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历史书上未曾记载,为您揭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深层原因!

2024-07-18历史

1938年,中国已经抗战7年,而在欧洲,战争与和平的分岔路才刚刚显现出来。

在那一年的三月,纳粹德国的部队进驻了奥地利。

奥地利人和德国人同属日耳曼民族。面对纳粹德国的进攻,奥地利人不仅没有进行抵抗,反而纷纷走上街头,热烈欢迎德军,将其视为迎接回家的亲人。

希特勒最初的设想是将奥地利变成德国的附庸国。然而,当他亲眼目睹奥地利人民的热情时,盛情难却的他最终决定将奥地利并入德国。

他站在维亚纳的英雄广场上发表演讲:「我们并非暴君,而是解放者。」

群众围观时,掌声如雷霆般响起,希特勒的声望也因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接着,德军对反对派进行了镇压,逮捕了7000多名奥地利异见者,并将他们关押在维也纳西北部的集中营。

面对希特勒的扩张行径,无论是英国、法国、意大利,还是苏联和美国,都在某种程度上保持沉默,没有采取行动予以阻止。

半年后,希特勒在各国默许和纵容下,将扩张目标锁定在了捷克斯洛伐克。

由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居住着300万德意志人,根据「民族自治」原则,这些德意志人有权利脱离捷克斯洛伐克。而德国也可以以保护同胞为名,迎接这些流落国外的游子回归祖国。

面对德国的领土诉求,捷克斯洛伐克感到无可奈何,只能向英法两国请求支援。

由于签订的外交条约,若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发生战争,英法两国必须按照协议,协助捷克斯洛伐克抵御德国的进攻。

然而,问题在于英国和法国都不愿意卷入战争。

法国总理达拉第与内阁成员商讨了一整天,却未能找到解决方案,于是请求英国首相张伯伦出面调停。张伯伦随即致电希特勒,提出会面商谈,力求和平解决。

在经过三轮会谈后,张伯伦与希特勒达成了一致意见。

希特勒承诺,苏台德地区是他对欧洲的最终领土要求。张伯伦同意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希望通过此举缓和紧张局势。

9月29日,德国领导人希特勒、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在慕尼黑举行首脑会议,正式签署协议,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然而,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领导人无权出席会议,只能等待四大强国的裁决结果。

他们所签署的文件被称为【慕尼黑协定】,这是「绥靖政策」的巅峰之作。

张伯伦极力推动【慕尼黑协定】,对其有效性毫不怀疑。刚一飞回伦敦,他便向迎接他的人群宣布:「我为我们时代带来了和平。」听众们热烈鼓掌,庆祝永久和平的到来。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绥靖政策便彻底失败了。

大家期盼已久的和平未能实现,迎面而来的却是战争与屠杀、飞机与坦克、阴谋与牺牲、保卫祖国与被迫投降。

世界大战的记忆深深植入那一代人的骨髓,并彻底改变了全球的格局。

本文不打算讨论「二战」的具体事件,而是将视角聚焦在战争爆发前夕,探讨那些人为何做出令后人费解的决定,以及那些国家究竟有何诉求和苦衷。

理解了这些问题,我们也就掌握了「二战」的来龙去脉。

英国首相张伯伦因推行「绥靖政策」而广为人知。

当他签署【慕尼黑协定】飞回伦敦并向人们宣扬和平时,他真诚地相信自己为英国带来了和平。那些欢呼的人们也坚信,未来将是一个和平的世界。

绥靖与和平,并非张伯伦个人的决定,而是英国人民的共同意见。

「一战」结束后,作为统治世界百年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国力显著衰退。

在经济领域,英国的煤炭产量从1913年的2.87亿吨下降到1918年的2.27亿吨。生铁的产量也从1000万吨减少至908万吨,造船业的总吨位从120万吨降至77.2万吨。

在金融领域,「一战」之前,英国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战后却欠下美国50亿美元,转变成了债务国,世界金融中心也因此从伦敦迁移到了纽约。

