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甲午中日戰爭,大清是怎樣輸給日本的?

2023-12-22歷史

清軍出兵北韓

1894年4、5月間,北韓爆發東學黨運動。東學黨與義和團類似,都有宗教運動和農民運動的色彩。東學黨興起之後,一時勢不可擋,先是占領全羅道和忠清道,然後揮師北上,逼近漢城。北韓政府無力鎮壓,只得向中國求援。清政府於是派兵到了北韓,並按【天津條約】的約定,將出兵訊息照會給了日本政府。

收到中國即將出兵的訊息後,日本政府立即決定出兵。陸奧宗光認為,中國在北韓已經占據優勢,現在又出兵,會強化既有優勢。為了維持在北韓的勢力均衡,日本也要出兵。此時的首相正是10年前與李鴻章簽署【天津條約】的伊藤博文。伊藤認為,日本出兵後,可以武力為後盾,打破中朝之間的宗藩關系。不過,雖說伊藤決心派兵,但尚未決心開戰。他只是認為,清軍已經出動,日軍也要出動,在北韓有駐兵就有談判的籌碼。至於接下來怎麽辦,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盡管伊藤是個機動靈活、穩健務實的現實主義者,輿論卻更加激進。日軍一出動,日本國內各家報紙便呼籲對中國強硬。在戰爭氛圍濃烈的環境中,媒體的態度越激進,便越容易吸引讀者。為了拓展報紙銷路或者標榜己方的愛國立場,各家報紙紛紛要求開戰,以顛覆中國在朝的優勢地位。

言辭上的手腳

1894年6月,伊藤內閣以保護日本僑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為由,派出了軍隊。出兵前有個小插曲,值得品味。

甲午戰爭的兩大主謀是參謀次長川上操六和外相陸奧宗光。在決定出兵方案的內閣會議之前,兩人曾交換意見。川上估計,在朝清軍不足5000人,為獲得優勢,日軍要派遣8000人。但派遣這支大軍入朝,有可能招致伊藤的反對。伊藤此時尚未決心開戰,或不願激化矛盾。為了順利派出這支軍隊,川上和陸奧準備在言辭上做點手腳。

在決定出兵方案的內閣會議上,伊藤詢問川上計劃派遣多少軍隊。川上答道,準備派遣一個混成旅團,伊藤聽了,以為是3000人。因為按照當時的編制,一個旅團大約是3000人。但伊藤不知道的是,戰時編制下的混成旅團可以擴充至8000人。與會者之中,了解這一點的除了川上和陸奧之外,只有山縣有朋。山縣當晚告訴陸奧,一旦點破兵員數碼,伊藤可能會取消出兵計劃,所以他也默不作聲。

陸奧宗光的外交策劃

日本剛剛派出軍隊,北韓局勢便發生了變化——東學黨運動平息了。

北韓政府得知日本出兵的訊息後非常不安。他們擔心,清軍和日軍一旦交火,北韓將淪為戰場。北韓國王急忙派人與東學黨領袖講和,東學黨也很知趣,而且此時臨近農忙時節,農民軍歸鄉心切。在此情形下,雙方訂立和約,宣布停火。東學黨運動平息後,北韓國內局勢日趨平穩,日本出兵的借口不復存在。駐朝公使電告政府,要求推遲行動,以免引發與西方各國的外交糾紛。

不過,此時日本的政黨政治家卻極力煽動戰爭氣氛,他們批評內閣行動遲緩,態度軟弱。不管政黨政治家是否真心想要開戰,但凡是可以挑剔和攻擊內閣的機會,他們都不願放過。在此情形下,伊藤和陸軍商議後,決定維持現狀,不撤兵,已登陸的日軍暫時駐紮在仁川。得知這一決定後,陸奧表示了異議。

