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發現沒,現在幫子女帶娃的老人都有以下「共性」,讓人忍不住心疼

2024-10-18育兒

現在人們的生活品質雖說好了很多,但是相應地生活壓力也更大了。

不少年輕人工作特別忙,結婚生子之後,一般孩子都是由家裏的老人幫忙帶。尤其是現在開放了二胎、三胎之後,年輕人要照顧這麽多孩子實在是力不從心,所以老人幫忙帶孩子就成了十分的普遍的情況。

並且,細心觀察之後,會發現現在幫兒女帶孩子的老人都有很多「共性」。

不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原來大家都是這麽帶娃的

老張的兒子結婚之後,老張就和老伴兒商量著怎麽幫兒子帶孩子。

「兒子工作那麽忙,兒媳生完孩子肯定需要照顧,咱們現在又沒啥事兒,等到孩子出生了,咱就幫忙帶帶娃」,老張提前和老伴兒打好招呼。

「那肯定啊,不管別人家父母會不會幫子女帶孩子,反正咱們家得幫」,老伴兒附和道。

之後,老張的兒媳也是順利地懷孕並生下了孩子,而老張夫婦便按照之前商量好的那樣,在家裏幫助兒子兒媳帶孩子。

帶孩子期間,老張夫婦自然會順手收拾一下家裏的各種家務,並且很自然地開始自掏腰包地為兒媳買補品,為寶寶買各種用品等等,這讓兒子兒媳都感覺有點不好意思,畢竟 老人不僅來幫自己帶娃,還反倒給自己錢 ,於是,兒媳對於二老的印象就更好了。

不過,時間一長,兒媳就感覺二老在帶孩子上還是有點「問題」的,比如一開始帶娃的時候,明明紙尿褲更好用,但是二老還是準備了傳統尿布,結果用起來不但有異味,還麻煩。

更重要的是還搞得寶寶起了濕疹,最後還是兒媳委婉地和二老提了意見,二老才改用紙尿褲的。

像這樣的事情,二老在帶孩子的時候發生了很多,這讓兒媳頭疼不已,感覺二老的帶娃經驗真的很「差勁」,但是又不好明說,於是,便在寶媽群裏面和其他的寶媽聊了起來。

結果,不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原來很多的老人在幫助年輕人帶娃的時候,都有一些很相似的「共同點」。

幫兒女帶娃的老人,雖說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但都有這些共性

共性一:不僅帶娃,還包攬家務

這種情況已經不能夠用普遍來形容了,可以說已經是一種附加認知了,幾乎所有的老人都將帶娃行為擴充套件成了 「帶娃+子女」 了。

也就是不僅要照顧孩子,還需要照顧子女,幫助子女打掃衛生、洗衣做飯等,處理幾乎所有的家庭事務。

出現這種情況,並且這種認知已經深入人心,主要是因為 子女在老人眼裏,始終都是自己的孩子 ,是需要自己呵護的孩子。

所以,在老人帶娃的空檔,一旦有時間就會幫助子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有些老人更註重家務勞動,對孩子的陪伴和照顧反而少了。

共性二:和年輕人的育兒理念不同

雖說每個人的育兒理念都是有差異的,但是總體來看,老人和年輕人這兩個群體之間的差異性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在老人帶娃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分歧。

比如老人帶娃的時候,往往會讓寶寶吃得很好、穿得很暖,絲毫不必擔心溫飽問題,但是寶寶的形象卻往往比較「敦實、淳樸」一些。

很多年輕爸媽將孩子托付給老人之後,孩子立馬就由「angel」變成了「翠花」。

又比如,很多老人帶娃都是「娃想幹啥就幹啥」,幾乎要把娃寵上天,而年輕父母卻往往會更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

老人和年輕人的育兒理念不同,其實主要是源於三個原因:

①生活年代不同 ,造就了不同的思維理念,老人帶娃的時候會使用更符合自己生活年代的行為。

很多老人都非常註重孩子的吃穿問題,這就是因為老人年輕時的年代,是比較缺衣少食的,老人們就認為這方面更值得註重。

但是年輕人就沒有這種顧慮了,因為現在這個年代,溫飽已經幾乎不是問題了。

②育兒經歷不同 ,老人都是擁有育兒經驗的,而很多年輕人是沒有育兒經驗的。

同時,老人的育兒經驗多來自他們那個年代的背景下,與現在的年代背景不同,差異化就比較大了。

③育兒教育環境不同 ,育兒教育問題,在老人的那個年代,其實沒有什麽較好的環境,甚至那時候的人都是憑借自己的判斷來育兒的。

而現在的育兒教育環境卻非常好,不僅育兒知識隨處可查,還有專門的育兒教育機構,年輕人能夠獲得更好的育兒教育環境,掌握更科學、客觀、正確的育兒理念。

共性三:出力又出錢

按照常理來講,給別人提供幫助的話,要不是免費,要不就是收取報酬,一般沒有「倒貼」的。但是,老人幫助子女帶娃這件事,卻是一個例外。

老人在幫助子女帶娃的時候,不僅需要付出體力、精力和時間,還常常會給子女「倒貼錢」。

不少老人會自己掏腰包給孩子買東西、給家裏買菜、交水電費等等。而老人們對此也是樂此不彼,並不會感覺不妥。

除此之外,老人帶娃還貼錢,這種行為其實源自老人對於子女的愛,這種親情的愛意是很難用經濟來衡量的。

老人帶娃是想要子女能夠更好地工作、發展,而補貼家用,則是為了減輕子女的壓力,讓子女不必操心太多的事情。

說白了,就是老人仍舊默默行使著為人父母的責任,哪怕這個責任其實早就已經不存在了,只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

老人幫忙帶娃不是「任務」,子女要懂得感恩

很多家庭中,老人幫子女帶娃,最後卻落個埋怨,子女埋怨老人的理由很多。

比如「給孩子穿得多」、「追著孩子餵飯」、「孩子整天臟兮兮的」等等,我們只看到了老人帶娃時所呈現的與我們思維理念不符的這部份,卻沒看到他們付出的那部份。

要知道,老人為了幫助子女帶娃,可是犧牲了自己的自由、時間,付出了本不該有的體力、精力和時間支出,花費了原本不需要花費的金錢,並且承受了原本沒有的壓力。

不僅如此,很多老人還為了融入年輕人的生活,不斷地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言行舉止甚至思想理念。

如果一個年輕子女讓本該頤享天年的老人這麽遷就,恐怕真的有點不合適了。

但事實上,很多年輕人面對老人的遷就卻視而不見,還整天盯著老人的一點錯不放,老人給子女帶娃幫忙,反而帶出「仇恨」來了。

所以,老人在幫忙帶娃的時候,子女們要懂得感恩,看得到老人的付出,理解父母的不易。

✔ 主動給老人「生活費」

老人幫兒女帶娃,本身就是一種在精力、時間、體力上的付出,如果再讓老人在經濟上進行補貼,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雖說老人是子女的父母,但畢竟早過了「撫養階段」,兒子不應該再讓老人出錢了。

更何況,一般到了子女結婚生子的時候,子女就應該履行贍養義務了。所以,當家裏的老人在幫自己帶娃的時候,一定要註意主動地給老人「生活費」,不要讓老人自己拿錢開支。

✔ 在家的時候,多承擔一下自己應有的責任

老人帶娃,其實是一種對年輕人的幫助,而不是一件「本分事」,年輕人要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

並且,年輕人還需要知道,老人年齡大了,帶娃的時候也是會感到累的,每天也需要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所以,年輕人在自己有空的時候,也需要主動地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

比如下班回家之後,該做家務做家務,該帶孩子帶孩子,也給老人一些休息的時間,讓老人也「喘口氣」。

✔ 懂得共情站在老人的角度看問題

不同年代的人,在帶孩子的時候自然會有不同的理念和習慣,所以,很多老人在帶娃的時候,其帶娃行為和年輕人是不一樣的,並且很多時候老人的帶娃方式是「過時」的。

當年輕人發現老人的帶娃方式「過時」時,不要去直接指責和埋怨老人,而是需要擁有共情心,站在老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然後以晚輩的身份,用老人能夠接受的方式來解釋帶娃的科學方式,給老人足夠的尊重。

寫在最後

老人一生不易,尤其是現階段的老人,小時候經歷了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年輕時又是度過了物資欠缺的年代,好不容易熬到了現在美好的生活,年齡也大了,腿腳也不方便了,就想著用自己最後的一點力量幫助子女來減輕壓力,要是子女還不領情,那真的是太不懂事了。

因此,作為子女,應當深刻理解並感激父母一生的辛勞與付出,用實際行動報酬他們的養育之恩,讓他們的晚年生活充滿溫馨與幸福。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