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漢室劉家的血脈有多強,八百年間出了四位開國皇帝

2024-05-11歷史

漢室劉家的四位開國皇帝誰的綜合實力最強?800年內出了四位開國皇帝,且個個都是白手起家,以布衣之身跨至皇帝位置的狠人。劉邦建立西漢,劉秀建立東漢,劉備建立季漢,劉裕建立南朝(劉)宋。

劉邦(前256年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

謚號: 高皇帝

廟號: 太祖

主要成就: 亡秦滅楚,建立漢朝,延續並鞏固大一統,建章立制,休養生息,恢復社會經濟

與完美的軍事家劉秀相比,劉邦則是一位完美的政治家。劉邦48歲才起兵創業,三年滅秦,四年滅楚 ,最終成就帝位,開創大漢百年基業。截止他63歲去世為止,劉邦在歷史上大放異彩的時間也就15年。而他能有如此成就,你靠的是其與生俱來的政治天賦,甚至放眼整個華夏古代都是最傑出的。

以三點闡明劉邦這位政治野獸有多可怕:

第一點 ,對待情感非常理性,感情是帝王的大忌,劉邦天生對愛恨情仇這些人類情感極其淡漠,這使得他在決策上永遠理性,這一點在他對待家人和仇敵雍齒時體現的尤為明顯,當年劉邦在老家沛縣時,就素來被雍齒輕辱。劉邦反秦後,雍齒跟隨其中,但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雍齒卻選擇了背刺,投靠魏國,囚禁劉邦的父親和妻兒,使他們遭受毆打和羞辱,並且還獻出劉邦的老巢豐邑,幾乎把劉邦逼到絕境,迫使他投靠項梁。然而,等到局勢風雲突變後,雍池又回來投靠劉邦,劉邦不但沒有追究其責任,反而在西漢建立之時為其封侯加爵。

妻子被辱、老父受困,自己幾陷死地。這些刻骨之仇,在平常人眼裏,每一項都是足以成為不共戴天的大恨,但身為帝王的劉邦卻輕而易舉的放下,為何?因為劉邦要借助寬容雍齒這個仇敵來安撫人心。對於劉邦來說,如果讓不共戴天的仇敵獲得的封賞能夠有利於自己的政治利益,那麽這個仇敵就應該獲的封賞,這是一種何等荒謬、理性、殘酷的處事邏輯。然而,劉邦就是這樣一個可以打破常規,永遠清楚自己目標的政治野獸。

第二點 ,擁有完美的自知之明。劉邦一個崛起於平民,淘汰了無數強人的開國帝王,周邊幾乎都是阿諛之詞,聽到的批評少之又少,但他卻始終保持著清醒的自知之明。無論一個人多麽的天才,如果他連自己的優劣都不了解,那他的判斷力和一個真正的蠢才又會有什麽區別?劉邦這個人追求的從來不是我比你強,我比你聰明。我比你能幹之類的虛名,而是怎樣做對我更有好處。別人有好的意見時,無論是臣子還是百姓,他都會積極采納。古今中外,能夠始終保持這種本能行事的人屈指可數。

第三點 ,果斷到絕情的決策能力。一個能夠明確目標的人,註定會是一個果斷的人。一個決策者的情感越豐富,優柔寡斷就會成為他的通病,那他的失敗也就在所難免。當劉邦的乘車被項羽部隊追擊,敵兵迫近生死存亡之時,劉邦的車上除了自己,只有護衛車夫夏侯嬰和兩個嫡生兒女魯元公主和漢惠帝劉盈。車太重,必須減負,夏侯嬰能給自己擋道,駕車絕對不能丟,只有眼前一對親生兒。兒女必須被扔棄,他瞬息之間就做出了最殘酷或許也是最正確的抉擇,飛快的將魯原公主和漢惠帝踹下去,以減輕車子的負擔,增大逃跑的機率。由此可見,劉邦展現出的決斷力極端到可怕,令人毛骨悚然。

總結 :基於以上素質,使得劉邦做出的每個決策都理智而正確,白登之圍慘敗後就休養生息,屈辱和親,厚積薄發後再去擊敗強敵。要想漢室江山千秋萬代,就要摒棄分封制,頂住壓力。堅定實施中央集權制,從而鞏固了大一統格局。當郡縣制難以安撫開國功臣時,就退而求其次,實施郡國制,以保障帝國的穩定,同時留下斡旋的余地。他建立的漢朝延續了400多年,漢的國號深深的融入一個民族的血液,傳承千秋萬代。