另外,1914年英国的货币流通量为3300万英镑,而为了应对战争的庞大开支,至1920年这一数额已激增至3.5亿英镑。

1920年的英国物价比1914年上涨了225%,这是因为货币大量增发而生产力下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

英国人民的生活几乎难以为继。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英国的经济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因为农业减产,英国成了其他国家剩余粮食的倾销地,同时,工人的失业状况进一步恶化。到1930年,英国的失业工人已占总数的16.8%,而到了1932年,这一比例更是上升到了25.5%。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人口结构受到了严重影响,损失了93万名士兵,占男性壮丁的50%,导致一度出现了女性人数远超男性的局面。

惨烈的人口死亡和经济衰退,使英国人民开始反思:

「战争的惨烈屠杀波及几乎每一个家庭,我们痛恨战争,渴望和平。」

到了1936年,英国的一家社会机构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受访的英国人均表示不愿意参战。

这表明英国的反战民意已演变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潮流,任何政党和政治家若想执政,必须迎合「反战与和平」的呼声,否则将难以赢得选票。

因此,「一战」的创伤引发了反战情绪,这种情绪通过选举对政府施加了影响,政府在民意的推动下采取了避免战争、寻求和平的绥靖政策。

天视乃是民视,天听即是民听。所谓天意,其实正是民意。

最关键的是,英国政府并无参与战争的诉求。

尽管英国因「一战」大幅衰退,但由于美国和苏联尚未崛起,同时法国和德国在欧洲彼此制衡,英国依旧是世界霸主。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一旦站上食物链的顶端,唯一的追求便是保持现状,固化一切,不再需要任何改变。因为任何变动都可能带来从顶端滑落的风险。

总而言之,不要有人来挑战我,这样最好。

因此,英国在「一战」和「二战」期间,对内采取措施镇压各殖民地的独立运动,以维持英伦三岛和殖民地之间的经济内循环的健康运转;对外则推行绥靖政策,以避免战争的爆发,从而保持现状。

尽管战争势在必行,但英国应该采取策略,促使布尔什维克和纳粹互相对抗,从而谋取自身的利益。

可以理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如果我们深刻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许多人认为,英国首相是国家的操盘手,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左右国家的命运。然而,张伯伦实际上也不过是时代的囚徒。

领导者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其言行对团队士气和效能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领导者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和沟通能力,能够激励和引导团队成员共同实现目标。此外,建立透明的沟通渠道和公平的激励机制,也是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领导者应以身作则,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成为团队成员的榜样,从而推动整个团队的进步和发展。

法国和英国面临着相同的困境。

在长达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动员了795万名年轻男性参战,但其中有131万人战死,427万人受伤,其中150万人终生残疾。可以说,整整一代的法国青年都在这场战火中被毁灭了。

大量人口的牺牲引发了法国社会一股强烈的「反战与和平」潮流。民众对流血的战争感到深恶痛绝,迫切渴望永恒的和平。为了实现这一诉求,法国人甚至进行了自我催眠:

一个充满普遍繁荣、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和平时代即将来临。

无论他人是否相信,至少法国人是相信的。

法国人在战后不再抑制个性,而是开始追求享乐生活。

爵士乐的旋律弥漫在大街小巷,电影院和剧院内座无虚席。咖啡馆里,市民们热烈地讨论着各种话题。巴黎街道上的高档珠宝店里,陈列着闪耀的珠宝和钻石,购物者络绎不绝。

战争如同一场短暂的狂热,一旦结束,便留下一片无尽的空虚。为了填补这种空虚,法国人放纵自我,仿佛在进行末日狂欢。

然而,在人们欢庆的背后,是法国正迅速衰退的现实。

自拿破仑时代起,法国一直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这一状况在「一战」期间仍然持续,直到1926年,法国的工业人口才首次超过了农业人口。如此的经济结构,完全与法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符。

