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美国记者问:所有中国人都同意统一台湾?邓小平的答复,无懈可击

2023-12-22历史

美国记者问:所有中国人都同意统一台湾?邓小平的答复,无懈可击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真正打开中美友好交流的大门却是在1979年,邓小平历史性地踏上美国的土地。

邓小平访美期间,台湾问题成为一道难以回避的关键议题。在这段时期,美国两次试图通过提出台湾问题来对中国进行挑衅,他们最终不过是贻笑大方,邓小平的回应如出一辙,沉稳而深刻,让美国相关人员无言以对,也使人们对他的智慧和坚定充满敬佩。

面对美国的刁难,邓小平毫不示弱。那么他是如何回答的呢?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迎接这一历史性时刻,邓小平应美国总统卡特的盛情邀请,决定远赴美国进行访问。

正值农历己未年春节的1月28日,按照中国传统,大年初一通常是家家团圆的日子,但邓小平却毅然选择这一天启程,意味深长。这不仅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更是一个标志着划时代事件的开端,展现了邓公对这次访美的特殊重视。

下午4点30分,邓小平的专机降落在华盛顿,如期抵达美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来到美国后,邓小平的首要会见对象并非美国总统卡特,而是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邓小平选择到布热津斯基家中做客,这一举动蕴含着深意。

原因之一在于1978年5月,布热津斯基访华时曾在当地当场邀请邓小平,承诺他访美时要到自己家中做客。这个承诺成为了邓公访美行程的一部分。

其次,由于布热津斯基一直主张改善中美关系,而改善关系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台湾。这让他在内部面临一些强硬派的反对,尤其是国务卿万斯的反感。邓小平的专程拜访可以被视为对布热津斯基的支持,同时也是为了化解他在内政斗争中的压力。

当布热津斯基看到邓小平时,他的惊喜溢于言表。毕竟,在没有任何正式接触的情况下,邓小平选择首先光临了布热津斯基的家,这无疑是对他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所做贡献的公开肯定。

几天后,布热津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到了这个令人感动的时刻。他激动地说:「当你回想起这一切时,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领导人,刚刚踏上美国土地两个小时,就出现在我的家中共进晚餐!我要说,这着实相当惊人。」

实际上,这并不令人惊奇,只要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会知道: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旧友,更会在朋友陷入困境时伸出援手。

很快,时间来到了1月29日上午。具有170多年历史的白宫显得格外整洁,南草坪上布置着各种装饰。美国星条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而五星红旗也自豪地飘扬在白宫上空。

上午10点,欢迎仪式正式开始。邓小平准时驾临白宫,千余名热情的群众挥舞着两国国旗,高声欢呼鼓掌。在卡特总统的陪同下,邓小平走上了铺有红地毯的讲台。

夜幕渐渐降临,华灯初上,整个白宫的庭院熠熠生辉。迎宾乐队在暖风中奏响中美两国国歌,一曲激昂的旋律如涌动的潮水在空中回荡。礼炮声划破宁静的夜空,19响的齐鸣仿佛是时间的庄严告别,为这场盛大的仪式拉开帷幕。

灯光照亮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彷佛为两位领导人的登场打下一道神秘的光晕。布热津斯基站在人群中,心中早已涌动起难以言喻的激情。这一刻,他仿佛穿越回了时光的隧道,看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瞬间。

美国总统亲自主持正式仪式,他的身影显得威严而庄重。他与另一国副主席一同走向检阅仪仗队的台阶,步伐沉稳,目光坚毅。在这庄严而又庄重的氛围中,仿佛整个时空都为之凝固。

那一刻,仪仗队的士兵们肃立如林,威武的军容在夜色中闪烁着冷光。他们的步伐整齐有力,每一次的踏步都仿佛在宣示着国家的强大和荣耀。两位领导人走过他们的身旁,目光交汇间,一股无形的荣耀传递开来,犹如火花在空中绽放。

布热津斯基的心跳似乎跟着那鼓舞人心的乐曲一起跃动。他深深感受到,这并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欢迎仪式,而是一场穿越国界的盛大仪式。这是两个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象征,是历史长河中一道璀璨的光。

多年后,回想起这一刻,布热津斯基仍能感受到当时的激动和震撼。

欢迎仪式的热烈结束后,邓小平和卡特一同踏入白宫,展开了两国最高级别的会谈。在会谈开始前,两位领导人进行了一番寒暄。

或许出于想要在邓小平面前显示一些优势,或者是其他原因,在寒暄的过程中,卡特突然提到:「1949年4月,我曾作为一名年轻的潜艇军官停留在青岛。」邓小平微微一笑:「哦,那时我们的部队已经包围了那个城市。」

卡特听后感到十分尴尬,脸上泛起一抹红晕,气氛有些紧张。就在这时,布热津斯基迅速插话:「这真是有缘分,你们俩早就见过面啦!」邓小平和卡特同时点头:「是的!」话音刚刚落下,两人都笑了出来,场面缓和了下来。

这短暂的对话让卡特对邓小平更加敬佩。他后来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对邓小平的第一印象:「他身材结实,虽个子不高,但坚毅、睿智、坦率、有胆识、风度翩翩、自信、友善,这些品质都非常吸引我,我很愿意与他交流。」

寒暄结束后,邓小平和卡特开始正式的会谈,不可避免地涉及了台湾问题。在这个敏感的议题上,邓小平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