陸奧說,如果日軍停在仁川,便會錯失開往漢城的機會。如果讓清軍占領漢城,日本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會處於劣勢。如果出兵無功而返,內閣必然會遭到政黨和輿論的嚴厲質疑。日軍的當務之急是尋找時機開往漢城。只要占領了漢城,那麽無論是戰是和,日本都擁有優勢。伊藤也要考慮出兵的政治和經濟成本,於是支持陸奧的意見,要求軍隊開往漢城。

面對日本的步步緊逼,清政府和北韓政府提出抗議,要求日本撤兵。清政府甚至提議,中日兩國軍隊同時撤出北韓,恢復動亂前的狀態。伊藤和陸奧認為該方案於日本不利。因為清軍是應邀而來,而日軍是不請自來,這一客觀事實已經成立。即使清軍撤離,也已保護過北韓,這就在事實上鞏固了中朝的宗藩關系。陸奧主張,在打破宗藩關系的目標實作之前,日本絕不能撤兵。

川上操六的軍事策動

對於甲午戰爭的爆發,除陸奧的外交策劃外,川上操六的軍事策動也至關重要。在此時的參謀本部,皇族有棲川宮熾仁親王擔任總長,川上擔任次長。但皇族軍官憑借血統晉升,沒有真才實學,也不負責具體事務,川上實際上就是參謀本部的最高長官。

川上出身薩摩武士,參加過倒幕戰爭和西南戰爭。他認為,日本要在東亞崛起,終需對清一戰。自從「甲申政變」失敗以來,陸軍積極準備,改革軍制、充實軍備、整頓兵力、完善後勤和指揮系統,準備與清軍再決雌雄。經過10年的力量積蓄,兩國的軍力此消彼長。1893年,川上還親自存取中國,見到清廷國防松懈,幾乎沒有對日作戰的準備,這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心。因此,川上主張調集軍隊,在北韓搶占先機,伺機挑起戰爭。

6月15日,伊藤放棄和談路線,決心開戰。但挑起戰爭需要借口,此時保護僑民的借口已經不復存在,他們又找了新借口:幫助北韓改革。日本提出,要向北韓政府派遣顧問、提供貸款、修築鐵路、架設通訊網。毫無疑問,日本的提議並非助人為樂,而是要擴大在朝權益。日本甚至建議與清政府攜手,改革北韓內政,但如果清政府拒絕,日本便單獨行動。

清政府自然不願將北韓拱手讓人,請來俄國和英國居中調節,可收效甚微。日本的態度越來越強硬,7月下旬,日軍在漢城發動攻擊,占領王宮,隨後挾持國王釋出命令,要求清軍撤離。等到日軍占領王宮,李鴻章才如夢方醒,意識到一場惡戰在所難免。他急忙調集部隊,但為時已晚。7月25日,日軍不宣而戰,在豐島海面偷襲清軍運兵船,甲午戰爭爆發。

大清為何會戰敗?

關於甲午戰爭的過程,各種書籍多有介紹,此處略過不敘。其實經過洋務運動,清軍的賬面實力並不差。論武器,清軍也有堅船利炮和後膛快槍;論兵力,清軍更勝一籌;論人口數量和國土面積,兩國更不可相提並論。那麽,清軍為何會一敗塗地?

簡單來說,軍隊是社會的產物,作為一個前近代的國家,清朝不可能擁有一支近代的軍隊。福澤諭吉曾指出,一國的軍事力量只是表面現象,其根基在於社會和經濟力量。英國之所以是世界霸主,從表面上來看,是因為它擁有上千艘軍艦,但根本原因在於,「英國擁有千艘軍艦,並不是僅僅有此千艘軍艦,既然有千艘軍艦,就必然要有萬艘商船,有萬艘商船必然要有十萬海員,培養海員也不能沒有學問,因此,學者也要多,商人也要多,法律也要完備,商業也要發達等等,舉凡人類社會所需要的一切事物都完全具備,恰好能夠適應千艘軍艦的需要,所以才能擁有千艘軍艦」。

