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那兩百多年的時間裏,總共出現了十二位皇帝。
在這十二個皇帝當中,提到道光,大多數人對他都沒啥特別深的印象,換句話說,他沒啥存在感。
事實上就是這樣,跟清朝那一代的同行相比,道光的名氣真的特別小。
就像咱們提起清太祖努爾哈赤,還有清太宗皇太極,大家都清楚這父子倆是大清的開國之君,清朝在他倆手裏從弱小變得強大,一步步發展起來。
提起順治,大家都曉得他是清朝入關後的首位皇帝,而且他和董鄂妃情意綿綿的事兒,也讓他變得眾人皆知。
接下來,康熙、雍正、乾隆這爺孫仨,他們的各種文學作品還有影視劇,差不多都拍得沒人稀罕看了。
可接乾隆位子的嘉慶,名氣雖說不咋大,不過由於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麽個歷史大事,倒也被挺多人知道。
要說鹹豐、同治和光緒這三位,其中一個是慈禧的丈夫,一個是慈禧的兒子,而光緒的死,跟慈禧有著扯不清的關系,所以他們也都有一定的名氣。
可末代皇帝溥儀,大清就是亡在他當政的時候,因此他的名氣也挺大。
不過就道光,在清朝那十二個皇帝裏是名氣最小的,甚至好多人只曉得他是清朝的皇帝,再具體點的情況就不了解啦。
為啥道光名氣這麽低呢?簡單總結,就倆原因,一是他真沒啥值得一提的政績,二是他身上也沒啥能讓人八卦的事兒。
當然啦,道光也不是毫無名氣,「勤儉節約」這一點,算是他留給後人最突出的印象了。
道光的節儉可不是後來才有的,他剛登基的時候,就有這「可貴」的品質。就在道光從他父親嘉慶那兒接過權力的時候,他就打定主意,要讓大清變成一個「節省型」的社會。
就因為這,道光皇帝特地親自寫了一道聖旨,叫【禦制聲色貨利諭】,仔仔細細講了大清搞節儉的必須性,還有達成「節儉型」社會的具體咋做的辦法。
在這道諭旨裏,道光一本正經地說道,百姓要是不窮,我這皇帝能窮嗎?百姓要是不富裕,我這當皇帝的,能獨自富起來嗎?
百姓要是富足,君主怎麽會不富足?百姓要是不富足,君主又怎麽能富足?
不光嚴肅表了態,同時呢,道光還給出了讓百姓富起來的具體辦法,就一個,那就是節省。
皇帝得節省,文武大臣得節省,各個部的衙門也都得節省,反正就是為了國家,為了百姓,為了天下,所有人一起節省!
而身為皇帝,道光顯然起到了相當不錯的帶頭示範作用。
據史料講,道光穿的衣服,「非三浣而不易」,這說的是一個月才換一套(三浣就是一個月的意思)。
不光這樣,就算衣服破了個洞,道光也不會隨手扔掉,而是補補接著穿。
更邪乎的是,有一回道光隨口問內務府,衣服補個修補程式得花多少錢,內務府這幫家夥,向來把皇帝當冤大頭狠宰,居然報了個修補程式五兩銀子的高價。
道光一聽就火了,直說補個修補程式就得五兩銀子,這也太費錢啦,往後補修補程式這活兒交給後宮妃子得了。
雖說她們補得不太美,可畢竟不花錢呀,反正妃子們閑著也是閑著,多掌握一門手藝挺好的
就這麽著,在紫禁城深宮裏的妃子們,平常日子裏又多了一樣活兒。
不光是穿的方面特別節省,在吃的這一塊兒,道光也節約得不能再節約了。從剛登基的時候起,他就下詔書不讓各省再進貢水果、蔬菜、藥材之類的土特產,那些好吃的也不再吃了。
他平常吃的東西,連現代的普通人都比不上。史料記載,道光一般晚飯就是讓太監去宮外面買幾個燒餅,回來就著熱茶吃了,接著就睡覺。
而且呀,就算吃燒餅,道光也是能省則省,盡量不浪費。
說到這呢,可能有人就想問了,道光皇帝咋能寒酸成這樣?難道他生來就是個小氣鬼不成?