当卡特表达希望中国能够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时,邓小平明确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中国将采取符合情理的方式去解决,同时也会尽力以和平手段解决。他强调中国拥有耐心,但耐心并非无限的。

实际上,邓小平的言辞已经明确了中国的立场。如果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那将是首选。他也警告,如果出现无法通过和平手段解决的情况,中国将不惜采取「非和平」的手段。这一表态,使得谈判氛围变得严肃而坚定,为后续的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卡特深知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不会妥协,于是寄望邓小平在美国公开讲话时,能够巧妙运用「和平」等措辞。对此,邓小平既心知肚明,又巧妙地将问题抛给了卡特:「美国可以促使台湾与我们进行谈判,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这就相当于在告诉卡特,与其一味干涉中国大陆的事务,不如你身为美国总统,要求那些支持台湾当局的势力停止援助,让他们不再有侥幸心理。

接着,邓小平进一步表示,美国在向台湾当局出售武器的问题上应该慎重考虑,坚决反对美国向台湾当局销售任何武器。邓小平的坚定态度让卡特无法再有任何异议。

尽管在会谈中存在一些摩擦,但总体而言,两位领导人取得了相对顺利的共识,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看法。他们相处融洽,真正让人头疼的,却是美国的媒体和一些对华强硬的议员。这些让人头疼的媒体和议员并未意识到,邓小平恰好是他们的克星。他的巧妙回应和坚定立场,让那些期望搅乱局势的人们束手无策。这段交锋,成为了历史中一场智慧与坚韧的角逐。

在与卡特的会谈结束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30日,邓小平受邀前往华盛顿参加美国众议院为他举行的盛大欢迎会。这场欢迎会汇聚了800多名来宾,规模之大可见一斑,也反映了美国公众对邓小平的浓厚兴趣。

邓小平步履从容地登上讲台,台下的相机闪光灯点亮了整个空间。邓小平首先进行了友好的开场白,然后一个记者立刻提出了涉及台湾问题的问题,似乎有些刁难。这位记者问道:「请问统一台湾是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同意?」

邓小平对于这个问题有礼有节地回答:「统一祖国,这是全体中国人的愿望。」

随后,邓小平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位记者,继续说道:「在100多年前,美国人民经历过国家分裂的痛苦,这段历史并不遥远。我相信,美国人民能够理解中国人民统一祖国的愿望。」

这个回答让提问的记者瞬间陷入沉默。作为美国人,他深知邓小平所提到的「国家分裂之苦」指的是美国南北战争。邓小平点出这段历史,是为了唤起共鸣,向这位记者表明中国人民统一祖国的决心,就如同美国人在南北战争时捍卫国家统一的决心一样。中国人民必定会完成祖国统一的伟业。

邓小平的巧妙回答引发了大厅里热烈的掌声。掌声平息后,邓小平继续说道:「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那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我们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当然,这并非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愿望,还要看形势的发展。」

对于「形势的发展」,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与中美关系息息相关。邓小平的话向记者说明了中国在原则问题上的坚持,内政问题不容他人干预。

邓小平对美国记者的一系列回答不仅表明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同时也强调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是中国内政问题,不容外来干涉。

虽然美国记者们在这之后再次提问时态度变得温和了许多,但邓小平所展现出的深思熟虑和坚定回答,已经让他们明白,邓小平并非好惹的对手。

针对邓小平的刁难并未结束,而是轮到了美国的议员。当天晚上,邓小平在参加完欢迎会后,前往参议院参加专门为他举行的午宴。这场宴会的氛围异常紧张。

在邓小平与美国议员的午宴上,一位直言不讳的议员毫不遮掩地向邓公提出了关于中美关系的问题。邓公强调了中美友好关系的重要性,随即指出:「世界上不应该有任何东西,妨碍中美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正常的关系。」

这里所指的「任何东西」明显是指台湾问题,邓公的意思是告诉那些对华强硬的人,不要在台湾问题上制造麻烦,阻碍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

美国议员们显然听明白了这一点,很快就开始提及台湾问题,询问中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以及如何处理。

邓公从容不迫地回答,表示如果台湾当局愿意谈判并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回答让议员们感到既震惊又钦佩,他们没想到中国领导人会如此宽大。

在这个时候,邓公的话锋突然一转:「我们在台湾问题上是有耐心的,但也不能无限制地等下去,我们也不能承担不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义务,因为这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并不利。」

邓公再次坚定地表明了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他的态度既坚定又合理,回答得淋漓尽致。美国议员们无奈地表示认同。

宴会结束时,邓公也吸引了一群「迷弟」,他们拿着邓公画像为封面的【时代】周刊,纷纷要求邓公签名。邓公毫不犹豫地拿起笔,一一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总的来说,邓公在台湾问题上的回答表明,他从不在原则问题上妥协。邓公总是强调:台湾始终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的政策是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我们永远不会放弃使用武力。这种态度令人敬佩。

随后的日子里,邓公不知疲倦地与各界人士广泛接触,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涉及经济、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邓公还亲自走进美国民众中间,当200名小学生用中文合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时,邓公深感动情,走上舞台热情拥抱了这群美国孩子。

邓公的亲和风度深深吸引了无数美国民众,掀起了席卷全美的中国热、「邓旋风」。1979年2月5日,为期9天的访美结束了,这9天,是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9天,也展现了中国领导人在国际政坛上的智慧和战略眼光。

邓公离开了美国,但他带来的热潮仍将持续席卷美国。邓公的访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时代,同时也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