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周总理最后两次回西花厅:周秉德提一请求被拒绝,留下两大遗憾

2024-01-13历史

1988年4月,在周总理病逝12年后,邓颖超深情的写下【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文章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你住了整整26年,我比你住得还长,到现在已经38年了。」

其实认真算起来,周总理真正住在西花厅的时间只有24年零7个月。

1949年11月,周总理和邓颖超搬进了西花厅,自此西花厅就成了周总理和邓颖超的家。

西花厅里,每一年的海棠花开花落,周总理和邓颖超几乎都没有错过,他们会在海棠花盛开的时候,肩并肩走在院子里欣赏海棠花,他们希望将来很老很老的时候,依旧能够彼此搀扶着看海棠花开。

然而,1974年的5月31日,周总理离开了西花厅,他是被动离开的,看着满院子里的海棠花渐渐枯萎,病弱的周总理也迎来了他最后的岁月。

周总理自1972年5月份被确诊膀胱癌之后,就一边和病魔做抗争,一边没日没夜的工作,他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他要做的事情太多,多到这位70多岁的癌症老人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休息、治病。

也正是因为太过忙碌,尽管周总理的第一次电烧手术很成功,病灶被清除,但后期得不到休息,又化疗经常中断,还是有了后来的复发,再次尿血以及再次电烧手术。

复发是一个冰冷的词语,它的背后代表着治愈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这几乎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随着病情的加重,周总理更加拼命地工作,希望将一切都安排妥帖,而这种拼命的工作让他的病情愈加严重,直至癌症扩散。

我们可以用几个数据来说明周总理的拼命程度,就1974年上半年来说,周总理工作时长在14到18个小时的就有74天,工作时长超过18天小时的就有38天,工作时长在24个小时以上的就有5次……

这是怎样的一种拼命程度,而这种拼命工作给周总理身体带来的是什么呢?

4月份,周总理出现了缺氧症状,5月份又发生了三次缺氧症状,而病理报告上显示,有乳头状的癌组织脱落,这是癌症扩散的一个信号。

住院治疗迫在眉睫。

周总理也知道再不住院不行了,但他决定会见完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后再住院,也算是完美完成这项外交事务。

5月29日,周总理陪同拉扎克会见毛主席,会后,周总理罕见地等在毛主席书房门口,这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告别,摄影师杜修贤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当毛主席和周总理握手的时候,他用相机留下了两位世纪伟人最后一张握手照。

随后周总理开始为自己的住院做准备工作,5月31日正好是一个星期天,这是周总理待在西花厅的最后一天,只等着晚上和拉扎克签署完【中马建交公报】之后即可住进解放军305医院。

所以这一天对周总理来说显得格外不一样。

当他忙完要紧的工作之后已经是下午,他想到要和邓颖超、周秉德一起好好吃一顿饭,算是做一个告别。

周秉德是周总理三弟周恩寿的长女,也是周总理嫡亲侄辈中年龄最大的,12岁就被周总理和邓颖超接进了西花厅,这一住就是15年,直到她婚后才搬了出去。

在所有的侄辈中,周秉德是和周总理夫妇来往最密切的亲属,也是感情最深的亲属,周总理要住院,第一时间就想到要和侄女吃一顿饭。

周秉德并不知道周总理真正的病情,实际上当时知道周总理病情的人并不多,这属于机密,即便是亲人,不该知道的也不能知道,不该说的也不能说。

当时周秉德是知道伯伯生病的,但也以为只是一般的病,没有什么大事,所以在接到邓颖超的电话之后,周秉德很是高兴,能和伯伯、伯父一起吃饭,实在是太难了,他们太忙,平时很难有这样的机会。

又正好是星期天,周秉德很快就到了西花厅,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到饭点,周总理居然坐在客厅里看报纸,这是一种区别于过去「匆匆忙忙」的一种特别的悠闲。

见周秉德到来,周总理放下报纸和她聊了好一会家常,这给周秉德一种错觉,仿佛在自己面前的不是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而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伯父,一个关心着后辈的慈祥伯父。