當然不是啦,道光可是個正常的人,他也想享受,然而,實際情況不允許他這麽幹。
啥現實狀況呀?其實挺簡單,當時大清財政虧空嚴重,收進來的錢比花出去的少太多,結果國家就沒錢啦。
國家要是沒錢,當皇帝的自然也就沒法享受啦。
要說大清為啥會有那麽多財政赤字,國居里的錢都用到啥地方去了,這裏面是有一連串原因的。
首先,特別嚴重的腐敗現象存在。
官吏貪汙腐敗這事兒,在古代的各個王朝那是常見得很。當初明太祖朱元璋費了老大勁去整治,殺了好多人,可還是沒能把問題徹底解決掉。
到了清朝,雖說有各類懲治腐敗的辦法,可腐敗依然有,而且隨著日子往前,變得越來越嚴重。
為啥會這樣啊?說到底,就是犯罪成本不高。
雖說清朝開國之後,確實有因為貪汙被免職罷官,甚至被流放殺頭的情況出現,可這些被懲處的官員數量,跟腐敗官員的數量相比,連後者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這樣一來,好多官員自然有很大的僥幸心理,覺得不一定會被發現的想法也就冒出來了。
更關鍵的是,貪汙這種手段,錢來得真是太快啦。
所以啊,好多官員都冒險行事,一個個都踏上了貪汙這條路。與此同時呢,皇帝還在不知不覺中給這些官員貪汙加了把勁。
皇帝咋能助長官員貪汙的勁頭呢?這就得講講古代官僚體制的管理辦法。
幾千年來,古代皇帝執政,主要靠的是「人治」,也就是拿所謂的道德標準去管官員。
可現代化那種明確的法治,古代差不多根本不存在。
同時,各類監察制度都不完善,這就使得官員沒法被有效監督,在這種狀況下,想用道德是非觀來約束官員的行為,簡直是白日做夢。
說白了,古代社會既沒有明確的法治制度,也沒有配套的監察制度,這就無形中給官員造就了「得天獨厚」的貪汙環境。
如此一來,大部份官員肯定會忍不住去貪汙。
當初嘉慶皇帝把巨貪和珅給處死以後,官員們貪汙腐敗的勁頭卻沒停下,這其中的緣由,就是貪汙的條件太好了。
所以呢,到了清朝道光的時候,嚴重的貪汙腐敗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官員,就跟吸血蟲似的,死命啃著大清這棵大樹。
所以,大清怎麽可能不窮?
除了貪腐這一因素,讓大清沒錢的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平定農民起義所產生的耗費。
農民起義,在古代封建王朝那可是躲不開的事兒,差不多所有的封建王朝裏,都存在著或大或小的農民起義。
有人可能就會說了,為啥古代的農民老是動不動就起義呀?
