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8幅圖看懂基底節區解剖、生理與臨床

2023-12-05健康

內容展示

內囊+外囊+最外囊的三囊結構

基底節區,是一個影像學概念;水平位掃描時,要透過「基底核」平面。基底節區= 基底核+ 丘腦+ 內囊+ 周圍的白質(圖2-31~圖2-33)。

  1. 內囊

內囊是位於丘腦、尾狀核和豆狀核之間的白質區,兩側內囊呈向外側開口的雙「><」形;是由上、下行的傳導束密集而成(圖2-34),可分三部:前肢(豆狀核與尾狀核之間)、後肢(豆狀核與丘腦之間)、膝(前後肢匯合處),內囊膝恰好為室間孔(Moron 孔)的外緣。內囊是一個關鍵的交通道口,該部位損傷,會出現典型的「三偏症候群」(圖2-35~圖2-37)。

內囊血供來自豆紋動脈(大腦中動脈的一個分支)。大腦中動脈是頸內動脈的直接延續,血流量大。而豆紋動脈從大腦中動脈垂直分出,管腔纖細,管腔壓力較高,易形成微小動脈瘤。當血壓突然升高時,豆紋動脈就會破裂出血,所以,內囊是高血壓性腦出血的最好發部位,也是腔隙性腦梗死的好發部位(圖2-38)。

2.外囊

外囊系位於豆狀核和屏狀核之間的薄層白質纖維板,背側與內囊相連,大腦皮質傳出纖維有一部份可經外囊下行。外囊常見的病變是出血,此部位較少出現梗死。外囊病變癥狀相對較輕,如果只是外囊區的小量出血,患者只有輕微頭痛,甚至可以無癥狀;如果出血量比較大,擠壓到內囊可繼發肢體偏癱, 但程度輕於內囊病變(圖2-39)。

3.最外囊

最外囊是島葉皮質與屏狀核之間的薄層白質,主要由短連合纖維組成,連線島葉皮質與額蓋、頂蓋和顳蓋(圖2-40)。

來源:神經科醫生的手繪臨床腦書