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紀實:歷史上真實的地道戰是怎樣打的?比電影更殘酷

2024-03-04歷史

提到地道戰,大家腦海裏一定是這樣一種景象:抗日軍民在地道中閃展騰挪,奔走自如,大家為日軍設下天羅地網,打得日軍暈頭轉向。

以至於,咱們恨不得能再來一次抗日戰爭,自己鉆到地道裏,親手殺幾個日本兵。

然而,相比於老電影中的精彩演繹,真實的地道戰,遠沒有那麽輕松。

那麽,真實的地道戰,究竟是怎樣進行的呢?

據呂正操上將回憶,冀中地區的地道鬥爭大體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起初是五一反掃蕩前後,冀中軍民為了防備日寇侵擾,挖了很多簡易藏身洞。這些如同地窖一般的藏身洞,便是最初形態的地道。

但是,由於藏身洞的空間不大,人置身於其中時,無法正常活動,這就更不提作戰了。

因此,早期的地道戰,只能消極躲避,無法反擊。一旦洞口被發現,那就是兇多吉少。

比如1942年5月,發生在河北定縣北疃村的大屠殺,就是因各家挖的地窖太簡易,被日軍逐一找到洞口。以致藏於洞內的800多村民和受傷的八路軍,被日軍殘忍殺害了。

第二個階段是1942~1944年期間,抗日軍民在鬥爭實踐中,逐步把孤立的藏身洞,發展成了相連的地道。

這些升級版的地道,相比於藏身洞,隱蔽效果提升了。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不能防水攻、火攻、煙攻、毒攻等。且反擊能力也不足。日軍如果重兵掃蕩,地道依然很難起到實效。

這個情況在【地道戰】電影中也有展現。

高家莊村民在擴充套件了原有的藏身洞後,本以為能大展拳腳。可實際效果很差,且不說不能反擊,洞口還被敵軍發現了好幾處。日偽軍從洞口往地道內放水、投毒,並試圖掘開地道。幾乎讓地道內的眾人陷入絕境。

若不是關鍵時刻,民兵隊長高傳寶主角光環爆發,一槍擊中日軍指揮官,加之周圍村落的民兵支援,逼迫日軍退兵。想必高家莊的下場也是被日寇屠村。

第三階段是1944年底~1945年,楊成武上將來到冀中根據地,指導當地人民群眾對原有地道進一步升級。

經過再次升級後的地道,就如電影中演繹的一樣。村莊、野外和地道,組成了一個連環立體的作戰陣地。攻防能力大大提升,不僅不怕日軍的水攻、火攻、煙攻、毒攻,同時還具有反擊能力。

如1945年6月20日,駐保定的偽軍以一千兵力對河北清苑縣冉莊(冉莊就是地道戰電影的拍攝地)進行掃蕩。冉莊民兵利用地道和地雷與敵周旋13個小時,殺傷大批敵人,其中有副團長1名,副官1名,連長1名,排長1名。而冉莊民兵只有1人受輕傷。

從這一實戰結果來看,冉莊地道經過兩次升級改造後,已是攻防一體的戰鬥陣地,經得起戰鬥考驗了。

但需要說明的是,冉莊只是個例。當年各村的地道,水平參差不齊。能把地道挖到如冉莊一樣水平的村子並不多。大部份村落的地道,也就只是能藏人、藏物而已。做不到攻防一體。

像電影中那樣,把地道直接修到鬼子炮樓的正下方,那就更是做不到了。

實際上,冉莊地道也沒有電影裏面展現得那麽完美。如電影中碾盤下的地道,此前就是沒有的,是導演根據拍戲的需要,臨時設定加的。

還有,冉莊地道的主道和支路加在一起,其總長度也不過16公裏,並且只覆蓋了冉莊東西南北各約兩公裏長的範圍內。也就是說,冉莊的民兵憑借著地道向村外走,也頂多只能走兩公裏。