这些工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的一半,其工厂的机械设备平均使用年限已达到25年。可以说,法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老旧的工业基地,迫切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升级,才能重新焕发生机。

1931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波及,法国迎来了真正的大萧条。此期间,有118家银行破产,大量企业和工厂倒闭。随后一年,法国的工业产量骤降70%。

到1938年签订【慕尼黑协定】时,法国的工业水平已经退回到1911年的状态,其生产总值仅为德国的37%。

以目前的经济状况,法国要对抗德国确实困难重重。

此外,经济的衰退也引发了军工行业的萎缩。

在30年代后期,法国每月仅能生产19辆坦克,这导致服役中的坦克数量仅有200多辆,并且主要作为步兵的辅助工具使用。与此同时,德国凭借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大量制造坦克,已将其作为主力兵种,并开始策划闪电战。

每月,法国的飞机产量约为50到70架,而德国则可达到1000架。光是数量上的对比就显示出法国处于极大的劣势,失去制空权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种现实条件下,法国几乎没有独立对抗德国的能力。军事方面,法国只能寄希望于马奇诺防线,以期阻挡德国的进攻;在外交上,则依赖绥靖政策,希望借此拖延战争的爆发,能多苟延一天便是一种胜利。

因此,当法国总理达拉第签署【慕尼黑协定】返回巴黎时,他本以为因为背弃盟友而可能危及自身安全。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和张伯伦一样,一下飞机便受到法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法国不是想低调,而是实力不允许。

相比于英国和法国的退让,德国则表现得咄咄逼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对战争的热情早已高涨。

1895年,德意志帝国议会议员哈赛撰写了一本名为【1950年的大德国和中欧】的书。在书中,他极力鼓吹战争,企图吞并巴尔干半岛的国家,并且主张将犹太人和斯拉夫人驱逐出境,建立涵盖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地的庞大德意志帝国。

五年后,英国血统的德国作家休斯顿·张伯伦崭露头角,他宣称日耳曼人是全球最卓越的种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整套种族主义理论。

休斯顿·张伯伦的著作发表后,先后收到两封读者充满热情的感谢信。其中一封来自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另一封则来自有美术生背景的希特勒。

这两位身份迥异的人物,尽管背景截然不同,却同样拥护种族主义和大德意志,这表明通过战争来扩张生存空间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德国人民的意识,成为他们根深蒂固的共识。

为扩大生存空间,德国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首先,他们斥资巨额建设海军,准备在海洋上与英国一较高下。其次,他们修建了连接柏林和巴格达的铁路。

这是一条贯通欧洲与中东的陆地交通要道,不仅能将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与中东的原材料、石油、粮食产地及市场紧密相连,还可以整合中东欧和西亚的陆地资源,使德国的影响力扩展至波斯湾和印度洋。

亚瑟·贝尔福后来成为英国首相,他曾经这样评价这条铁路:

「如果我们不在德国人修建更多的运输系统并夺走我们的贸易之前对德宣战,那英国将犯下严重的错误。」

英国的干预导致巴格达铁路的终点站位置一直未能确定。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时,「一战」爆发,德国将精力转向了欧洲战场,自然无暇顾及延伸国际影响力的铁路建设。

在战争结束之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了【凡尔赛和约】的惩罚。

德国失去了约十分之一的人口,以及13%的领土,其中包括工业重镇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为了瓦解正在崛起的德国,战胜国划定了所谓的「波兰走廊」,这看似是为了让新成立的波兰拥有出海口,实际上却是为了将东普鲁士和其他德国领土分隔开来。

