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薪傳」
天津日報記者 孫瑜
一方小小的扇子,可傳情濃,可遞風骨,在夏蟬將鳴未鳴,熱浪漸濃未濃之時,輕搖折扇,感受一下穿越千年、清風徐來的滋味。折扇有風、韻從東來,開之則用,合之則藏,一把折扇將古今工藝的美學盡藏其中。天津楊柳青折扇成為北派制扇工藝的代表,作為楊柳青折扇制作技藝第六代傳承人徐廣華,致力於北派制扇傳統樣式的研究、保護和恢復,挖掘搶救了多項傳統制作工藝,在融合傳統制扇技藝的同時自主創新,創作出梅鹿合竹折扇、玉竹圓頭折扇、包袱頭折扇、合式水磨竹折扇等,把楊柳青折扇制作工藝推到新的藝術高度。
興趣把他推上了非遺傳承之路
拉條、鉆孔、打磨……見到楊柳青折扇制作技藝第六代傳承人徐廣華時,他正在位於古文化街的工作室裏處理剛剛從倉庫中取出的竹料。做扇時,徐廣華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工作台前,有時一坐就是大半天。每一把扇子的制作,都是一次人、物與時間的對話。
今年45歲的徐廣華,中專畢業後就被分配到天津市餐具廠的木器車間負責設計工作,由於工作的關系,他對木工工藝逐漸熟悉起來。由於工作地點距離青年路附近的舊物市場比較近,他就經常利用午休的時間去逛逛,不僅如此,他還會利用周末的時間到沈陽道附近的舊物市場溜達。
「我當時去這兩個市場就是為了購買舊的扇子。」徐廣華回憶道,最初他買舊扇就是為了使用,當時上班薪金並不是很多,一把好的舊扇在100多元,質素差一點的也有二三十元。他覺得很多扇子做工比較粗糙,就想著將扇子加工得更好一點,這才有了學習做扇子的念頭。後來,徐廣華購買了一些有殘缺的破扇,利用木匠工具和技術先對舊扇進行修復,修好後再到沈陽道古物市場去銷售,一點一點積累經驗。「有時候我就買上好幾把破扇,然後給他攢成一把好的扇子。」徐廣華說。
2002年前後,經人引薦,徐廣華跟隨楊柳青折扇制作技藝的第五代傳承人鄭高學習。2008年,為了能真正學好這門技藝,徐廣華也是將自己豁了出去,辦理了停薪留職,在沒有任何經濟收入的前提下只身來到北京學習。雖然學習是免費的,但是制作折扇的所有材料都需要自己購買。為此,徐廣華在學習期間,只要有時間,就會往返於天津的沈陽道古物市場買殘破的扇子,修復後再賣。當師傅得知他是為了緩解經濟壓力時,讓徐廣華從自己的店鋪中挑選一些新扇子到市場去擺攤銷售。
由於徐廣華有一定的木工基礎,上手起來就比較快速。不到一年的時間,徐廣華就已經能獨立完成折扇制作了。徐廣華介紹到,他學習折扇技藝也是從最基礎的方面學起,比如認識制作扇子的竹子以及各種工具等。
由於折扇使用材料是竹子,而自己最早接觸的是木料,從材質和做工來講,兩者之間的用力和精確度都是不一樣的。因為竹子上有纖維,制作時勁大和勁小都容易對扇子的造型產生影響。怎麽解決這些問題呢?「首先得坐得住,其次得練。」這是學習折扇技藝時,師傅告訴徐廣華的第一句話,也是徐廣華磨煉技藝的唯一「竅門」。
在古扇中尋覓中國美學氣韻
楊柳青折扇制作技藝和楊柳青年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徐廣華解釋,「楊柳青折扇與楊柳青年畫有著緊密聯系,其創始人是楊柳青年畫的畫師戴廉增。後來,戴廉增在北京東打磨廠開了前店後廠的扇畫莊。年畫和扇子都是季節性的,而且能夠互補。到了夏天,他用高檔湘妃竹做扇骨、楊柳青年畫做扇面制作成的扇子,受到當時人們的歡迎。」後來,楊柳青折扇制作技藝成為北派制扇技藝的代表,傳承者將技法傳播至京津冀晉等地。
