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古代沒有天氣預報,是怎麽預測天氣的?只能去廟裏燒香拜佛嗎?

2023-12-22文化

前言

古人預測天氣,真的只是燒香拜佛嗎?

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人們習以為常地檢視手機天氣預報,可曾想過沒有先進測量裝置的古代,人們又是如何預測天氣的呢?難不成真的是去廟裏燒香拜佛,求神明保佑風調雨順?

起初的玄學預測

在古代,天氣預測最初確實和玄學有關。根據記載,早在商朝時期,人們就在甲骨文中寫入了有關天氣的內容。當時並沒有科學儀器,人們無法解釋大自然的種種現象,於是試圖用玄學和神明來理解天氣。

他們相信天氣與天意和神明的關聯,如果天氣異常,就意味著天神不滿。為了預測未來的天氣狀況,商人采用蔔骨等方法請示神明,希望能消災免難。這類方法雖然沒有科學根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積累了氣候變遷的趨勢經驗。

後來周文王根據陰陽五行學說,依據八卦創制出六十四卦,每個卦圖都代表不同的天氣狀況變化。

占蔔官主要的工作就是透過解讀象征天氣的卦象,來給國君和百姓提前預警可能發生的大雨、暴風等災害。這種方法仍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準確度也不高,但已經開始使用歷史數據驗證預測結果了。

不過因為準確度低,經常會誤報導致朝政和生產秩序受到重大影響。這時占蔔官就有失職甚至坐實謗言的風險,身陷朝堂風雲的漩渦。所以每逢重大變故發生,他們往往坐立不安,即使預測正確也不敢掉以輕心。

春秋戰國時期,管仲根據歷年氣候變遷總結出二十四節氣,標誌著天氣預測開始擺脫玄學因素,註重使用實際觀測結果判定未來天氣趨勢,這也奠定了中國天文歷法的基礎。

邁向註重經驗的發展

到了秦漢時期,天氣預測的方法得到明顯改進。不再迷信蔔筮之術,而是依賴系統收集和分析數據。秦朝規定各地要如實記錄逐級上報天氣和災害,並據此制定氣候適宜的稅收徭役制度。這為漢朝積累了大量可靠的氣象資料。

在此數據支撐下,漢朝欽天監的天文學家依據歷年數據研究氣候周期規律。他們參考陰陽五行說等自然哲學理論,試圖找出影響天氣的潛在因素。

最終西漢初年形成了二十四節氣這一劃分標準,標誌著中國天氣預測進入依賴數據統計分析的新階段。這套理論被驗證了兩千多年而未改變的事實,也證明了其科學性和理性性。

這一時期最傑出的天文學家當屬張衡。他發明了效能精良的地動儀與渾儀,並依此觀測確定了回歸年的長度更為精確。

在預測未來天氣方面,他創造性地將易經與陰陽五行結合,透過復雜的數學計算推匯出一套原創的氣象變化體系。這是漢代氣象預測達到高度發展的典範。

同時民間群眾也掌握了一些實用的測定氣溫、濕度的方法。王充提出觀察生物來判斷氣溫的想法,展示出漢人預測天氣註重實驗和經驗的思維方式。

這一時期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出現了許多測量和預測天氣的方法。國家鼓勵百姓積極探索,民智也得到空前解放和啟迪。

但就在這時,漢武帝采納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思想,氣象學研究受到嚴重影響,這一鼎盛局面至此走向衰落。

被迫停滯的百年沈寂

「天人感應」學說將天象視為天意的體現,認為異象預示著人間將有災禍。它反對氣象規律有確定的物質機理,而強調這是天故意給人的警示。

於是當發生天災人禍時,百姓常會質疑是皇帝失德所致。這讓漢武帝大為光火,下令嚴禁民間傳播此類說法。

為化解民間疑慮,漢室歷代皇帝也只得迎合這一理論,在發生災害時嚴格反省是否有失天意。他們不得不透過下罪己詔,表示悔過自責,以維護江山社稷。

這讓氣象預測這門劍走偏鋒,成為維護統治正當性的工具。於是朝廷從此嚴格管控民間的天文氣象研究,生怕知識分子借此終結皇權神授的統治基礎。

這導致自漢武帝開始,天氣預測進入了為期百年的停滯。民間學者不敢再自由探索氣象規律,唯有個別官方機構仍在默默鉆研,小心翼翼地積累預測經驗與知識。

直到隋唐時這種禁錮才有所松動。有學者依據史料逐一考證,終於重新肯定氣象預測的科學性,為這門古老學科註入再度繁榮的希望。

科學預測的新生

隋唐時期見證了氣象預測研究的復蘇。李淳風根據歷史記錄和儀器測量,將風力按照破壞程度的大小精確分級;黃子發透過總結不同雲貌特征與降雨規律的對應關系,編撰了預測短期內雨量的專著;明代天文專家整理出【白猿獻三光圖】,收錄了大量精美的雲圖,上面蘊含的氣象學原理足可與現代標準媲美。這標誌著中國古代氣象預測的精確化行程。

可以說,古人並沒有因為沒有儀器而一無所知。相反,他們更為勤奮耐心地使用肉眼觀察,記錄各種天氣前兆,從中歸納總結出許多準確的經驗法則。

這些規律雖然沒有高深的數學公式推導,卻同樣蘊含了氣象學中的真知灼見。正是有了古人的這些積累,為近現代科學氣象學奠定了基礎。

明清時期,西方科技傳入中國後,中國傳統氣象學也在交流中獲得新生。徐光啟與利瑪竇等人互相學習文化,使東西方的氣象技術和儀器都發生重大飛躍。這可謂「化腐朽為神奇」的典範。自此中國氣象預測也步入了科學化發展的軌域上。

結語

縱觀古代兩千多年的天氣預測歷史,從最初的玄學到後來的註重積累經驗,再到科學儀器的套用,鏡頭拉遠後我們會發現,這其實是文明與科技推動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資訊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最先嘗試用靈性的方法預測未來。這似乎有些荒唐,但卻積累下最初的體會。然後幾代人將這些經驗傳承下來,不斷完善,最終開花結果。

兩千年後的今天,這份積累轉化為高端儀器上的精確讀數。而這些數據背後,依然蘊含著古人勤於總結和探索的智慧。他們才是現代氣象科學認知結構的奠基人。

所以說,歷史並不只是過去,而更是積澱,是現在的根基,也是未來演進的源頭。沒有古人的積累,就沒有當代的繁榮。我們不該將歷史遺忘,而要將之視為自己發展的養分。這才是真正尊重和傳承歷史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