黄维下达转移指令之时,黄维却迟迟未作指示。这使杨伯涛深感困惑。当他满心焦虑地找到黄维,询问缘何不发令时,黄维给出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

为何黄维迟迟未下达命令?据军史所述,彼时,黄维身旁一参谋携其命令欲向吴绍周的八十五军传达,然行至半途,该参谋为中野二纵所俘,故而此参谋无法向黄维回禀。

然而黄维颇为固执,既然参谋已然失踪,可想而知大概率是为解放军所俘,即刻另派一人即可,起码莫要延误大军启程。但他在久等参谋不归后,便派人找寻,大有寻不到便不出发之态,正因如此,着实令杨伯涛恼怒不已。

最终,黄维空等了一整日,全副武装的12兵团停滞不前,既未前行也未后撤。而中野方面因俘获那名参谋,精准掌握了黄维的转移规划,故而加快进程,各纵队以最快速度向黄维进击。

即便至此,事实上黄维仍存一线脱身之机,倘若其在 25 日夜间能加速行军,那么至少大部兵力或可得以保全。然而,25 日夜间,因地形欠佳,致使汽车、火炮等辎重行进受阻,最终黄维下令,就地宿营一宿,待天明再作计议。

此次宿营,致使其彻底失去了所有逃脱的契机,待他意欲再度奔逃时,已然无法脱身。

最终,历经两日鏖战,中野将黄维兵团围困于双堆集一处东西长约 15 公里、南北宽约 5 公里的狭窄区域,至此,黄维穷途末路。

三、粟裕道出了公正之言

尽管黄维于双堆集受困,然而我军后续的战斗并非易事。一则,国军的装备具有优势;二则,黄维如绝境之兽般拼死反抗。故而,围歼的过程进行得极为艰难。

在此之中,装备相对滞后的中野承受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双堆集战役完结后,邓公向毛主席进行汇报时指出,仅在总攻阶段,中野的伤亡人员数量在两万人之上。

并且,邓公亦表明,中野鉴于伤亡颇为惨重,且装备受到限制,战至最后已然「体力难支」。

在总攻阶段之前,为使黄维陷入包围圈,中野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代价。以一纵为例,至战役终结时,因其伤亡过重,基本上已无持续作战之力。

由邓公之言,我们不但可体会到双堆集战役之残酷,亦能明晰,彼时之中野于战力方面确需提升,倘若仅由中野独自对黄维实施围歼,恐怕最终未必可获取期望之成效。

故而,不得不钦佩毛主席的远见卓识。在碾庄战役完结之时,毛主席便指示华野「持续消灭敌人」。另外,在攻坚时期,毛主席屡次致电华野火速前往支援,以确保歼灭黄维之役取得成功。

毛主席岂会不知华野方历经大战,身心俱疲?他自然明晰,然而他更明白战机稍纵即逝,唯有紧紧把握并获取更大胜利,方为对官兵的至善之举。

诚然,此前文中曾述及,中野受装备受限等因素影响,于攻坚阶段作战颇为艰难。恰在中野勉力支撑之时,华野的增援兵力适时抵达。

如此一来,中野与华野两大野战军相互协作,黄维兵团遭到更进一步的压缩。在此过程中,依据毛主席的安排,达成了「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态势,在将黄维歼灭之时,又对杜聿明形成包围,同时还阻拦了李延年。截至1948年12月13日,黄维兵团的可活动范围,仅余东西方向不足1.5公里之地。

鉴于中野已达极限状态,且为加速战斗进程,军委决定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带队予以增援,此决定为彻底歼灭黄维增添了关键筹码。

最终,12 月 15 日,黄维兵团遭歼灭,黄维本人亦被俘虏,双堆集战役至此落幕。

战后,鉴于华野于总攻期间着实贡献颇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役获胜,遂有部分华野官兵表示,双堆集之胜利,华野功劳居首。

然而,作为华野的核心人物,粟裕对该问题持有别样见解,其在淮海战役总结中特意谈及此问题。

部分同志觉得中野打黄维许久未攻克,是靠华野才取胜的,此观点有误。需铭记,中野率先承担了外线出击的艰巨任务,且应考虑到中野的人员及装备状况,中野一个纵队仅一两万人,每门炮仅能打出寥寥数颗炮弹,而我方一个纵队至少有两万人,且近乎以炮火强攻,一个村子便耗费数千颗炮弹。

粟裕之言意旨明晰,即将中野与华野加以对比,示众人中野于极度艰难之境仍获卓著战绩,令众人勿生居功自傲之念,且其言亦透露出他对中野的某种肯定。

此外,粟裕表示:

「敌人的18军并不逊于74师,而中野凭借自身装备能够歼灭最为强大的敌人,此事实属不易,我们需虚心向其借鉴」

这番言辞,使华野全员对中野产生全新认知,此前那种认定华野功绩居首的观念亦不复存在。而粟裕所言,绝非其刻意逢迎之语,毕竟以其性格,断不会如此行事,故而,此乃其全然真实的见解与思绪。

粟裕在拥有辉煌战绩并作出诸多贡献的情况下,依然展现出高风亮节与谦逊低调的品质。

粟裕之谦逊,乃其崇高品格之体现,而中野方面亦予以友好回应。邓公于战后汇报时言,中野在总攻阶段,已然达至「体力不支」之境,幸得华野两个纵队之增援,方使战斗得以完结。

虽言辞简练,然表意明晰,中野未将全部功绩据为己有,而是确切表明了华野所发挥的关键效用,言明是借华野之助力方获胜利。

此处一方谦逊内敛,另一方勇于正视缺陷,促使两大野战军实现有力联合,此乃我军赢得最终胜利的要因。无论是华野、中野,还是其他队伍,皆为毛主席统率的人民解放军,众人毫无分别。唯有众人同心协力,方能击败强劲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