两人一问一答,低低的声音在房间里流转,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等饭菜上桌之后,周总理、邓颖超和周秉德三人开始吃饭,饭桌上,周总理将自己即将住院的消息告诉了周秉德,他不甚在意地说:

「你不是看我很清瘦吗,我现在也确实有点病,要去住院一些日子,明天我去住院,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少了,你自己要好好工作,教育好孩子,回家问你爸爸、妈妈好。」

听完周总理的话,周秉德并没有往坏的地方想,相反的,她很支持伯父住院,因为只要他住了院,就能好好休息一下,好好调养身体,他实在是太瘦了,也老了,看着就让人心疼。

所以周秉德笑着说:「这太好了,您工作总是那么忙,身体也吃不消,现在您能想通了去住院,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身体肯定能恢复起来。」

听了周秉德的话,周总理明显一怔,邓颖超也微微低下了头,他们不能告诉她这次住院的真正原因,什么都不能说,也就任由她往好的地方去想。

但该告别还是要告别的,吃完饭之后,周总理拿出两张早就准备好的7寸彩色照片给周秉德,照片是周总理和邓颖超在大寨虎头山上所拍的照片,很有纪念意义。

收到照片,又和两人聊了一会天,周秉德高高兴兴地离开了西花厅,她以为周总理住院只是一个很短的小插曲,调养好身体之后就会回到西花厅,她为他感到高兴,也就没有注意到周总理在向他告别。

实际上,周总理云淡风轻的话语、精神饱满的仪容以及整洁的着装很有欺骗性,很多时候让人根本看不出他在承受着巨大的病痛。

等到后来,周秉德想去医院看望周总理的时候,邓颖超对她说:「不行呀,中央有规定,为了保证他的治疗,除中央政治局委员外,只有我可以去看他,我会把你的关心和问候带给他的。」

这对于周秉德无疑是晴天霹雳,她就是再迟钝,也知道了周总理这次住院的不同寻常,她很想知道伯父到底得了什么病?为什么连她也不能去看望?然而她只能自己胡思乱想。

她从伯父、伯母的态度中看出来,周总理的病是对外保密的,他们不会告诉她这件事,她也不能问,但心中却渐渐后悔起来,后悔没有好好和伯父告别,后悔没有察觉出伯父的异常来,只是终究是晚了。

送走周秉德之后,周总理回到办公室又整理了一会文件,向秘书交代了一些工作,然后披了一件衣服走出了办公室,走进了西花厅的院落。

他深深地凝视着院落里的一切,那一草一木一如从前,那熟悉的海棠花已经渐渐枯萎,一切分明还是那样熟悉,一切分明即将看不到。

他默默地伫立在院落里,久久没有动,就那样在心中和西花厅告别。

周总理太知道自己的病情了,他知道这次住院,很可能再也回不到西花厅里,所以他想在住院之前好好的和西花厅告个别。

告完别之后,周总理又去了人民大会堂处理外交事务,这是他住院之前的最后一项工作,即和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签署【中马建交公报】。

等签署仪式结束,已经快到凌晨了,周总理在邓颖超、保健医生和护士等人的陪同下前往解放军305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5医院组建于1969年的7月1日,是专为中央领导人修建的以老年病为重点的战备性医院。

这是周总理住进这个医院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再者,305医院距离西花厅很近,它们之间只隔着一条马路、两道高墙,直线距离不到500米,所以经过中央研究,周总理就在305医院进行治疗。

在他住进去之前,医院尚没有泌尿科,因着周总理的病情,由卫生部牵头,迅速为周总理组成了一个专门的医疗小组,这其中包括上海的熊汝诚、天津的虞颂庭,还有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友谊医院、北京医院等各大医院抽掉的十多位全国有名的泌尿科、外科、心血管病等方面的专家和麻醉师。

