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小籠、生煎在上海的全稱

2024-06-03美食

小籠和生煎,算得上是上海有代表性的小吃,有比較長的歷史了,也出了一些著名品牌,如南翔小籠、大壺春生煎、小楊生煎等。

小籠有叫小籠饅頭、小籠包、小籠湯包,生煎也有叫生煎饅頭和生煎包的,主要區別就在「饅頭」和「包子」,哪個叫法是正宗的呢?

據文獻記載,饅頭和包子都已經誕生很長時間了,相比而言,饅頭似乎更早。有傳說饅頭是諸葛亮創造的,和平定西南蠻人有關,最早是叫「蠻頭」。但是,諸葛亮這人物過於神話,他的很多「事跡」都是後人編造的,所以可信度不高。有記載最早出現在五代時期,也有有一千多年了,很多文獻裏有饅頭的描述。

包子一詞大量出現是在宋朝,有記錄宋朝皇宮有專門做包子的禦廚,京城有包子「專賣店」,制作各種餡料的包子,而且是達官貴人常去的,至少說明那時的包子是身價不菲的精致食品。

這樣,大致可以判斷饅頭和包子最初是不太一樣的,可能制作工藝、所選食材會有不同,到後來越來越接近,以至於現在已經是「饅頭=包子」了。

網上有不少人說,北方叫包子,南方叫饅頭,這肯定不確切,可能南方叫饅頭多一些,北方叫包子多一些,但是我們在【水滸】裏,看到很多「饅頭」的描寫,而南方的廣東叫包子的也不少,比如「叉燒包」、「奶黃包」等等,因此南北說是不靠譜的。

那麽,在上海,所謂的正宗叫法,大概有兩種含義,一種就是上海本土產生的事物的原稱,一種是最早傳入上海時的名稱。那麽包子或者饅頭,在上海本土產生的機率不大,上海地區自古盛產稻米,食糧和小吃多是稻米制作,以糯米和大米為主。包子或饅頭很可能是外面傳入的,這傳入的渠道可能不同,有的是以「包子」名傳入,有的是以「饅頭」名傳入,故而叫「包子」、「饅頭」的都有。時間大概也就一、二百年,上海開埠後傳入比較多,到現在為止,上海郊區傳承的多的也是糕團類的稻米深加工品種。

在上海話中有很多同樣情況的,有些意思相近的詞匯,從不同的方言中引進,長期共同存在,因此上海話的詞匯特別豐富,遠遠超過普通話,這也許是上海話難學的一個原因。

回到包子和饅頭,我認為都是正宗的上海叫法。在我小時候,感覺市中心叫饅頭的比較多,「肉饅頭」、「菜饅頭」、「豆沙饅頭」、「生煎饅頭」、「小籠饅頭」……包子啥時候叫了多,並不像有些人說的是外來打工者叫出來的,上海在80年代前就有叫包子的。

記得以前國營點心店,大多數賣饅頭的都是一兩糧票一只,但也有少數店裏做半兩糧票一只的饅頭,一般都叫「中包」,相對應的一兩的饅頭叫「大包」,比半兩再小的就是小籠了,有一兩四只或六只的,好像叫小籠湯包蠻多的,因小籠的特色就是湯汁足,當然叫小籠饅頭、小籠包的也都有。

與小籠叫法多樣相比,生煎好像多叫生煎饅頭,很少叫生煎包的,只有一種比較大,也是一兩一只的牛肉煎包,和生煎一樣平底鍋煎的,就不叫饅頭。

看來,叫包子、叫饅頭沒太多講究,怎麽自然怎麽叫,上海是移民城市,同一樣事物,有不同稱呼很正常,根本沒有必要去計較啥個正宗勿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