制作楊柳青折扇,最重要的就是選料。每年白露前後,徐廣華都會去浙江安吉、安徽六安等地挑選玉竹。竹子皮下水分比較大,而且有的有蟲害、劃痕等,只有沒有傷的竹子才行,此外他選取的竹子單節要大於40厘米,直徑要超過20厘米,可以說每一根竹子都是千裏挑一、萬裏挑一。被選中的竹子,要截成1.2米至1.4米的竹段,再放到當地的大鍋裏水煮,達到防蟲、防腐的效果。等運回天津後,還要在通風陰涼的地方放置三四年,才能被用於制扇。
楊柳青折扇的制作過程則更為精良而講究,幾十道制作工藝沿襲著傳統手工技法,註重小骨邊薄中厚,排列整齊緊密,扇形平整中直,流線感強,適於把玩。
楊柳青折扇講究扇骨之美,尤以扇骨制作工藝難度最大。扇骨是精華,由兩根大骨和十幾根小骨組成,小骨必須做到完全一樣。每根小骨都要磨上萬次,一不小心就會劃傷手指。「這制扇考驗的不僅是手藝人的手藝,更多的還是耐心。」徐廣華講道。
對於這門技藝,徐廣華坦言,最困難的環節是給折扇做造型:折扇的造型包括古方、直方、圓頭、滿牙、琴方、包袱頭。包袱頭就是兩邊貼上鋸片、有機材料等,它是最費材料,成本最高的一類。其次就是圓頭,要做一個正圓,琴方做成像古琴形狀的,直方就是沒有尖,像直棒子一樣。徐廣華最擅長做直方和古方造型的折扇,因為這是制扇工藝的最標準造型。他在學習的時候,這兩種造型是練習最多的。徐廣華認為,這兩種造型看似簡單,其實越簡單的越難處理,需要耐心和細心。
徐廣華說,近年來人們對文玩熱度非常高,喜歡折扇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也有人來找他幫著修復收藏的殘損折扇,所以他一直在研究古老的制扇工藝、工序和制扇傳統工具。
徐廣華一直對古扇修復有著濃烈的興趣,看到一把殘損的老扇子,他就想要去復原它。徐廣華表示,目前市面上出現的扇子,大部份都是根據以前的扇子造型制作的。雖然造型很容易模仿,但是韻味卻模仿不出來。出現這種情況,有可能就是尺寸差著一兩毫米,或者竹子的顏色、包漿程度等細微的差別。老扇子有種古樸的濁氣,誰能把這種氣韻仿到了,那作品就是人見人愛了。
徐廣華表示,戴廉增當年做的折扇多為進貢用品,扇頭造型較多,有的上面鑲玉、玳瑁、珊瑚、象牙。「現在市面上的民國老扇子,80%是殘破的,有的藏友來找我們做修復,可又不知道殘的部份是什麽樣子,我們就得查資料,到博物館看古扇,經過研究,畫出來殘的部份,然後再去修復。」為了讓古扇保留歲月的沈澱,徐廣華謹記師父的教導,修復的過程中秉持「修舊如舊」。這些年經徐廣華之手修復的珍貴古扇有三四百把,「能夠讓古扇煥發新生,是讓我特別高興的事。」
徐廣華收徒弟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有耐心、能坐得住、有興趣。因為制作折扇的工藝很繁瑣,對很多人來說,過程是很枯燥的。劉乃鶴是徐廣華的徒弟,由於進步很快,僅僅兩年,劉乃鶴就已具備了獨挑大梁的能力。如今,潛心折扇工藝的劉乃鶴,不僅在家鄉開了全市第一家折扇店,還受到當地重視,申請了非遺專案。劉乃鶴認為,除了高超的技藝,他更佩服師傅徐廣華的豁達。不僅傾囊相授,還親內建他到南方各省去學習,並鼓勵他「要記百家之長,不要糾結所謂的南北派別。」
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傳統折扇,不少年輕人開始學習這項技藝,更讓徐廣華高興的是折扇市場的下沈,這也讓他對這項技藝的傳承和發揚更加有了信心。隨著旅遊市場的興起,折扇在很多景區都成為熱門的旅遊紀念品。「如果只有中高端市場,終究是少數人的遊戲,只有變成大眾化的實用器,這項技藝才能長久地延續。」徐廣華說。
對於下一步的打算,徐廣華表示,還想繼續多帶一些徒弟,只要有人想學他就教,為楊柳青折扇制作技藝的傳承和相關文化的傳播,踏踏實實地做一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