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趣话吉林】之二十八:清代康熙帝「观兵」两巡乌拉城

2023-12-22历史

「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花叠锦绣谷明。采帆画鷁随风轻,箫韶小奏中流鸣,苍岩翠壁两岸横。浮云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舰屯江城。媲貅健甲皆锐精,旌旄映水翻朱缨,我来问俗非观兵。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这是清康熙帝东巡吉林乌拉时撰写的【松花江放船歌】,既「问俗」,更「观兵」。

1682年初,康熙皇帝时年29岁,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经过8年的艰苦卓绝,平定了「三藩」叛乱,便率众北上,亲自视察东北边陲军备,准备迎击沙俄。

内廷供奉翰林院侍讲臣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所记,随行一行7万多人,从北京出发,经盛京(今沈阳),兴京(今新宾),在3月25日达吉林城。两天后,冒雨乘舟溯江前往大乌拉。「乙亥,冒雨登舟,溯松花江顺流而下,风急云涌,江流有声,断壁颓崖,悉生怪树。江阔不过二十丈,狭处可百余步,凡涛迅发,往往惊人。」吉林将军共派出吉林水师营各样船只200余艘,载此行官员千余人,航行长达数里,声势浩大,巍蔚壮观。

一路上,康煕亲眼所见「貔貅健甲皆锐精」,顿生无限感慨,即兴写下了豪迈诗作【松花江放船歌】,抒发了捍卫领土的雄心壮志。康熙到达大乌拉后,选取台地设帐而驻,以免影响地方正常秩序,防止官员借机大兴土木縻费钱财。

第二天,康熙考察了地势地貌及明代乌拉国都城。乌拉城为北部屏障,紧扼吉林水路咽喉,在战略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康熙千里迢迢巡幸大乌拉的重要目的。 因雨滞后两日,冒雨返吉。「舟行二十里风雨欻。至,骇水腾波,江烟发墨,舟楫臬杌不能行急就岸停泊。」雨大船损无法前行,只好觅牛车前行,距吉林城还有30多里。由于牛车「上下山崖间,泥滑难行,至船(吉林)漏下三十刻矣」亦即是深夜了。

1698年,康熙第二次东巡吉林。时值康熙御驾亲征准噶尔,平定噶尔丹叛乱,西北业已平定时。7月25日从京都出发,10月10日回京。此时「秋禾盛长,若由山海关外而行,恐致践踏田亩」,故改取道蒙古。9月16日从木舒东行进入边防重地「法特哈鄂佛罗」,驻跸4天。康熙视察了山川地势,进行了渔猎,沿松花江而行,于9月24日至大乌拉,驻跸两日,对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虞猎农耕及牲丁状况有所了解,便南下吉林城水师营返京。

果然在康熙「东巡」之后,大乌拉便出兵参与保家卫国之战。1683年7月初至10月,大乌拉、宁古塔兵共3000人,分批乘战船,驶往雅克萨城附近轮流驻防,随时准备攻取被沙俄侵占的雅克萨城。1685年6月,乌拉兵参加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6年吉林、乌拉两地官兵再次开往雅克萨城,参加第二次自卫反击战,迫使沙俄政府接受谈判,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1718年3月16日,清征调乌拉500人,吉林500人与宁古塔2000人,由乌拉总管穆克登统领,赴新疆乌尔乌苏等三城驻防,防止沙俄侵略,进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在驻三年时间里,阵亡人数近半。1790年,英国殖民者唆使廓尔喀(今尼泊尔)叛乱侵占我国西部。清乾隆皇帝令乌拉与吉林兵1000人,开赴西藏抗敌。1855年2月,为阻击沙俄再次入侵,咸丰皇帝令乌拉、吉林兵300人,乘战船15只,赴三姓驻防待命。1860年9月,乌拉牲丁300人补充兵员,开往东海沿岸,乔扮下海采珠者,以监视罗刹(俄罗斯)行动。1880年,光绪皇帝为防备沙俄,调乌拉协领兵1500人,赴海参崴附近驻防三年。

在清皇贡历史上,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成为了主角,打牲丁们保家卫国的故事却鲜为人之,甚至连名字都未留下。但风刮过了,也会留下痕迹。乌拉古城永远牵挂着他们呢!

吉林省社区老年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

作者:李侠

总监:张丽

执行主编:刘敬一

编辑: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