护理小组则由周总理原来的保健医生张佐良以及护士等组成。

这些人要在305医院为周总理的健康保驾护航,尽管他们无法治愈周总理的癌症,但能尽可能延长周总理的生命。

1974年的5月31日就此揭过,6月1日已经到来,从此,周总理告别了西花厅,住进了305医院,自此,周总理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半多的时间就在305医院度过。

他在这里检查、治疗,与癌症作斗争,也在这里工作、生活。

305医院对于周总理来说,其实就是换了一个地方住,工作并没有因为住院而减少,病房就是他的办公室,所有能在医院进行的工作就在医院进行,有时候会见外宾也安排在医院,而很多重要的会议,周总理也抱病离开医院去主持。

这里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根据【周恩来年谱】的统计,在周总理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病逝之间的这段时间里,除去处理文件,他同中央负责人谈话161次,与中央部门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55次,接见外宾63批,在医院召开会议20次,出医院开会20次,外出探望或找人谈话7次……

他有很多工作要忙,因着毛主席也在病中,周总理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他不得不挤出所有能挤出的时间来工作。

但因为病情严重,很多工作都有时间限制,医护人员会及时提醒他限度,如果周总理必须要外出工作,他的身边就得跟着医生、护士和卫士等数人,来保证他的安全,以防病情出现什么意外。

所以周总理离开305医院一般只能是因为工作或者很重要的事情,要不他是不会离开的,医护人员也不建议他离开,这对他的健康不利。

也因为这样,尽管西花厅和305医院隔得很近,但周总理一直没有回过西花厅,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一年以后,即1975年的5月份。

1975年的5月,周总理刚刚做完第三次大手术不过才一个来月,或许是对自己的病情有着清醒的认识,周总理预感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尽管有医护人员对他说:「再治疗一段就会好起来的,多休息少劳累,病情就会减轻……」

但周总理还是坦然地诉说自己的看法, 他说:「我估计还有半年。」

这个数据是周总理对自己病情的清醒而理智的认识, 这种近乎残忍。

因着半年的预估,又因着西花厅的海棠花正开得灿烂,周总理想回到西花厅去看一看。

他在五月二十日这个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借着身体情况还不错的机会回到了西花厅,身边跟着医生、护士和卫士们。

等到了西花厅,看着满院落的海棠花,周总理的心情格外的好,瘦削的脸庞慢慢爬上笑容,他想这或许是最后一次看西花厅的海棠花盛开,因此目光格外的温柔,像是要将海棠花的样子永远的刻在心上。

看了一会海棠花,周总理让邓颖超将周秉德叫来见上一面。

接到伯母的电话,周秉德很是激动,她已经有一年没有见到伯父了,心中很是想念,但因为有规定,她无法去医院探望,只能偶尔通过电话联系,没想到现在伯父居然回到了西花厅。

她立刻骑着自行车就赶往西花厅,当她看到周总理的时候,心狠狠地疼了一下,与一年前相比,周总理老了很多,头发更加灰白,脸庞更加消瘦,眼窝深深的陷进去,眼角眉梢的皱纹怎么也藏不住。

曾经虎虎生风的步伐变得缓慢,曾经炯炯有神的眼神变得黯淡……

我们可以用一个数据来说明当时周总理的身体情况,根据周总理在1975年6月16日给毛主席的信的记载,他当时的体重只有61斤。

一个只有61斤重的77岁癌症老人。

看着这样的周总理,周秉德鼻子一酸,眼泪差点落下来,但她生生将眼泪逼了回去,这个时候不是哭的时候。她快步走到周总理的面前,像过去一样拉住周总理的手,笑着问:「伯伯您能回家了?」

周总理一生见惯了风雨,没有什么情况是他处理不好的,也没有什么问题是他回答不了的。然而面对这样的侄女、这样的问题,他居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被问住了。

看到周总理欲言又止的样子,周秉德知道这次回西花厅只是暂时的,随即她又问:「伯伯,您什么时候可以真的回家呀?」

这是她最关心的问题,能不能回家,什么时候回家,这些都能从侧面了解到周总理的病情。周秉德是满心希望伯父能给她一个明确的答案,然而周总理让她失望了,他说:「这可由不得我,要听医生的呀。」

