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普通話是如何誕生的?粵語和陜西話爭了半天,河北一小縣城勝出

2024-03-05文化

方言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方言是一個地方的文化烙印,不管離家多遠,不管在哪裏,只要聽到了鄉音就感覺特親切。中國人口眾多,全國各地究竟有多少種方言,誰也說不清,在溫州和江浙一帶更是如此,甚至還有村頭和村尾的方言都不一樣的情況出現,有些地方的方言,晦澀難懂,沒有人解釋轉譯,根本不明白是什麽意思,言語的不通,這就給交流造成了極大障礙。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普通話便孕育而生,1911年的時候,民國政府成立,便開始著手準備統一讀音,幸好中國早在千年前就統一了漢字,不然更加麻煩。中國的方言雖然多,但是有幾種方言的覆蓋人口占據領先地位,比如粵語、陜西話、四川話。嶺南地區曾流傳了這樣一個說法,說是當年粵語以一票之差落選國語,此事說得有鼻子有眼,乍一看以為是真的,其實是訛傳。

事實上全國各地都有這樣的說法,作家王蒙就曾去各地考察過,陜西人說陜西話差一點就成為國語了,只是當年有位議員在投票的時候,正好上廁所了,導致陜西話差了一票,王蒙到了洛陽,洛陽人也說洛陽話差點就成國語了,大家都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大家當然都擁護自己方言,但是確立國語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並不是各省議員在一起投個票就完事了。

至於到底挑選哪一個方言作為國語的發音基礎,要從多個方面考察研究。首先第一點就是要利於傳播,當時北京話作為明清兩朝的官話,各級官員大多都要知道了解一點北京話,而且經過百年時間的沈澱,北京官話在全國各地都有傳播基礎,並且北京還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很大的人口基數,故此將明清官話作為國語基礎是一個合理且明確的選擇。

作為國語光要有傳播基礎不行,還要方便學習,讀音要求直接、清晰、明確,當時的北京官話並不符合這一點,有些字的讀音也很模糊,還有兒化音,並不利於傳播。1911年,中國讀音統一會成立後,確立了「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國語系統,而且制定了註音字母第一式,這些舉措都為後來普通話的面世打下了牢固基石。

1918年的時候民國教育部公布了第一套國家認可的國音「註音字母」,以「折中南北牽合古今」為原則,結合北京官話和南京官話創造了這一套讀音標準。然而這套讀音標準卻遭到了北平當地人的反對,北京讀音和國語讀音爆發了嚴重的矛盾,後來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南京大學)的張士一發表了一篇文章,建議讀音標準和註音標準都要大改,主張以北京音為國語讀音標準,不應該南北互相糅合。

1921年的時候,上海商務印書館制作發行了由趙元任發音錄制的國語留聲機片,到了這時,國語系統的讀音標準才正式確定下來,而【國音常用字匯】一直等到1932年才出版,讀音和註音都統一了,國語系統才算真正成型,1932年之後的廣播都按照【國音常用字匯】的規範來發音。1932年的這套國語系統是現代漢語第一套標準,後面的普通話系統和話語系統都源於國語系統。

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繼續完善中國通用語言規範,相關專家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研討,最後決定以灤平縣(河北灤平)的方言作為普通話標準音的主要采集地,因為新中國成立之後,對普通話的要求更高,音節口型順暢,聲調簡明,易於分辨,這是基本要求,此外還要求新標準普通話的語速適中,氣流連貫,韻味充足,要適於廣播、演講和日常交流。

灤平縣的方言就非常符合這些標準,灤平方言沒有北京方言那麽多的兒化音和尾音,幹凈利落,而且字正腔圓,故此現今漢字的讀音大多來自灤平,粵語和陜西話爭了這麽久,沒想到最後勝出的是河北一個小縣城。1955年「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召開,會議上一致同意將將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定為「普通話」 。

普通話經過了幾十年的研討改善才最終確立,每個字的讀音和註音都要一一表決透過,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付出了幾代人的心血,才有了今天的普通話。

參考資料:【話說推普】、【胡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