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16年,賀龍兩把菜刀起家革命,11年後升為軍長,他的能力有多大

2024-07-22歷史

謹以此文紀念賀龍元帥

1975年6月9日,是賀龍元帥蒙冤逝世6周年的紀念日,中共中央為賀龍元帥舉行了骨灰安放儀式。周恩來總理抱病參加,並在會場上連鞠七躬,表達了極度的哀思。

在解放軍十大元帥中,最具傳奇色彩的應該就屬賀龍元帥了。

賀龍家族自明朝起就以義烈著名鄉裏,其遠祖賀崇先就參加過明末農民起義,曾祖父賀廷璧武舉出身,參加過太平天國運動,在兵敗被斬首之時,賀廷璧的妻子劉氏掀起衣襟,在劊子手斬下頭顱的那一刻把賀廷璧的首級用衣襟兜住,也由此留下了「賀廷璧造反,劉氏兜頭」的悲壯故事。

在這種義烈家風的熏陶下,賀氏家族無論是任何人,在生死面前都視之如歸,賀龍之父賀仕道、弟弟賀文掌、姐姐賀英、妹妹賀戊妹、賀滿姑等人,無一不是在刀削斧鑿面前毫不畏懼,慷慨赴死。

賀龍自幼膽大。曾經有一次,賀龍的父親賀仕道(賀龍家族是軍戶,賀仕道做過清軍管帶)和一些軍中同僚在喝酒,年幼的賀龍在桌下玩耍。賀仕道的一位同僚掏出了火槍朝地面放了一槍,本以為會把賀龍嚇得哇哇大哭,可是賀龍卻像沒有聽見一樣,玩耍如故,引起了眾人的贊嘆。

1914年,賀龍加入了孫中山建立的中華革命黨。但是,革命是需要武裝的,而武器從何而來?於是,賀龍就把目標盯在了桑植縣鹽稅局。

賀龍之所以把目標盯在鹽稅局是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是鹽丁手中有槍;二是鹽稅局利用手中的槍,大肆盤剝來往桑植縣運鹽的馬幫,使得鹽的價格瘋漲。窮苦農民為了吃上鹽,只得向地主借高利貸。就這樣,農民越來越窮,地主越來越富,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如果打掉鹽稅局,不僅能得到槍,而且還會獲得窮苦大眾們的支持。

從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賀龍在選擇攻擊目標時的精準眼光。

1916年,賀龍借了兩把菜刀(另有一說是柴刀),帶著誌同道合的21名鄉親殺進了鹽稅局,殺了鹽官和鹽丁,放火燒了鄉親們買鹽時欠下的白條,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這段經歷,毛澤東同誌在進行「三灣整編」時曾經以此來激勵秋收起義後的起義軍:

「賀龍兩把菜刀起家,現在當軍長,帶出了一個軍。我們現在不只兩把菜刀,我們已經有了兩個營的兵力,還怕幹不起來嗎?」

賀龍初起兵革命時,僅有三百余人的隊伍,隊伍中的核心層都是賀氏家族的本家兄弟。在這其中,對賀龍幫助最大的是賀龍的姐夫谷績庭和大姐賀英。

客觀地說,賀龍最初起家的隊伍絕大多數總是宗族子弟和一些江湖好漢,其成分還是比較復雜的,其中數量最多的兩支江湖幫派好漢一是哥老會,二是賀龍姐夫谷績庭的「光棍會」。

谷績庭死後,賀英接了班,成為了「光棍會」首領。在這個時期,賀英對賀龍的支持力度更大,隊伍中江湖好漢的成分更多一些,也由此使得賀龍在江湖中的地位很高,這也是日後汙蔑賀龍者說賀龍是土匪頭子的緣由。

1916年4月16日,作為桑植縣民軍總指揮的賀龍被湖南護國軍總司令程潛任命為營長,算是正式加入了正規軍。

1916年6月,竊國大盜袁世凱在一片唾罵聲中死去,護國戰取得階段性勝利。可是革命的勝利果實卻並沒有落入人民手中,反而被譚延闿這位老牌的官僚竊取。

譚延闿上台後,認為湖南風起雲湧的農民革命不利於他在湖南的統治,因此下令各路民軍分別開往長沙和常德兩地進行整編。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要趁著整軍的機會來分化瓦解各路民軍。如果聽他的話,那自然是高官得坐;不聽話者,則撤銷編制。