他什么都没有说出来,但仿佛什么都说出来了,听到这样的话,周秉德知道伯父的病情一定很严重,严重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真正回家。

而且她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周总理所座的沙发前面放了一个小木墩,方便周总理将脚放在上面,实际上他的脚当时肿得很厉害,这让周秉德很不安,再加上周总理身边还围着医生、护士和卫士们,他们神情紧张,眼睛始终不离周总理身上。

这一切无不在说明一个问题,即周总理的病情相当严重。

周秉德的心情很是沉重,但当她细心观察周总理的时候,又发现周总理神情很轻松,无论是衣着还是仪态都和过去没有区别,这似乎又说明他的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而且当周总理的秘书们也来见周总理的时候,周总理脸上有笑容。

看来看去,想来想去,周秉德还是无法确定周总理的病情究竟多么严重,就在她还想继续观察的时候,周总理对大家表示,他该回医院了。

周秉德想起之前一年见不到伯父,就上前对周总理说:「伯伯,我和您拍一张照片吧。」边说边走往周总理身后走,她以为周总理一定会满足她这个请求。

然而她失望了。

周总理看了看侄女,又看了看大家,然后说:「我今天累了,下次吧。」

周总理并不是不愿意和侄女拍照,他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在这个时候自然想和侄女拍张照片,留个念想,然而拍照很麻烦。

一来当时身边没有跟着摄影师,如果拍照势必要找摄影师;二来,周秉德想和周总理拍照,身边的那些人也都想和周总理拍照,周总理如果答应了周秉德,就不能拒绝大家。

而这些都需要时间,周总理最缺的就是时间,他自从住院之后,身体很虚弱,在外面多待一分钟,意味着多一份危险,本来医护人员就不同意他这样外出,基于这样的考虑,他拒绝了侄女的请求。

面对周总理的拒绝,周秉德并没有太难过,身为总理的侄女,她太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只要是周总理不让做的事情,她绝不会去做,他说下次,她就等着下次。

她是真的期待下次的,尽管当时周总理已经77岁,既老且病,但她以为这病一定会在医院治好的,她的伯父一定会回到西花厅的,到时候拍照完全来得及。

然而,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次见面是她和周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

在周总理这次回西花厅的时候,她没能和周总理合影,她当时没有觉得怎样,以为以后有的是时间和机会,却没想到后来这成了她的终生遗憾。

人生的无常不过如此。

周总理在西花厅呆了很短的时间就在身边人的搀扶下离开了,离开了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西花厅,离开了他最爱的海棠花,然后回到了305医院。

而周秉德在送周总理离开之后也骑上自行车离开了西花厅回了家,她在等,等着周总理出院,等着周总理真正回到西花厅。

很快她就等到了周总理又会西花厅的消息,6月15日,正好是星期天,邓颖超给周秉德打电话:「秉德,今天你在做什么?伯伯今天回来,你们又可以和伯伯见面了。」

这本来是见面的一个极好的机会,然而当时周秉德正好有事,她丈夫的一个多年未见的好友来到了家中做客,她要给他们做饭。

她考虑到周总理不到一个月就又能回西花厅,说明身体在渐渐康复,说不定很快就能真正回到西花厅,以后再见面也不急,于是她将自己要忙的事情告诉了邓颖超,并说自己这次先不回去了。

当时的周秉德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是周总理最后一次回西花厅,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她就这样错过了和周总理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这同样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如果她知道这是见面的最后一次机会,说什么也会去西花厅见上伯父一面,再拍一张照片,然而,哪有什么如果呢?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后来,她没有等来周总理真正回到西花厅的消息,却等来了周总理病逝的消息。

一切都来的那么急,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8分,周总理永远的闭上了他的双眼,再也没能睁开眼看一看他热爱的国家和人民。

都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周总理却倒在了腊八这一天。

周秉德再次见到伯父,他安睡在青翠松柏中,身边有鲜花围绕,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党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