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东北军去向真相电报揭晓

2024-02-07历史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东北军去向真相电报揭晓。

在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曾派出调查团,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后发表了著名的「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报告显示,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日军兵力不超过2.5万人,而国府在东北的边防军编制高达30万人,其中包括步兵、骑兵、炮兵、空军和海军等,兵力优势十分明显。

那么,为何在事变当天,国府的这支庞大军队却无法阻止日军的进攻呢?直到1931年9月18日,东北军的大部分驻军仍驻扎在北满和中苏边界,而南满地区的东

截至1931年9月18日,东北军大部分集中在北满和中苏边界,而南满的东北军则主要部署在锦州走廊、辽北兴安以及延边地区。

东北军沈阳、长春一带的核心地区由炮兵第十九团、第二十三旅、第二十五旅、第七旅以及黄显声将军率领的警察部队构成,用红白箭头标识。

相反,日军将所有部队部署在了长春到大连、沈阳到丹东的铁路沿线,因为控制了这条铁路,来自「北方邻国」的日军可以不断涌入沈阳。

日军单位中有两支直接支援沈阳的国军,分别是东边镇守使于芷山的省防旅和驻大虎山的第十九旅。此外,通辽有一个骑兵旅、昌图以西有一个步兵旅,可以有效地切断日军的交通线。

然而,除了这些部队外,锦州走廊地带的驻军也非常重要。如果从锦州抽调军队,日方在天津、秦皇岛的驻军也会有所行动,而且由于日军控制着海洋,还可以通过突然登陆切断整个关外国军的退路。

由于日军可能从多个方向进行登陆和反包抄,因此在事变后的一系列战斗中,锦州的东北军面临着极大的压力,甚至难以自保。

为了增强防御,他们决定将通辽骑兵旅调回锦州进行增援。

东北军能否从中苏边境调回来应对战斗呢?从地理位置看,新义州到沈阳只有230公里,而哈尔滨到沈阳却有580公里,长春也有270公里;齐齐哈尔到沈阳更是740多公里,长春也需要500公里。

因此,尽管战斗在中国领土上爆发,但相比于东北军,日军却占据了更近的地理位置优势。

在现代战争中,只依靠人数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数量相同的部队,由于装备、训练和指挥的差异,战斗力也会大相径庭。

在1940年11月26日的日记中,国府的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写到:「徐州会战以来,我一直使用五师对抗一师,但总觉得力量不足。

近半月中已经有两三次收到了敌方的小册子,上面记载了他们的用兵情况,说他们的两个大队可以抵得上我一师,每营可以抵我四营半,一师可以抵我六师。」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国军在1940年对日军作战时,即使有3年抗战经验、全民动员和苏联援助的武器,依然需要6个师才能对抗日军1个师。

然而,九一八事变爆发时,留在东北地区的国军大多为治安部队,素质参差不齐,且部分部队已经被日寇渗透。在事变爆发后,一些守军甚至叛国投敌,导致东北军的抵抗大受影响。

此外,东北军的主力部队在关键时刻却不在东北,而是在华北监视其他军头。这与1928年张学良支持蒋介石、率领10万东北军入关进行「武装调停」有关。

但是,1931年,蒋介石却突然扣押了立法院长、国党元老胡汉民,导致东北军的主力部队无法在关键时期及时支援东北。

胡汉民是谁呢?可以说,孙中山先生在生前是大元帅时,只要离开广东,就会由胡汉民来代理大元帅,代行孙先生的职权。

因此,在国府内部,胡汉民的地位极其重要,蒋公在他面前可以说是小字辈。毕竟,击败了冯、阎等地方实力派,高层又有胡汉民这种级别的大佬坐镇,国府初步有了稳定的迹象。

但是,蒋公仅仅因为胡院长拒绝仓促制定「约法」,阻挠了自己竞选大总统的道路,就悍然扣押国家首脑,相当于国府内部丢下了炸药包。

要知道,一个国家要避免内战,最重要的是各方势力不能用武力破坏规则,老蒋使出这么低级的手段,其他国府大佬也就不得不摸摸后脑勺了——今天他能扣胡汉民,明天会不会打我一闷棒?