賀龍雖然驍勇善戰,但是畢竟沒有什麽從政經驗,沒有認識到譚延闿的險惡用心,在接到譚延闿整軍命令的時候,立即率軍前往。可不巧的是,賀龍的母親此時病危,賀龍只得把部隊交給其他人帶隊。可等到賀龍料理完母親後事歸隊的事後卻被告知,自己的部隊已經被湘軍整編,自己成了光桿司令。

但賀龍並不肯輕易放棄自己來起來的隊伍,於是經人介紹見到了譚延闿討要說法。譚延闿知道賀龍在湘西民軍中的威望,也知道自己收編賀龍部下這件事做得很不厚道,於是就委任賀龍為湖南督軍署咨議員,並在長沙給賀龍安排了一個收糧船稅的美差。這個安排表面上是收稅,其實就是把稅收裝入自己口袋,譚延闿想要借此來收買賀龍為自己效力。可賀龍卻表示:

「我拉隊伍為的就是反對苛捐雜稅,打倒貪官汙吏,你們讓我在長沙收稅裝進我的口袋,這不是黑起良心害老百姓嗎?」

斷然拒絕了譚延闿的拉攏。

譚延闿雖是革命黨人,但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逐漸開始向北洋軍閥靠攏,這就引起了革命黨人的極度不滿。因此,湖南的革命黨人決定暗殺譚延闿,這個任務就交給了賀龍。

可不料,就在賀龍準備行刺譚延闿的時候,因為其他革命黨人刺殺其他反動軍閥的行動失敗,供出了賀龍,賀龍因此被捕,隨即被譚延闿下令處死。幸好對賀龍異常賞識的湖南省衛戍總司令林德軒得知了此事,下令不準執行,賀龍才逃過一劫。

譚延闿雖然答應不殺賀龍,但始終扣押不放。就在此時,譚延闿和北洋政府之間也產生了矛盾,北洋政府已經有了派傅良佐到湖南接替譚延闿的想法。

林德軒認為,譚延闿雖然已經背叛了革命,但在表面上還未與革命黨撕破面皮,雙方還基本上維持著相對和諧的局面。可如果北洋政府派傅良佐來接替譚延闿,局面就會發生大變,最大的可能就是雙方撕破面皮,刀兵相向,這種局面對於實力相對較弱的革命黨來說尤為不利。因此,林德軒認為,在這種局面下,還是聯合譚延闿共同對付北洋政府是比較務實的做法。因此,林德軒向譚延闿提出要聯合反對北洋政府,作為附加條件,譚延闿必須放出賀龍。

譚延闿雖然根本就不想放過賀龍,但是一來林德軒手中握有兵權,是得罪不起的人物;二來,他也對林德軒提出的聯合反對北洋政府的提議表示認同。所以就釋放了賀龍。

果然如林德軒判斷的那樣,1917年8月,譚延闿被北洋政府撤職,由傅良佐接任。為了阻止傅良佐到湖南,革命黨人決定先行刺殺傅良佐派到湖南打前站的人員,這個任務又落到了賀龍頭上。可是傅良佐派來打前站的人員遲遲未到,此次刺殺又未能執行。

透過這兩次刺殺,使得賀龍認清了軍閥們之間的爾虞我詐,並對刺殺這種極不光明的手段產生了反感。即使刺殺成功,反動政府仍然會派其他人來繼任,如果不從根子上徹底推翻反動政府,這種刺殺行為毫無用處。

恰好此時,孫中山號召要進行護法戰爭,賀龍主動請纓要回鄉拉隊伍。於是,賀龍委婉拒絕了林德軒要留他在長沙擔任高官的提議,帶著林德軒資助的幾十條槍回到了家鄉,再次拉起了一支200多人的隊伍,擔任湘西護法軍遊擊司令。

賀龍回到家鄉後不久,就接到了兩張委任狀,一張是「湘西王」陳渠珍的,委任賀龍為支隊司令,鎮守沅陵;另一張是自己當年的對手澧州鎮守使王子豳的,委任賀龍為團長。賀龍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接受王子豳的任命比較合適。因為賀龍雖然和王子豳曾經是對手,但那不是私怨,而且從王子豳這次能夠不計前嫌,主動給自己下委任狀一事就可以看出,此人心胸還是比較開闊的。因此,賀龍決定,接受王子豳的委任。