另外,有600万讲德语的人口被战胜国留在奥地利。尽管这些人认为,加入德国是他们最好的出路,但战胜国根本不在乎战败国人民的想法,坚决不允许奥地利与德国合并。

毕竟,失败者是没有人权可言的。

在如此严厉的制裁面前,德国陆军缩减至10万人、海军缩减至1.5万人,只能算是小意思。

德国人坚信「大国崛起」,因此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

他们普遍感到迷茫和愤怒。一位在「一战」期间持反战立场的德国人,目睹战败后占领军的暴行,不禁感叹:「我渐渐感觉到法国士兵枪托的存在,又重新燃起了爱国之情。」

只有在祖国强盛时,我们才会感到不完美,而当她衰落时,才真正体会到强大祖国的可贵。

「一战」结束后成立的魏玛共和国,是一个典型的弱势政府。在14年的时间里,这个共和国经历了20次内阁更替,每届内阁的平均执政时间仅为239天,不到八个月。

由于这样的政府力量薄弱,无法有效稳定战后混乱的局势,结果导致德国在接下来的14年间一直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甚至无法维持自身的安全,更别提重振帝国的荣耀了。

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许多德国新一代年轻人成为民族主义者,尤其是那些经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踏入社会后成为政府公务员、企业家和文化工作者。这些年轻人在教育和职业生涯的双重影响下,对自己的民族主义信念更加坚定。

换句话说,复仇与崛起已成为德国新一代青年的共同信念。

他们最终成为纳粹党的忠实追随者,成为希特勒的狂热信徒。他们在卍字旗下宣誓,誓为德国的生存空间而战,誓为德意志的荣耀而战。

德国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曾执导过纪录片【意志的胜利】。她用镜头捕捉了成排的手臂、整齐的方阵、激情四溢的工人以及声嘶力竭的呐喊。

所有迹象都在宣告,这就是德国的实力。

系统优化的重点是确保高效运行和用户体验提升。首先,通过调整硬件配置和升级软件版本,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其次,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包括清理缓存、修复错误和更新安全补丁,有助于预防潜在的问题并保障数据安全。此外,优化网络设置和改进资源分配策略,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整体效率。最后,用户反馈是系统优化的重要依据,积极收集并分析用户意见,可以持续改进系统功能和用户界面,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展现了英法对绥靖政策的推崇,同时苏联和美国在协定之外也在对法西斯势力采取绥靖措施。

对于雄心勃勃的日本,苏联从未有过作战的意图,至少不打算亲自冲锋在前。

苏联宣称,尽管日本怀疑其支持中国抗日,但他们认为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进攻中国东北只是他们继续北上进攻苏联的前奏。因此,苏联竭尽所能避免与日本开战。

不干涉他国内政,对参与冲突的各方不给予任何支持。

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表示,苏联并不希望与日本发生冲突,只是希望日本能够尊重苏联在中东铁路上的商业利益。

1935年,苏联不顾中国的强烈抗议,以1.4亿日元的低价将苏联段的中东铁路出售给日本,使日本得以完全占领东北,从此无南下侵华的后顾之忧。

事实上,苏联对日本的绥靖政策,与英法对德国的绥靖政策如出一辙,都是拿弱国的主权和领土作为交换,以获取自身的暂时和平。

尽管苏联在中国抗战期间提供了贷款和物资支持,其根本目的是希望中国能够阻止日本,防止其转移军力并向北进攻苏联。

我们必须清晰地区分情感和利益,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关系。

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思想感到最为恐惧。因此,美国在对待日本时采取了绥靖政策,实际上是在间接鼓励日本发动战争,并在占领中国东北后继续扩展攻击到苏联,希望能在东北亚挑起一场漫长的战事。

如果日本能削弱苏联,那是最佳结果;如果苏联削弱日本,美国则可以趁机在日本虚弱之时,在政治和经济上控制日本。此外,在苏日交战期间,美国还可以向双方出售武器,从而大赚一笔战争财。

美国无论如何计算,都不会吃亏。

因此,在1931年,美国向日本出售了价值14万美元的枪炮弹药、价值600万美元的工业设备、价值700万美元的钢铁以及价值1600万美元的石油。

这就是说,行动吧,我们全力支持你。

此外,英国和法国也公开表达了对日本的支持,鼓励其向北进攻苏联。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英国向日本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而法国则向日本提供了8亿法郎的贷款。

