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洗澡「洗」進醫院的人,還真不少

2024-01-10養生

原標題:澡堂文化火了,健康隱患不能小覷(引題)

洗澡「洗」進醫院的人,還真不少(主題)

錢江晚報記者 隋雪 蔣升 通訊員 陳巖明 黃思佳 黃利添 孫美燕 楊陶玉

要說時下最火的話題,「南方小馬鈴薯」勇闖「大東北」絕對榜上有名,跨了個年,熱度只增不減,旅遊人數噌噌往上漲。

一起火出圈的,還有東北的「澡堂文化」。作為洗浴界天花板,十八般「搓」藝全往身上招呼,走出浴室大門的那一刻,覺得整個人的色號都亮了一圈。

在南方城市,約上三五好友,拖家帶口,去浴場湯泉泡澡桑拿,舒舒服服躺一天,也成了冬天裏最熱門的休閑計畫。

不過,與之相伴的,也有不少江湖傳言和健康隱患。

聽說搓澡會搓出皮膚病?泡湯可能惹上婦科問題和HPV?還有人在浴場直接暈倒進了醫院……

那麽如何才能健康地搓澡、舒心地泡湯?記者跟皮膚科、婦女保健科和心血管內科的專家們聊了聊,一起給大家支支招。

搓得太「幹凈」

皮炎反倒找上門

搓澡雖好,但也不能頻繁「加倍」。浙江省中醫院皮膚整形美容科副主任楊曉紅副主任醫師介紹,自入冬以來,因洗澡「洗」進醫院的人不在少數,為此特意給大夥提個醒:有時候太愛幹凈,反倒會損傷身體。

人體的皮膚可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三層結構。表皮層由下至上又分為基底層、有棘層、顆粒層、透明層和角質層。

脂腺所分泌的油脂、角質細胞產生的脂質、汗腺裏分泌的汗液和脫落的角質細胞經過低溫乳化,會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皮脂膜,也就是大夥常說的「泥」,實則為人體的保護屏障。

「頻繁搓澡會把角質層和皮脂膜搓沒了。」楊曉紅副主任醫師說,這會對人體屏障產生機械性損傷,保護層被破壞後,皮膚內的神經及細小血管變得脆弱敏感,就更容易染上皮膚病。

這種情況在日常門診中並非個例,以年輕人居多,冬天本就氣候幹燥,他們打著「頭油」的幌子,開著浴霸洗了又洗,導致乏脂性皮炎找上門。

楊曉紅副主任醫師接診過最「瘋狂」的患者,是個小姑娘,她一天兩洗,酷愛把渾身每個角落都搓得白白嫩嫩,結果皮膚幹裂,瘙癢難耐,撩起褲腿,全是暗紅色鱗狀小斑片,看著都揪心。

此時,有些同學要問了,為啥北方大哥搓澡就沒事,難道是他們的皮膚比南方人厚?

「可能是部份北方人的洗澡頻率比南方人低,一周左右搓一次澡,皮膚屏障有一個修復期,要是兩三天就進一次澡堂,身體也容易發癢。」楊曉紅副主任醫師表示。

無論是油搓、鹽搓、奶搓,從皮膚科角度而言,都會損傷屏障功能,所以有時候讓自己「臟」一點,還是件好事。

關於冬天如何正確地洗浴,楊曉紅副主任醫師專門分享給大家幾大要點——

水不能過燙,略高於皮膚溫度即可,一般控制在三四十度,最高不宜超過42℃;若平時洗得較勤,推薦淋浴,十幾分鐘就能收工,而且不太建議每次都塗沐浴露,熱水沖洗就行;而坐浴普遍時間較長,如果一周沒洗,則可以好好泡一場;醫生特別提醒:有皮膚病或是特別容易得濕疹的患者,建議用械字號的洗滌用品,可降低發生過敏的機率。