其實對於古代農民這個階層來說,他們的目標和期望沒多高,就是農婦、山泉、有點田,用當下通俗的話講,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外加幾畝能養活全家的地。
再往深了說,只要有口吃的,哪怕吃得不太好,可只要能活下去,基本上就不會去起義造反。
畢竟起來造反起義,那是會丟了腦袋的。
然而,實際情況通常都很糟心,雖說廣大農民的要求不高,就是想能活下去罷了,可在古代王朝的中後階段,他們這點願望都很難達成。
為啥?就因為有個「厲害」的對頭,叫土地兼並。
土地兼並的原因挺簡單,古代社會結構主要靠農業經濟,土地當然就是最珍貴的資源啦。
不過當一個政權建立起來,社會逐漸穩定了,不管是那些官僚,還是商人,在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財富以後,他們都會一起做一件事。
就是買土地,而且不停地買。
這麽一弄,好多土地慢慢從廣大農民手裏,都集中到貴族階層那兒了,結果農民沒地能種了。
有人可能會講,農民要是不賣地不就沒事了嗎?這種看法,純粹是瞎想。
在古代,官僚和地主獲取土地的辦法各種各樣,當中有不少是用巧取豪奪這種下作手段,如此一來,農民只能轉賣土地,有的還是低價轉賣,另外還有大量農民白白失去了土地。
這樣一來,好多土地慢慢都集中到少數人那兒了,農民沒地種,就得給地主幹活,成為佃戶。
但麻煩在於,你要是做佃戶,那就得給地主交租。
明太祖朱元璋的父親叫朱五四,他是個佃戶,天天沒黑沒白、勤勤懇懇地種地,可到收獲時,大部份收獲都得交給地主,留給自家的特別少,也就剛夠一家人填飽肚子。
這得是年景好,地主還不漲租子的時候,要是碰上災年,就古代那落後的生產技術,能把租子全額交齊就很好啦。
就算是趕上好年景,可地主隨時會漲租子,到頭來一家人還是吃不飽。
要是不夠吃咋整?那農民就只有兩個選擇,要不就被餓死,要不就起來造反,把土地從地主那奪回來。
實際上,古代幾千年裏所有的農民起義,說到底,就是沖著一塊地來的。
到了清朝,雖說雍正的時候頒布實施了像攤丁入畝這類政策,讓農民生存環境好多了,可乾隆一登基,就把這些政策全給推翻了。
所以,土地兼並又冒出來了,還變得越來越厲害。
特別是到了乾隆後期,因為土地兼並嚴重得不得了,所以出現了好多沒地可種的流民,數量能有百萬呢。
這些流民想要活下去,只得離開家鄉,然後逐漸匯聚到川、楚、陜交界的南山和巴山老林那一塊兒。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備受壓迫、遭剝削的窮苦人,所以對朝廷有好多不滿。在這種情形下,有一種說能讓他們過上幸福日子的思想,就被他們特別歡迎和支持。
這一思想有個稱呼,叫白蓮教。
清朝的白蓮教起義,頭一回是在乾隆四十年(公元 1775 年)爆發的,後來在乾隆五十八年(公元 1793 年)又爆發了一回。
然而,這兩回起義的規模不算大,所以在朝廷的圍追堵截下,最終都沒成功。
不過在乾隆六十年,也就是公元 1795 年,白蓮教又冒出來了,而且規模特大,就連乾隆到死都還記掛著這事。
乾隆去世後,白蓮教依然存在,還老是起義,在之後挺長的一段時間裏,白蓮教一直是清廷統治者害怕的大麻煩。
為了把那此起彼伏的白蓮教起義給平定嘍,清政府花了老多錢。據不完全統計,從乾隆那時候到嘉慶末年,光在這事兒上花的銀子,就有兩億兩還多。
雖說雍正給子孫後代攢下了豐厚的家業,可再多的錢也經不住這麽折騰,特別是當中還有個講究排場的乾隆,所以到了最後,地主家也沒存糧啦。
除了官員腐敗、平定起義帶來的虧空,應對各類天災,還有維持那種奢靡的生活,這些都是清朝缺錢的重要原因。
反正就是,道光接手的時候,大清那是真窮。
雖說道光明白開源才是正理,就是得想辦法多弄些錢,這樣才能讓國家機器正常運轉。可當時是農業社會呀,賺錢的法子少得可憐。
而且道光沒這個本事,所以啊,沒辦法賺錢的他,就只能在節省方面使勁兒了。
說實話,單說個人品德,道光絕對是個好人,特別是他帶頭勤儉節約,在古代皇帝裏那可是很少見的。
不過,道光的節省也就只限他自己,他雖然頒布了【禦制聲色貨利諭】,還在全國廣泛釋出,可並沒達成他期望的那種成效。
下面的官員,明面上都稱贊道光的這個做法,可背地裏,該貪汙腐敗的還是照樣貪汙腐敗。
要說為啥會這樣,不是道光說話沒分量,而是當時的大清,就跟一個重病得不行的人似的,早就腐朽得不成樣子了。
所以啊,雖說道光一心想靠著節約來改變狀況,可無奈沒辦法挽回,大清就像一只快撐不住的駱駝,就等著那能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