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這才是好詩,全篇句句打動人心,你讀過嗎?

2023-12-05文化

詩詞有約,一號詩巷歡迎各位的到來。

思鄉,是許多人曾經或者正在經歷著的一份沈重的情感。

思鄉,也是中國古詩詞中不曾減卻熱度的一大話題。

與思鄉有關的古詩詞,是憂郁的,是淒涼的,更是孤獨的……。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凝一味愁懷,翻百種意境。如此詩句,每每讀來都會動人涕淚。

無關名氣,旨在分享大美;詩巷在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首比較冷僻的唐詩。

當然,冷僻歸冷僻,而從韻味和意境等方面來講,這首詩卻絲毫都不遜那些有名的詩作。

此詩語言精煉,用8句寫盡遊子的思鄉之愁,讀後讓人不由「愁」從中來。

秋夜不寐寄崔溫進士

唐·周樸

愁多難得寐,展轉讀書床。

不是旅人病,豈知秋夜長。

歸鄉憑遠夢,無夢更思鄉。

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淚光。

周樸,字見素,一作太樸,福州長樂人。

周樸善工詩,對功名無多貪念,他常年隱居在嵩山,寄居在山上的寺廟中,著布衣吃素食,且同山僧釣叟交往密切。

就風格來講,周樸卻又喜歡寫一些淒涼苦澀的詩作,這可能與他曾經的生活閱歷有關。

我們這裏所分享的這首詩具體寫於何年何月,尚不可知,但是從詩的內容來看,它是作者在旅居期間,因思鄉而寫來寄給朋友的一首抒情之作。

崔溫進士:作者的友人。

詩的首聯開門見山,將作者的愁懷抒發出來:愁多難得寐,展轉讀書床;因為愁緒太多,所以夜裏難以入眠,在堆滿書的床上輾轉反側。

作者用一個「愁」字很鮮明地點出了自己的內心。並且用「難得寐」「輾轉」這樣的詞語刻畫出了自己因為被愁所困而無法入眠的形象。

我們講過,在格律詩的寫作中,脈絡的貫穿尤其重要,沒有脈絡的詩,充其量就是拼湊的句子而已。

所以就脈絡而言,此詩的首聯就很好地為我們做出了示範。在首聯中,不但前後二句之間有著嚴謹的邏輯關系,而且在本句內也存在嚴謹的邏輯關系。

「難寐」是果,「愁多」是因;「愁多不寐」是因,「輾轉書床」是果。

在這樣層層貫穿的邏輯下,詩句的內容就顯得很是流暢飽滿。

那麽再從情感色彩來講,全詩沈郁、感傷的色彩已顯然隨「愁」等字眼被奠定下來。

作者為什麽「愁」,為什麽難以入眠?首聯沒有明說,我們讀頷聯就能明白:不是旅人病,豈知秋夜長;如果沒有經歷過羈旅的苦悶,沒有感受過思鄉的惆悵,誰又能真正體會到秋夜的漫長?

最漫長的,是煎熬人心的時刻;而被愁所困,難以入眠的黑夜,則正是「漫長」的代名詞。

作者在異鄉的夜晚,因為思念家鄉而久久不能入睡;那種思鄉的愁苦無時無刻不煎熬著他的內心,那種內心的煎熬又無時無刻不在煎熬著他的身體。

所以在內心與身體的雙重煎熬之下,這秋夜也就變得無比漫長了。

頷聯的兩句緊承首聯,不但進一步濃郁了詩的情感,更是以犀利的義理和強大的力量戳中了許多有類似經歷的讀者的心,堪稱經典之筆。

下面的頸聯尋常道來,卻又感染力十足:歸鄉憑遠夢,無夢更思鄉;回歸家鄉的願望只有借助夢境才能實作,而在無夢的夜裏則會更加思念家鄉。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是一句人人都有過的深切體會。作者在頸聯中所描寫的,就正是這種體會。

從「歸鄉憑遠夢」上面,我們可以得知作者無不日日思念家鄉,所以他才能在夢裏夢到回家的景象。這雖然是一種深沈的無奈,但卻又無不是一種安慰,至少夢境可以讓作者的愁緒得以排遣,至少可以讓他的內心暫時得以滿足。

讓作者無助又絕望的是後面這句「無夢更思鄉」,這種思鄉卻難以入夢的情景要比前一句的境況更為殘酷。

而作者當時就正經歷著這種「無夢更思鄉」的夜晚。當連在夢裏回鄉的機會都被剝奪的時候,這種「思鄉」又是何如?是無奈、孤獨、苦悶、絕望等多種滋味相交織的復雜之感。

思鄉卻不得歸鄉,欲眠卻不能入夢,作者在詩的尾聯中將自己的無助形象做以最後的臨摹: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淚光;窗外的月光漸漸移到了枕邊,而這月光又將「我的」淚光返照得那麽分明。

詩的情感隨著內容的豐滿在一步一步地增強,從首聯的「愁」「輾轉」,到尾聯的「流淚」,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作者情緒的轉變過程,也清晰地看到了他從「愁」到流淚的客居形象。

「枕上移窗月」,含蓄地說明時間在悄然變化,也說明了作者始終沒有入睡的事實。

「分明是淚光」,說明作者內心的「愁」已積累到最濃郁的程度,將他幾近奔潰的思鄉情感以真實的舉動表達出來。

作為讀者,在看到作者如此之形象的時候,也不由得對其產生同情之心,也不由得愁緒滿懷、感慨萬千!

月色三更移到枕,照將淚眼濕鄉愁;各位看官,對於周樸的這首詩,你認為寫得如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暢談。

如果這裏有格律詩寫作愛好者,也歡迎大家以原創詩作相和文中的原詩,我們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