英、美、法、苏四国对日本的绥靖政策,其核心在于争论日本应「南下」还是「北上」;而在对待德国的绥靖政策上,争论的焦点则是德国应「西进」还是「东征」。

在德国崛起之前,欧洲大陆的主角一直是法国和俄国,而英国维持大陆平衡的「均势原则」主要也是在这两个国家之间展开。

法国与俄罗斯相互依存,法国变得强大时,便会帮助俄罗斯;同样,俄罗斯增强时,也会支持法国。两国之间任何一方都不允许独自称霸。

随着德国的崛起,欧洲大陆的局势由原来的双簧戏演变为三国杀,局面愈加错综复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其地位骤然下降;反观作为战胜国的法国,其话语权大大增强。同时,俄国则演变为苏维埃国家,被欧洲列强排斥在外。

因此,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唯一强国,国家之间的平衡因此被打破。

该怎么办呢?

英国和美国采取的策略是,通过支持德国来平衡法国和苏联的势力。

在英美的干预下,德国得以避免彻底瓦解,保留了一定规模的力量,这也可以被视为绥靖政策的开端。

随着法国和苏联逐渐复兴,德国在试图制衡这两个国家时,由于【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显得力量不足。

这绝对是不允许的。

1924年,美国启动了「道威斯计划」,将德国的战争赔款从1320亿马克降至370亿马克,同时为德国企业提供了326亿马克的贷款,帮助其恢复工业实力。在美国的援助下,德国在短短五年内便重建了欧洲最先进的工业体系。

美国华尔街资本在希特勒掌权后继续向德国注入资金,期望振兴其实力,并阻止苏联向西扩张。希特勒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够出兵东进,彻底击败苏联。

在美国看来,希特勒和纳粹德国不过是一件趁手的工具。

1933年,荷兰出版了一本书,详尽记载了希特勒与美国资本家的交易细节,其中包括洛克菲勒、JP摩根、亨利·福特等知名资本家向希特勒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

这本书刚出版不久就被查禁,但后来事实证明,书中所述内容都是真实的。

后来的资料显示,美孚石油向德国法本公司转移了两千多项专利技术;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曾向德国盖世太保捐款;杜邦公司向德国出售了橡胶和飞机技术;亨利·福特因提供技术并投资20亿美元而被授予铁十字勋章。

美国雄厚的资本,激发了德国称霸欧洲的野心,并强化了德国人民复仇和崛起的共同意识。

作为对美国安抚德国的回应,苏联的斯大林其实别无他法,只能通过增加筹码来安抚德国。

签署【慕尼黑协定】后,斯大林并未谴责德国,反而敦促苏联保持谨慎,避免卷入英美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冲突。

1939年5月,亲德派的莫洛托夫接替了亲西方的李维诺夫,成为外交人民委员。在经过一系列谈判后,斯大林与希特勒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约定共同分割波兰。

你们想把祸水引向东边是吗?那我就把它推向西边,看看谁的手段更高明。

同年九月,德国与苏联相继入侵波兰,双方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战果。

由此,真正意义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进入了炮火连天的战乱时期。

这一类的奖项往往在评选时会引发公众关注。组织方设立这些奖项的初衷,是为了表彰在各自领域中有卓越贡献的人士,并通过公开评选的方式来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公众的参与和关注,不仅提高了奖项的知名度,还进一步推动了整个社会对该领域的重视与认可。评选过程的透明、公正以及广泛的参与,使得这些奖项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回顾二战前夕,有时我们会发现许多事情令人难以理解。

例如,为什么张伯伦坚持愚蠢的绥靖政策,斯大林能够与希特勒相谈甚欢,美国又为何与日本暗通款曲等等。

德国和日本虽然是法西斯侵略者,但那些秉持正义的国家为何不能明确是非呢?

事实上,当你深入了解各国的处境和诉求时,那些看似无法理解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绝对的正义和邪恶并不存在,绝对的妥协与进攻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