劉秀(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

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東漢王朝開國皇帝(25年8月5日—57年3月29日在位)

謚號: 光武皇帝

廟號: 世祖

主要成就: 起兵反抗王莽,建立東漢,重新統一全國,開創「光武中興

漢光武帝劉秀是歷代帝王中唯一一個能同時擁有中興之主與定鼎之王兩項頭銜的人,被史學界公認為華夏十大明君之一,被教員評為最會用人、最會打仗、最有學問的皇帝,其軍事能力在歷代帝王中唯有李世民和朱元璋能出其右。而劉秀的綜合實力之所以能超越太祖劉邦,自然也是因其有出色的軍事能力加持。

劉秀是漢高帝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劉秀的先世,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則而從列侯遞降。到他父親劉欽這一輩,只是濟陽縣令這樣的小官員了。 到他這一代時,已經成了窮困潦倒的平民。28歲以前的劉秀一直在南陽郡老家種地,為生計奔波。而後外戚王莽以儒學聖人之名篡位稱帝。新莽末年,因其推行的改革盲目崇古,不切實際,又觸動了上至豪強、下及平民的利益;加之水、旱等天災不斷,廣袤中原赤地千裏、哀鴻遍野。 赤眉、綠林等數十股農民軍揭竿而起,大批豪強地主也乘勢開始倒莽。

在海內分崩、天下大亂的局勢下,劉秀經過了深思熟慮,見天下確已大亂,方才決定起兵。 於是與大哥打著「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號應勢起兵。賒酒家繡著「劉」字的酒旗作為軍旗,騎著耕牛沖上戰場。但劉秀的開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經歷了親哥被殺、主上猜疑、多次敗仗,險象環生之後,才在河北站穩腳跟,而後一路開掛,南征北戰,平隴西,滅川蜀,逐步一統天下,由一介布衣帶領雲台28將橫掃八方,成就帝業,定都洛陽,再造大漢。

一路走來,劉秀所展現出來的軍事才能不僅卓越,還主打一個十項全能。前期起於微末時能沖鋒陷陣,中期在更始帝治下時能領軍布陣,後期登基稱帝時能在戰略上把控全域,且三種型別都做到出類拔萃。

最為典型的代表戰役便是昆陽史詩級大捷,當時王莽號稱聚集百萬雄師圍困劉秀在駐守昆陽的9000多人,眾將紛紛建議退守荊州,但劉秀卻敏銳的洞察到了合兵尚能取勝,分散是難保全的本質,於是說服眾將固守昆陽,自己則率領13名騎兵趁夜出城,從定陵縣、郾縣調來1萬多援兵,接著放出宛城漢軍得勝的假訊息,然後親率3000人敢死隊斬殺新莽主力部隊近萬人,並斬殺新軍主帥王尋。最後,在劉秀的心理戰與攻堅戰雙重打擊下,新莽士兵紛紛潰逃。幾乎全軍覆沒,創造了以弱勝強的奇跡。

稱帝後的劉秀,運籌帷幄於大後方,決勝於千裏之外的能力,堪比一等一的戰略大師。在平定赤眉軍的戰役中,劉秀在分析局勢後,洞察到只要赤眉軍的糧食一斷,必然是他們東歸的關鍵點,於是嚴令鄧禹不要和赤眉軍進行硬碰硬的交戰,並提前在東面環山一帶布下口袋陣,靜待赤眉軍自投羅網。鄧禹違令與赤眉軍交戰,果然吃了敗仗。劉秀馬上讓馮異代替鄧禹,並且再三囑咐,這場戰爭的關鍵在於「以飽待饑,以逸待勞」。最終事情如他所料,赤眉軍糧短東退,被劉秀一舉平定。

開國後的劉秀同樣展現出不俗的文治水平,在位期間整頓吏治,推行度田令,打擊地方豪強,緩解土地兼並;設立台閣制,強化皇權;改革監察制度,罷州牧,置刺史,強化中央集權;安定民生,復蘇經濟;輕徭薄賦,勤於政務,倡行節儉,實作了「光武中興」的治世局面 。