在这种危机感的逼迫下,原本已经奄奄一息的反蒋势力重新集结起来,以两广为根据地组织了「广州国民政府」,宣布南京政权非法,从而闹出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宁粤分裂」,刚刚安定下来的国家又一次陷入了分裂状态。

日本人看有机可乘,连忙用日军飞机把中原大战后逃到大连、一直躲在日租界的阎锡山送回了山西,准备策动晋绥军起事,华北的石友三也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响应两广。

在北方即将陷入大乱之际,老蒋无奈地寄希望于少帅的出手。为了应对华北的危机,九一八事变前两个月的7月12日,蒋公致信张学良,强调现在不是对日作战的时候,希望他能抽调部队全力应对。

老蒋于7月13日下达指令,要求张学良、刘峙等人尽快做好平叛的准备工作,同时希望陆海空军副司令张少帅留在华北地区负责一切事宜。

与此同时,蒋公却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江西的红军围剿中,把整个北方都交给了东北军来维持。

蒋手书指示,石部已做好全面准备,请副司令(张学良)主持一切。当时,石友三的兵力高达13万人,晋绥军也有所动作,驻扎华北的10万东北军显然不足以应对。

因此,张学良不得不再次调动关外部队。截至1931年7月,已有十一个步兵旅、4个骑兵旅入关,张学良的嫡系部队几乎全部调往关内。

可以预见,如果没有这些部队的增援,即使不能完全阻止日寇的侵略,但至少可以阻止汉奸于芷山、张海鹏等人的行动。

石友三举事,平津面临威胁,张学良出兵平叛,十天内成功击溃叛军。虽然战局迅速解决,但晋绥军脱离掌控,华北局势依然紧张。

东北军无法立即回归,家中只能采取空城计应对。

蒋委员长亲自向张少帅表功:讨石战役仅用不足一个月就宣告平息,我兄长指挥若定……然而,当时国民政府的电报密码已经被日本人破译,所以这个空城计也无法实行。

9月12日,日本方面截获了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发给东北各地的密电,这封著名的电报要求:「无论日本方面采取何种行动,此时我们都应保持冷静,千万不可轻率行事,导致战端开启」——这一来,日本人不仅很清楚东北地区的兵力空虚,而且掌握了「不准抵抗」的命令,因此他们有了绝对的成功把握。

在这样强烈的诱惑面前,关东军如果不发动事变才怪呢!

在历史的舞台上,某些人总喜欢搞双标。对于蒋公的功绩,他们称其「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但在九一八事变时又说他不抵抗,把责任推给张学良。

然而,如果我们跳出事变当天,回看当时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就会发现张学良才是真正的大冤种。他为了支持蒋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把自己的老家也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这一切的根源,就是蒋公为了自己的派系私利,容不下任何与自己不和的人,无论是我党、地方实力派,还是高层的政客。

他一旦遇到反对就用手段排除异己,这导致了国家的分裂。而那个「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并不只是针对我党的,任何挡了蒋系集团权力道路的人都会被安排。

例如在1931年7月23日的演讲中,蒋公明确表示:「要攘外必先安内,去腐才能防蠹。……所以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的元气,就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的统一,就不能攘外。」

作为一个买办政权的代表,蒋公的任务就是帮助帝国主义扫清经济侵略的障碍。在实现「清一色」之前,他不会抵抗侵略,但问题是,他是否有能力速战速决呢?

如果消灭了广东,还有四川、山西、桂系,甚至张学良,所谓的「安内」何时才能结束呢?1931年8月,原本应该用于抵抗侵略的国防军被派去打内战,结果9月侵略者就夺取了东三省,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

然而,9月22日,当山东国军报告日军有从海上入侵烟台的迹象时,蒋公的反应却是命令守军「如果日军登陆,我们就在一个地方划出防线,坚定防守,等待中央的命令,此时要忍耐,坚定,冷静防守」。

在山东守军报告日军登陆迹象和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的手书的同时,青岛的国府海军也接到了全部撤离的命令。撤离的原因是因为如果在青发生意外,集合在塘沽将在各国军舰的监视下较为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陆军撤走、海军跑路,不禁让人质疑民国养军的意义何在。

蒋公曾下令海军撤退,并表示要"划出一地"。9月25日,他向山东国军发电,指示将防线布置在潍县,这意味着将青岛、烟台等地划到了防线之外,准备送给日军。

他一边强调要"严阵固守",一边又要"划出一地",这种玩弄文字、口是心非的行为让人感到失望。

不知道胶东、山东以及中国哪些地方可以被赠送呢?

如果继续遵循错误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原本的潍县(蓝色箭头)和蒋的退让线(蓝色虚线)将会被侵略者再次侵占,数以万计的领土和民众将落入敌手。

这确实应验了那句古话「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然而,庆幸的是,国府内部的地方实力派终于在持续的沉沦后,用一场惊世骇俗的西安事变,向南京政权发出了最后的警告,促使他们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