可是,賀龍的決定卻引起了一位叫谷膏如的人惱怒。

這位谷膏如也是洪家關人,和賀龍是老鄉,也曾經參加了賀龍兩把菜刀殺進鹽稅局奪槍的事件。可是後來此時不甘於寄人籬下,覺得在賀龍部下自己永無出頭之日,於是就離開了賀龍。後來,在賀龍擔任護國軍營長的時候,谷膏如因為在外混得不好來投奔賀龍,發現賀龍已經當上了營長,就更加心懷嫉妒。賀龍哪裏知道到此人的險惡用心,見谷膏如來投,就委以營部參謀之職。可是,谷膏如卻不知滿足,總想著把賀龍的部隊變為幾有。

賀龍第二次回鄉拉隊伍的時候,陳渠珍委任賀龍為支隊司令其實就是出於谷膏如的謀劃,他的如意算盤是只要是賀龍接受了陳渠珍的任命,自己就可以趁機殺了賀龍,趁勢接收了賀龍的隊伍。

對於陳渠珍而言,他要的僅是隊伍,這支隊伍究竟由誰帶並不重要。相對於賀龍,谷膏如這個陰險小人加利欲熏心分子更好對付一些。

可是令谷膏如沒料到的是,賀龍並沒有接受陳渠珍的委任,反而是接受了王子豳的委任,這就叫谷膏如的如意算盤落空。於是,谷膏如就產生了刺殺賀龍的想法,可在臨實施的時候被賀英發現。谷膏如只得倉皇逃離,也由此和賀龍結下了深仇大恨,並趁賀龍不在洪家關的時候殺死了賀氏家族30多口。

1922年,四川內戰又起,川軍分為了兩部,一部支持北洋政府,一部支持孫中山。賀龍此時響應孫中山的號召,率部進入四川,因戰功被提升為旅長。

1923年,北洋軍閥吳佩孚不甘於失敗,卷土重來。為了給前線運送彈藥,吳佩孚用日本商船做掩護來運送彈藥。

在中國孱弱的時期,無論是腐朽的政府還是各路軍閥,無一敢得罪日本人,可是賀龍卻不聽這個邪,在其他人都畏於日方船長驕橫的時候,賀龍親自登船,拔槍擊斃了日本船長,扣押了所有彈藥,最終逼得日方低頭。

孫中山號召的討賊戰爭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卻讓賀龍更加認清了這些軍閥的本質。而且,賀龍更是對孫中山搞得這套用軍閥打軍閥的策略產生了懷疑:一批軍閥被打倒,人民大眾並沒有從中得到任何實惠,反而造就了另一批軍閥,這種做法真的對嗎?應該說,在這個時期,賀龍是很迷茫的。

1924年,國共開始合作,賀龍從周逸群那裏系統地了解了共產主義,了解了共產黨。賀龍表示,要南下廣州去找共產黨,可卻未獲批準,因此此時孫中山正在組織北伐,駐軍於湘西、四川與貴州交界的賀龍部被委以重任,成為了北伐的先鋒。

在北洋時期,湖南的地理位置很特殊,他既不屬於南方的國民黨,也不屬於北方的北洋政府,而是處於一種中立狀態。無論是南方的孫中山也好,還是北方的吳佩孚也罷,都沒有想要改變這種割據狀態的意願。這倒不是這兩者不想改變,而是一方若占領湖南,就失去了緩沖區,雙方的勢力勢必會產生碰撞,對大家都不利。

而湖南的軍閥們,則是利用南北兩大政治勢力的互相忌憚,處於一種夾縫中求生存的狀態,反而可以左右逢源,過得不亦樂乎。

可是,隨著孫中山代表的南方政府要北伐,湖南軍閥們的境遇馬上就尷尬起來,在南北兩大政治勢力間是沒有第三條道路可走的,只能是非南即北。

孫中山也意識到湖南獨特的地位,因此也沒有表示湖南軍閥們要投降南方政府,北伐軍也不想在湖南樹敵。因此,南方政府提出要從湖南借道北上,而在湖南具有很強影響力的賀龍就成為了開路先鋒。

隨著賀龍率部從位於貴州銅仁縣的駐地出發進入湘西地區,湖南軍閥們開始人心惶惶起來。如果放任賀龍部進入湘西,萬一賀龍久駐不走怎麽辦?這會不會是南方政府使得假途伐虢之計呢?因此,過去和賀龍很熟悉的軍閥們要麽抗拒,要麽避而不見,要麽給賀龍發電報質問賀龍究竟要幹什麽?