但另一方面,他建立的東漢更像是一群門閥擊敗了另一群門閥,對社會的演化並沒有多少貢獻。整個東漢外戚、門閥弊端依舊嚴重,但以此作為槽點有過於苛刻的嫌疑。畢竟門閥制度從西漢興起到東漢建立的時候,正是生命力旺盛的時期,一直到唐朝,在李世民父子手裏以長孫無忌的覆滅為標誌,才徹底的拋入到歷史之中。當然,社會的規律是不可磨滅的,沒有了世家大族,取而代之的藩鎮割據,也引發了另外一個嚴重的後果。總的來說,漢光武帝文治稍遜色於劉邦,但他最大的影響力在於激勵了像漢昭烈帝劉備這樣的一群人,即便天下大亂,社稷傾覆,仍然前仆後繼的光復漢室。但是劉秀之後。再也沒有誰能完成他這樣的壯舉,再也沒有誰家的江山丟了以後,後世子孫還能奪回來,且在此完成大一統。

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

謚號: 武皇帝

廟號: 高祖

主要成就: 平定孫恩之亂、消滅桓楚,北伐中原,滅亡後秦、南燕,擊敗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統一南方,改革弊政

劉裕是漢高祖劉邦弟弟楚元王劉交的後代,同樣出身寒威,年輕時候當過賭徒,賣過草鞋,和劉備一樣用老劉家的祖傳技能艱難謀生,但劉裕頗具軍事才能。當時東晉門閥士族壟斷官位,他以草根武將起家,平定孫恩之亂,屢立戰功,消滅桓楚,擺平東晉所有反叛勢力,最後奪權篡位,建立劉宋,而後北伐中原,滅譙蜀、南燕、後秦三國。收復洛陽、長安,逼北魏求和,以軍事成就來說,是南北朝時期成就最高的皇帝。

執政期間,吸取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加強集權,抑制兼並,實施土斷,整頓吏治,重用寒士,振興教育,並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輕徭薄賦,廢除苛法,改善社會狀況,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機要」的政治格局。

十六國與南北朝300年,其間英雄輩出,劉淵、石勒、慕容垂、拓跋圭、宇文邕、陳霸仙等皆一時之傑。武功以劉裕、慕容垂為最,而綜合能力又以劉裕最強,且劉裕出身最低,以步卒入伍,親身百戰無一敗績,不靠父母,不靠嶽父,也不靠外戚唯有劉裕。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

謚號: 昭烈 皇帝

廟號: 烈 祖

主要成就: 建立蜀漢

劉備在四人中確實屬於比較平庸的一位,文不成而武不就,這一點在夷陵之戰中體現的尤為明顯。事實證明,劉備適合做將才,卻沒有能力做帥才。他具備指揮小規模戰鬥的能力,但卻不具備指揮大規模會戰的才能。他在戰役後期部署的不協調性直接導致了這場會戰的失敗。在沒有制將權的情況下,把軍隊分成南北兩部份,雙方無法互相支援,以至於失去聯系,最終直接導致軍事水平過硬的黃權降溫。黃權曾建議劉備因為前軍受挫不能反向追擊,可惜沒被采納。不僅如此,劉備還把他調到長江北岸去防備魏國,直接導致了夷陵之戰最終的失敗。

三國誌的作者陳壽曾評價劉備為人胸懷寬廣,禮遇世人,有高祖劉邦的風度和英雄之氣。但個人覺得劉備不僅不像劉邦,而且跟劉邦是截然相反的人。劉邦淡泊情感,有完美的自知之明,且擁有果斷到絕情的決策能力。他的所有的行為都是以目的為導向的,包括他的仁義、寬厚,這些都是劉邦成事的真正內核。

從徐州、荊州到益州數次錯過的機會就可以看出,劉備一生都被情義拖累,被仁義束縛,甚至為了替關羽復仇,不顧諸葛勸阻,毅然發動夷陵之戰,將蜀漢大好前途葬送,而臨終前又將國家和兒子全盤托付給諸葛亮,雖然被後世傳為佳話,可看多了帝王家的謀朝篡位、改朝換代,又不免覺得冒失。

不過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思考,沒有地盤,沒有資源,軍事才能亦不及孫權和曹操的劉備,之所以能成為三國英主,他的成功可以定義為人格魅力上的成功。一無所有時,他珍惜身邊跟隨的每一個人,事業有成時,塔克辛任身邊打拼的每一個人。不拋棄,不薄情,不拿感情做交易,也不拿事業當借口,這一切能讓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願意誓死追隨,無論貧窮富貴都生死與共。正是這群豪傑的追隨,才幫助他開拓了蜀漢的功業。

常常看到有人說劉備的仁義是虛偽的仁義,如果劉備虛偽到能將仁義演出來,那他的蜀漢國運絕對不止於此。所以,對於高祖劉邦,你可以懷疑他的人品,但絕對不能懷疑他的能力,而對於劉備,你可以懷疑他的能力,但絕對不能懷疑他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