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张爱萍责怪陈毅长子陈昊苏来看望,陈:张叔,您这是把我当外人了

2024-07-23历史

战火已逝,昔日征袍今何在?

张爱萍是开国上将,身披共和国之星。

戎衣岁月,张爱萍身入险境,屡立战功。

平世之际,又奋斗于国防与军队之兴建,尤以国防科技事业为重。

在「两弹一星」之大搏战中,张爱萍领军于前,功不可没。

他的一生难以几笔勾勒,既有剑气如霜,亦有书卷如云。

张爱萍责怪陈毅长子陈昊苏来看望,陈:张叔,您这是把我当外人了

非金非玉,更显珍贵

1973年,风雨兼程的岁月在逐渐淡出,然而不幸未因此而有所减退。

张爱萍在一次沐浴中,意外滑倒,导致髋骨粉碎性骨折,从此被困于病榻之上,不得翻身。

真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苦难无情地折磨着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

于是,他被紧急转至解放军总医院的骨科病房,那里严格的保密措施本应遮掩一切外界耳目,然而医院的人来人往,消息终是悄然传开。

在同一医院长期居住的张茜同志,自是迅速得知了这一消息。

她收到广东同志馈赠的鲜荔枝,便将这些时令佳果装入一个大信封袋,委托人送至张爱萍同志的病房。

送达之时,门口警卫本欲拦阻,送荔枝之人高声宣告是张茜同志的吩咐,方才得以顺利入内。

张爱萍同志接过荔枝,得知来自张茜的心意后,眼中刷刷流泪,唯有道一句谢:「请代我向张茜同志道谢!」

病愈后,张爱萍搬至白广路总参第三招待所休养。

无数旧友新知得知此消息,明着暗着,络绎不绝地前来探望。

客房中,一排排手杖静静摆放,见证了这段日子。

一日午后,门外传来敲门声,张爱萍开门一看,来访者竟是昔日挚友陈毅元帅的儿子陈昊苏。

看到这位老领导的儿子,张爱萍内心翻涌着复杂情感,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热情迎接陈昊苏入内。

在细问张茜的病情之后,张爱萍略带责怪地说陈昊苏不应来此,更应留在母亲身边照料。

然而陈昊苏听后却回应道:张叔,您这是把我当外人了,您与父母间的情谊深厚,我前来探望是理所当然,且这也是母亲的嘱托。

陈昊苏带来了母亲张茜亲手制作的一件赠礼,赠予张爱萍。

这礼物非金非玉,却比珍宝尤珍贵。

礼物是一根手杖,黄澄澄的色泽分外显眼,手柄处细密地缠绕着红线绳,端头还垂着一个精巧的红穗穗儿。

张爱萍将这根手杖摆在屋中最显眼的位置,不时拄着双拐轻轻走到其前,细细端详。

每当他手握那柄缠着红线的手杖,眼神便变得深沉而远方,常常陷入沉思,之后便会有一声长吁短叹,如风过枯枝,留下无尽的哀愁与思量。

这手杖是他半个世纪以来最亲密战友、最敬佩的领导陈毅元帅的妻子,亦是自己忠诚的老朋友张茜,亲手为他制作的情深意重。

张茜此时虽身体欠安,在广东从化静养,心思却仍系于老战友。

她知道张爱萍身体每况愈下,便在一日暮光下爬上山林,亲手砍伐精选的木材,日夜打磨,制成此杖。

然后,她将这份满载深情与厚谊的手杖托付给正在护理她的儿子陈昊苏,叮嘱他专程回北京送至张爱萍之手,嘱咐道:告诉你张叔叔,要站起来!走起来!路,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们,当他的手杖。

每当夜深人静,张爱萍捧着这根手杖,便会回想起在那光影斑驳的囚房里,送走陈毅元帅的情景,心头自是悲喜交集。

这根手杖,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战友间坚定不移的承诺。

他内心深处,无数次回响着张茜的话:要站起来,要走起来!一定,一定!

昔日聆教,共举旗飞

1926年秋,张爱萍与陈毅的初见,发生在风雨飘摇的达县城西街药王庙之内。

那时,陈毅作为中共重庆地委派来的党代表,藏身于国民党川军田颂尧部之胡翼旅中,秘密住进了达县城。

而张爱萍,当时正是达县中学里的一名炽热血气方刚的学生,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抗击军阀及与「国家主义派」搏斗的学生运动之中。

得知药王庙内有一位宣扬新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党代表陈毅,张爱萍心中欢喜。

他未有迟疑,便与学生联合会主席张远昌及魏传统等几位学生运动的骨干一道,怀揣着一腔热血,去见陈毅。

陈毅不仅接见了他们,更是洗耳恭听,对张爱萍关于如何组织学生对抗当地由军阀刘存厚支持的「国家主义派」的报告给予了热情的鼓励。

张爱萍还向陈毅表露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要支手枪,以煞煞「国家主义派」学生的威风。

陈毅面对这个鲁莽的请求,没有急躁斥责,而是耐心地解释:

我很理解你们的心情,枪,我这里确实有,但目前还不适合你们使用。

你们应避免使用枪械对付同学,这样的行为,极易引发无法预料的恶果。

我们应更多地依靠理念的力量,团结广大学生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这番话,对于刚刚踏上革命道路的张爱萍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教诲。

陈毅的循循善诱、和蔼可亲,不仅令人心悦诚服,更在张爱萍心中种下了一颗求知若渴、敢于质疑、敢于实践的种子。

1931年,在红土烈日下的江西省中央苏区,张爱萍与陈毅再次相遇。

那时,陈毅担任江西省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而张爱萍则在青年团江西省委领导岗位上勤勉工作。