就在賀龍向湖南軍閥們百般解釋自己是借道北伐的時候,孫中山卻改變了策略,北伐軍就地駐紮,自己北上去議和了。這就把賀龍置於非常尷尬的境地。自己剛和湖南軍閥們表明北伐軍僅是借道,現在就要在湖南駐軍,這不是明著來欺騙這些軍閥嗎?

果然,湖南軍閥們見賀龍部停止不前,就認為是中了賀龍的假途伐虢之計,所以派兵向賀龍進攻,可均被賀龍擊敗。

在當時,一個旅基本上都是兩個團的編制,而賀龍這個旅的編制是3個團的編制。到了湘西之後,因為賀龍的影響力,所以民眾紛紛來投,賀龍部的實力快速提高,兵力已經由最初的4000余人上升到10000余人。

1925年初,賀龍被任命為建國川軍第1師師長,所轄仍然是一旅之眾。這種做法也是當時的慣例,雖然官銜給得很高,但也就是個名分而已,所以賀龍部此時雖然是一個師的番號,但是卻沒有再給增加旅的番號,沒有番號,就意味著沒有軍餉,賀龍如果能夠自己搞錢發軍餉,他自可放開手腳擴軍,可是賀龍哪裏肯向其他軍閥那樣搜刮百姓?

1925年3月,孫中山在北京逝世。隨即,湖南督軍趙恒惕就限令北伐軍離開湖南,不然就向北伐軍發起進攻。就在賀龍考慮是否離開湖南的時候,他的上級,建國川軍的總司令熊克武向賀龍發出了邀請,讓賀龍率部到廣州參與組建「新政府」。

賀龍雖然對熊克武很尊重,但卻很清醒地認識到,如果自己率部南下廣州,就會成為熊克武在爭奪南方政府那幾把高高在上交椅的一個籌碼,會成為他們的打手。賀龍此時已經很清楚是認識到這些所謂的「組建新政府」之類的口號其實就是新舊軍閥們為了爭奪權力的一種噱頭罷了,自己根本無意卷入這些利益紛爭。因此,賀龍拒絕了熊克武的邀請,選擇留在了湘西。

賀龍部此時的名分是川軍,可是軍隊中有一多半人是湖南人,因此賀龍提出湖南人要留在湖南,這是湖南人之間的情分。

對於賀龍想要留在湘西的舉措,湖南督軍趙恒惕是極不情願的。但是沒辦法,因為此時他正在譚延闿的建國湘軍進行苦戰,如果不同意賀龍部留在湘西,他又沒有力量把賀龍部趕走,因此,趙恒惕也只得對賀龍部留駐湘西表示了歡迎,並委任賀龍為澧州鎮守使,管轄七縣之地。

趙恒惕雖然委任了賀龍擔任鎮守使,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不忌憚賀龍,尤其是賀龍在明確表態支持五卅運動後,趙恒惕認識到,如果不消滅賀龍,待到北伐軍再次進入湖南,賀龍勢必會從湘西起兵來進攻自己。為了解除隱患,趙恒惕出兵15個團向賀龍部進攻。

面對三倍於己的強敵,賀龍並沒有與趙恒惕正面對抗,而是率部離開了湘西,回到了自己曾經駐紮過的貴州銅仁縣。在這個地區,賀龍有著非常良好的群眾基礎,因此受到了銅仁縣民眾的熱情支持,隊伍得到了快速的恢復,又回到了萬人左右的規模。

在軍閥混戰時期,賀龍所部其實是很另類的。相對於大大小小的軍閥各有派系,只有賀龍部始終處於一種相對獨立的狀態,這給賀龍部帶來了很多的不利影響,經常性地受到其他派系軍閥們的猜忌、排擠和打擊。

以賀龍的威望和實力,如果他想投靠任何一個派系都會受到重用,但是賀龍始終堅持著愛國、愛民的思想,絕不肯向軍閥們低頭,這在民國時期絕對是罕見的。

1926年,湖南督軍趙恒惕被驅逐出湖南,唐生智主持湘政並兼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賀龍所部被編為第八軍第六師,賀龍任師長兼任湘西鎮守使。