感染HPV、婦科病

未必是泡湯的「鍋」

近期,有網友分享了自己泡湯後感染HPV、黴菌性陰道炎的經歷,在網路上引起熱議,惹得不少人心慌慌。

泡湯真的會傳染HPV嗎?浙大婦院婦女保健部副主任馬袁英主任醫師表示,其實不然。「HPV病毒的生存是有一定的條件的,其特性是耐寒不耐熱。一般來說在溫度比較高的環境下,它的活性是有限的,在55~60℃即會變質。此外,HPV感染的途徑主要包括性傳播、母嬰傳播,以及皮膚黏膜的接觸傳播。不存在泡湯過程中以水為介質進行傳播的可能性。」

既然泡湯不會傳染HPV,那用了公共浴場的毛巾,會存在感染風險嗎?馬袁英表示,這種風險不能完全排除,但是需要同時滿足一系列條件。比如,上一位客人是HPV感染者,其使用後的毛巾,沒有進行高溫或紫外線、消毒劑等常規消毒;而下一位使用的客人,恰好存在皮膚黏膜破損,且自身抵抗力較弱。這種情況下,確實存在感染的可能,但屬於極小機率事件。

泡湯會泡出黴菌性陰道炎嗎?馬袁英介紹,黴菌性陰道炎是女性中非常常見的疾病,往往是由於外陰微生態環境改變,導致菌群失調,從而引發的炎癥。黴菌的生長同樣需要一定的條件,泡湯時在水中發生感染的機率非常低。但如果泡湯之後,沒有及時清洗擦幹,長時間潮濕、不透氣的環境中,就容易滋生黴菌。

馬袁英提醒,要想舒心、健康地泡湯,首先要選擇符合行業規範、衛生達標的正規浴場、溫泉場所,可以自備幹凈的毛巾、衣物。泡湯後註意及時清潔,保持幹燥、透氣的環境,除非有相關炎癥,正常情況下不建議用洗液清潔消毒,否則反而會破壞正常的菌群微生態環境。

此外,經期前後、孕婦、產後惡露期,以及本身有婦科炎癥的女性,抵抗力相對薄弱,感染風險可能會增加,不建議到公共浴室、湯泉泡澡。

溫度太高、時間太久

都可能誘發心血管意外

冬日泡澡,人往池子裏一躺,熱水的包裹下,不一會兒,全身就變得酥酥麻麻,腦袋暈暈的,意識也仿佛隨著蒸散的水汽一起氤氳開……

等等,再這樣泡下去,可能一身的疲憊和煩惱還沒泡去,反而招致一系列健康隱患。

「泡澡桑拿雖然舒服,但是如果泡得不對,確實也有一定的健康風險。尤其在一些澡堂文化比較盛行的北方城市,因為泡澡引發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案例報道並不少見。」

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王利宏主任醫師解釋道,這是因為泡澡時溫度比較高,會使全身的血管舒張,血液就會更多地流向四肢、骨骼肌等全身各處,導致體內的一些重要臟器,比如大腦、心臟的供血減少。而浴場、桑拿房、溫泉池,往往是密閉的環境,空間中又有大量的水汽,氧含量不高,容易導致呼吸不暢,腦供血、心臟供血不足的癥狀就會加重,胸悶、氣急,甚至發生心腦血管惡性事件。

「如果是本身有冠心病、心肌缺血或腦血管狹窄的患者,嚴重的可能誘發心絞痛,甚至心梗;一些體質較弱、血壓偏低的老年人,可能會發生低血壓,引發頭暈、暈厥;溫度過高大量出汗,鉀離子等微量元素隨水分一起流失,會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血鉀過低後,嚴重的會造成心律不整,甚至心源性猝死。」

背後風險那麽多,還能愉快地泡澡嗎?王利宏主任表示,泡澡時全身血管舒張,加快血液迴圈,只要方法得當,對於健康還是有一定益處的。建議做好以下幾點——

其一,水溫不宜過高,一般三十七八度是人體適宜的溫度;其二,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十幾、二十分鐘即可,不建議超過半個小時;其三,在環境的選擇上,盡量不要太密閉,建議選擇有窗、空氣流通的環境,減少缺血、缺氧的癥狀;其四,要適當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以搭配水果,比如橘子,其中就含有豐富的鉀離子。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