二人虽然职责不同,但在苏区这片革命的沃土上,时常有机会交流。

当陈毅得知张爱萍是他曾经在达县药王庙内遇见的那位热血学生时,他便提起了那些年轻的学生代表,特别是张远昌,并笑着回忆起那天「几个娃娃找我要枪」的轶事。

当张爱萍告诉他,当时向他直言要枪的正是自己,陈毅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的笑容里充满了赞赏和欣慰。

这份意外的认可,让张爱萍感到无比的感动和鼓舞。

长征艰苦的岁月,张爱萍在途中得知陈毅坚守在中央苏区,带领军民在敌人的重围下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直到1940年的金秋十月,陈毅率领的新四军北上,痛击国民党顽固派的韩德勤部。

与此同时,八路军第五纵队南下接应,最终在苏北盐城与新四军汇合,这场英勇的会师,使得久别的战友再次重逢。

在那次胜利的集会上,陈毅即兴赋诗,以【与八路军南下部队会师,同志中有十年不见者】为题,吟诵道:

「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

情感真挚,气势磅礴。

被这份情怀所感染,张爱萍亦步其韵,和诗道:

「忆昔聆教几多回,抗日江淮旧属归。新四军与八路军,兄弟共举红旗飞。」

从此以后,张爱萍便在陈毅的领导下战斗、工作,尤其在华东军区期间,两人的交往更为频繁。

建国之后,张爱萍调至总参工作,仍不时与陈毅相见。

陈毅不仅是张爱萍尊敬与信赖的卓越领导,更成为他的良师益友,对他在军事指挥、人际交往及思想方法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毅身居高位之时,从未有半分居功自傲之气,总是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态度,待人以和善、亲切之情。

对张爱萍尤其如此,视之如故友,知己相待,相处之间总透着一种难得的温暖和信任。

即使在其晚年,陈毅对张爱萍的关怀依旧不减,经常提醒并保护他,这份深情厚意,张爱萍铭记于心,终身难忘。

因此,在1972年的寒冬,当张爱萍身陷囹圄之中,从【人民日报】上得知陈毅不幸逝世的噩耗时,他心中的悲痛如急流般汹涌而来,难以自抑。

张爱萍手颤抖着,在报纸的边角上书写下了一首悼念陈老总的诗句。

领军在前,功不可没

在1961年,原子弹研发进程如履薄冰,国家之急迫,促使陈毅元帅激昂喊出:「中国人就是要把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他将任务交给张爱萍,要求他去摸清国内原子能工业的底细。

然而张爱萍初时对此颇为无措,他笑着对陈毅说:「我只知道皮蛋、鸡蛋、山药蛋,不懂原子弹。」

陈毅对这种自嘲带着严肃,「熊」了他一顿:「不懂你不会学?难道谁是一生下来就会的?」

受此激励,张爱萍毅然投身于原子能的学习中。

在他的家中饭厅的墙上,曾经贴着一张巨大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铀235和铀238的位置上用红圈标记,以加深记忆。

虽然他拥有超凡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但单凭自学,原子弹的研发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张爱萍深知,要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取得成功,除了自己「善于学习」外,关键还在于「知人善任」。

遵循这一原则,张爱萍在组织工作时总是首选助手,他的标准是对方不仅要懂管理,还要在科技领域具有专业深度。

按照这样的标准,张爱萍的首选搭档是刘西尧,一个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的理论物理学家,是我党领导干部中为数不多的科学内行。

另一个重要助手是张震寰,他不仅具备北大的深厚学术背景,还能洞悉原子弹和导弹的基本原理,甚至能讲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

张震寰早年在新四军时就已经是张爱萍的下属,其卓越的学识和实践能力深得张爱萍的认可。

当张爱萍在总参谋部主持装备工作时,他特意将已转业至地方的张震寰调回,担任装备部门的领导职务。

在其领导下,张震寰不仅参与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工作,还主导了我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的研发。

在众多纪录片中,原子弹爆炸倒计时读秒的声音,正是出自他之口。

在那个激荡着科技梦的年代,张爱萍以领军人物的身份,无疑必须身先士卒,既激励团队奋勇向前,又敢于在风雨中挺身而出,担当重责。

他以战争年代磨砺出的决断和胆识,运筹帷幄于「两弹一星」工程之中,留下了不少传奇。

张爱萍有一句口头禅,这句话在科研院所中传颂甚广,他常对辛勤钻研的科学家们说:「你们大胆地去工作,只要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成功了——成绩是你们的,失败了——责任是我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家们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张爱萍独具慧眼地摸索并建立了「两条指挥线」制度。

其中,行政指挥线负责提供组织保障,确保资源供应和后勤支持。

技术指挥线则设立了总工程师职位,这一职位通常由领域内的科学家专家担任,实行专家治院的模式,以确保科研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张爱萍又创立了「科技委」制度,在总装备部、航天部及其他科研机构中实行,由科学专家组成的科学技术委员会与行政单位平行,形成一种科技决策的双轨制。

这让科学家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技术工作上享有更多的指挥权和决策权。

这两种制度的创新,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活力和创新力,也确保了科研工作的高效与精准,延续至今,成为我国国防科研体制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张爱萍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领军于前,功不可没。

参考资料:

何念选著. 开国将帅们生活中的故事[M]. 2014

【大江南北】杂志社编;王于耕著. 往事灼灼[M]. 1993

唐功儒编. 旌旗十万集[M].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