這種長度,還想主動出擊去炸掉鬼子炮樓。明顯不可能。

所以可以這麽說,當年的地道戰,更多的作用還是防禦,保護人民群眾和抗日武裝的生命和財產,打破日本以戰養戰的企圖。

至於作戰。一方面,地道戰是被動的。需要等鬼子來攻,才能殲敵。如果鬼子蹲在據點不來攻,地道戰殲敵的作用就很小了。

另一方面,五一大掃蕩後,針對敵強我弱的形勢,抗日武裝也在積極改變策略,殺敵方式多種多樣,並非一味地依靠地道戰。

比如冀中主力部隊撤出根據地後,針對日偽軍猖狂的現狀(炮樓裏的鬼子經常無緣無故開槍掃射,以致老百姓白天不敢露頭,晚上不敢點燈),冀中軍區在原冀中根據地的縣區,都成立了武工隊。(武工隊由軍分區直接領導)

所謂武工隊,就是武裝工作隊,編制在10至100人不等。全員都是精幹,拿起槍時就是合格的戰士,拿起筆時就是合格的宣傳員,拿起鋤頭時就是合格的農民,拿起鍋鏟時就是合格的大廚。可以說,能進武工隊的人,個個都是多面手。

各縣區的武工隊成立後,第一時間就投入到了收容反掃蕩中的失散人員,恢復地下秘密交通線,恢復根據地,對鬼子、惡霸及鐵桿漢奸進行鋤奸的工作中。

1942~1943年期間,經過各縣武工隊飄忽不定的打擊和鋤奸,原本喪失的根據地,得到部份恢復。抗日武裝力量也有明顯增長。而日偽軍在一系列的襲擾下,鬥誌則有明顯的消減,遠不如先前那般猖獗。(武工隊的損失也很大,屬於高危職業)

除了武工隊外,針對敵人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分割的情況,冀中各區縣還主動精簡了民兵的規模。縣大隊不超過70人,區小隊被壓縮在30人以下。以此適應殘酷鬥爭環境下的遊擊戰。

地方武裝力量壓縮的同時,退到外線的冀中八路軍也精簡編制,不必要的非戰鬥人員一律精簡。機關人員,一律武裝。彈頭隊取消營排級或連排級建制。

由團長直接指揮連長,連長指揮班長。

若是獨立營,就是營長直接指揮班長。

班為大班制,每班設政治幹部1人,正副班長各1人,戰士15人左右。總計約18人左右。

戰鬥以連或班為單位,分散行動,基層黨指戰員在行動中有較高的決斷權。

經過精簡後,部份主力回到冀中,領導地方武裝恢復根據地。雖然在此後,主力部隊沒什麽大仗可打,但經常能與民兵配合,對日偽軍進行伏擊。

後期日軍收縮兵力,主力與地方配合,也打了一些殲滅戰。

這種戰鬥形態,可以參考【平原遊擊隊】。

大掃蕩後的戰鬥,規模不大,我軍打完就轉移,比如鉆入地道。待敵軍退走後,再尋覓戰機。以一種不分晝夜、連續不斷,時而聚,時而又分散的戰鬥方式,讓日偽軍疲於應付。

對於八路軍的這種打法,在河北血腥屠殺過老百姓的117師團師團長鈴木啟久曾十分喪氣地說:「一般來說,戰報上的損失不太顯眼,但累積起來一看,相對於敵方,我方受到的損害要大得多。」

總體而言,地道戰和地雷戰一樣,其主要意義不在於利用地道、地雷,斃傷了多少敵人。而是在殘酷的鬥爭環境下,在鬼子的反復掃蕩之下,能盡可能地保全抗日軍民的生命以及財產。

如果沒有地道,八路軍、武工隊、民兵和民眾,在冀中根本沒有立足之地。

而若是保存不住這些抗日力量,鬼子就會肆無忌憚地在冀中搜刮民力、財力。

然後運送到前線,打擊其他的抗日武裝。

很顯然,這對於中國的抗戰而言,無論是敵後,還是正面戰場,都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