清朝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印證了福澤的判斷。如果沒有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沒有完備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成規模的工商業,那麽無論擁有多少先進的武器和裝備,都無法建設一支近代的軍隊。相比之下,以英國為發展樣版的日本,經過近三十年的努力,逐步拉開了與清朝的距離。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政治體制方面,中國實行皇帝專制,是一個達官貴人和士紳的國家。民眾只管繳稅納糧,心中沒有國家和民族的觀念,他們不知戰爭為何而打,也不關心輸贏。與之相比,明治政府用了近三十年的時間,塑造了擁有民族認同感的國民,又在開戰前五年頒布憲法、開設國會,使部份民眾擁有了參政權力。這使得國民意識到自己身為國家的一分子,對於國家既有權利又有義務,甲午戰爭是屬於他們自己的戰爭。

從作戰指揮的角度來看,清政府存在指揮權分散、政出多門的問題。光緒帝盡管已經親政,但掌權的仍然是慈禧太後。光緒帝之下,有主管軍務的軍機處,有主管軍政的兵部,有主管外務的總理衙門,而指揮作戰的是北洋大臣李鴻章。這幾家往往各自為政,缺乏有效配合。在戰爭前期,清軍主力是李鴻章的淮軍和北洋艦隊,大後方是直隸(今京津冀),清朝的其他軍事力量,如南洋水師竟會袖手旁觀。相比之下,1894年9月,明治天皇宣布禦駕親征,並在廣島設立大本營,確立了全國動員的戰時體制。議會中的各政黨也是全力支持內閣,無論要多少軍費都慷慨應允。

在軍事制度方面,日本實行征兵制,國民都進行戶籍登記,每三年都會有一批農民、漁夫和手工業者被培養成合格的士兵。因此,盡管現役士兵數量有限,但預備役規模龐大,一旦發生戰事,兵力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補給。相比之下,不管是淮軍還是北洋艦隊,都是脫胎於地方團練的舊式軍隊,而且還是「兵為將有」的半私人武裝,他們往往既缺乏對國家的忠誠感,又缺乏紀律。而馬克斯·韋伯指出,近代軍隊的打擊力量基於紀律。沒有嚴明的紀律,軍隊就不會有戰鬥力。

近代軍隊是由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的復雜組織,決定戰場勝敗的不僅有武器裝備,還有軍事技術和管理系統。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除了多兵種協同作戰之外,還應該有工兵、輜重兵、運輸隊和醫療隊來保障後勤。此外,戰場外的訓練、動員、情報、通訊、兵站也至關重要。日本政府透過聘請歐洲教官、派遣留學生以及興建軍校,培養了一批精通近代軍事科學、擅長指揮的軍事人才。相比之下,淮軍的武器裝備水平可能超過了日軍,但在軍事技術、管理系統和指揮水平上,均遠遠落後於日軍。

清軍慘敗的最後一點原因是誤判形勢,準備不足。清軍出動前,李鴻章根據駐日公使汪鳳藻的報告,認為日本內閣與議會沖突不止,自顧不暇,無對外生事之余力。日軍出動後,李鴻章感到事態日益嚴重,但又一心避戰求和,他寄希望於「以夷制夷」的老辦法迫使日本屈服,結果延誤了備戰,白白錯失了戰機。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一旦落入下風,就難以扭轉劣勢。

1894年9月,日軍占領平壤。兩天後,聯合艦隊在黃海海戰中重創北洋艦隊,勝敗局勢開始明朗。10月,山縣有朋率領第一軍攻占九連城和鳳凰城。11月,日軍攻占旅順,並制造了慘絕人寰的旅順大屠殺。次年2月,日軍攻占威海衛軍港,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日軍控制制海權。3月,大山巖率第二軍占據遼東。同時,日本還派聯合艦隊及一個旅團在澎湖列島登陸,準備入侵中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