賀龍帶兵殺回湘西後,當地民眾紛紛來投軍,隊伍快速壯大,雖然僅有一個師的番號,但是實力已經有20個團。可是,北伐軍雖然編制眾多,但是基本上都是由新軍閥構成,他們出於保存自己實力的考慮,對於北伐采取了陽奉陰違的做法,出工不出力。因此北伐雖然在聲勢上轟轟烈烈,但戰果卻並不顯著。就在這個時期,賀龍一生的老朋友、戰友周逸群來到了賀龍部隊,並帶來了大批畢業於黃埔軍校和保定軍校的畢業生加入賀龍的隊伍,極大增強了賀龍部的實力。

也是在這個時期,賀龍第一次提出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可是由於當時有政策,不允許發展國民黨高級將領加入共產黨,賀龍此次入黨未果。

1926年底,賀龍率部攻擊荊州和沙市,遭到了北洋軍的強烈抵抗,損失很大。但在周逸群的幫助下,賀龍部快速恢復了元氣,不僅兵員得到了及時的補充,反而擴軍到了5個旅,約有兩萬余人,已經具備了一個軍的規模。

隨著賀龍部實力的不斷提升,引起了湖南軍閥何健的嫉妒。尤其是在1927年,隨著國共兩黨分歧的不斷加深,國民黨內部也分化為左派和右派,而賀龍更是旗幟鮮明的左派,這就更加引起了何健等一批湘軍新軍閥們的猜忌。為了不過早地與何健等人發生沖突,經過了共產黨人吳玉章等人的一系列運作,賀龍部被調往當時北伐的革命中心武漢。

可令賀龍沒有料到的是,即使到了當時的革命中心武漢,賀龍部也沒有逃脫被裁減的命運。在北伐各軍紛紛擴編的時候,賀龍部卻被硬性裁減了7個團,兵力也由過去的兩萬余人銳減至一萬余人,其番號也有第八軍第六師變為獨立師。

賀龍部有功不賞反而被縮編,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四個:

其一、賀龍的左派表現始終是國民黨右派的腹心之患,他們決計不會允許一位左派將領擁有過多的兵權。相對於同為左派將領的唐生智和張發奎,賀龍是真左派,而唐生智和張發奎是假左派,他們是借左派之名來為自己謀私利的,和賀龍一心為民請命的真左派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其二、賀龍不屬於國民黨內部的任何一個派系,而是屬於在朝中無人的一位純粹的將領。俗話說,朝中有人好做官,國民黨內部各位大佬雖然對賀龍百般拉攏,可都沒有效果。他們又豈會允許一位不投靠他們的將領手握重兵呢?

其三、賀龍雖然加入了中華革命黨,但在中華革命黨改組為國民黨的時候,賀龍卻並沒有加入改組,因此,賀龍並沒有真正加入國民黨。以這種身份又豈會獲得國民黨的信任?

其四、賀龍部隊中有著大量的共產黨員存在,這在國共兩黨關系緊張的時期,是一種不可靠的象征,他們又哪裏敢給這樣一支隊伍加強實力?因此,國民黨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都不會允許賀龍握有重兵的。雖然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但是賀龍在北伐戰場上仍然是沖殺在前,尤其是在臨潁小商橋一戰,賀龍部擊敗了由張學良率領的鐵甲坦克車隊,立下了大功。

本來這一仗應該是唐生智部擔任主攻,可是唐生智害怕損失,就命令張發奎部擔任主攻,賀龍此時歸張發奎統領,被委以主攻重任。賀龍明知道這是想要把自己當炮灰的險惡之舉,但仍率部奮不顧身,英勇殺敵,雖然擊敗了奉軍張學良部,但自身也損失極大。此戰過後,張發奎(第四軍軍長)贊嘆道:

「我的部隊是鐵軍,你的部隊是鋼軍啊!」

由於賀龍在此役中的優秀表現獲得了各界的充分肯定。1927年6月,武漢國民政府擴編軍隊,賀龍部隊由獨立師擴編為第二十軍,賀龍任軍長。

從1916年賀龍以兩把菜刀開始革命開始到1927年,歷經11年,賀龍以戰功升為軍長。

在這11年間,賀龍不計個人名利,不受拉攏,一心為國為民,始終在尋找著一條能夠適合中國的出路,終於在1927年尋找到了革命的正確道路。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賀龍率領20軍成為了起義軍的主力,這一天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日,賀龍元帥也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